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EIYA:“我不要再做那个攒垃圾袋的女人了!”
整理重点:衣服/数不清的纸袋和塑料袋
“很早之前我就整理了好几包旧衣服,打算送到旧衣捐助点,但一直没有行动,都堆在衣柜里,塞得满满的。看了此书,我果断拎着三大包衣服放在小区的垃圾桶边,不消三分钟衣服就被人捡走了,心里既轻松又愉快。”
“我发现原本看起来挺干净整洁的家,其实一直堆满着垃圾,在厨房的角落、柜子的角落、床底都塞满了各种纸袋和塑料袋。这四年来,我不断囤积各种袋子,大的,小的,塑料的,纸质的,食品袋,超市的环保袋,商场的购物袋……我总是担心没有袋子用,可是囤积的袋子比用掉的袋子多得多。通过断舍离,我收拾出三大包垃圾袋,估计有300个袋子,难以想象我一直和这些垃圾生活着,而且还为此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因为有的袋子我还折叠地整整齐齐的)。以前,男友让我丢掉这些袋子的时候,我总是不愿意,总说,以后可以用的。看着丢掉的垃圾袋很快就被别人捡走了,我的心里还很不舍,但是却很坚定:我不要再做那个攒垃圾袋的女人了!我想这就是我喜欢断舍离的原因,它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华丽的文字,却让你充满行动力,让你认识自己,看见自己与物品的关系,让你改变自己,爱惜自己,活出一个更轻盈更自在的生活姿态。”
小狐狸:“断舍离”让你斩断那些不纯粹的、伪装的“恋”,还原你一个纯粹的世界。”
整理重点:别人(包括旧情人)赠送的礼物
“我是个完全无法丢弃物品的人。对我来说,每件物品都充满了沉甸甸的回忆,似乎只有好好地收藏它们,让它们在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依然保持原来的样貌,仿佛才是对物品们深刻的爱。于是,我的东西越积越多,几乎占据了我的大半生活空间,我在逼仄的空间中穿梭,也在不断积累的物品里变成了一个“恋物癖”。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在这样持续“持有”的过程中,也在渐渐失去什么。”
“我总觉得,无论是恋爱,还是恋物,只要动用了情感,所有的行为都值得被允许和被理解。然而……被喜爱的物品,其实与恋人一样,是必须认真且慎重对待的。一个物品若长久被忽视,即使它真的承载了某些情感,也会在你长期的忽视中被渐渐消灭。”
“我试着开始整理占满我房间的物品。丢掉了不会再穿的衣服鞋子,丢掉一些看似有用却从未用过的日常用品,将不再看的书和杂志或卖掉或送给喜欢他们的朋友……我竟然在一晚上丢掉五袋东西。而之前被塞到爆的空间,终于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露出了它该有的面貌。我才意识到,我的一些观念,也在慢慢地被改变了。”
“我想,真正的“恋”,必须是经过时间萃取后,还依然存在于那里的坚定。那是一场面对,是赤裸裸的,抛弃掉任何掩饰后的坦诚以待。你必须直面对方的本质,丢掉所有外界的伪装和粉饰,然后让自己说出一句,你还是很喜欢和它在一起。这样的“恋”,才是真正的恋,是值得永存的恋。”
“原来我们曾被那么多我们自以为是的“恋”分散了注意,蒙蔽了眼睛,在“断舍离”之后,我才得以腾出空间,站在开阔明亮的空间里,去享受真正适合我的“恋”。太近的距离,往往只能是沉溺,而不是理智的爱。”
““断舍离”并不是残忍的抛弃,相反是一种勇敢,它让你丢掉懦弱的、胆小的自己,成为一个敢于面对自我的勇士。它也不是无情,相反却带着一种温柔,让你在舍弃之后,更加珍惜被你亲手留下的人与物。 “断舍离”其实并不是悲伤的告别,而是一次与自己以及与被留在你世界里的人与物的崭新相遇。”
SOFIA:“自己所拥有、所使用的东西,也代表着对自己的定位和认可。”
整理重点:衣服
“事实上,我的东西,尤其是衣物,档次参差不齐,既有Prada、Ferragamo、D&G之列,又有DIESEL、Timberland、MAX&Co.、新秀丽、Furla之流,更有一大堆无名无姓的某宝廉价货。某种程度上甚至觉得窝在家中时,廉价货更加随性舒适,不怕搓揉。”
“曾经我妈看着那件因为腹部有个小洞而被扔的羊绒衫,说补补还能穿。我蛮激动地问她,谁还穿补过的衣服出去啊,既然不穿,放在那里也占地方啊,明明有新衣服,干嘛还留着旧的呢。如果我不立即下定决心,没准儿明天还会反悔,真的会让我妈补好了,然后继续收藏在家里,只是,依然不穿。”
“断舍离所依据的标准是自身,是这个物品和自己之间是否有必要产生关系。而不是因为这个物品本身,例如可能有用而选择留下。自己所拥有、所使用的东西,也代表着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和认可。我真心希望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都能精简起来,优而简,以质而非以量取胜。”
D君:“我终于想清楚了不能清理的原因是:恐惧。我对于自己,内心其实非常的没有自信。”
整理重点:书 /衣服
“最开始,我是切实地受困于我购物狂的恶果,所以一心只想着“丢东西”。丢了一部分以后,我有了两个感悟:“东西太多了!”,“丢到一定程度的话不是又要买了吗?”
“后来我才发现搞错了重点: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数量不是重点,自己的需要才是重点。我意识到我对自己的很多事情没有清晰的定位,例如穿衣的风格、阅读的风格、做事的风格等,也就是说,我对自己其实并不了解。”
“这个过程持续了近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我处理了2抽屉的衣物、近一半的护肤品和彩妆、1/3的鞋子,还有各种零碎东西,但我生活的环境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并且我一直没意识到这点,直到上周末,我下班回家走进自己的书房,发现书桌的桌面连个放包的地方都没有。”
“我不是一直在“舍”吗,为什么书桌还能乱成这样?”
“依照《断舍离》,我再次认真清点自己的物品,发现自己没有预想的处理得多的原因很简单:很多东西,例如笔,如果慢慢用,估计几年后也能用得完,所以在处理时就会默默把它们放在清理名单之外。到这,我才明白书里强调“现时”的意义。” “我用周末2天的时间再次清理我的房间,基本丢了书桌里2/3的物品,然后按书里的标准重新摆放,生活真的顿时轻松了!并且真的不太会有再变乱的可能。”
“我震惊于清理的效果。然后看见旁边4个满满的书柜……但我很难能下手清理。我站在书柜前一个晚上,问自己:为什么不行?它们都是好书——定义下“好”:名著,应该留吧。诗词,也留好了。经济学,真的还要看?心理学,之前看得还记得多少?社科类,真有必要读?旅行类,好像已经没兴趣了吧?英语,真的需要这么多本吗?日语,还打算学吗?
“整个晚上我都在纠结,没有结果。我知道唯有文字能让我真正冷静和深入思考。而现在,我终于想清楚了不能清理的原因是:恐惧。我对于自己,内心其实非常没有自信。大学四年过得非常懒散,潜意识里总是认为自己荒废了四年时光,所以一定要努力追赶、拼命学习。书于我,意味着知识。买书在潜意识里,意味着得到了知识。所以清理书,就是在清理知识,清理让自己更好的可能性。而这,基本就等于“剥夺自我”。”
“对于截至目前的清理活动,我的感触很深:
1、知道一个道理和使用一个道理真的完全是两回事。所以,读书真的要“用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感悟。
2、也许在这个世界生存并不需要太多的“道理”,只要能真正吃透几条就行。例如断舍离的道理,如果真正掌握并运用在各个方面,那么,肯定至少能在“物”的方面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生将减少多少烦恼和麻烦啊!
3、由以上两点可以推断:书真的不用读太多,但要读经典,然后不断地体验、重复、深入思考和触类旁通才是王道。
4、清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丢掉了包袱,重新发现了自己。”
王路:“要想从根本上同往日告别,卸下心上的枷锁,关键不在断掉舍掉一些物件,而在断掉舍掉物件包含的故事,承载的心情。”
整理重点:过往
“可是,故事被蚀刻在心里了,哪能那么容易断掉呢。纵然物件丢弃,心上的刻痕还在。终究是无可如何了。假若心上的刻痕能被岁月风干抹平,物件的在与不在,丢弃与未丢弃,倒也无关紧要。”
“《红楼梦》里,贾宝玉吵着嚷着林黛玉死了他就做和尚,惜春打小想着将来长大了剃掉头发做姑子,妙玉也一直住在栊翠庵,可他们却都不是天生禀赋里就有一段“断舍离”意思的人。有这个意思的人,倒是薛宝钗。为什么?因为宝钗的房间符合less is more的精髓,连贾母看了都叹“太素净了些”。一个真正简洁明净的人,天生也不存在要断要舍的困扰。因为他的生活中本没有太多的繁冗之事耗费心力。正如慧能的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是呢,断舍离是为那些因为物品过于丰富而带来了烦恼的人准备的,我等考虑这些问题,有点为时过早。故而,断舍离之难,第一难在要有东西可断可舍,秃子出家,自然不必提“削发”二字,穷人也不宜在墙上贴“俭以养德”来粉饰。第二难在要硬下心来敢断敢舍。毕竟,同过去的万千牵绊告别,同周遭的纷纭人事撇清关系,也是需要莫大勇气的事。”
整理重点:衣服/数不清的纸袋和塑料袋
“很早之前我就整理了好几包旧衣服,打算送到旧衣捐助点,但一直没有行动,都堆在衣柜里,塞得满满的。看了此书,我果断拎着三大包衣服放在小区的垃圾桶边,不消三分钟衣服就被人捡走了,心里既轻松又愉快。”
“我发现原本看起来挺干净整洁的家,其实一直堆满着垃圾,在厨房的角落、柜子的角落、床底都塞满了各种纸袋和塑料袋。这四年来,我不断囤积各种袋子,大的,小的,塑料的,纸质的,食品袋,超市的环保袋,商场的购物袋……我总是担心没有袋子用,可是囤积的袋子比用掉的袋子多得多。通过断舍离,我收拾出三大包垃圾袋,估计有300个袋子,难以想象我一直和这些垃圾生活着,而且还为此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因为有的袋子我还折叠地整整齐齐的)。以前,男友让我丢掉这些袋子的时候,我总是不愿意,总说,以后可以用的。看着丢掉的垃圾袋很快就被别人捡走了,我的心里还很不舍,但是却很坚定:我不要再做那个攒垃圾袋的女人了!我想这就是我喜欢断舍离的原因,它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华丽的文字,却让你充满行动力,让你认识自己,看见自己与物品的关系,让你改变自己,爱惜自己,活出一个更轻盈更自在的生活姿态。”
小狐狸:“断舍离”让你斩断那些不纯粹的、伪装的“恋”,还原你一个纯粹的世界。”
整理重点:别人(包括旧情人)赠送的礼物
“我是个完全无法丢弃物品的人。对我来说,每件物品都充满了沉甸甸的回忆,似乎只有好好地收藏它们,让它们在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依然保持原来的样貌,仿佛才是对物品们深刻的爱。于是,我的东西越积越多,几乎占据了我的大半生活空间,我在逼仄的空间中穿梭,也在不断积累的物品里变成了一个“恋物癖”。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在这样持续“持有”的过程中,也在渐渐失去什么。”
“我总觉得,无论是恋爱,还是恋物,只要动用了情感,所有的行为都值得被允许和被理解。然而……被喜爱的物品,其实与恋人一样,是必须认真且慎重对待的。一个物品若长久被忽视,即使它真的承载了某些情感,也会在你长期的忽视中被渐渐消灭。”
“我试着开始整理占满我房间的物品。丢掉了不会再穿的衣服鞋子,丢掉一些看似有用却从未用过的日常用品,将不再看的书和杂志或卖掉或送给喜欢他们的朋友……我竟然在一晚上丢掉五袋东西。而之前被塞到爆的空间,终于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露出了它该有的面貌。我才意识到,我的一些观念,也在慢慢地被改变了。”
“我想,真正的“恋”,必须是经过时间萃取后,还依然存在于那里的坚定。那是一场面对,是赤裸裸的,抛弃掉任何掩饰后的坦诚以待。你必须直面对方的本质,丢掉所有外界的伪装和粉饰,然后让自己说出一句,你还是很喜欢和它在一起。这样的“恋”,才是真正的恋,是值得永存的恋。”
“原来我们曾被那么多我们自以为是的“恋”分散了注意,蒙蔽了眼睛,在“断舍离”之后,我才得以腾出空间,站在开阔明亮的空间里,去享受真正适合我的“恋”。太近的距离,往往只能是沉溺,而不是理智的爱。”
““断舍离”并不是残忍的抛弃,相反是一种勇敢,它让你丢掉懦弱的、胆小的自己,成为一个敢于面对自我的勇士。它也不是无情,相反却带着一种温柔,让你在舍弃之后,更加珍惜被你亲手留下的人与物。 “断舍离”其实并不是悲伤的告别,而是一次与自己以及与被留在你世界里的人与物的崭新相遇。”
SOFIA:“自己所拥有、所使用的东西,也代表着对自己的定位和认可。”
整理重点:衣服
“事实上,我的东西,尤其是衣物,档次参差不齐,既有Prada、Ferragamo、D&G之列,又有DIESEL、Timberland、MAX&Co.、新秀丽、Furla之流,更有一大堆无名无姓的某宝廉价货。某种程度上甚至觉得窝在家中时,廉价货更加随性舒适,不怕搓揉。”
“曾经我妈看着那件因为腹部有个小洞而被扔的羊绒衫,说补补还能穿。我蛮激动地问她,谁还穿补过的衣服出去啊,既然不穿,放在那里也占地方啊,明明有新衣服,干嘛还留着旧的呢。如果我不立即下定决心,没准儿明天还会反悔,真的会让我妈补好了,然后继续收藏在家里,只是,依然不穿。”
“断舍离所依据的标准是自身,是这个物品和自己之间是否有必要产生关系。而不是因为这个物品本身,例如可能有用而选择留下。自己所拥有、所使用的东西,也代表着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和认可。我真心希望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都能精简起来,优而简,以质而非以量取胜。”
D君:“我终于想清楚了不能清理的原因是:恐惧。我对于自己,内心其实非常的没有自信。”
整理重点:书 /衣服
“最开始,我是切实地受困于我购物狂的恶果,所以一心只想着“丢东西”。丢了一部分以后,我有了两个感悟:“东西太多了!”,“丢到一定程度的话不是又要买了吗?”
“后来我才发现搞错了重点: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数量不是重点,自己的需要才是重点。我意识到我对自己的很多事情没有清晰的定位,例如穿衣的风格、阅读的风格、做事的风格等,也就是说,我对自己其实并不了解。”
“这个过程持续了近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我处理了2抽屉的衣物、近一半的护肤品和彩妆、1/3的鞋子,还有各种零碎东西,但我生活的环境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并且我一直没意识到这点,直到上周末,我下班回家走进自己的书房,发现书桌的桌面连个放包的地方都没有。”
“我不是一直在“舍”吗,为什么书桌还能乱成这样?”
“依照《断舍离》,我再次认真清点自己的物品,发现自己没有预想的处理得多的原因很简单:很多东西,例如笔,如果慢慢用,估计几年后也能用得完,所以在处理时就会默默把它们放在清理名单之外。到这,我才明白书里强调“现时”的意义。” “我用周末2天的时间再次清理我的房间,基本丢了书桌里2/3的物品,然后按书里的标准重新摆放,生活真的顿时轻松了!并且真的不太会有再变乱的可能。”
“我震惊于清理的效果。然后看见旁边4个满满的书柜……但我很难能下手清理。我站在书柜前一个晚上,问自己:为什么不行?它们都是好书——定义下“好”:名著,应该留吧。诗词,也留好了。经济学,真的还要看?心理学,之前看得还记得多少?社科类,真有必要读?旅行类,好像已经没兴趣了吧?英语,真的需要这么多本吗?日语,还打算学吗?
“整个晚上我都在纠结,没有结果。我知道唯有文字能让我真正冷静和深入思考。而现在,我终于想清楚了不能清理的原因是:恐惧。我对于自己,内心其实非常没有自信。大学四年过得非常懒散,潜意识里总是认为自己荒废了四年时光,所以一定要努力追赶、拼命学习。书于我,意味着知识。买书在潜意识里,意味着得到了知识。所以清理书,就是在清理知识,清理让自己更好的可能性。而这,基本就等于“剥夺自我”。”
“对于截至目前的清理活动,我的感触很深:
1、知道一个道理和使用一个道理真的完全是两回事。所以,读书真的要“用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感悟。
2、也许在这个世界生存并不需要太多的“道理”,只要能真正吃透几条就行。例如断舍离的道理,如果真正掌握并运用在各个方面,那么,肯定至少能在“物”的方面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生将减少多少烦恼和麻烦啊!
3、由以上两点可以推断:书真的不用读太多,但要读经典,然后不断地体验、重复、深入思考和触类旁通才是王道。
4、清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丢掉了包袱,重新发现了自己。”
王路:“要想从根本上同往日告别,卸下心上的枷锁,关键不在断掉舍掉一些物件,而在断掉舍掉物件包含的故事,承载的心情。”
整理重点:过往
“可是,故事被蚀刻在心里了,哪能那么容易断掉呢。纵然物件丢弃,心上的刻痕还在。终究是无可如何了。假若心上的刻痕能被岁月风干抹平,物件的在与不在,丢弃与未丢弃,倒也无关紧要。”
“《红楼梦》里,贾宝玉吵着嚷着林黛玉死了他就做和尚,惜春打小想着将来长大了剃掉头发做姑子,妙玉也一直住在栊翠庵,可他们却都不是天生禀赋里就有一段“断舍离”意思的人。有这个意思的人,倒是薛宝钗。为什么?因为宝钗的房间符合less is more的精髓,连贾母看了都叹“太素净了些”。一个真正简洁明净的人,天生也不存在要断要舍的困扰。因为他的生活中本没有太多的繁冗之事耗费心力。正如慧能的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是呢,断舍离是为那些因为物品过于丰富而带来了烦恼的人准备的,我等考虑这些问题,有点为时过早。故而,断舍离之难,第一难在要有东西可断可舍,秃子出家,自然不必提“削发”二字,穷人也不宜在墙上贴“俭以养德”来粉饰。第二难在要硬下心来敢断敢舍。毕竟,同过去的万千牵绊告别,同周遭的纷纭人事撇清关系,也是需要莫大勇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