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体裁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f_2004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西方音乐发展史的类别中大体可以概括成三大类,声乐器乐和戏剧音乐。其中器乐类曲子有不同的曲名、曲式、演奏方式等。基本上又可分为三大类。例如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室内乐和交响音乐;单声音乐和多声音乐。以上各种类型,也是音乐作品的各种体裁,是各有特点的。细分音乐作品的体裁又可分为奏鸣曲、幻想曲、赋格、托卡塔、协奏曲、交响诗、狂想曲、夜曲、前奏曲、谐谑曲、叙事曲等体裁。本文主要通过西方音乐史中谐谑曲的发展以及每个时期的作曲家对谐谑曲创作的风格和特点进行介绍。
  关键词:音乐时期;肖邦;贝多芬;作曲家
  文艺复兴末期产生了许多种音乐体裁,其中主要的一些音乐体裁像复调形式的弥撒曲,描写宗教内容的经文歌;牧歌,尚松等世俗音乐体裁;前奏曲,托卡塔,幻想曲,变奏曲,谐谑曲等早期的器乐体裁。这些音乐体裁各有其特点,其中最具有戏谑、诙谐特点的声乐小曲或器乐小曲的体裁就叫做谐谑曲。谐谑曲是通过小步舞曲发展来的同时继承并发展了小步舞曲的特点,虽然保留了小步舞曲三拍子的舞蹈性节拍和复三段式的结构,但在节奏与和声调性以及情感对比上与小步舞曲有着不同的特点。谐谑曲通常比小步舞曲要快,节奏活泼,并且常用独特的音调,不常见的节奏型,以及出其不意的转调和强弱对比,突如其来的反复前面的主题或者出现新的主题,突如其来的结束一个段落或者全曲。
  谐谑曲是17世纪到19世纪一个较为重要的音乐体裁。谐谑曲诞生于世俗音乐中,,如蒙泰韦尔迪1607年创作的二套音乐玩笑。后被广泛的运用到乐器中,在这期间由于政治人文思想的变革音乐各要素也发生了深刻重大的改变,谐谑曲的形式与内容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海顿最先确立了谐谑曲在器乐作品中的使用地位,在浪漫主义初期的一些作曲家们的带领下得到广泛的发展,以下是我整理出的关于谐谑曲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这一体裁最早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最开始指的是带有诙谐特点的声乐小曲或者器乐小曲,起初只是作为名词来形容一些牧歌。声乐谐谑曲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意大利作曲家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的《音乐的戏谑》; 器乐谐谑曲代表作有意大利作曲家特瑞伊沃的《交响曲 谐谑曲》等作品,。巴赫在为羽管键琴创作的第三和第六组曲中的乐章中用到了这一体彩,器乐作品第三首帕蒂塔中和1770年所创作的长笛协奏曲中也运用到了谐谑曲这一体裁。海顿的中期作品里谐谑曲和小步舞曲还没有明显区别,在他的后期作品里这种区别才体现出来,此时海顿所创作的谐谑曲有明显区别于小步舞曲的轻快、活泼的性格并且谐谑曲这一术语也在他的乐曲中出现。这一时期,谐谑曲被作曲家们熟知并运用到音乐创作体裁中,在这个过程中海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他创作的F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中首次单独出现谐谑曲乐章,此时谐谑曲乐章还没有在套取中取代小步舞曲的乐章。此时海顿所创作的弦乐四重奏虽然仍以小步舞曲为名,但在内容上已经具有了谐谑曲的性质。
  第二阶段:18—19中叶谐谑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被确立了下来,此时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的音乐家们把这种体裁运用到奏鸣曲套曲的乐章中,用轻快、奔腾活跃的三拍子谐谑曲替代传统的小步舞曲乐章。贝多芬在最早创作的交响曲,奏鸣曲,弦乐四重奏中就运用了谐谑曲取代小步舞曲,同时发展了这一题裁使谐谑曲成为一个可以多方面表现音乐形象和意境的体裁。在贝多芬32首鋼琴奏鸣曲及交响曲中尤为突出。由于贝多芬的精神与谐谑曲吻合,所以在贝多芬的创作中较多的选择谐谑曲的体裁。
  到了19世纪,肖邦对谐谑曲的贡献是很大的,他吸取了前人经验,让谐谑曲脱离出套曲乐章成为一个独立的单章大型体裁出现,丰富了这一音乐体裁的内容和表现。因为两人都有过面临国家存亡时无能为力的这种遭遇和经历,所以肖邦和贝多芬对谐谑曲这一体裁的表现上存在共同点,都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宏大的规模,但二人创作的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贝多芬一个乐章出现,而是具有一种内在张力,具有强烈的对比和冲突的音乐形象、具有相当复杂和相对自由的曲式结构的体裁出现。贝多芬确立了谐谑曲在钢琴奏鸣曲套曲中的地位,使它成为一个可以替代小步舞曲的体裁。而肖邦则完全把谐谑曲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单章大型体裁,他的谐谑曲已经完全超越了原有的诙谐,轻盈的性质,成为内容严肃赋有戏剧性的音乐诗篇。
  此时其他作曲家也对谐谑曲这一体裁进行挖掘。舒伯特在钢琴奏鸣曲及交响曲中也普遍使用到这种体裁,在他创作的套曲中出现的谐谑曲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美;门德尔松的谐谑曲则带有轻盈优雅抒情细腻的特点,以及的是《仲夏夜之梦》配乐,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神秘而让全曲充满了幽默的喜感;柏辽兹受到门德尔松的影响在给《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配乐里也通过乐器的演奏手法打造迷离幻异的气氛;勃拉姆斯的谐谑曲严谨规整敏锐快捷同时也奔放自由并且有一种宏伟的感觉。
  在整个18—19世纪中叶,谐谑曲在作曲家们笔下出现的频率很多,作曲家们也借着这个体裁表现其各自的音乐特征及精神面貌。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个人认为如果有一个标杆的话这一时期每位作曲家写的的谐谑曲虽然风格不同但还是在谐谑曲传统的概念形式下完成的。
  在这一时期谐谑曲在作曲家们的作品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作曲家们也将个人的写作风格特点及自身音乐素养融入到谐谑曲中部。
  第三阶段:19世纪中叶以后,已经完全独立出来的谐谑曲这一体裁的概念变得更为宽泛模糊,所涵盖的范围也更广更多样化,而谐谑性则常常隐藏于某些其他体裁之中。此时分为两种体裁,一种是不再是单纯的风俗性体裁,而具有了戏剧哲理性的内涵的谐谑曲,以肖邦的四首谐谑曲为代表。另一种是具有标题性的具有独立管弦乐形式的谐谑曲,如杜卡的《小巫师》拉威尔的《小丑的晨歌》弗兰克的《恶魔》格里格的《培尔金特》柴可夫斯基的一些舞剧音乐。在这一阶段谐谑曲与随想曲,幻想曲,狂想曲等体裁也有相似之处,它们都具有音乐内容丰富,形象序列鲜明,结构自由等特点,并相互融合。
  由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大众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的变化对谐谑曲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音乐也在不同程度的发生裂变和重组,并相互影响,谐谑受此影响内容也从刻板教条向人性化个性化转变。
  作者简介:
  于泽君,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周小泉。
其他文献
摘 要:走兽是一种中国宫殿式建筑构件,这种构件随着殿宇等级的不同而排列不一,每个小兽都有自己的名称和“意象”。这些构件的存在是基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礼制文化、现象观以及民风民俗的相互诠释并经过图纹相互转化而成的精神事物,它不仅确立了“意象”本位的尊贵地位,而且确立了“立象以尽意”的中国传统美学原则。依紫禁城太和殿殿脊走兽为例,通过对其功能意象的探索,美学原则的剖析,可以得知它们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缘由以
期刊
摘 要:中国古代音乐从原始氏族社会就产生了,随之也产生了音乐教育行为,随着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我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地位也不断地变化。  关键词:音乐教育;生产力;思想  一、经济(农、工、商)  原始社会时期,主要是通过对大自然的原始资料进行采取、获取食物。有的则以捕鱼为主,或者以简单的自然农业经济为主,在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相对很低,生产资料公有制。是自
期刊
摘 要: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由现阶段教育培养目标所决定的。核心素养教育对于处于各个阶段的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美术课型和新策略等方面是如何体现核心素养进行主要的研究。核心素养在教学在各个课型中如何体现,以及在教学当中使其怎样更好的与美术课之间的衔接,并且通过什么方法来运用到美术教学的各个过程之中,是每个老师必需认真思考与钻研面对的问题。在学生
期刊
摘 要:电影艺术在当今世界发展越发迅速,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新型课题。优秀的电影音乐不仅可以给电影本身添光加色,其本身单独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对于我国当代电影艺术来说,电影配乐还是处于学习发展阶段,我们有很多东西可以向好莱坞等发达国家的成熟电影行业学习。  关键词:电影音乐;好莱坞;多元化音乐  自从1889年爱迪生发明电影以来,电影艺术已经走过
期刊
设计美学问题,似乎是实用与装饰的矛盾,技艺特征与工艺美术的特殊本质的美与其他艺术美的差别。在我看来,工艺技术既是艺术实践所创造的,它的特殊性不能不影响工艺美术的特殊点。但是绘画,雕塑也不是没有技術因素的,不论是中国画的笔墨,还是雕玉雕石或者雕木的精湛技艺,和艺术意匠的巧思的相互作用。工艺,只是一种制作或创造的手段,并不限制是手工制作还是机械制造。我国古代的工艺就包括有工、巧、艺的意思。  在几千年
期刊
摘 要:随着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发展, 声乐艺术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由于人们对于声乐艺术的研究增加, 从美学的角度对声乐艺术进行相关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本文通过解析声乐美学和音乐美学的含义,声乐美学是如何与声乐艺术相联系,声乐美学如何在声乐艺术中体现等方面来研究声乐艺术美学对声乐艺术的作用,使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更好运用美学艺术理论作为指导。  关键词:美学;声乐;艺术  引言  任何的音乐作品都是在一定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生活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舞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来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象。我国舞蹈艺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获得了深厚的经验累积,并且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精髓。因此舞蹈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舞
期刊
摘 要:工笔花鸟画作为一门对自然界花花草草,以及禽鸟动物审美再造的独特艺术形式,发展至今历史是比较悠久了,以动物作为题材入画的古往今来有许多佳作,工笔动物画灵动传神而逼真,工笔动物画难画,难在动物的结构、动作、丝毛上。  关键词:动物;审美;题材  一 、花鸟画的起源  花鸟画的起源很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出现在彩陶上简洁优美的鱼、鸟的纹样,如河南临汝阉村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如
期刊
摘 要:都铎时代是英格兰结束内部纷争,逐步整合社会结构与信仰体系,培养综合国力,鼓励海外拓展,最终成为全球强国的起跑阶段。特别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彻底走出中世纪,迈入“黄金时代”。  关键词:都铎;亨利七世;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德雷克  出身于威尔士-英格兰血统的都铎王室于1485-1603年之间统治英格兰。1485年亨利七世在博斯沃斯战役中,一举击败约克王朝的理查三世国王,10月30日亨
期刊
摘 要:笔触作为非常重要的绘画本体语言形式,它在油画作品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美学功能。油画创作中,笔触作为一种特殊符号,在不同时期成为了历史的演变性特点。这种符号性特点,以不同形式的表现语言体现在作品中,是艺术家们用来表现自己个性风格的代表符号。本文旨在通过对油画笔触表现形式语言的分析,揭示笔触在油画创作中作为一种符号性的特点,为油画创作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油画;笔触;符号性;情感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