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减重步行训练对卒风后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55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减重步行训练对卒风后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100例卒风后偏瘫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进行减重步行训练、常规康复训练,此项试验在2017年6月22日至2018年6月22日期间进行。结果:观察组FMA评分(91.58±2.65)分、FAC评分(4.18±0.35)分、SF-36评分(92.43±2.33)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卒风后偏瘫患者实施减重步行训练效果显著。
  关键词:减重步行训练;卒风;偏瘫;康复;影响
  卒风后偏瘫可因为平衡失调,运用失去高位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从而引起偏瘫后遗症,并发运动功能障碍,为了帮助患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还需加强康复训练 [1]。常规康复措施虽可改善各项病症,但疗程较长,且整体恢复效果不佳,随着医疗技术的改善,减重步行训练开始广泛推广,其能够改善患者平衡能力和患肢活动能力,避免下肢长时间处于负担直立状态,属于新型的康复模式 [2]。而为了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次在面对卒风后偏瘫患者时,运用了不同康复方案,如下文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在2017年6月22日至2018年6月22日期间选择100例卒风后偏瘫患者为试验对象,均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各50例。观察组平均病程(11.39±2.45)个月,平均年龄(66.25±3.16)岁;性别:男性29例,女性21例;瘫痪位置:22例位于右侧,28例位于左侧;卒中类型:13例为脑出血,37例为脑梗死。对照组平均病程(11.42±2.89)个月,平均年龄(66.16±3.22)岁;性别:男性28例,女性22例;瘫痪位置:21例位于右侧,29例位于左侧;卒中类型:12例为脑出血,38例为脑梗死。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加强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糖药物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措施,包括利用牵伸技术、Bobath技术降低患侧肢体肌张力,增强瘫痪肢体肌力,诱发患肢主动运动,尽可能协助或鼓励患者完成步行运动、平衡训练、张力训练、体位转移训练。
  观察组采用减重步行训练,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需遵守减重训练原则,从患者体质量的30%开始,通过装置电动调整平板运动速度,正常情况下,起始速度为每秒0.2~0.3m,随后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速度。此项训练均由专业治疗师完成,保证节律性、科学性拟定康复方案。首先由一名医疗人员帮助患者进行下肢摆放;另一名帮助患者进行盆腔旋转、髋伸展训练,始终站于患者身后,躯体处于正直位,在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后,由另一名医疗人员通过手法和口令模式,控制患者进行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活动,重点进行步行训练,每次30分钟,每周6次,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FMA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AC评分(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SF-36评分(健康状况调查简表)。
  FMA评分:主要评估患者当前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最大平衡计分、最大关节活动度和疼痛积分,≥90分即为无明显运动障碍;80~89分即为轻度运动障碍,60~79分即为中度运动肿胀,<60分即为重度运动障碍。
  FAC评分:5分:患者能够独立行走;4分:患者能够独立在平坦地面行走,但在进行不平坦路上行走或上下楼梯时需要帮助;3分:无需他人扶持,可行走,但需在陪同看护下完成;2分:需依靠他人帮助完成行走;1分:需完全依靠他人或无法行走。
  SF-36评分:分数越高,代表当前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在统计对比值差异时,需运用SPSS20.0软件,在差异具有意义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FMA评分、FAC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通过统计,可发现68%的卒中患者均合并偏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对此还需尽早实施康复指导。传统康复能够在神经发育学理念和神经生理学原理上,拟定一系列康复计划,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增强肢体活动度。但分析本次结构,观察组FMA评分、FAC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减重步行训练更能够加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可通過配合电动跑步机带到患者下肢活动,减少上身体重对下肢的符合,利用悬吊装置,更能够方便患者下肢功能运动,恢复步行运动控制,促进病情恢复 [3]。
  总而言之,减重步行训练能够促进患者大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性,更好恢复肢体功能,用于卒风偏瘫患者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争.减重步行训练对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16,40(7):717-718.
  [2]郄淑燕,王丛笑,张丽华等.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0):1065-1067.
  [3]罗鸿波,陈田希,陈宇鑫等.减重步行训练对6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康复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8,27(6):42-4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联用有氧运动指导和健康宣教护理对冠心病致心肌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以平行对照研究法对144例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来院就诊的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进行试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奇偶分组法纳入干预组和参照组。在治疗期间辅以两组常规护理,干预组联用有氧运动指导和健康宣教护理,以心功能、心肌缺血、身心健康水平为观察指标对不同护理方案予以客观评价。结果:相较于参照组,干预组心功能、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PBL教学法在脑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病科本科实习护生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带教,观察组予PBL教学法护理带教,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实操成绩和理论成绩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专业能力、学习态度、逻辑分析能力以及总结书写能力均比对照组评分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PBL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的富强,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大家对健康的生活也越来越重视。由于各种媒体以及网络的作用,大家对于新技术以及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也非常欢迎。本文就讨论色谱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关键词:色谱技术,健康生活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随着国家的强大、百姓富裕,大家的观念也发生变化。以前只管吃饱穿暖,到如今追求健康生活。而且由于整体受教育程度提高,以及各种媒体以及网络的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门、急诊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对200名门急诊留观输液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输液病人希望在输液过程中获得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知识,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了解和掌握了自己所患疾病的护理及预防知识。结论:护士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同时也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减少护患纠纷。  关键词:门急诊;输液病人;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对门急诊留观
期刊
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研究,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我们选取了专门的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将病例分为两组,保证两组人数相同,将两组分别命名,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通过不同的方法给予两组护理,在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对于脑卒中病情的知识了解程度。根据本次的实验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康复锻炼处方的价值及对其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02月-2018年06月)接收的颅脑损伤患者(n=72)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36,康复锻炼处方)、对照组(n=36,常规健康指导),对72例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肢体功能:实验组肢体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与健康教育路径结合在五官科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五官科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且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与健康教育路径结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疾病知识了解度、护理满意度等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
期刊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烧伤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烧伤的康复治疗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烧伤治疗后期的烧伤部位功能恢复情况尤为重要,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的质量。本院在2018年使用可塑板材制作了多个康复支具,这种材料具有在80 ℃及以上温度下变柔软,冷却后可变硬的特点【1】。本院烧伤科利用该特点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为患者针对性的设计制作了多种康复支具,用于固定和支撑治疗康复期
期刊
摘要:目的:在临床心理健康管理中应用心理咨询联络护士进行沟通,以此分析心理咨询联络护士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患者100例(2017年2月~2018年2月),分2组:对照组、研究组,并选拔20名心理咨询联络护士,对护士进行心理学知识培训和沟通技能培训,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心理健康管理中应用心理咨询联络护士进行护理,而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管理,以此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士遭遇暴力事件发生率。结果:研
期刊
摘要: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工程科学与临床医学不断融合,相互进步。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与医学不断的融合发展,衍生出一系列的医学诊疗技术,仪器。大大推进了医学发展。可见,智能与医学的结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必须构建医工结合的医学生培养体系。为培养复合型智能人才。不仅需要理工科与医科知识的进行叠加,而且要根据社会需求将相关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发挥 1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