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斯诺的红色中国理想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出生于美国令斯诺对中共产生兴趣不应被看作是“理所应当”。抛开斯诺研究中的革命化视角,斯诺在1936年的苏区之行应当自有其因果逻辑,斯诺对中共的兴趣是果,而其个人的性格和文化背景、物质的刺激、来华后的采访经历、与左翼人士的接触等便是因。从斯诺的成长和来华后的经历切入,检视其对中共的兴趣,将有助于我们从新闻活动自身规律的路径梳理出这种兴趣的因果联系。
  【关键词】斯诺;红色中国;动因
  作为第一个采访苏区的西方记者,近代新闻史研究对于埃德加·斯诺的观照多在“革命史范式”里着力。然而,这种充满了“革命话语”的研究无法解释以下问题:斯诺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若从本身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与好恶来看,对一个陌生的共产主义政权产生兴趣应无可能。这种不可能在斯诺来到中国的十几年间如何变为可能?这应当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摆脱传统的“革命话语”,从斯诺的成长和来华后的个人经历切入,以观察其个人的生活体验累积与精神思想的演进的方法还原斯诺对中共产生兴趣的历史细节。斯诺为什么会来到遥远的中国?为什么会留下?面对当时力量尚属弱小的边区红色政权,斯诺的兴趣因何而生?又为何愿意冒险亲身探访?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换一个视角重新展开思考。
  一、苏区之行的冒险情结刺激与经济诱因
  1936年对中共控制下的苏维埃边区的采访,至少在出发之前,在斯诺看来充满了危险:“多年来关于共产党暴行的恐怖故事层出不穷地充斥于中国那些领津贴的本国报纸和外国报纸中,在这种情况下,我在旅途中很少有什么东西可以叫我放心的……这(去延安)要经过怎样的冒险呢?我不知道。”[1]纵使苏区之行看起来充满了危险,斯诺为什么还要坚持?相当程度上这要归因于他个人冒险主义情结的刺激,同时还有物质方面的原因。
  斯诺天性中的冒险基因首先来自家族的遗传。斯诺的祖父霍勒斯·帕克斯·斯诺将家族的农场从肯塔基州不断向西扩展,并在堪萨斯州温菲尔德的主要街道上建了一家百货商店,生活的足迹从美国中东部向西部挺进。斯诺将这段家族西进的历史同自己年轻时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联系在了一起,堪萨斯州以外的世界对于年轻的斯诺而言,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和无以名状的自由,恰如西进运动中美国人对于开拓西部边境的想象一样。[2]17
  同时,冒险的情结又几乎是那个时代年轻人共同拥有的一个文化烙印。斯诺出生在一个马克·吐温和他充满冒险主义的故事风靡的时代里。无论是汤姆·索亚,还是哈克贝里·费恩,马克·吐温小说里充满传奇意味的主人公们让每一个男孩都做起了“马克·吐温梦”。斯诺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对冒险的想象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有朋友甚至开玩笑说斯诺是“一边读着马克·吐温的书一边被生下来的”[3]13。
  1925年秋天,斯诺进入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学习,成为“密苏里新闻帮”的一员。这种身份不单单代表一种新闻教育背景,还蕴含了精神与文化的传统。这种“密苏里精神”首先是一种对冒险的想象和渴望。这种冒险的情结来自马克·吐温和他的小说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密苏里新闻帮”分子都提到过《汤姆·索亚历险记》对自己的影响。[4]冒险主义情结也被认为是“密苏里新闻帮”性格特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物质因素的刺激是许多国内研究者往往忽视的关于斯诺冒险进入苏区采访的另一个潜在动机。事实上,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人在中国相比留在本国更加优越的生活状态是当时相当一部分西方记者选择来到中国的重要原因。1935年作为《纽约客》杂志中国海岸通信记者来到上海的美国女作家项美丽(Emily·Hahn)在回忆上海的生活时曾说:“在战后的年代里,要是我跟人说起上海的物价之便宜,他们准会说我胡说八道……1935年上海的米价在我们西方人看起来便宜得简直好像不要钱……便宜的人力就意味着便宜的商品,诸如家具、佣工、衣料、蔬菜等等。我不再负债,相反,我在经济上应付裕如,一大堆佣工任我挑选。”[5]
  初到上海的斯诺无疑也发现了中国的这种吸引力。在上海,尽管斯诺的收入并不算太高,但却足以“保持白人的尊严”,因为用很少的钱就可以享受相当舒适的生活。斯诺个人传记的作者托马斯·伯纳德认同斯诺留在中国,很大程度上可能与物质的因素有关:“与经济有关的因素对斯诺留在中国的确起了很大的作用,即他和妻子用不多而且不固定的收入就可以在中国过得很舒适,甚至奢华。”[2]48斯诺的第一任妻子海伦·福斯特在《我的中国岁月》中也坦率地承认经济因素对于他们选择留在中国的重要性:“(如果留在上海)我们的生活水平将提高许多倍……我们同上海的3808名美国人,一起在世界各地方正被‘钉在黄金的十字架’上的时候,过着王子般的生活。”[6]在中国当记者,不但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还能为斯诺带来不小的财富。在1940年到1950年期间,斯诺仅从《星期六晚邮报》获取的稿费就达到25万美元[7],这在当时显然不是一笔小数目。
  事实上,在中国期间,斯诺夫妇在生活上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准,因而斯诺在金钱上也就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然而,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直接影响了斯诺当时供职的新闻联社(Consolidated Press)的财政收入,因而从1933年开始,新闻联社就逐渐减少了斯诺的薪水,在1933年底更是直接辞退了他。而斯诺向《纽约先驱论坛报》《芝加哥日报》等美国报纸的求职也未获成功。因此,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斯诺必须找到新的工作来取得收入。
  1933年,出版商哈里逊·史密斯为斯诺提供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他给斯诺写信:“中国题材在这里似乎只有小说才有销路,但我相信,一旦有作者写出一部引人入胜的非小说(为何不该是你),那奇怪的禁区就会被打破。”不久,史密斯和哈斯公司(Smith & Haas)就预付给斯诺750美元,约他在1934年年底写出一本关于红色中国或者其他主题的书。斯诺立即“很高兴地收下来”,并保证年底完成初稿。[2]112斯诺个人传记的作者托马斯·伯纳德认为:“从更世俗的意义来看,斯诺是个必须以工作谋生的记者,他确实一直在忙于财务上的安排。按照合同,他仍需完成一本书,而《红星照耀中国》,除了其他属性外还应是一本旅游书,一本不落俗套的旅游书,是他一直想写的那种书。”[2]111   二、无力的社会现实:对国民党美好期待的颠覆
  斯诺并非带着先天的成见来到中国。他来到中国之后供职的第一份报纸《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本杰明·鲍威尔在政治立场上倾向于蒋和国民党,并且鲍威尔的这种政治立场在刚开始的岁月里影响到了斯诺对中国的看法。《密勒氏评论报》的编辑方针是坚决反共,同时坚决反帝。鲍威尔和他的报纸支持中国国民党人提出的关于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平归还公共租界和其他外国租界,以及废除治外法权的条约。同时,鲍威尔是蒋介石的热心崇拜者并始终支持蒋,把他看作是反对旧北京政府的国民革命领袖。《斯诺传》的作者汉密尔顿认为,在1929年前后,斯诺也和鲍威尔一样相信,中国的美好未来掌握在国民党人手中。那么,这种由鲍威尔带给斯诺的更加倾向于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政治观点为何会在以后的岁月中发生动摇乃至被彻底颠覆?有两点是至为重要的:一是中国“惊心动魄”的人道主义状况,二是国民党政府令人失望的民主表现。
  斯诺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态度在他来到中国的大概五六年时间里发生了一次颠覆性的转变,这种态度转变的起点,是1928-1929年斯诺沿中国8000英里长的铁路线进行的一次旅行报道。当火车开出北京以西的张家口,并一路向西走到了内蒙古的萨拉齐时,斯诺见到了他一生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在我们访问过的两个城镇里,一年之内死掉的人约占全部人口的一半。死人如此之多,只能在城墙外挖一条横沟掩埋了事,即使这样,要找到有力气挖沟的人也很困难。往往尸首还来不及掩埋就不翼而飞了。有的村子里,在公开卖人肉。”国民党政府的救灾工作不但低效,蒋介石甚至还利用饥荒来达到他制衡地方实力派的目的:“中国西北地区面积比美国得克萨斯州还大。在那饥荒的岁月里,这个地区的政权,在实际上或理论上都掌握在所谓‘模范长官’阎锡山的手中。……他有一个同盟者叫冯玉祥,也是个老军阀,人称‘基督徒将军’,他在1927年的反革命事件中曾帮助过蒋介石。但是,蒋委员长这时对他们两个人都不信任,把饥荒看作是迫使他们就范的有效武器。南京没有给饥饿的人们送去粮食。华仲义赈会用私人捐款购得少许粮食,但政府甚至不给车皮,在运输方面制造巨大障碍。”[8]6
  斯诺被绥远饥荒所带来的人道主义困厄所震惊,但真正令斯诺对蒋介石和国民党产生反感情绪的应该是国民党政府在这场人道主义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不作为态度。根据美国学者肯尼斯·休梅克的研究,这种由于政府对普通人生活困境的麻木和无视而引起的对国民党的反感情绪在大部分外国驻华记者中普遍存在,说明这并非是斯诺个人得出的结论:“使外国记者反对国民党的,不是千千万万中国人在绝境中苟延残喘,冻绥待毙这一事实……像布鲁克斯·阿特金森所指出的,真正使他们不安的是国民党政府对国民生活的‘无动于衷’、麻木不仁。”[9]
  国民党政府在推进民主与政府廉洁方面的表现,是令斯诺产生失望情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可援为证的是中国当时腐败的征税制度。广州是国民革命的起点,但在斯诺眼里,这座城市却无法被称作“国民党民主的橱窗”,因为这里存在着层层盘剥的畸形征税制度:“这里收税员的职务都被私人集团接过去了。……费馆税的征收特许权是以每年60万美元包出去的,但是餐馆的老板们抗议说,私人集团获取的利润是这个数字的200%。”一位名叫G·曼德华·莱昂的美国年轻律师告诉斯诺:“私人集团要取得某项征税特许权就要参加投标,但是,光靠竞争还不行。他们得先向官员和军人行贿,才能有得标的把握。自然,取得征税垄断权的人会千方百计把行贿的费用从纳税人身上榨取回来。”[8]43
  在中国各地的实地采访让斯诺目睹了蒋介石及其领导下的国民党政府在改善国民生活和民主建设上的糟糕表现,这一经历在斯诺的思想层面产生的触动是让斯诺渐渐抛弃了将中国的希望寄托在蒋介石和国民党身上的想法。斯诺认为蒋是一个能力平庸的独裁者,“国民党要真正使中国得以改变,还有很多路要走。蒋介石似乎不能迅速地改变中国的一切,他在制止西北地区军阀的长年混战方面束手无策,却‘在破坏铁路,在使北方的山西和吉林陷于贫困方面获得成功,以致这些救济的通道被关闭’”[3]15。
  对蒋介石和国民党失去信心的斯诺转而去寻找可能的新的希望。斯诺是一个有比较强烈的救世主情怀的人,他希望在中国可以出现一个林肯式的人物。而毛泽东恰是斯诺眼中中国革命可能的“救世主”:“国民党政府不可能实现这一任务。……当年太平军信仰的是耶稣基督的兄弟、与耶稣地位相当的人所宣扬的信条,而他们的子孙所需要的是一个能创立一种东方派的新信仰的人。当我后来与这位新救世主——他的名字叫毛泽东——结识之后,我的命运便与这一事实联结在了一起。”[8]25
  三、从鲁迅到宋庆龄:斯诺思想中的左翼倾向从何而来
  斯诺对中共兴趣的思想基础是复杂的,其中既有人道主义的刺激和对国民党政府在施政能力方面的失望,也有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与左翼思想的影响。对殖民主义的厌恶感和民族解放的思想,源自斯诺对越南、缅甸和印度等亚洲殖民地国家的访问,而左翼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对斯诺产生影响。并且随着斯诺同宋庆龄和鲁迅的接触交流,其在思想上的“左倾”变得日益明显。
  在印度,斯诺见到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精神领袖甘地,同时,正是在印度期间,斯诺与马克思主义发生了第一次亲身接触。除了民族独立和自由方面的信仰,甘地对斯诺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他不相信甘地“用手摇纺车取代机器是可能的”这一信念,并且担心甘地的主张会为日本人开辟印度的布匹市场提供机会。
  真正对斯诺产生影响的是他在印度看到的底层人的生活现状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产生的碰撞。斯诺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是通过一个叫苏哈西尼的印度女共产党员。苏哈西尼带斯诺乔装混入孟买的工厂区,在那里,斯诺发现印度普通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孟买有成千上万的工人居住在通风不良、窄小的房子里。露天的沟形厕所贯穿阴暗的通道,赤身裸体的孩子们就在通道里玩耍。工人们工资微薄,难得一饱,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得肺结核和其他疾病的甚多。”[8]92   印度劳工阶层恶劣的生活现状有助于斯诺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关于早期机器“文明”剥削理论的依据。马克思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商业剥削本质的解释,为斯诺提供了关于反殖民主义和民族解放方面的新词汇。通过印度,斯诺发现了一个反抗中的亚洲的全貌,这将大大有助于他对中国的了解。从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角度,斯诺发现了中国和印度在某些方面的共同点:“使这两个国家具有共同之处的,也就是在历史上使他们对西方连续不断的统治构成最强有力挑战的倒并不是共产主义或其他任何意识形态或宗教,而是占这两个国家人口大多数的饥饿的没有文化的农民、落后贪婪的地主阶级和自尊心受了伤害的知识分子。他们是历史悠久文明的继承者,却又有自卑感,因为在科学技术、农业和工业经济现代化方面,他们整整落后了一个世纪,他们为弥补这一惊人差距的捷径所做的努力,以及全民族的巨大决心:把欧洲帝国主义永远从他们的家园中驱逐出去。”[8]83
  对左翼思想更进一步的接触发生在他与鲁迅和宋庆龄的交往过程中。斯诺说鲁迅是教他“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两人的交往主要是因为《活的中国》的编辑工作。《活的中国》是斯诺和第一任妻子海伦·福斯特翻译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包括鲁迅和其他左翼作家,比如柔石、茅盾、丁玲、巴金和郭沫若等人的作品。由于入选的作品通常都是一些“揭露性的、谴责性的、描述中国社会现实的作品”,斯诺很快发现,研究中国人为自己写的作品是了解中国社会的一条捷径。通过《活的中国》,斯诺发现了“中国文学中现代反抗精神和同情心的最初证据,也是要求最广泛的社会公平的证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认‘平民百姓’的重要性”[8]159。
  相比鲁迅,斯诺与宋庆龄的交往,时间更长,更为深入,也更加重要,因为其直接促成了斯诺之后对红色苏区的访问。撇开宋庆龄在斯诺赴苏区访问这件事中究竟扮演了怎样关键的角色不论,宋庆龄对斯诺在精神层面和对中国的看法问题上的影响极大,以至于斯诺认为,与宋庆龄的私人交往甚至比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枪”之类的事来得更为重要。
  斯诺对宋庆龄非常信任,宋庆龄的个人魅力和孙中山遗孀的身份无疑是重要原因,“我从未遇到一位像孙夫人那样能使人鼓舞并迅速让人信任和感动的人了”[3]33,认为她是“尚未完成的革命”的良知和恒久的良心。斯诺并不是宋庆龄所在的左翼圈子里的一分子,但斯诺接受了宋庆龄对于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的很多看法,比如宋庆龄曾把蒋介石看作是“民族的灾星”,她告诉斯诺:“在国民党统治下,税收已经变成了一种掠夺。学校数量在减少,文盲实际上增多了。‘帝制’建立以来,教育已经下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饥荒遍布,重建国家的工作简直没有开始。”[3]32相比于已经奄奄一息并且最终无可避免地走向消亡的国民党政权,中共则是“中国唯一一个继承了孙中山未竟革命事业的革命力量,并将最终统一中国”[2]48。
  然而,当时斯诺面临的事实是,中共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受到了国民党政府严密的信息封锁,关于这个宋庆龄口中“唯一一个继承了孙中山未竟革命事业的革命力量,并将最终统一中国”的中国革命新的希望,斯诺能够从当时公开出版的报纸上得到的信息看上去全是消极负面的,多有令人匪夷所思之描绘,比如张季鸾先生在《西北纪闻》中所载:“共党以人血涂马首,而塞杜马鼻,马呼吸困难,张口狂奔,当者披靡,一时虽有马吃人之谣。”中共党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是否真如国民党所宣传的那般只是“土匪流寇”,并且在国民党追剿之下已气数将近?斯诺从公开的渠道所得到的关于中共的信息与他从宋庆龄等左翼人士那里听到的对中共的褒扬反差实在太大。对于一个信奉“眼见为实”的密苏里人而言,如果不冒险进入苏区一探中共的实情,那么轻易相信对中共的两种截然不同描绘中的任何一种,都是不能允许和接受的。
  四、反法西斯主义:斯诺访问苏区的新动力
  在完成对广州、云南、缅甸、印度等地的旅行采访回到中国之后,按照斯诺的讲法,他已经“不再是一个旅行者了”。他相信汤姆·密勒的讲法,认为中国将发生“我们这个时代的‘大新闻’”。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亚洲扩张野心的日益加剧令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局势成为西方关注的焦点,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意义上成为国际新闻的“富矿”。这在另一方面推动了斯诺对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红色政权与军队的兴趣——一种基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意义上的新的兴趣。
  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日作战的成败将会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走向。斯诺深信,美国和包括英法在内的欧洲国家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将不可避免地卷入亚洲战场。日本侵占中国的目的并非为了向俄国开战,而是想以中国为根据地,向整个欧洲的殖民体系发起总攻。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卷入战争。但斯诺并不希望看到美国卷入战争,因为这违背了斯诺和美国人关于民族平等的普遍信仰。因此,斯诺希望美国能够在远东发挥道义上的影响力,从而使获得民族自由保证的亚洲殖民地人民成为亚洲反法西斯主义的主要力量。斯诺对于美国远东外交的设想是美国政府放弃在中国的特权,与中国谈判签订一项新的平等条约,并把军队和军舰从东亚撤走。同时,斯诺相信如果亚洲的殖民地人民无法获得战后独立的某种承诺,那么对于他们而言,被欧洲国家殖民和被日本占领的区别其实并不大。只有当他们发现对日作战是在为自己的自由、平等而战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像印度、缅甸这样的殖民地人民对日作战的决心。
  从斯诺对远东地区反法西斯斗争的构想出发,他认为中国对日作战取得成效在战略意义上是重要的。但斯诺对国民党及其领导的政府一贯在对日作战中发挥积极作用却始终缺乏信心,认为在面对日本的侵略野心时,国民党政府的立场倾向妥协。更重要的是,随着中日战争的深入,斯诺对蒋介石和他领导的国民党政府产生了新的担忧,认为蒋在未来可能使中国有滑入法西斯主义阵营的危险。在中国长期生活的经历令斯诺相信,蒋介石和他所领导的国民党同法西斯日本之间,是存在相似点的。“从思想上看,两个政权的差别不大。……蒋介石选择德国军官训练他的陆军,请了意大利人训练他的空军。德国人以‘盖世太保’为模子帮他组织了政治宪兵队‘蓝衣社’。国民党军校教育其学员要像法西斯分子对待‘元首’一样,绝对忠于领袖蒋介石。在国民党‘训政时期’,始终是一党专制;任何反对党派都是非法的。尽管这种专政效率低且不全面,但一旦反对它,只有借助于尚未被国民党完全同化的军阀势力,不然,就得像共产党那样公开领导起义进行反抗,没有民权法案,成千上万人未经审讯就被投入监狱。”[8]161两者在政治思想、国家机器等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而国民党对日作战又屡有迁延妥协避让表现,蒋介石与日本是否最后会牵手走到一起,这种风险至少在斯诺看来是存在的。   中国必须避免这种潜在的风险,一方面,应该寻找对日作战更加积极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在政治思想上还要更倾向于民主,而不是像蒋介石和国民党那样更接近法西斯主义。如果包括宋庆龄等中国左翼人士对中共的表述是真,那么无论从哪一点来看,中共都符合斯诺的这条标准。中国共产党人可能是更为积极的对日作战力量。同时从中国民主进步的角度出发,在国民党训政时期,中国在事实上处于一党专政的状态。如果要反对这种一党的专政,就必须借助尚未被国民党同化的军阀力量,或者是像共产党那样公开领导起义反抗。斯诺的疑问是:“难道共产党人真的比国民党独裁或者日本人侵占更坏吗?”斯诺野心勃勃地想要去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来解答这个疑问。在斯诺看来,中国所面临的滑向法西斯主义的危险才是当时头等重要的危险,而中共所代表的红色力量是避免这种危险的一个可能:“在纳粹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我同情共产主义,倒不是出于喜欢共产主义的朋友,而是出于讨厌共产主义的敌人。一个时期只能有一个敌人。不是俄国,而正是希特勒,否定了人们的兄弟情谊原则,颂扬野蛮的行径和血腥的迫害。”[8]165
  五、结 语
  当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在欧洲出版后,斯诺作为驻华记者的职业生涯开始走向巅峰。若我们沿着逆时针的方向倒回去追溯斯诺冒险进入苏区采访的原因,则其动力归纳而言基本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他内心深处冒险主义的个人情结和对未知世界极强的求知欲,否则他远涉重洋来到中国这样一个遥远和未知国度的动机就难以解释。如果不是冒险所能带给他的刺激与潜在的巨大收获战胜了对前路未卜的恐惧,他便可能由于个人安全的考量而错过进入苏区采访的机会。因而冒险主义的情结和密苏里的文化基因,成为在心理层面理解斯诺的一个关键。
  其次,只有冒险情结的刺激和对事实的迫切渴望还是不够的。因为这并不能足以解释斯诺为什么会违背美国传统的价值观而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产生兴趣。通过对斯诺在华采访经历的梳理,笔者认为斯诺对中共的兴趣,应当是由以下因素一点点累积起来的。一是对国民党政府治理下中国社会现实的失望。这种失望自萨拉齐之行开始,经由广州、云南等地的访问而变得越来越深。斯诺放弃了他刚来中国时对蒋介石和国民党抱有希望的观点,对由蒋介石领导中国革命和带领中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现代化表示深刻的怀疑。有英雄主义情怀的斯诺由此希望中国能够出现新的“救世主”。与宋庆龄、鲁迅的广泛接触令斯诺的思想开始受到左翼思潮的影响,这种接触令斯诺获得了关于中共和毛泽东的一些零星信息。但是,这种信息一方面因为琐碎模糊而不能令斯诺满意;另一方面,在中国左翼群体里广为散布的对中共的积极评价与国民党宣传话语体系中“土匪残寇”的形象反差巨大。真实的中共究竟如何?这在当时的驻华西方记者和中国社会中已经引起了极大兴趣,作为一名记者,斯诺自然希望能够努力寻找机会进入中共控制的苏区一探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之虚实。
  二是中日战事的爆发使斯诺的这种想法变得更加急切。斯诺厌恶法西斯主义,因而他从一开始就对日本在亚洲的扩张脚步抱有警惕之心。同时,由于日本在亚洲扩张脚步所及之处均为欧洲的殖民势力,斯诺出于民族自由的信仰又不希望美国介入欧洲为了保住自己的殖民利益而进行的战争中去,因而希望能够通过对亚洲殖民地人民民族独立的许诺而激起亚洲各国人民反法西斯和对日作战的热情。站在追求民族自由、平等的角度,斯诺再一次对蒋介石和国民党产生怀疑。斯诺对蒋和国民党的厌恶与怀疑情绪随着他对中国观察的日益加深,以至于对蒋的怀疑从其“是否能有效领导中国抵抗日本”发展到“是否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投入法西斯主义的怀抱”。这更增加了斯诺对中共的兴趣,与其说是因为他对共产主义有好感,倒不如说是他对法西斯主义的厌恶和对蒋介石所表现出的法西斯倾向的忧虑。
  当然,斯诺对中共的兴趣还有最后一个,也是往往被研究者忽视的一个原因,就是经济上的考虑。20世纪30年代,在斯诺的出生地美国,正经历经济上的萧条。这种经济不景气也波及了远在中国的斯诺夫妇。斯诺当初之所以留在中国就是因为在这里,体面的生活所付出的金钱代价要比在美国少得多。为了维持自己的体面生活,斯诺需要通过工作来谋生。书商一直希望斯诺能够写一本与红色中国相关的、带有旅游性质的书,为此与他签订了合同并预付了一部分稿酬。斯诺需要拿出一部作品来完成这份合同。因而斯诺冒险进入苏区采访的最后一个但应该是最为直接的动力,便是来自书商的鼓励以及为自己在华更好生活的谋划。
  [本研究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话语、形象:近代驻华美国记者研究(1911-1949)》2010BXW001及上海市教委一般项目《近代驻华美国记者及报道研究》11YS3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埃德加·斯诺,著.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7.
  [2]S.Bernard Thomas.Season of High Adventure:Edgar Snow in China,California: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17.
  [3]约翰·汉密尔顿.埃德加·斯诺传[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4]张威.光荣与梦想:一代新闻人的历史终结[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8.
  [5]Emily Hahn.China to Me:A Partial Autobiography.New York:Doubleday,Doran and Company,Inc 1944:12.
  [6]Helen Foster Snow.My China Years,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84.4-5,47.
  [7]Helen Foster Snow.His hope towards China,The Kansas City Star,19 Feb,also see S.Bernard,Season of High Adventure:Edgar Snow in China,California: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111.
  [8]埃德加·斯诺.复始之旅[M].新华出版社,1984.
  [9]肯尼斯·休梅克,著.美国人与中国共产党人[M].郑志宁,等,译.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292.
  (沈荟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系教授;钱佳湧为上海大学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两千多年前,孔子曾以“绘事后素”四字来启发子夏,意谓人之内在仁德犹如绚烂色彩之素底,唯有去芜存真的美好基础,才能施足五彩以成繁华。有关于此,后人又由彼及人,引申为历经奇丽辉煌更始知质朴纯粹之可贵的审美意趣,进而对中国知识分子为“天下有道”颠沛奔波却常怀平和淡泊心境的优良传统不吝称道。  静心窥解范以锦的人生智慧,仿佛与此间真意不谋而合。从当年出身农家、遍尝艰辛的华侨子弟,到其后殚精竭虑、辣手文章的
期刊
三年前,我由文学研究转入新闻传播学领域,一个名字便屡屡响于耳畔。他历经生死却对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他几遭诋毁却对党和人民始终如一信赖,他戎马半生却对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情有独钟,他功成名就却从未停歇对自我的反思。他就是甘惜分。他为我国新闻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影响中国的新闻人”[1]。  一、少年时代  甘惜分祖籍四川邻水,乳名“在碧”,曾名“霞飞”。少时家贫,三岁丧双亲,寄于
期刊
【摘要】2012年“8·26”特大交通事故照片引发“微笑局长”事件,事件中安监局局长受到网民集中关注。本文以此事件为代表,探索了舆情传播显现出的“光靶效应”,通过定义对舆情事主的“光靶效应”及分析网络受众传播状态,深入研究了传播规律、阶层属性、矛盾碰撞过程,发掘其社会性成因并提出应用对策。为全面认识互联网反腐的传播价值和意义,充分理解和积极应对公众传播权利的实践创造,严肃认真对待网络反腐的社会机制
期刊
在第2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河北日报》2012年9月15日一版上的《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从乐凯胶卷停产、泊头火柴破产说开去》(以下简称《说开去》)一文,受到评委们的高度赞誉,并以高票当选,荣登评论作品榜首,获一等奖。这篇评论之所以能获此殊荣,笔者认为它正像人民日报海外版前总编辑、“中国新闻奖”得主詹国枢讲的,好评论作品应具备“三要素”:应“有故事、有见识、有文采”。笔者很赞同这个“经
期刊
《做点能改变现状的事》一文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可以说,我是有点意外的。作为此文的作者,我也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让这篇报道获得如此殊荣。我不知道评委老师是如何评价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如果说这篇文章有其成功之处的话,主要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题材和立意,二是走转改式的采访。撇开这些,这只是一篇普通的人物通讯。  因此,今天在这里我也想从这两方面谈一谈我的创作体会。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的
期刊
【摘要】斯诺登事件是2013年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围绕这一事件所发生的政治妥协、舆论分野和道德危机,使我们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全球政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斯诺登事件是一个媒体合作事件,是一个舆论分化事件,实质性问题是无政府、适度政府与大政府三种政治构架的意识形态博弈。此事件中,互联网的族界国界性、帝国主义性表露无遗,同时,大数据时代,优秀而独立的新闻媒体对于社会依然深具意义。  【关键词】斯诺登
期刊
2011年1月,《人民日报》在要闻四版开设深度调查性报道栏目“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针对那些刻意挑起官民冲突、激化社会矛盾、混淆公众认知、影响社会稳定的虚假报道和网络谣言,深入调查采访,澄清不实传闻,还原事实真相。  2011年1月27日,“求证”栏目首篇稿件《郑东新区是不是“空城”》刊出,至2013年11月15日,栏目共刊发报道180多期。近3年来,“求证”栏目针对各类争议新闻、疑点事件
期刊
一、时尚潮流的精神内涵  时尚潮流作为一种社会与社会心理现象,是当今社会实践提出的一个与大众传播密切相关的文化命题。从古至今,时尚潮流反映着社会与文化变迁的轨迹。深刻理解其精神内涵,把握其传播规律,有助于阐释大众传媒引领时尚潮流的策略与机制。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长久以来,人们对时尚潮流给予了高度关注。自19世纪末以来,众多西方学者从各自不同的学术旨趣出发,对时尚潮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
期刊
编者按:中国新闻奖是国内新闻作品的最高奖项,也是众多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本刊邀请了几位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同大家进行业务交流,挖掘获奖背后的故事,看好新闻是如何出炉的。以期引起同仁的研究兴趣。  2012年12月23日至25日,新华社连续3天对外播发“中共高层新阵容”系列人物特稿,引起境内外媒体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这组以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为新闻人物的特稿共7
期刊
【摘要】新闻传播学术困局内含两种知识旨趣(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矛盾,这也是现代知识的基本矛盾。董天策教授由于具有跨学科的基础和视野,其切问致思常能将微观的个人学术思考、中观的专业学术格局、宏观的思想知识谱系三者穿透勾连,极具启发性。以其新著《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为分析对象,对其新闻传播学术理路做简要的梳理和透视。  【关键词】董天策;新闻传播学术;困局;范式;问题意识;现代性  评价一位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