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外语专业学生就业时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广大外语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的依据。
关键词:外语专业 学生 就业心理情况
0 引言
本课题组自2010年11月开始,至课题开题获准通过期间,课题组成员通过走访我院外语专业部分07级、08级学生,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在校的09级、10级外语专业学生进行抽样性访谈,初步了掌握了学生的就业心理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查询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通过调研走访,课题组发现,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情况几乎覆盖了以上所说的种种心理问题。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外语专业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1 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不可否认,目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外语专业各年级学生都存在。通过走访,我们发现,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这些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感情事件、不愉快经历、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
2 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外语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因为专业是外语,所以有一种优越感,觉得在找工作的时候相对来说容易些,收入也会比其他专业的要高。这种情况在男生的身上体现的较为明显,正因为学外语的男生少,所以绝大部分男生的优越感非常强烈。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大多希望到那些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工作,普遍来说外语专业的学生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都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三高”,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作为自己的起步标准,比如,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就发现有一些学生就说:“我是肯定要去上海找工作的,其他地方我都不想去”; “我觉得广州更适合我,我不愿意留在海口”;“三亚太小了,工资又低,我觉得北京更好些”,等等。可是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们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
3 就业观念不合理
各种不良观念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还是有很多大学生,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女大学生,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凡事一步到位。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外语专业的女生在校的时候喜欢挑战自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工作后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后就产生了退缩的心理,转而寻求那些清闲、不需要太多创造性的工作了。
3.2 眼前利益为上,职业发展丢在一旁。一些大学生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几次职业的选择,哪里的薪水高就想往哪里去,在一个单位做了一段时间,又觉得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因此形成不良的循环,非常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
3.3 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外语专业的男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不可否认他们一直是存在着优越感的,在求职时,人为地增加了就业难度,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对他们来说,工作对口是必须的,如果找不到,宁愿待业在家。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就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男生因为专业不对口而“啃老”的现象。
3.4 职业意义认识不当。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求福利待遇尚可就自我满足了,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4 总结
综上所述: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是多样的,这些心理问题在求职的过程中扮演着“拦路虎”的角色,怎样绕过这些“拦路虎”,甚至打败这些“拦路虎”,不但需要外力的帮助,更需要自身努力摆正心态。
参考文献:
[1]任琪.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构研究[C].广西师范大学,2010.
[2]丁娟慧.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0.
[3]刘宁宁,谢鑫.高职院校就业心理阶段性培养模式的初探[J].改革与开放,2009.
注:本文来源: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年度就业指导工作科研项目:《我院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研究》。
关键词:外语专业 学生 就业心理情况
0 引言
本课题组自2010年11月开始,至课题开题获准通过期间,课题组成员通过走访我院外语专业部分07级、08级学生,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在校的09级、10级外语专业学生进行抽样性访谈,初步了掌握了学生的就业心理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查询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通过调研走访,课题组发现,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情况几乎覆盖了以上所说的种种心理问题。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外语专业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1 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不可否认,目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外语专业各年级学生都存在。通过走访,我们发现,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这些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感情事件、不愉快经历、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
2 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外语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因为专业是外语,所以有一种优越感,觉得在找工作的时候相对来说容易些,收入也会比其他专业的要高。这种情况在男生的身上体现的较为明显,正因为学外语的男生少,所以绝大部分男生的优越感非常强烈。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大多希望到那些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工作,普遍来说外语专业的学生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都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三高”,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作为自己的起步标准,比如,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就发现有一些学生就说:“我是肯定要去上海找工作的,其他地方我都不想去”; “我觉得广州更适合我,我不愿意留在海口”;“三亚太小了,工资又低,我觉得北京更好些”,等等。可是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们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
3 就业观念不合理
各种不良观念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还是有很多大学生,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女大学生,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凡事一步到位。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外语专业的女生在校的时候喜欢挑战自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工作后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后就产生了退缩的心理,转而寻求那些清闲、不需要太多创造性的工作了。
3.2 眼前利益为上,职业发展丢在一旁。一些大学生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几次职业的选择,哪里的薪水高就想往哪里去,在一个单位做了一段时间,又觉得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因此形成不良的循环,非常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
3.3 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外语专业的男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不可否认他们一直是存在着优越感的,在求职时,人为地增加了就业难度,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对他们来说,工作对口是必须的,如果找不到,宁愿待业在家。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就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男生因为专业不对口而“啃老”的现象。
3.4 职业意义认识不当。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求福利待遇尚可就自我满足了,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4 总结
综上所述: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是多样的,这些心理问题在求职的过程中扮演着“拦路虎”的角色,怎样绕过这些“拦路虎”,甚至打败这些“拦路虎”,不但需要外力的帮助,更需要自身努力摆正心态。
参考文献:
[1]任琪.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构研究[C].广西师范大学,2010.
[2]丁娟慧.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0.
[3]刘宁宁,谢鑫.高职院校就业心理阶段性培养模式的初探[J].改革与开放,2009.
注:本文来源: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年度就业指导工作科研项目:《我院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