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更为重要。让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作业设计,抓住作业设计的“四突出”,“三原则”,“五性”。
[关键词] 作业设计 提高效率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然而,对如何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却关注不够。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知识落实的重要途径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是重建和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内容。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下的数学作业设计。
一、数学作业设计应做到“四突出”
个性化作业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为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而设计的作业。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及小学生心理特点,在个性化作业设计原则上主要做到“四突出”。
(1)突出目的性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生评价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与否,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实现,均通过作业的批改和检查来反馈。故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针对新大纲、新教材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段、年级、学期、单元和课时教学目的来进行,杜绝了心血来潮、随意点题、时多时少、时有时无的现象。
(2)突出层次性
要想大面积提高作业质量,对作业分层势在必行。我在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水平高低,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优生“吃好”,后进生“吃饱”,杜绝了作业内容千篇一律,或者照搬教辅资料及试题的现象。
(3)突出趣味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题型新颖内容生动且需认真思考的数学题,对作业题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看对作业内容的兴趣。因而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疑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富有创意、内容联系实际的趣味性试题,以激发学生好学、乐学,使之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乐趣,在愉快的学习中发挥个性特长,提高作业效率。
(4)突出发散思维性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我们许多教师在课堂练习时注重一题多议,一题多变,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这样的题目设计,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二、数学作业设计要把握“三原则”
(1)创造性原则
数学创作可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因此创作类作业可以是数学设计、数学小论文、数学故事、图案设计等不同形式.我所带班级的假期数学作业制作数学小报,开学后,学生们将自己办的数学手抄报都贴在教室的墙上,同学们欣赏作品的积极性很高,一周后的班课上,大家各抒己见,很快评选出优秀作品.这不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使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2)实践性原则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的名字中渗透了其重视实践的思想,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可加强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参与意识,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
(3)提高原则
针对教材中计算内容较多的情况,我常常设计一些竞赛性的作业。家庭作业在布置完、检查完之后,还要给学生一个评价。比如,我经常在课后留一题“体会奥数”“开动小脑筋”“大比拼”的题目,下节课上课前给答对题的学生给予表扬或适当的奖励。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就有了一种动力。
三、数学作业的设计要创设“五性”
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1)设计趣味性作业,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地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完成;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够让学生喜欢去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设计探索性作业,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题目很典型,很多题均可有不同的解题途径,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拓宽学生思维。数学教学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要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就必须让学生走出数学的小课堂,置身于生活的大课堂,通过完成探究性作业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设计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作业的个性化也应该多一些实践性,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获取,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今的教育已经在鼓励孩子们走出课堂,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通过实践自我学习,我们的作业已经没有必要仅拘泥于课堂上,完全可以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4)设计层次性作业,记学生体验成功乐趣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有快有慢。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考虑各种层次的需要,安排一些弹性题目供学生选择,既保证优等生吃得饱,又保证后进生吃得了。
(5)设计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既生动活泼,又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并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发挥、张扬个性的平台,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总之,教师要树立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为先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新作业理念。要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形式的创新性和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应龙.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 数学卷
[2] 高威华.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设计应突出“四性”[J].小
学教学参考,2006,(1-2).
[3]孙湘文.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05,(9).
[关键词] 作业设计 提高效率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然而,对如何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却关注不够。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知识落实的重要途径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是重建和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内容。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下的数学作业设计。
一、数学作业设计应做到“四突出”
个性化作业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为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而设计的作业。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及小学生心理特点,在个性化作业设计原则上主要做到“四突出”。
(1)突出目的性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生评价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与否,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实现,均通过作业的批改和检查来反馈。故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针对新大纲、新教材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段、年级、学期、单元和课时教学目的来进行,杜绝了心血来潮、随意点题、时多时少、时有时无的现象。
(2)突出层次性
要想大面积提高作业质量,对作业分层势在必行。我在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水平高低,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优生“吃好”,后进生“吃饱”,杜绝了作业内容千篇一律,或者照搬教辅资料及试题的现象。
(3)突出趣味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题型新颖内容生动且需认真思考的数学题,对作业题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看对作业内容的兴趣。因而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疑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富有创意、内容联系实际的趣味性试题,以激发学生好学、乐学,使之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乐趣,在愉快的学习中发挥个性特长,提高作业效率。
(4)突出发散思维性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我们许多教师在课堂练习时注重一题多议,一题多变,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这样的题目设计,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二、数学作业设计要把握“三原则”
(1)创造性原则
数学创作可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因此创作类作业可以是数学设计、数学小论文、数学故事、图案设计等不同形式.我所带班级的假期数学作业制作数学小报,开学后,学生们将自己办的数学手抄报都贴在教室的墙上,同学们欣赏作品的积极性很高,一周后的班课上,大家各抒己见,很快评选出优秀作品.这不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使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2)实践性原则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的名字中渗透了其重视实践的思想,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可加强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参与意识,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
(3)提高原则
针对教材中计算内容较多的情况,我常常设计一些竞赛性的作业。家庭作业在布置完、检查完之后,还要给学生一个评价。比如,我经常在课后留一题“体会奥数”“开动小脑筋”“大比拼”的题目,下节课上课前给答对题的学生给予表扬或适当的奖励。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就有了一种动力。
三、数学作业的设计要创设“五性”
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1)设计趣味性作业,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地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完成;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够让学生喜欢去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设计探索性作业,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题目很典型,很多题均可有不同的解题途径,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拓宽学生思维。数学教学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要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就必须让学生走出数学的小课堂,置身于生活的大课堂,通过完成探究性作业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设计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作业的个性化也应该多一些实践性,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获取,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今的教育已经在鼓励孩子们走出课堂,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通过实践自我学习,我们的作业已经没有必要仅拘泥于课堂上,完全可以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4)设计层次性作业,记学生体验成功乐趣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有快有慢。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考虑各种层次的需要,安排一些弹性题目供学生选择,既保证优等生吃得饱,又保证后进生吃得了。
(5)设计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既生动活泼,又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并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发挥、张扬个性的平台,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总之,教师要树立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为先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新作业理念。要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形式的创新性和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应龙.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 数学卷
[2] 高威华.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设计应突出“四性”[J].小
学教学参考,2006,(1-2).
[3]孙湘文.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