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形势下,作为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工作,面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挑战,如何顺应信息化发展方向的要求,成为摆在内部审计人员面前的新课题。重视审计信息化建设,促进计算机技术与本身审计业务的相互结合,是一名内审人员对内部审计信息化这一发展主题的积极响应。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审计信息化是审计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推进,企业、部门的经营模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随之而来的各种经营风险也呈多样性、联动性、隐蔽性、复杂性的特征。这就给内部审计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因此,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不仅是为内部审计提供技术支撑的需要,也是创新驱动促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信息科技高速发展、节约人力、物力和创造内部审计工作新的增长点的需要;不仅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必然选择。无疑,不发展信息化内部审计就没有出路,就要被时代无情淘汰。
二、农村信用社内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一)审计范围扩大。随着信用社各项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审计需要的资源不断增多,审计效率不高、审计针对性不强等弊端逐渐显现,造成了审计资源的极大浪费。2010年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审计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借助各种内部操作系统,内部审计人员就能实现对风险点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审计,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审计效率。2012年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开发的非现场审计模块,审计模式逐渐从传统的现场审计转变为非现场与现场相结合,即先由非现场审计查出可疑数据,再对可疑数据进行现场验证,最大程度地节省了审计资源、提高了审计效率、规范了审计流程、强化了审计成果,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建设先进的审计信息系统成为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二)审计层次加深。传统的审计方法中,对于许多问题,我们内审人员有时会出现有对该问题的意识,但限于当前的科技水平却无法发现这些问题,比如对于虚假证件,以前我们常会被真真假假的证件搞的一头雾水,现在通过人民银行联网核查系统,对客户信息进行核对,有效弥补了传统依靠肉眼来鉴别证件的缺陷,防止了虚假证件造成的风险,促进了反洗钱活动的有序开展。再如借款人夫妻双方不得有贷款余额,通过信用社非现场系统可以筛选出夫妻共贷业务,然后进行现场验证,有效防止了该类问题的发生。当前各种信息系统的开发,使审计部门既可以对存在违规问题的单位发出风险预警,也可以综合分析违规问题类型后对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做出风险提示,以利于进一步防范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审计防线前移。比如在发现、遏制内部员工违规迹象时,通过非现场审计系统,对员工的个人结算账户交易量进行审计分析,及时发现个别内部员工通过个人结算账户与客户发生资金往来、违规贷理客户办理存、取款业务等,有效杜绝了风险隐患。
(四)审计成本降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审计系统的建立不仅规范了审计流程,实现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降低了审计成本。审计系统自动生成事实确认书、问题台帐、审计报表以及考核评价参考得分,使审计人员摆脱了传统的纸、笔和算盘,极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缩短了审计工作的时间,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五)服务职能增强。服务职能是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能。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内审职能也正由监督不断向服务倾斜。2012年济宁办事处开发“济宁市农村信用社审计信息电子台账管理系统”,对审计信息实行电子化管理,实现违规人员、整改信息、管理责任等多条件查询,实现高管人员履职评价、违规人员警示、问题纠改等工作的技术创新,实现现场审计和审计成果应用全程信息化,有效提高了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三、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前景
随着近年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审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全面应用,对审计对象“重点资金、重要领域、重要部门”的大规模“待审计业务数据”进行海量数据分析工作,实现了对整个信用社系统资源的全面检测与自动预警,使传统的审计模式向全面数据式审计模式发展,由审计作业向审计作业、审计管理一体化方向发展,由事后审计向事中结合事后的信息化审计方向发展,使监督职能的实现得到革命性的提升, 下一步要探索将一些“高、精、尖”设备运用于审计领域,全面推广应用审计信息系统和其他外部系统的对接,将审计信息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通过建立审计信息系统,应用各系统相关数据,借助先进的审计方法和经验,建设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风险识别、分析、预警和监控平台,规范了审计工作,在日新月异信息化发展发展趋势下,把内部审计与信息化发展紧密结合,发挥了农村合作金融内部审计职能,规范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促进了内控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全面提升,大大提高了审计质量。
(作者单位:泗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审计信息化是审计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推进,企业、部门的经营模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随之而来的各种经营风险也呈多样性、联动性、隐蔽性、复杂性的特征。这就给内部审计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因此,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不仅是为内部审计提供技术支撑的需要,也是创新驱动促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信息科技高速发展、节约人力、物力和创造内部审计工作新的增长点的需要;不仅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必然选择。无疑,不发展信息化内部审计就没有出路,就要被时代无情淘汰。
二、农村信用社内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一)审计范围扩大。随着信用社各项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审计需要的资源不断增多,审计效率不高、审计针对性不强等弊端逐渐显现,造成了审计资源的极大浪费。2010年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审计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借助各种内部操作系统,内部审计人员就能实现对风险点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审计,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审计效率。2012年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开发的非现场审计模块,审计模式逐渐从传统的现场审计转变为非现场与现场相结合,即先由非现场审计查出可疑数据,再对可疑数据进行现场验证,最大程度地节省了审计资源、提高了审计效率、规范了审计流程、强化了审计成果,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建设先进的审计信息系统成为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二)审计层次加深。传统的审计方法中,对于许多问题,我们内审人员有时会出现有对该问题的意识,但限于当前的科技水平却无法发现这些问题,比如对于虚假证件,以前我们常会被真真假假的证件搞的一头雾水,现在通过人民银行联网核查系统,对客户信息进行核对,有效弥补了传统依靠肉眼来鉴别证件的缺陷,防止了虚假证件造成的风险,促进了反洗钱活动的有序开展。再如借款人夫妻双方不得有贷款余额,通过信用社非现场系统可以筛选出夫妻共贷业务,然后进行现场验证,有效防止了该类问题的发生。当前各种信息系统的开发,使审计部门既可以对存在违规问题的单位发出风险预警,也可以综合分析违规问题类型后对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做出风险提示,以利于进一步防范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审计防线前移。比如在发现、遏制内部员工违规迹象时,通过非现场审计系统,对员工的个人结算账户交易量进行审计分析,及时发现个别内部员工通过个人结算账户与客户发生资金往来、违规贷理客户办理存、取款业务等,有效杜绝了风险隐患。
(四)审计成本降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审计系统的建立不仅规范了审计流程,实现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降低了审计成本。审计系统自动生成事实确认书、问题台帐、审计报表以及考核评价参考得分,使审计人员摆脱了传统的纸、笔和算盘,极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缩短了审计工作的时间,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五)服务职能增强。服务职能是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能。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内审职能也正由监督不断向服务倾斜。2012年济宁办事处开发“济宁市农村信用社审计信息电子台账管理系统”,对审计信息实行电子化管理,实现违规人员、整改信息、管理责任等多条件查询,实现高管人员履职评价、违规人员警示、问题纠改等工作的技术创新,实现现场审计和审计成果应用全程信息化,有效提高了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三、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前景
随着近年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审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全面应用,对审计对象“重点资金、重要领域、重要部门”的大规模“待审计业务数据”进行海量数据分析工作,实现了对整个信用社系统资源的全面检测与自动预警,使传统的审计模式向全面数据式审计模式发展,由审计作业向审计作业、审计管理一体化方向发展,由事后审计向事中结合事后的信息化审计方向发展,使监督职能的实现得到革命性的提升, 下一步要探索将一些“高、精、尖”设备运用于审计领域,全面推广应用审计信息系统和其他外部系统的对接,将审计信息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通过建立审计信息系统,应用各系统相关数据,借助先进的审计方法和经验,建设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风险识别、分析、预警和监控平台,规范了审计工作,在日新月异信息化发展发展趋势下,把内部审计与信息化发展紧密结合,发挥了农村合作金融内部审计职能,规范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促进了内控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全面提升,大大提高了审计质量。
(作者单位:泗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