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6月17日上午,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今年年初,记者曾到许渊冲先生位于北京大学畅春园的家里采访他,谨以此文向许渊冲先生表达深切缅怀
百年岁月,他在国难民危时投笔从戎,于艰难困苦中探寻新知,面对质疑不妥协,执着地开拓翻译新高地,架起一座中国文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把中国的美告诉世界,滋养后来者的心灵。“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是许渊冲对自己百岁人生的小结。透过他,或许能窥见一个时代先生们的风骨气韵。
与时间赛跑,向夜晚“偷时间”
在许渊冲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精力充沛时就工作,有时候从深夜12点翻译到早上7点累了才睡觉,许渊冲笑言自己是向夜晚“偷时间”,正如他留学时曾在日记中写道:“黑夜侵占了白天的时间。作为补偿,我只好用工作来收复白天失去的领地。”逐渐地,他眼睛越来越看不清了,外出要拄拐杖。天气好时,保姆会骑电动车载他去公园逛逛。
2007年,许渊冲86岁,被医生诊断为结肠癌且只有7年的生命,他却不为时间所困,仍然痴迷于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2017年中秋节,许渊冲骑自行车出去看月亮,月亮照得路很亮,但是他没看到路上的坡,从自行车上摔下来,腿部骨折。手术结束后,主治医生说,许渊冲这样的,他还真没见过,上了手术台滔滔不绝,要跟他讲自己翻译的诗。此前,许渊冲不时会做在西南联大时学过的广播体操锻炼身体,每天晚饭后还要一个人骑自行车遛弯半小时,再回家看看《新闻联播》。
许渊冲对生活的需求很简单,就是有饭吃、有地儿住、有活儿干。他爱吃甜食,餐桌上摆着一些旺仔牛奶、椰汁、核桃露,一罐白糖,少许水果。卧室也是书房,若干年前从二手市场花15元淘来的铁书架,塞满了许渊冲翻译的160多部中英法文著作。
沉浸在翻译世界的许渊冲是充实快乐的,率性张扬的个性也让他在崇尚低调的翻译圈里成了“少数派”。多年来,翻译界强调,译文要尽量在形式和内容上忠于原文,可许渊冲在翻译时却不拘泥于原作,讲求再创造,这让他在翻译界一度饱受质疑。
许渊冲一提及翻译,立刻神采飞扬,怡然自得。他以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举例:“中国人看到天上又圆又明的月亮,会想到地上家人团圆。但是英美人只说团聚(get together),外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怎么能明白呢?要是按字面翻译成‘向上望看到月亮,低下头想到故乡’,外国人肯定想中国人写的什么狗屁,这都能成诗?”因此,许渊冲在翻译时,把月光比作了水,英文译成“月光明亮如水,溺住了那些相思的人”。有人认为许渊冲再创的翻译不忠实于原文和原作者,但是许渊冲认为原作者和原文都应该使读者知之(理解)、好之(喜欢)、乐之(愉快),不能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的译文,不能算是忠实于原作者的译文,他笃信贝多芬说的“为了更好,没有什么清规戒律是不可以打破的”。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翻译界直译派盛行,许渊冲一路迎着各种论战,面对种种质疑,许渊冲笔锋相对、寸步不让。为此,他几乎得罪了整个翻译界。他认为做学问就要坚持真理,不但继承前人还要敢于突破。恰如1939年他在日记中写的那样:“我过去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现在也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将来还要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精益求精,不到绝顶永远不停”
青少年时期的许渊冲,如饥似渴地阅读。他在日记中提到的中外名著数不胜数,不少日记干脆就是读后感或书评、读书随笔。许渊冲在1938年11月1日读完鲁迅译的《死魂灵》后,于日记中写道:“还有什么比自由阅读更有兴味的呢?愿读就读,不愿读就玩,读既读了,玩也玩了,人也快乐了。”他在中学时代和大一时期已经读了一些世界名著的译本,大学阶段欧洲文学史课上讲的作品,不少是他读过或至少是知道的。提起这些,许渊冲有些许得意:“我知识面比较广,所以欧洲文学史课成绩比别人好。”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卢沟桥的枪声彻底打乱了许渊冲平静的生活,16岁的他为躲避战火背井离乡来到了云南,第二年他以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在这里与翻译结下了不解之缘。
教政治学的张佛泉老师讲授哲学思想中的一元论和多元论,启发了许渊冲对翻译的理解,也让他意识到做学问可博采众长。张佛泉说,一元论看到的是整体,多元论看到的是部分。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存在,部分和整体都是存在的,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正如人并不等于“头脑+身体+四肢”。
这对许渊冲影响很大。“我发现一个句子并不等于字的综合,所以翻译了一个句子的所有字,并不一定译出了整个句子的意思,因为还有言外之意。我最初翻译受鲁迅影响,用直译的方法,译得自己也不满意,甚至对翻译失去了兴趣。后来采用意译,不但要翻译部分,还要翻译整体,才能和原文作者心灵交流,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偶得妙义,乐不可言,这才尝到了翻译的甜头。”许渊冲回忆道。
1939年秋天,西南联大新校舍落成,图书馆是主要建筑,是新校舍唯一的瓦顶房屋。学生宿舍全是草顶,下雨漏水,天晴漏光;教室是洋鐵皮顶的,下起雨来叮咚叮咚,仿佛在配乐伴奏。在新校舍东北角外文系办公室里开辟了一个小书库,陈列着外文系的各种图书,许渊冲翻译第一本法国小说的动机正是在这里产生的。许渊冲读《欧也妮·葛朗台》觉得描写生动,但是译文生硬,每句都有几十个字甚至一百多字,读起来很吃力,减少了看小说的乐趣。当时他就暗下决心,要恢复巴尔扎克的本来面目。后来,他翻译了巴尔扎克的著作《人生的开始》。
2014年,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当天,许渊冲就为自己立下宏愿,他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以此鼓励更多的人投身翻译事业。尽管这个愿望平生未能实现,但是追逐梦想的道路已汇聚成美丽的诗行。
当记者问,翻译莎翁作品,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时,许渊冲斩钉截铁地说:“我没有碰到不能解决的难题,我就是要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困难。精益求精,好上加好,不到绝顶永远不停。”
斯人已逝,风骨长存。许渊冲先生告别他挚爱一生的翻译事业,留下狂傲不羁的背影和流传后世的经典译著,终其一生捍卫着“世界的美”。
百年岁月,他在国难民危时投笔从戎,于艰难困苦中探寻新知,面对质疑不妥协,执着地开拓翻译新高地,架起一座中国文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把中国的美告诉世界,滋养后来者的心灵。“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是许渊冲对自己百岁人生的小结。透过他,或许能窥见一个时代先生们的风骨气韵。
与时间赛跑,向夜晚“偷时间”
在许渊冲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精力充沛时就工作,有时候从深夜12点翻译到早上7点累了才睡觉,许渊冲笑言自己是向夜晚“偷时间”,正如他留学时曾在日记中写道:“黑夜侵占了白天的时间。作为补偿,我只好用工作来收复白天失去的领地。”逐渐地,他眼睛越来越看不清了,外出要拄拐杖。天气好时,保姆会骑电动车载他去公园逛逛。
2007年,许渊冲86岁,被医生诊断为结肠癌且只有7年的生命,他却不为时间所困,仍然痴迷于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2017年中秋节,许渊冲骑自行车出去看月亮,月亮照得路很亮,但是他没看到路上的坡,从自行车上摔下来,腿部骨折。手术结束后,主治医生说,许渊冲这样的,他还真没见过,上了手术台滔滔不绝,要跟他讲自己翻译的诗。此前,许渊冲不时会做在西南联大时学过的广播体操锻炼身体,每天晚饭后还要一个人骑自行车遛弯半小时,再回家看看《新闻联播》。
许渊冲对生活的需求很简单,就是有饭吃、有地儿住、有活儿干。他爱吃甜食,餐桌上摆着一些旺仔牛奶、椰汁、核桃露,一罐白糖,少许水果。卧室也是书房,若干年前从二手市场花15元淘来的铁书架,塞满了许渊冲翻译的160多部中英法文著作。
沉浸在翻译世界的许渊冲是充实快乐的,率性张扬的个性也让他在崇尚低调的翻译圈里成了“少数派”。多年来,翻译界强调,译文要尽量在形式和内容上忠于原文,可许渊冲在翻译时却不拘泥于原作,讲求再创造,这让他在翻译界一度饱受质疑。
许渊冲一提及翻译,立刻神采飞扬,怡然自得。他以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举例:“中国人看到天上又圆又明的月亮,会想到地上家人团圆。但是英美人只说团聚(get together),外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怎么能明白呢?要是按字面翻译成‘向上望看到月亮,低下头想到故乡’,外国人肯定想中国人写的什么狗屁,这都能成诗?”因此,许渊冲在翻译时,把月光比作了水,英文译成“月光明亮如水,溺住了那些相思的人”。有人认为许渊冲再创的翻译不忠实于原文和原作者,但是许渊冲认为原作者和原文都应该使读者知之(理解)、好之(喜欢)、乐之(愉快),不能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的译文,不能算是忠实于原作者的译文,他笃信贝多芬说的“为了更好,没有什么清规戒律是不可以打破的”。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翻译界直译派盛行,许渊冲一路迎着各种论战,面对种种质疑,许渊冲笔锋相对、寸步不让。为此,他几乎得罪了整个翻译界。他认为做学问就要坚持真理,不但继承前人还要敢于突破。恰如1939年他在日记中写的那样:“我过去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现在也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将来还要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精益求精,不到绝顶永远不停”
青少年时期的许渊冲,如饥似渴地阅读。他在日记中提到的中外名著数不胜数,不少日记干脆就是读后感或书评、读书随笔。许渊冲在1938年11月1日读完鲁迅译的《死魂灵》后,于日记中写道:“还有什么比自由阅读更有兴味的呢?愿读就读,不愿读就玩,读既读了,玩也玩了,人也快乐了。”他在中学时代和大一时期已经读了一些世界名著的译本,大学阶段欧洲文学史课上讲的作品,不少是他读过或至少是知道的。提起这些,许渊冲有些许得意:“我知识面比较广,所以欧洲文学史课成绩比别人好。”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卢沟桥的枪声彻底打乱了许渊冲平静的生活,16岁的他为躲避战火背井离乡来到了云南,第二年他以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在这里与翻译结下了不解之缘。
教政治学的张佛泉老师讲授哲学思想中的一元论和多元论,启发了许渊冲对翻译的理解,也让他意识到做学问可博采众长。张佛泉说,一元论看到的是整体,多元论看到的是部分。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存在,部分和整体都是存在的,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正如人并不等于“头脑+身体+四肢”。
这对许渊冲影响很大。“我发现一个句子并不等于字的综合,所以翻译了一个句子的所有字,并不一定译出了整个句子的意思,因为还有言外之意。我最初翻译受鲁迅影响,用直译的方法,译得自己也不满意,甚至对翻译失去了兴趣。后来采用意译,不但要翻译部分,还要翻译整体,才能和原文作者心灵交流,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偶得妙义,乐不可言,这才尝到了翻译的甜头。”许渊冲回忆道。
1939年秋天,西南联大新校舍落成,图书馆是主要建筑,是新校舍唯一的瓦顶房屋。学生宿舍全是草顶,下雨漏水,天晴漏光;教室是洋鐵皮顶的,下起雨来叮咚叮咚,仿佛在配乐伴奏。在新校舍东北角外文系办公室里开辟了一个小书库,陈列着外文系的各种图书,许渊冲翻译第一本法国小说的动机正是在这里产生的。许渊冲读《欧也妮·葛朗台》觉得描写生动,但是译文生硬,每句都有几十个字甚至一百多字,读起来很吃力,减少了看小说的乐趣。当时他就暗下决心,要恢复巴尔扎克的本来面目。后来,他翻译了巴尔扎克的著作《人生的开始》。
2014年,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当天,许渊冲就为自己立下宏愿,他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以此鼓励更多的人投身翻译事业。尽管这个愿望平生未能实现,但是追逐梦想的道路已汇聚成美丽的诗行。
当记者问,翻译莎翁作品,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时,许渊冲斩钉截铁地说:“我没有碰到不能解决的难题,我就是要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困难。精益求精,好上加好,不到绝顶永远不停。”
斯人已逝,风骨长存。许渊冲先生告别他挚爱一生的翻译事业,留下狂傲不羁的背影和流传后世的经典译著,终其一生捍卫着“世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