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化学教学在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都必须做出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忽视了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这与新课程方案的精神明显违背。对此我们可以积极地探索“问题导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来改善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为例进行探索,以期为化学教学的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初中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172-01
引言
“问题导学法”是近年来诞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进行探索,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可以说,这种教学方法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一、“问题导学法”内涵及价值概述
问题导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引導学生主动去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一步步实现教学目标。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相对于常规的教学法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模式在中小学教学当中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应用经验,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当中,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当中去总结、分析。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案
化学课程是初中各基础学科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科目,属于自然学科范畴,通过生活中有关化学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除了理论意义外,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帮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奇妙现象。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其主要方案在于:
(一)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
在实际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首次面对化学知识,对其充满着未知性,加之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初级性,难以自己主动地去获取有效知识。想要实现学生主体学习的目标就必须借助一定的外界因素,以此开启学生的思维。无疑,问题是开启学生大脑思维的最佳途径。对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化学知识内容,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景,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自主思考。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内容时,可运用学生掌握的氧气实验室制作法来创设问题情景,即:氧气实验室制法的装置和过程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忆,之后再提出新的问题:氧气和二氧化碳再进行制取的过程中反应物状态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装置的试管口位置方向与氧气装置相反,进而也就想到二氧化碳的“向上排气法”。这个时候,学生基本上就能够自主掌握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装置。之后可以做最后的问题引导:怎样才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有效的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深入地挖掘化学知识现象。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学生本身对知识的认知和了解有限,在思考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片面性,因此在问题导学法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是现代教学的最佳途径。
例如,教师在进行《氧气》一课的教学时,在讲解氧气相关知识时,可以先将其之前讲解过的《空气》进行结合,让学生有效区分空气和氧气。随后,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氧气,教师可以采取实验的方式,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在实验之前,要对此次实验所达成的效果进行考虑,在明确了对学生的实际作用之后,方可展开实验。在该试验过程中要准备KMnO4紫黑色固体、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胶塞的导管、棉花、集气瓶、玻璃板、水槽等设备。①根据要求将仪器连接好,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②在试管内装入足量的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处塞入棉花,使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试管中的导气管要稍微多出胶塞一部分,以便收集气体,只有将导气管的一端放置于水中,在集气瓶内灌满水,倒放置水槽中,准备收集;③将酒精灯点燃,使用外焰将高锰酸钾加热;④运用集气瓶收集导气管制造氧气。完毕之后将集气瓶放置于桌面,熄灭酒精灯。在此过程中带着问题使学生进入主动思考的探索的历程中。课堂教学本身是动态的过程,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互动的过程不仅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还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
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化学教学过去的单一的、注重成绩的应试教学已经成为过去式,课堂教学中充分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凸显是现阶段的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而问题导学法的出现很是符合目标要求,作为教师应合理的运用问题进行导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从多个问题角度出发进行互动,使学生进行全面思考的历程,进而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现象原理,实现对问题向知识的转化。
参考文献:
[1]袁敏.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16(2):78-79.
[2]刘继和、辛静.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7(5):90-91.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初中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172-01
引言
“问题导学法”是近年来诞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进行探索,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可以说,这种教学方法在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一、“问题导学法”内涵及价值概述
问题导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引導学生主动去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一步步实现教学目标。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相对于常规的教学法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模式在中小学教学当中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应用经验,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当中,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当中去总结、分析。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案
化学课程是初中各基础学科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科目,属于自然学科范畴,通过生活中有关化学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除了理论意义外,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帮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奇妙现象。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其主要方案在于:
(一)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
在实际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首次面对化学知识,对其充满着未知性,加之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初级性,难以自己主动地去获取有效知识。想要实现学生主体学习的目标就必须借助一定的外界因素,以此开启学生的思维。无疑,问题是开启学生大脑思维的最佳途径。对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化学知识内容,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景,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自主思考。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内容时,可运用学生掌握的氧气实验室制作法来创设问题情景,即:氧气实验室制法的装置和过程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忆,之后再提出新的问题:氧气和二氧化碳再进行制取的过程中反应物状态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装置的试管口位置方向与氧气装置相反,进而也就想到二氧化碳的“向上排气法”。这个时候,学生基本上就能够自主掌握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装置。之后可以做最后的问题引导:怎样才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有效的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深入地挖掘化学知识现象。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学生本身对知识的认知和了解有限,在思考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片面性,因此在问题导学法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是现代教学的最佳途径。
例如,教师在进行《氧气》一课的教学时,在讲解氧气相关知识时,可以先将其之前讲解过的《空气》进行结合,让学生有效区分空气和氧气。随后,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氧气,教师可以采取实验的方式,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在实验之前,要对此次实验所达成的效果进行考虑,在明确了对学生的实际作用之后,方可展开实验。在该试验过程中要准备KMnO4紫黑色固体、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胶塞的导管、棉花、集气瓶、玻璃板、水槽等设备。①根据要求将仪器连接好,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②在试管内装入足量的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处塞入棉花,使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试管中的导气管要稍微多出胶塞一部分,以便收集气体,只有将导气管的一端放置于水中,在集气瓶内灌满水,倒放置水槽中,准备收集;③将酒精灯点燃,使用外焰将高锰酸钾加热;④运用集气瓶收集导气管制造氧气。完毕之后将集气瓶放置于桌面,熄灭酒精灯。在此过程中带着问题使学生进入主动思考的探索的历程中。课堂教学本身是动态的过程,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互动的过程不仅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还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
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化学教学过去的单一的、注重成绩的应试教学已经成为过去式,课堂教学中充分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凸显是现阶段的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而问题导学法的出现很是符合目标要求,作为教师应合理的运用问题进行导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从多个问题角度出发进行互动,使学生进行全面思考的历程,进而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现象原理,实现对问题向知识的转化。
参考文献:
[1]袁敏.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16(2):78-79.
[2]刘继和、辛静.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7(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