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愁》丛书是文学书写乡村的档案

来源 :芳草·文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t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好!我觉得大家的发言特别精彩,每个人讲三五分钟,讲得都很精粹。我也特别受启发,醒龙主席刚才说是个团队,那么这个团队在武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二〇一四年开始,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做了《美丽乡愁》丛书,我觉得特别值得嘉许,值得学习。
  中国作家协会也倡导让中国作家参与到助力乡村振兴的这样一个工作里面来,这样一个国家的中心任务里面来。《美丽乡愁》是从二〇一四年就开始做,这两年我也听说了,都做了七年。可以从中看出《芳草》杂志,醒龙主席,湖北作家编辑团队的眼光,责任意识、担当,作家的关怀。我觉得文学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也是一个大题目,刘醒龙用了七年的时间交出了这样一套书,这样一个答卷,可以说是非常的漂亮。
  我发现这个书越出越漂亮,越出越有影响。现在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接手做,拿到手里感觉就不一样,因为广西师大有文化眼光,对文化价值的判断是敏锐的。这套书有留存的价值,像刚才胡竹峰讲的,以后是个档案,它有美学的价值,这些作家的文章以后能留得下来,很漂亮。能不能抓紧时间再编一本一百个作家的,从这套书中选一批做一个很漂亮的精粹版。我觉得这个事本身是极好的,确实是文学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最好的实践。
  上个星期,九月六号到七号,我跟中国散文协会的作家们,去了河北兴隆县的一个农村叫上庄村,到村里去干吗呢?也是参加一个文学助力乡村的活动。那个村子里出了几个诗人,老诗人有刘章,他的儿子叫刘向东是著名诗人,他的一个堂侄叫刘福君,也是诗人,所以那个村子里有诗书传家的传统。一个非常小的山村,但是走出这么多诗人,所以那个村子四五十年来,诗歌写作变成了一个文脉。到那个村里真的大吃一惊,我们看到墙上的照片,那些当代名家、大作家很多都到村里去了,就是因为那个村出现了当代的作家诗人,继承文脉,用文学的方式在乡村的发展上,助力它,注入了非常深的内涵,有一种动力,有一种不一样的力量,就是文学的力量。又过了一星期,到了自然环境非常美好的襄阳,来开《美丽乡愁》的作品研讨会,下午还有作家的驻村活动。从我个人感受,还有从我们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和社会联络部的工作层面上,觉得都是一个特别好的实践活动,一个学习机会。
  刚才大家的发言也很精彩,谈得非常具体。我们也支持和推荐中国作家们书写绿水青山,创作生态文学和自然文学,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更深层次的推动。因为生态文学、自然文学在中国传统里,中国文学一直有这样一个文脉,这样一个传统。我觉得《美丽乡愁》这套丛书,体现了对生態文学、自然文学在这个层面上的一个巨大推动。这也是作家今后写作中要不断拓展的一个领域,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写作空间。
  还有一点,我们也特别着力推动中国作家去书写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与深层文化的挖掘。这个就要考验作家的素养,考验作家的能力,考验作家的知识结构,各种各样的考验。因为现在读一篇文章,简单的抒情不是太难,得有具体的一些知识,博物学的东西提供给我们,这个文章才更有价值。现在对作家们来讲,在通过美丽乡愁的写作,能不能进入到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挖掘上,进一步呈现在文体上,在博物学上,在知识的提供上,包括写作的形式上,其实都有很多空间可以打开。
  《美丽乡愁》从二〇一五年卷到二〇二〇年卷,能看出作家们在写作的用心上不断地在变化,所以今天的研讨会,从中国作家协会的角度,是文学如何助力乡村振兴,醒龙是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做出了成绩,做出了成就。作家们写出了锦绣华章,写出了这种面对历史时间节点的一个眼光,它是不一样的。
  今年这个历史节点、时间节点也非常的独特,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记得总书记在“七一”讲话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那么怎么样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也是作家们需要不断领悟,思考和实践的。这也是这次研讨会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邱华栋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责任编辑:陈婉清胡晴)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下,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是保障2022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的重要基础。我国媒体在北京冬奥会对外传播上尚存在议程设置能力弱、传播内容单一、叙事视角局限、传播渠道闭塞等问题,对西方媒体的质疑和猜忌回应不足。聚焦北京冬奥会对外传播的问题,应围绕建设“文化奥运”、突破话语模式、坚持人文观念、利用自有平台等,从跨文化的传播思维入手,强调观念的理解与认同、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彰
【内容提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主力军主阵地之一。自成立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不断尝试,不仅以音像出版物的形式创作了一批面向海外发行的多语种主题出版物,还为我国重要主题图书提供翻译服务,并为各类主题出版物在全球的宣传推广提供传播平台,在助力主题出版“走出去”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过采用为主题图书提供多语种翻译服务、将优质音视频主题节目翻译制作成音像出版物、在
【内容提要】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中国对外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有力载体。而全球疫情的蔓延对北京冬奥会的国际传播提出巨大挑战。北京冬奥会应当基于国际形势以及媒介融合背景,创新性地利用数字技术与多元介质,使用丰富的传播语态建构富有创意、全面的奥运内容生态,以此实现跨时空、跨文化、破圈层、正形象的国际传播效果。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 奥运会 体育传播 国际传播 对
【内容提要】在国家形象传播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与传播十分重要。女性题材是国际传播中的重要题材,女性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构成,女性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时代,中国女性在社会上扮演着科学家、将军、教师等重要角色,女性形象愈加多元化.这些创新求实、爱国奉献、热爱科研、无私育人的多元女性形象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可以聚焦女性形象,进行以人为本的传播——通过讲好新时代中国女性的故事,
【内容提要】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了线上信息消费新模式,也改变了世界各国信息传播渠道的格局。当前,西班牙华文媒体应该尽快完成转型与蜕变,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选择特定的垂直专业领域进行内容深耕,强化其作为媒体的公信力,从与一众自媒体的内容竞争中抽身出来,重回信息传播产业链的上游,并打通与主流媒体的传播渠道,全方位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华文媒体 对外传播 新媒体 西班牙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
【内容提要】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西安的人文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受到国际公众的广泛认同,然而在经济发展水平、对周边地区辐射能力等方面与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有明显差距。为此,西安应不断加强城市形象建设、调整跨文化传播策略、拓宽跨文化传播途径,逐步增强西安城市形象跨文化傳播的长效性和成功率。  【关键词】西安 城市形象 跨文化 建设 传播  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是
【内容提要】中国近年来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的努力可圈可点,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和国际反馈,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意义的地方性知识和经验。在环境议题上不回避问题、作出更加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努力是该议题国际传播应关注的重点。此外,应加强生态文明议题在国际传播研究和实践中的布局,加快培养相关领域的国际传播人才。  【关键词】生态文明 科学持续发展 现代性 国际传播 中国话语  今年的国际传播领域
【内容提要】国家形象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能够决定其在全球语境中的认可度、信任度及影响力,包含政经、人文等诸多因素,主要通过“自塑”和“他塑”两种途径形成。随着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不断加深,各国对建构国家正面形象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其中,俄罗斯政府为摆脱苏聯解体后的困境、提升国际话语权,通过媒体外交、体育外交、论坛外交等多项对外战略,摆脱西方先发制人设置议题的被动局面,以凸显俄罗斯视角的“自塑
【内容提要】奥运会作为全球性体育盛会,是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重要窗口,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场域。国家身份、国家品牌与国家形象三者之间的互构逻辑为奥运会建构国家形象的理论基础。国家身份符号化的价值认同、国家品牌故事化的身份重构以及国家形象立体化的媒介呈现作为奥运会建构国家形象的三重逻辑,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整合传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奥运会 国家形象 国家身份 国家品牌 冬奥会
【内容提要】奥运会是最顶级、最具有世界共享性的大型体育赛事,因此,如何承办好、传播好奥运会以提升国家形象并对奥林匹克运动作出贡献,成为历届奥运会东道国的重要责任。“团结”“可持续”等奥林匹克运动组织改革核心理念、“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办赛目标、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三者融合并多维度生动建构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形象,从而建构中国形象以及奥林匹克形象。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形象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