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市场、经济模式,是各国政府领导人和企业家最关注的问题,也是各国经济学家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焦点。《消费资本论(第三版)》,不仅对以往经济学家关于上述问题的论述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而且提出了作者新的诠释。
人类社会在此之前的几个世纪,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对社会产品的供应还不充分,所以,人类社会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如何扩大生产和增加对社会产品的供应上。无论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古典经济学派,还是庞巴维克为代表的边际主义学派,以及后来的凯恩斯主义,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等,他们的理论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如何发展生产、增加对社会产品的供应这一主题展开的。因此,在理论性质上,都属于建立在生产本位基础上的经济理论。
但是,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理论也必然会不断完善。适应生产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建立在生产本位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理论已不合时宜,新的市场经济理论应运而生。
消费资本论从时代变化和理论发展两个方面,突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成为新的资本理论完成的标志。它从市场经济资本构成和经济发展方式两个方面突破了原有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从而使市场经济理论本身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个世纪以来,传统的经济学家对资本的研究,从未超过货币资本范畴。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对现有资本形态即货币资本功能的挖掘,而忽略了对新资本形态的探索。所以,他们在资本的内涵和资本的形态两个方面,都没有研究到位。
“资本”是一个总的概念,是具有多种资本属性要素的统称。作为市场经济发展动力的资本,它对市场经济发展投入的不仅仅是生产性资本要素,还包括知识性资本要素和消费性资本要素。我们必须对资本的丰富内涵深入地进行细分研究,分类分析、梳理、界定不同属性的资本要素,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出不同属性的具体的资本形态。
资本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投入的三种属性的资本要素,逐渐分别形成生产性资本(简称生产资本)、知识性资本(简称知识资本)和消费性资本(简称消费资本)。这三种资本是以资本要素这一共性为特征,以资本要素属性的分类为依据形成的具体资本形态。资本是多种具体资本形态的综合体。
深入认识资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具体资本形态的属性,更新资本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唯有如此,才能符合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对新时期经济发展给予科学的指导。
今天看来,资本的内涵,比人们以往对资本的认识要丰富得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资本形成的初期,传统的经济学家认为资本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资本,这一认识是对资本最初的认识,是对资本丰富的内涵尚未深入认识的一种表述,远没有达到目前人们对资本内涵的认识水平。
货币资本其科学的称谓应该是生产资本。今天,在澄清了货币与资本的认识之后,生产资本应该恢复本来的属性名称,而货币也应该回归到资本价值的衡量尺度的位置上。无论是生产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都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计量其资本值。
首先,本书对已经呈现出的三种资本形态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根据三种资本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对新资本理论的结构和内容以完整的理论系统地揭示出来,重建了到目前为止完整的新资本理论体系,即新资本论。消费资本论则是新资本论形成的标志。
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经济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经历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由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向完全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以消费资本论为代表的市场经济理论,植根于市场经济全过程,它充分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全部内容和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它是完全的市场经济理论,它将引领市场经济向高级阶段发展,由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向完全的市场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理论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本书的贡献在于对迄今为止的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作出历史性的、批判性的评估。我们根据市场经济理论产生的领域和范围的不同,将其区分为三种市场经济理论,即根植于流通领域的市场经济理论、根植于生产领域的市场经济理论和根植于市场经济全过程的市场经济理论,并对各种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成果进行评述。
其次,本书在新资本论和新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新的经济运行体系。新经济运行体系,是以三种资本为动力,以发展速度适宜、经济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实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为目的的经济运行体系。它包括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企业制度和新的分配制度。
提出新的经济运行体系,是本书对市场经济理论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不仅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升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也为世界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导向。
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系,是中国践行新市场经济理论的经验总结,是建立在消费资本论基础上的新市场经济运行体系的成功范例。
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摆脱了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束缚,克服了单一货币资本支持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的缺陷,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笔者在本书中增加了对消费资本和知识资本量化的研究。消费资本和知识资本量化研究是目前全球瞩目的、世纪性的前沿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它不但是重大的科技创新,同时还将对国家、地区和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知识资本量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标准和最精确的指标,消费资本量化是测量和激活国家、地区和企业消费资本存量,并使之最充分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的前提和最关键的条件。消费资本和知识资本量化研究,有助于准确量化国家、地区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运行着的资本总量;为国家、地区和企业经济成长从资本构成方面提供非常精确的量化说明,对于解决国家、地区和企业经济发展提速、优化资本结构、充分发挥资本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本书也是为中国十三亿消费者和全世界数十亿消费者权益立言的一部著作。《消费资本论(第三版)》以完整的理论体系把市场经济中消费和消费资本的力量系统地揭示出来,从而深刻地论证了消费资本的载体——当今数十亿消费者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
《消费资本论(第三版)》通过对商品经济过程的分解,充分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全部真实过程,进一步深刻地、具体地揭示了企业利润形成的秘密:企业利润是由三种资本——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共同创造的。因此,应由三种资本所有者共同参与利润分配。这一发现,从根本上动摇了流行几个世纪之久的货币资本所有者独享企业利润的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为亿万消费者和知识资本所有者共同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为解决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这一市场经济久治不愈的痼疾,彻底打破社会分配不公的格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作者还提出了科学的、公平的分配制度,以使数十亿消费者摆脱相对贫困状态,踏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本书的最终目的,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
我始终认为,谁能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包括国家、地区和企业发展的最佳方案,谁就是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世界一流的高校、世界一流的学者。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高目标,但不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最佳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人类社会最科学、最公平的分配制度,使数十亿人能够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本书正是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作出的努力。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青年学者也贡献了他们的热情和智慧。在此,一并致以深切谢忱!
作者系世界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原点文化经济创新基金会理事长
人类社会在此之前的几个世纪,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对社会产品的供应还不充分,所以,人类社会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如何扩大生产和增加对社会产品的供应上。无论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古典经济学派,还是庞巴维克为代表的边际主义学派,以及后来的凯恩斯主义,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等,他们的理论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如何发展生产、增加对社会产品的供应这一主题展开的。因此,在理论性质上,都属于建立在生产本位基础上的经济理论。
但是,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理论也必然会不断完善。适应生产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建立在生产本位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理论已不合时宜,新的市场经济理论应运而生。
消费资本论从时代变化和理论发展两个方面,突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成为新的资本理论完成的标志。它从市场经济资本构成和经济发展方式两个方面突破了原有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从而使市场经济理论本身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个世纪以来,传统的经济学家对资本的研究,从未超过货币资本范畴。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对现有资本形态即货币资本功能的挖掘,而忽略了对新资本形态的探索。所以,他们在资本的内涵和资本的形态两个方面,都没有研究到位。
“资本”是一个总的概念,是具有多种资本属性要素的统称。作为市场经济发展动力的资本,它对市场经济发展投入的不仅仅是生产性资本要素,还包括知识性资本要素和消费性资本要素。我们必须对资本的丰富内涵深入地进行细分研究,分类分析、梳理、界定不同属性的资本要素,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出不同属性的具体的资本形态。
资本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投入的三种属性的资本要素,逐渐分别形成生产性资本(简称生产资本)、知识性资本(简称知识资本)和消费性资本(简称消费资本)。这三种资本是以资本要素这一共性为特征,以资本要素属性的分类为依据形成的具体资本形态。资本是多种具体资本形态的综合体。
深入认识资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具体资本形态的属性,更新资本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唯有如此,才能符合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对新时期经济发展给予科学的指导。
今天看来,资本的内涵,比人们以往对资本的认识要丰富得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资本形成的初期,传统的经济学家认为资本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资本,这一认识是对资本最初的认识,是对资本丰富的内涵尚未深入认识的一种表述,远没有达到目前人们对资本内涵的认识水平。
货币资本其科学的称谓应该是生产资本。今天,在澄清了货币与资本的认识之后,生产资本应该恢复本来的属性名称,而货币也应该回归到资本价值的衡量尺度的位置上。无论是生产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都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计量其资本值。
首先,本书对已经呈现出的三种资本形态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根据三种资本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对新资本理论的结构和内容以完整的理论系统地揭示出来,重建了到目前为止完整的新资本理论体系,即新资本论。消费资本论则是新资本论形成的标志。
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经济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经历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由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向完全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以消费资本论为代表的市场经济理论,植根于市场经济全过程,它充分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全部内容和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它是完全的市场经济理论,它将引领市场经济向高级阶段发展,由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向完全的市场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理论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本书的贡献在于对迄今为止的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作出历史性的、批判性的评估。我们根据市场经济理论产生的领域和范围的不同,将其区分为三种市场经济理论,即根植于流通领域的市场经济理论、根植于生产领域的市场经济理论和根植于市场经济全过程的市场经济理论,并对各种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成果进行评述。
其次,本书在新资本论和新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新的经济运行体系。新经济运行体系,是以三种资本为动力,以发展速度适宜、经济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实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为目的的经济运行体系。它包括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企业制度和新的分配制度。
提出新的经济运行体系,是本书对市场经济理论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不仅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升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也为世界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导向。
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系,是中国践行新市场经济理论的经验总结,是建立在消费资本论基础上的新市场经济运行体系的成功范例。
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摆脱了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束缚,克服了单一货币资本支持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的缺陷,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笔者在本书中增加了对消费资本和知识资本量化的研究。消费资本和知识资本量化研究是目前全球瞩目的、世纪性的前沿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它不但是重大的科技创新,同时还将对国家、地区和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知识资本量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标准和最精确的指标,消费资本量化是测量和激活国家、地区和企业消费资本存量,并使之最充分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的前提和最关键的条件。消费资本和知识资本量化研究,有助于准确量化国家、地区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运行着的资本总量;为国家、地区和企业经济成长从资本构成方面提供非常精确的量化说明,对于解决国家、地区和企业经济发展提速、优化资本结构、充分发挥资本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本书也是为中国十三亿消费者和全世界数十亿消费者权益立言的一部著作。《消费资本论(第三版)》以完整的理论体系把市场经济中消费和消费资本的力量系统地揭示出来,从而深刻地论证了消费资本的载体——当今数十亿消费者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
《消费资本论(第三版)》通过对商品经济过程的分解,充分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全部真实过程,进一步深刻地、具体地揭示了企业利润形成的秘密:企业利润是由三种资本——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共同创造的。因此,应由三种资本所有者共同参与利润分配。这一发现,从根本上动摇了流行几个世纪之久的货币资本所有者独享企业利润的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为亿万消费者和知识资本所有者共同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为解决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这一市场经济久治不愈的痼疾,彻底打破社会分配不公的格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作者还提出了科学的、公平的分配制度,以使数十亿消费者摆脱相对贫困状态,踏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本书的最终目的,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
我始终认为,谁能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包括国家、地区和企业发展的最佳方案,谁就是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世界一流的高校、世界一流的学者。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高目标,但不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最佳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人类社会最科学、最公平的分配制度,使数十亿人能够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本书正是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作出的努力。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青年学者也贡献了他们的热情和智慧。在此,一并致以深切谢忱!
作者系世界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原点文化经济创新基金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