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领导十分强调工作执行力问题。“工作执行力”在现代管理中的十分重要。本文就如何提升工作执行力问题,从理念、机制、环节三个方面作初浅探讨。
关键词:执行力;提升;理念;机制;环节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054-01
2002年美国人博西迪和查兰撰写了《执行》一书,随后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以提高工作任务的完成效率”为宗旨的执行力旋风。人们在工作和管理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提高工作执行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黨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重视抓落实,和提升工作执行力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2011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开始实施,各级地方政府十分强调工作执行力问题。对此,笔者就如何提升“执行力”问题略作探讨。
一、明确树立执行力理念
“执行力”不算什么新名词,可以说是大家在工作实践中对如何完成某项工作的一种认识。如果一定要给加个定义的话,它指各类组织将战略付诸实施的能力。反映战略方案和目标的贯彻程度。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执行工作做得好与坏,将直接关系到领导的决策和意志能否正确有效地得到落实,直接关系到一项工作能否顺利完成,一个项目能否顺得推进。如果没有执行力,纵然有最好思路、决策,最宏伟的规划、战略,最远大的目标,都是一纸空文。
一些部门领导干部在谈“执行力”的时候,都提到执行力是做好一项工作的前提。而前提保证是树立“执行力”的理念。没有“执行力”的理念,就不会有“执行”的行动。有人说理念是一种纯意识的东西,但我不完全这样认为。要树立“执行力”理念,首先是树立一种责任。人尽其责才能人尽其才,才能积少成多,才能聚沙成塔,最后汇聚成势不可挡的前进洪流。人的能力可以有大小,但其责任不可有轻重,如果没有责任性,则将一事无成。其次是坚定信心。做工作总会有困难,面对困难,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是一种原动力、推动力,有了信心,才能从容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环境和形势,各种艰难险阻和困难,才能激情执行,勇往直前,咬定目标,坚决执行。再次是提升能力。有了执行的思想、责任、信心,还必须有执行的能力。能力是提升执行效率,保证执行质量的根本。强化执行力,尤其要注重学习和提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把握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和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工作实践中从容驾驭“执行力”。
二、建立健全执行力机制
抓好落实,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很重要,建立科学管用的制度和机制同样很重要。提升工作执行力,需要制定强有力的组织措施、考核措施、激励措施,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健全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责任制。
对于如何提升执行力的问题,不同的部门、单位,在处理对待不同的事件对象时,都会有不同的思路和办法。其中“制度”管理法是不可或缺的。机制和制度是管理的灵魂,建立健全的执行力机制,是提升执行力的保证。
一般来说,执行力可以看成是两个层面的,即团队执行力和个人执行力,但关键还是体现在“人”的执行力。因此,在健全执行力机制时,尤其要深思熟虑,要围绕科学的目标、任务、现实的工作环境、适时的文化背景,制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机制。一是用激励机制激发人的潜能和工作热情。要培养干部、员工爱集体,爱单位,爱岗位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意识,充分调动其工作上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用公开、公正、公平的办法奖勤罚懒,充分考虑执行力优秀者的各种奖励和待遇。二是用监督机制增强人的工作压力和动力。人都是惰性的,需要经常提醒,不断加油,才会更具效率,通过制度约束,可让每个人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制度监查,可让执行者明确距目标任务还有多远;通过制度管理,可让执行者知道如何整改,监督制度一定严,督查工作一定要到位。三是通过评价考核机制,对执行力进行正确评价。评价是对一个人执行力的肯定或否定,必须做到客观、公正、有效,考核的结果是执行者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奖惩的依据。对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要有明确的区分,褒奖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那些因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科学落实执行者的目标任务,在权责明确的前提下,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把人员的各种待遇与执行力的强弱挂钩。
三、完善执行力各个环节
执行力简单地看,是对决策者确定的目标、任务完成得如何,其好坏是取决某一个执行人。其实不然,“执行力”有一个过程,有许多环节,是一个连锁的系统工程。
单从理论上分析,执行力可理解为战略决策、策略运作、执行监督、操作落实这样四个环节。也就是说,决策层通过深入的调研,从实际出发,对某件事进行科学分析,做出决策,制定具有前瞻性、挑战性的目标、任务,然后把决策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再把任务分派下去,并按要求进行监督执行,最后实施操作落实。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所以,无论实施某项工作或者工程,我们都要深刻理解执行力的意义,特别是在现实工作中,不但要理性方面认识,更重要的是实践方面的措施和办法。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对提升执行力,抓好各环节,笔者认为有四方面:一是要决策到位。领导者的决策思路一定要清晰,依据一定要科学,内容要务实,目标一定要准确,不能好高骛远,使执行者望尘莫及、望而生畏,最终成为纸上“烂”图。二是管理者要真正负起责任。管理者负责任是执行力的重要环节。因此,管理者必须多学管理知识,多出管理点子,多想管理办法。在执行力问题上,不能下达完任务后就作壁上观,而要融入其中,参与其中,责在其中,从而使执行力在良性轨道上发展、进化和提升。三是提高协调力。这也是提高执行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现实工作中看,执行力强不强同协调力密切相关。一些地方、单位、部门和干部,在工作中各自为政,互不支持,互不配合,遇到问题互相推诿,遇到困难视而不见,遇到责任赶紧推卸,协调力不强制约了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作者单位:浙江省安吉县风景与旅游管理委员会
关键词:执行力;提升;理念;机制;环节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054-01
2002年美国人博西迪和查兰撰写了《执行》一书,随后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以提高工作任务的完成效率”为宗旨的执行力旋风。人们在工作和管理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提高工作执行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黨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重视抓落实,和提升工作执行力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2011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开始实施,各级地方政府十分强调工作执行力问题。对此,笔者就如何提升“执行力”问题略作探讨。
一、明确树立执行力理念
“执行力”不算什么新名词,可以说是大家在工作实践中对如何完成某项工作的一种认识。如果一定要给加个定义的话,它指各类组织将战略付诸实施的能力。反映战略方案和目标的贯彻程度。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执行工作做得好与坏,将直接关系到领导的决策和意志能否正确有效地得到落实,直接关系到一项工作能否顺利完成,一个项目能否顺得推进。如果没有执行力,纵然有最好思路、决策,最宏伟的规划、战略,最远大的目标,都是一纸空文。
一些部门领导干部在谈“执行力”的时候,都提到执行力是做好一项工作的前提。而前提保证是树立“执行力”的理念。没有“执行力”的理念,就不会有“执行”的行动。有人说理念是一种纯意识的东西,但我不完全这样认为。要树立“执行力”理念,首先是树立一种责任。人尽其责才能人尽其才,才能积少成多,才能聚沙成塔,最后汇聚成势不可挡的前进洪流。人的能力可以有大小,但其责任不可有轻重,如果没有责任性,则将一事无成。其次是坚定信心。做工作总会有困难,面对困难,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是一种原动力、推动力,有了信心,才能从容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环境和形势,各种艰难险阻和困难,才能激情执行,勇往直前,咬定目标,坚决执行。再次是提升能力。有了执行的思想、责任、信心,还必须有执行的能力。能力是提升执行效率,保证执行质量的根本。强化执行力,尤其要注重学习和提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把握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和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工作实践中从容驾驭“执行力”。
二、建立健全执行力机制
抓好落实,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很重要,建立科学管用的制度和机制同样很重要。提升工作执行力,需要制定强有力的组织措施、考核措施、激励措施,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健全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责任制。
对于如何提升执行力的问题,不同的部门、单位,在处理对待不同的事件对象时,都会有不同的思路和办法。其中“制度”管理法是不可或缺的。机制和制度是管理的灵魂,建立健全的执行力机制,是提升执行力的保证。
一般来说,执行力可以看成是两个层面的,即团队执行力和个人执行力,但关键还是体现在“人”的执行力。因此,在健全执行力机制时,尤其要深思熟虑,要围绕科学的目标、任务、现实的工作环境、适时的文化背景,制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机制。一是用激励机制激发人的潜能和工作热情。要培养干部、员工爱集体,爱单位,爱岗位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意识,充分调动其工作上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用公开、公正、公平的办法奖勤罚懒,充分考虑执行力优秀者的各种奖励和待遇。二是用监督机制增强人的工作压力和动力。人都是惰性的,需要经常提醒,不断加油,才会更具效率,通过制度约束,可让每个人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制度监查,可让执行者明确距目标任务还有多远;通过制度管理,可让执行者知道如何整改,监督制度一定严,督查工作一定要到位。三是通过评价考核机制,对执行力进行正确评价。评价是对一个人执行力的肯定或否定,必须做到客观、公正、有效,考核的结果是执行者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奖惩的依据。对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要有明确的区分,褒奖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那些因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科学落实执行者的目标任务,在权责明确的前提下,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把人员的各种待遇与执行力的强弱挂钩。
三、完善执行力各个环节
执行力简单地看,是对决策者确定的目标、任务完成得如何,其好坏是取决某一个执行人。其实不然,“执行力”有一个过程,有许多环节,是一个连锁的系统工程。
单从理论上分析,执行力可理解为战略决策、策略运作、执行监督、操作落实这样四个环节。也就是说,决策层通过深入的调研,从实际出发,对某件事进行科学分析,做出决策,制定具有前瞻性、挑战性的目标、任务,然后把决策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再把任务分派下去,并按要求进行监督执行,最后实施操作落实。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所以,无论实施某项工作或者工程,我们都要深刻理解执行力的意义,特别是在现实工作中,不但要理性方面认识,更重要的是实践方面的措施和办法。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对提升执行力,抓好各环节,笔者认为有四方面:一是要决策到位。领导者的决策思路一定要清晰,依据一定要科学,内容要务实,目标一定要准确,不能好高骛远,使执行者望尘莫及、望而生畏,最终成为纸上“烂”图。二是管理者要真正负起责任。管理者负责任是执行力的重要环节。因此,管理者必须多学管理知识,多出管理点子,多想管理办法。在执行力问题上,不能下达完任务后就作壁上观,而要融入其中,参与其中,责在其中,从而使执行力在良性轨道上发展、进化和提升。三是提高协调力。这也是提高执行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现实工作中看,执行力强不强同协调力密切相关。一些地方、单位、部门和干部,在工作中各自为政,互不支持,互不配合,遇到问题互相推诿,遇到困难视而不见,遇到责任赶紧推卸,协调力不强制约了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作者单位:浙江省安吉县风景与旅游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