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52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接近70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在今年的两会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多次成为两会代表讨论的热点话题,并把“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随着90后大学生全面进入就业市场,面对全球经济持续衰退,全球产业快速转移,国内大学毕业生与经济社会需求供需矛盾突出、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这些性格迥异、特点鲜明的90后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呈现了有别于以往的特点。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对江西省7所高校的文、理、工、医、农等26个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65份,回收有效问卷721份,有效回收率94%,其中男生291人,女生430人。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就业中最看重的影响因素、期望就业单位的性质、待遇和地区、就业价值取向判断、就业途径及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6部分,共40个问题。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数据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就业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就业选择趋于功利化和务实化
  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工作时最看重的就业因素,排在首位的是“工资待遇”(占34.7%),排在次席的是“个人发展空间”(占21.8%),第三是“行业前景”(占13.7%)。接下来是:编制(占6.7%)、稳定(占6.2%)、社会地位(占5.5%)、兴趣爱好(占4.6%)、轻松自由(占4.3%)、国家和社会需要(占2.5%)。
  在追求高收入、高福利的趋势下,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依然显现北、上、广大热,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城市次之,而包括江西本省在内的中西部地区依旧门庭冷落。本次调查中:“希望未来工作的地区?”的这一问题回答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合计达到33%,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占23%,愿意留在江西本省就业仅有15%,只有1.2%的大学生愿意去西部艰苦地区就业。
  就业的务实化主要体现在薪酬期望及职位性质要求上。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大学生主要的薪酬期望范围是2000~3000元(占55%),其次是1000~2000元(26%),3000元以上和800~1000元的分别是14%和5%。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大环境和大学生就业现状比较了解。在单位选择上,大学生意识到自身工作经验有限等多方面缺陷,更多的是把第一份工作和职业的前几年当作工作经验积累和学习的过程,愿意从小事、基础做起,选择较为基层的岗位,接触较多的工作领域。
  本次调查显现的一个新特点就是,在就业难、读书难、就医难、住房难的多方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务实地选择回家就业,通过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既解决了就业难题,又减轻了未来的生活压力。调查显示非常愿意回家就业的比例为16%,愿意回家就业的达到41%,无所谓的为21%,不愿意回家就业的为15%,非常不愿意回家的仅占8%。
  二、考公、考研依旧火热,就业价值取向多样化
  2003年国考报名人数仅有3.9万人,从2009年开始国考报名人数稳定在140万左右,而2011年最热的职位“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节能与科技处主任科员”,竞争比例达4961:1,出现了近5000人争一个职位的现象。而各省市地区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甚至村官选拔和“三支一扶”都吸引了大量大学生报名。调查显示,有28%的大学生选择了“一定会报考公务员”,47%的大学生选择了“如果有合适的岗位会选择报考公务员”。其中文科学生最高,两者相加达到81%;工科次之;理科再次;医科最低,仅有23%。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选拔中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考研已经成为大学生规避就业风险的一种手段。据统计,2012年全国研究生考试人数为165.6万人,比去年增长6.9%,创历史新高。这是自2010年以来,考研规模连续第三年以超过10万人的速度增长。调查结果显示,“一定会考研的”达到31%,“可能会考研”的也占38%,其中女生比例远远高于男生,也从侧面反映了女生就业难的现象。
  在考公、考研依旧火热的同时,发现与以往有明显区别的是就业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留学、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的大学生比例明显上升,甚至出现了大学生劳务输出国外就业的情况。在回答“最理想的毕业去向时”,留学、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的比例分别占5%、17%、2%,而在其他选项中有9名同学填写了劳务输出;在行业选择上除金融行业领先较多外,其他各行业之间相对持平,其中从事金融、投资、保险的占16.9%,咨询、专业服务(管理、法律、财务、技术等)的占10.8%,计算机软硬件的占9.9%,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烟草等)的占9.6%,政府、公共事业的占8.5%,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商业中心的占8.4%,电气、能源行业的占7.9%,石油、化工、原材料的占6.9%,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占6.8%,教育、文化、科研、培训的也有5.5%,其他行业的8.8%:在单位性质上也相差不多,国有企业(27%),其次是民营企业(25.3%),其他为三资企业(21.9%)、国家党政机关(16.2%)及其他科研事业单位(9.6%)。
  三、注重自我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自主意识和竞争观念明显提高
  本次调查发现,强调自我和彰显个性不仅是90后大学生的性格标签,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选择工作时最看重的是就业因素,“个人发展空间”占21.8%,仅次于工资待遇:在回答“影响您择业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排序)”,选择“能够体现个人价值”“事业有发展空间”“实现个人理想”“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别位于第二、第三、第六位及第七位。而在问题“您在单位中最希望获得什么?”中:33.4%的大学生选择“个人价值得到承认”,居于首位:选择“个人能力能够不断提高”占25%,位于第二。这些都充分说明90后大学生不是简单盲目地追求物质利益,个人价值能否得到实现以及自我发展是否顺利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铁饭碗”被打破,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存成本的逐渐增加,使得90后拥有了危机意识,竞争观念变强。在回答“学校所学的知识是否能满足工作需求”一题中,42%的大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求;21%则认为所学知识与工作基本无关。问及“您认为就业单位招聘时最看重的是”:专业知识(24%),为人处世的能力(21%),良好的品德(16%),优秀的求职能力(语言、着装、职业素质等)(13%),获奖证书及资格证书(8%)。这些数据说明90后大学生竞争意识加强,普遍认同一个事实:一份理想的工作,除了熟悉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拥有良好的人格和职业道德,善于做人做事,并且了解一定的求职技巧和获得相应的各类证书。   四、就业歧视有所加剧,女生就业难现象愈演愈烈
  在本次调查中,就业中的各类歧视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因为就业歧视不仅严重损害大学生就业的正当权利,更伤害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在调查人群中有26%的大学生表示曾经遭受过就业歧视,有43%的大学生表示身边有同学曾经遭受过就业歧视。其中性别歧视、专业歧视、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外貌,身高、身体健康情况等)歧视和地区歧视占了“您认为最容易在就业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原因”的前四位。无独有偶,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歧视,涉及性别、政治面貌、身高长相、年龄等诸多方面,有68.98%的用人单位对性别有明确要求,有59.14%的用人单位对户籍地域有明确要求,45.96%的用人单位对身高长相有明确要求,43.28%的用人单位对年龄有明确要求,31.07%的用人单位对有体检方面的要求,20.45%的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大学生求职者是非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原本以为就业歧视主要是存在民营企业或三资企业当中,但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眼中的国企(29%)高居榜首,其次是民营企业(23%)、三资企业(17%)、政府部门(10%)、事业单位(7%)。
  在回答“您是否会遭遇就业性别歧视”的问题时,理科和工科女生以91%和85%高居前两位,而理科和工科男生只有0.4%和0:但以女生为主的文科专业,也有53%的女生表示会遭遇就业歧视。调查也显示,大学女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存在三大困难:专业不对口(31.3%)、用人单位不愿接受没有经验的(31.4%)、女生机会更少(26.9%)。而女性大学生,如身高、外貌、出身等也存在各种歧视,造成了更大的不公平。
  导致就业歧视的原因很多,制度的遗漏、立法的缺失、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用人单位传统观念的偏见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参差等均是导致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民动员,特别是政府部门和立法部门需要作出更大努力,制定针对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设立类似美国“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负责调查违反公平工资、年龄歧视和对残疾人的歧视)专司其职的机构。
  五、政府的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帮助有限,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针对性工作有待加强
  从2003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得到政府的重视,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各省也出台了地方性的有关规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招录”“大学生士官入伍”及“大学生创业扶持”等。这些政策和措施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也帮助很多大学生走上不同的岗位,甚至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社会栋梁。但另一方面,面对人数众多的毕业生,却又略显单薄,在政策和制度的信息宣传和具体落实上,也存在着不深入不落实的问题。在调查当中,有46%被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对政策有所了解,但清楚了解的仅有14%,仅有耳闻和完全不清楚的也占到40%:仅有26%的大学生表示这些政策和措施对大学生应该会有帮助,23%的大学生表示可能会有帮助,其余大学生认为帮助很小或者没有帮助。在利用政策方面,只有11%的大学生表示会有效地利用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帮助就业,表示会根据情况试一试的有67%,表示不予考虑的有22%。
  在调查中,大学生回答“您所了解最容易的求职成功的途径”,“网投”以37%高居榜首,其次是教师亲戚朋友介绍(16%),随后才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招聘会和宣讲会(15%)。对“学校招聘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49%的学生选择没有合适的岗位,其中医科和文科的比例尤高,分别达到了73%和67%,而理工科相对较低。在对就业指导部门希望改进的调查中,“邀请更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单位和企业”(29%)排首位,其次是“按专业或企业类型分类召开专场招聘会”(26名),“举办更多的招聘会提供岗位”(18%),“与人才市场或招聘网站加强合作”(15%)。
其他文献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充满生机的过程,是人与人心灵的相遇和对话;教育是期待,教育是牵手;教育是饱含真情的问候,教育是充满着慈爱的面孔;教育是心动,教育是幸福……每天,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讨论。面对我的学生,面对学生每天的个案,我微笑,我幸福。我们在付出青春年华,付出汗水热血的同时,收获着桃李芬芳,收获着自我实现,收获着常人所体会不到的快乐与满足。我在教学过程中尽情地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我曾经教过
期刊
2012年12月20日,于都县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深入学习《人民日报》评论文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通过学习、讨论,老师们进一步懂得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道理。老师们认为,针对目前网络既是“精彩的”又是“嘈杂的”之现状,很有必要学习、讨论这篇人民日报评论。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充分利用和珍惜“网络”这个快捷高效的学习平台,在给自己“充电”补充“营养”和与人交流沟
期刊
初读《赢在中学》,居然有一点点不以为然。尽管,书中陈述了北京十一学校60名优秀学子的精彩故事。他们的非凡成就,让我赞叹的同时,却忍不住冒出一个有些“不够友善”的念头:小升初时候,能够入读十一学校的孩子,不是自身出类拔萃,就是家庭极其重视孩子的教育。偌大一个十一学校,要挑选60名优秀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成长故事,真只是寻常事。因为十一学校这样的特殊性,这本书有多少推广价值与意义呢?普通学校,哪里可能会拥
期刊
孩子的眼睛是我的一面镜子。从孩子的眼神中我总能找到那片稚嫩而灿烂的天空,如同一潭清泉荡漾出最美的真实。于是,我也背上了真实的行囊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中。每天清晨,当一缕阳光照射在我身上,总有一种激情在瞬间扬起,因为我还能享受自然的美好,还能睁眼看到这个世界上每一张可爱的笑容。  每天当我步入班级,总喜欢从孩子的眼神中捕捉,来窥视孩子内在的饥渴。阳光总是毫不吝啬的闪烁在每个孩子脸上,缕缕温馨让我和孩
期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现代社会正在步入信息时代,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教师要不断地指导学生总结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以便形成能力。  指导学生学会制订、修正课外阅读计划  有的学生手里有许多课外读物,每次随便拿出一本翻几
期刊
自省可以让人不断获取进步动力,不断提高智慧层次。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自省就是一种不可省略的保健方式,通过自省可以更客观、更科学地审视教育自身,进而不断改善,逐步优化,成就极致。  许多育人者在育人实践中懒得自省,任由各种不当的育人情形在教育实践中蔓延而不知。自省,应该是育人者每天必须练习的“施教健身操”,坚持做好“一事多省”,自身的辨别力才会保持在健康的轨道上。一是“事前准备动作”要细心对待,施教
期刊
特殊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特殊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于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特殊需要人群的素质、促进国家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特殊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特殊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多发展困境。香港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其特殊教育显现出许多前沿性的东西,同时也形成
期刊
全省第28个教师节座谈会于2012年9月10日在省城南昌隆重举行。省委书记苏荣、省长鹿心社等省党政领导出席。会上,隆重表彰了全省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从逶迤的幕阜山深处走来的龙茶花老师,带着山乡的风尘健步走上主席台,从省领导手中接过荣誉证书。此时,鲜花、掌声、聚光灯……一齐涌来,她黝黑的脸上泛起红晕,情感的潮水在胸中涌动。  “我只是做了一些平凡的工作,做得很不够,党和政府却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只有继
期刊
“这个县民办教育有特色也有规模,深受农民欢迎,已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今年5月23日对万年县教育作出的批示。此外,国务委员刘延东、省委书记苏荣等领导也对万年的民办教育作出批示并给予充分肯定。  万年的民办教育异军突起,成为一张崭新的名片。这个只有40万人口的小县,民办学校有8所,每所学校学生数为1300~4200不等,与全县学生总数比,三分天下有其一。民办学校的
期刊
一群大学生快毕业,在离开校园前的最后一课上,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无不神采飞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  “你们真的自信掌握了能为自己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吗?”教授忽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是的,我们学会了所学专业的所有课程,并做到了融会贯通,我相信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我们会是佼佼者!”一位平时表现非常优秀的学生站起来回答。  教授听了这位学生的回答,微微一笑,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了两个点,接着把粉笔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