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分析方法也是考古学的重要方法论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book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方法论,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使用的科学方法之一。考古学作为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当然应该使用这一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具体而言,阶级分析方法至少在考古学的以下领域可以发挥作用。
  其一,对文明起源的研究。中国考古界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成就。国家文明的起源研究离不开“阶级分析方法”。按照马克思本人的说法,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而国家文明出现的前提是阶级的产生。恩格斯讲:“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也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考古学证明,在国家文明诞生之前是漫长的原始社会,即人类“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恩格斯还认为:“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这一点在考古学上有着丰富的实例。研究文明起源,如果离开阶级分析方法,离开对人类分工产生的过程研究,离开对一夫一妻制的产生及男性对女性压迫起源的研究,离开城乡对立起源的研究,即如果离开对人类阶级及阶级斗争起源和发展的研究,是难以揭示文明产生的细节化过程和本质特征的。中国考古学完全可以为这一系列問题的研究提供具体而生动的资料与成果,从而为探讨人类文明起源与人类阶级起源及阶级矛盾运动的关系做出重大科学贡献。
  其二,对中国文明发展过程中阶级现象与阶级矛盾运动的研究。恩格斯说国家“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考古发现的帝王陵、皇宫、礼器等,都是属于统治者或统治阶级所拥有的“文化”,它们与当时贫民阶级的墓葬、住宅和用品有天壤之别。然而,统治者所拥有的这些奢华精美的“文化”都无一不是出于劳动阶级辛勤创造和作出牺牲的结果,秦汉时期帝陵区或都城郊区出土的“刑徒墓地”大概是最生动的证据。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代不同样态的阶级现象和阶级矛盾,进而去理解古代国家文明存在的光明与黑暗,也能洞察人性的美好与丑恶。作为考古学者,如果只是一味吟颂发现的对象,而放弃了必要的阶级分析与历史批判,也就失去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以明代藩王墓考古为例,地面上有宏大的陵园,地下有奢华的墓室,墓中随葬大量金银器、珠宝玉器、瓷器、丝绸织品、仪仗俑等,充分展现了统治阶级是如何吸食百姓脂膏的罪恶面目,也从另一侧面揭示了明代政治的黑暗和明末农民起义必然发生的政治根源。朱元璋于洪武年间封立58位藩王,这些藩王“世世皆食岁禄”,代代享受各种免费优待,到明万历三十年,仅朝廷玉牒上记录的藩王皇族已达8万多人,至明末,朱家皇子孙竟已达近百万人。这个寄生阶级给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足以引起天下民怨。于是,在明末农民起义的阶级斗争中,这些藩王家族成了农民军大量屠杀的对象,如山西的晋王、代王、河西王等多位藩王全家都被李自成军杀光;张献忠攻下襄阳后对襄阳王朱翊铭一家实行灭族;清兵入关后,继续诛杀明藩王子孙,很多明朝皇族只能改名换姓以求活命。其实,这种惨烈的阶级冲突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一次又一次地上演,秦代以后平均50年左右就发生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明代藩王墓考古发现不仅仅让我们看到出土的精美绝伦的文物,同时还看到一个阶段的腐朽和贪婪,看到不同阶级间存在的严重贫富差距,看到潜藏的巨大社会风险和你死我活的阶级冲突。
  第三,全面认识国家与阶级间存在的复杂关系。考古学发现,自国家文明诞生之后,人类的生产力快速提升,先后经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和机器时代,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这表明不同阶级和阶层间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也有共生、协同的一面,蕴藏着丰富的文明经验和人性法则,需要考古学家从实物资料中予以史实的总结和理论的提炼。
  第四,帮助人们树立全面而健康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一些人眼中,考古人只有挖出金银玉器、雕龙画凤之物,才属于重大发现,而那些残破陶瓷、残墙断垣就不值得欣赏。其实历史上真正能占有大量财富的帝王阶级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普通劳动阶级和他们创造与拥有的生活。后者才是一个社会最根本的支撑力量和最鲜活的历史世界。考古学者应善于讲出大众阶级的生产与精彩生活,善于表述劳动阶级的文化故事,一味追求和欣赏皇家的物品、品味和生活样态是一种病态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是值得考古学者警惕的重要方面。即使我们重视获得精致的文物,也得让人们知道,这些辉煌包含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是谁又是如何用汗水甚至生命创造出来的,从而为创造今天健康的、大众的、科学的、民族的、平等的审美观价值观而贡献一份考古人的力量。
其他文献
在考古研究特别是科技考古领域中,使用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数据并分析结论这一研究方式近年来得到广泛运用。近五年考古学核心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中,SPSS、R语言、Origin、Systat是较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其中SPSS占绝对比重。SPSS英文全称“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中文名为“统计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它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一款数据统
期刊
2020年是新冠疫情肆虐的一年,日本许多博物馆休馆,一些临时展览也被暂停或取消。这种大环境下,正仓院展是否要如往年一样顺利开展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回顾第一回正仓院展,当时的出发点正是为了鼓舞战后的日本国民,基于这个考虑,奈良国立博物馆与正仓院事务所决定在2020年深秋如期举行第72回正仓院展。  2019年展品空前“豪奢”,珠玉在前,第72回正仓院展似乎并不那么令人期待。由于疫情,非日本国人员无法
期刊
清同治十一年(1872)版《桑植县志》记载:“汉高祖五年置充县,东汉因之。”《同治直隶澧州志》记载:“充县在(慈利)县西二百四十里,即今……桑植县治。”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考证,汉代充县县治位于今桑植县境内。这些记载表明桑植县的建制可以上溯至西汉建立伊始,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  2015年8月至10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张家界市文物局、桑植县文物局对桑植县光明路至张桑高速的引
期刊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诞生后,中国人就发明了火器。陆地战争之外,在水战和航海中,火器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极大改变了战争的面貌。唐末到明初,中国火器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并随着陆上及海上丝绸之路广泛传播到东亚、东南亚、西亚及欧洲等地,对当地军事技术变革和社会政治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突火枪  唐末天祐元年(904年),杨行密的部将郑璠围攻豫章(今南昌)时使用了“发机飞火”,这是世
期刊
《韩仁铭》碑,全称《汉循吏故闻喜长韩仁铭》碑,刻于东汉熹平五年(176年),现藏于荥阳市文物保护中心。碑圆首方身,通高 2.23米,身高1.85米,宽0.97米,厚 0.21米。圆形首上浮雕三条螭龙。额题篆书“汉循吏故闻喜长韩仁铭”10字,额下正中有一个圆孔,碑身右下角部残缺。碑文隶书,凡8行,每行19字,共154字,其中缺16字,残8字。没有撰书者姓名。为便于了解《韩仁铭》之全貌,现将碑文抄录并
期刊
高迁古民居建筑群位于浙东仙居县白塔镇,始建于元代,建筑风格横贯元、明、清、民国时期,现存以清代民居建筑为主。镶嵌在门窗棂台上的精美木雕、石雕、砖雕和门堂卵石镶嵌各有风格,内涵丰富,因此高迁古民居建筑群又被称为“江南雕刻博物馆”。  概况  高迁古民居建筑群有700多年历史,至今还聚居着1000多户人家,以吴氏家族为主,是吴氏宗族组织管理下的血缘村落,也是吴氏一族集居地,他们保留了不少传统的生活方式
期刊
“雪山文化”的发现,可以從一篇新闻报道说起。1962年4月2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四年级在京郊实习 发掘到新石器时代至辽代文化遗址》的新闻,报道了北大考古专业师生在田野考古实习中对北京昌平一处遗址发掘的收获。这篇新闻稿在当时可能并不起眼,但后来我们知道,这是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第一次重大发现,这个遗址叫 “雪山遗址”,因发现于昌平雪山村而得名。一种著名的考古学文化从这次实
期刊
《史前的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  陈胜前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9月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环境复杂,在不同地域生活的狩猎采集者各有其生存策略,不同地区史前先民农业起源的过程也完全不同。本书介绍了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各种定义和理论方法,利用气象资料模拟了史前狩猎采集者的生计策略,结合考古材料回答了中国农业起源过程中种种复杂的问题,为我们重现这一变革中的细节。  《六朝
期刊
雍,秦国历史上定都时间最长的都城,不但是当时秦国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也是国家祭祀中心。畤是祭祀天地五帝的场所,由秦人首创,西汉诸畤的产生,是对秦人置畤风俗的沿袭、补充和完善。据文献记载,秦人先后在雍设立鄜畤、密畤、上畤、下畤,即“雍四畤”。汉初,高祖刘邦增立黑帝祠,又名“北畤”,形成完备的“雍五畤”祭祀系统。此后至武帝立甘泉泰畤,雍地诸畤一直是王朝祭天的主要场所。  畤文化遗存指进行畤祭活动过程
期刊
常州是江南“八府一州”之一,北枕长江,南临太湖,大运河穿城而过,雨水充沛,河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常州城依水而建,因水而兴。自西晋常州建内子城、修护城河,到后来的外子城、罗城、新城,常州城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水系的外延而拓展。经过西晋至明初一千余年的建设,常州逐渐形成了“四城四河”的城市格局,城河相依,桥路相连。清代常州籍学者洪亮吉曾言:“自城而乡,桥之石者以千计”。这些桥梁几经坍圮与重修,屹立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