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学界对师源性隐性伤害的概念、特点、后果和避免策略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对师源性隐性伤害的具体发生过程尚缺乏探讨。研究者通过对学生陈述的被教师“毁”的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师源性隐性伤害的核心是教师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了关于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的消极认识和体验,以致于形成了消极的自我图式。消极的自我图式使得学生在注意、记忆关于自我的信息时偏向负面的信息,并会做出消极的评价和不恰当的应对行动。这又会继续强化学生消极的自我图式,从而使得学生的认知与行为陷入恶性循环,也就是学生感觉到的“被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对师源性隐性伤害的概念、特点、后果和避免策略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对师源性隐性伤害的具体发生过程尚缺乏探讨。研究者通过对学生陈述的被教师“毁”的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师源性隐性伤害的核心是教师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了关于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的消极认识和体验,以致于形成了消极的自我图式。消极的自我图式使得学生在注意、记忆关于自我的信息时偏向负面的信息,并会做出消极的评价和不恰当的应对行动。这又会继续强化学生消极的自我图式,从而使得学生的认知与行为陷入恶性循环,也就是学生感觉到的“被毁”。
其他文献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供给侧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以“产业变革、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科学谋划人才发展;以“依托学科、面向应用”为引领,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凸显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实践能力,持续教学过程改革,激发人才供给活力;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夯实人才供给基础;因地制宜建立生产型实训实践基地,形成政校企合作三位一体供给格局。
劳动品质是幼儿精神世界丰盈的媒介,是幼儿园劳动教育走向纵深的关键。因未能清晰认识到这一价值向度,致使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普遍存在有“劳动”无“品质”的教育偏失问题,具体表现为劳动教育的“窄化”和“泛化”两种倾向。文章提出幼儿园劳动教育要从纯粹的劳动实践走向有品质的劳动教育需要视野上的三个转向:从关注“劳动”转向关注“幼儿”,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从关注“当下”转向关注“发展”。
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与重要性的认知,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指标。研究得出,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和重要性认知并不一致,主要关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参与是提高幼儿家长满意度和重要性认知的关键,参与的教育功能可以提高幼儿家长参与能力,整合功能则可以促进各方形成一致意见。为提升幼儿家长参与水平,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建议设计实施“双线程多层次幼儿家长协商参与”制度,拓宽家长参与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途径和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提供。
模式是儿童早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前儿童具备一定的重复性模式能力。研究选取134名4-5岁儿童进行了重复性模式能力测查,结果表明:多数4-5岁儿童具有较好的模式复制、填充和延伸能力,但在模式抽象和核心单元识别方面的能力较弱,仅少数儿童能够对模式的内在规律进行清晰的自我解释。基于此,在早期数学教育中,可以引导儿童关注重复性模式的核心单元,采用适宜的语言进行模式描述,并鼓励儿童进行模式的多元表征。
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的组织形式是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打破常规同龄班级限制开展混龄形式的劳动教育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考察其内涵和目标、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我们可以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混龄劳动教育:目标上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组织形式上要灵活地进行混龄,活动内容上合理地归类,实施上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
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幼儿任性行为成为很多教育者经常遭遇的难题。它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和谐亲子关系、师幼关系的建立。据此,通过典型案例的现象学分析,幼儿任性行为背后反映的是其对“完整性缺失”“真实性缺失”以及“主体性缺失”的补偿。教育者应该正确理解幼儿任性行为背后的意义,适当满足幼儿任性行为内含的合理需要,引导幼儿通过合理方式补偿自我缺失。
幼儿有参与户外自然游戏的需要。幼儿园应结合已有的课程资源,从幼儿的游戏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挖掘园内的资源创设实习场,在此过程中,邀请幼儿参与规划设计,重视幼儿的兴趣,通过多种方式扩充内容、优化实习场环境。文章以“树房子活动区”实习场为例,阐述了幼儿在其中游戏并获得关键经验的过程。
特岗计划对我国中西部乡村教师转型换代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机制的重要举措.基于一位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特岗教师的叙事研究,发现不同
在高校的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方向,专业课教师也是开展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专业课教师要从升华教育教学的理念、坚守人才培养的使命、深化高校教师的职责、拓展思政教育的途径、落实立德树人的要务、遵循三全育人的根本等方面高站位、多维度理解课程思政的价值蕴涵,充分认清专业课程思政在潜移默化育人、激发价值认同、提升教育效能等方面的优势。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顶层统筹规划、教师能力提高、课程教学改革、评价方法探索等方面,发挥专业课程的特点,追求自然的思政融合,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推进广泛的校企
大学生“三下乡”即文化、科技、卫生下乡,大学生利用假期深入社会基层,传播先进文化、科技和卫生知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查社会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