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施先生在工艺美术领域工作有多久了?
答:我自1978年从上海市工艺美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着工艺美术事业,在工艺美术领域有着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从未间断。
问:从事工艺美术的人有很多,施先生的艺术有何不同呢?
答:就我个人理解,各个艺术虽然属于不同门类,但是互相交叉和渗透却是不可避免的。现代社会,强调的是融会贯通,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我走出了行业之间的界限,力求在各个不同行业中寻找交汇点。我是从铜门窗开始涉足的,又做琉璃,现在还开发珐琅,对不同的材料都有相当的实践和了解。我将许多具有独特匠意的艺术形象运用并加载到建筑和室内装饰领域。以常州天宁寺为例,天宁寺始建于唐朝永徽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天宁寺内部吊顶部分的拱形壁画均是珐琅工艺,其难点不仅仅在于那总长72米,单块长3.2米,宽1米的拱形造型,更在于如何一次性烧制如此大型的壁画。我在沿袭了古老传统珐琅工艺的同时,设计并制作了其室内大型壁画,在尺寸和造型上皆创造了珐琅艺术的记录,同时也将珐琅艺术从纯粹的装饰品领域引入了室内环境艺术领域,首创景泰蓝平面大型造型艺术。我凭借此铜胎掐丝珐琅壁画作品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问:珐琅,普通人很少有机会接触,施先生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答:数百年前,掐丝珐琅技术从阿拉伯国家传人我国,经我国工匠改造,发展为厚胎掐丝珐琅和薄胎掐丝珐琅两种,在明代景泰时期得别名“景泰蓝”。清末,厚胎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逐渐失传,迄今百年,我们在工艺品市场常见的现代景泰蓝制品,大都属于薄胎掐丝珐琅。而我现在做的是厚胎掐丝珐琅的制造,填补了景泰蓝技艺传承的一段空白。技艺娴熟而极富巧思的匠人,在全铜胚上手工掐出铜纹饰,然后用天然矿物釉料反复多次着色烧制,要经过50道复杂而严苛的纯手工工序,包括冶金、铸造、绘画、窑业、雕錾等多种工艺才能完成一件作品。整个过程稍有差错,都将前功尽弃。铜与釉本就取自于自然之中,这两样材质决定了珐琅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腐蚀,破败。我们可以看到像故宫收藏的珐琅器,即使过了那么久,仍然颜色鲜亮。
问:那么你的珐琅和传统珐琅有何区别?
答:传统珐琅都是以室内摆件为主,不外乎是钟表、炉、鼎一类的小装饰摆件。而我为了突破尺寸和位置的限制,将不易生锈的白铜与珐琅结合,创造出一种耐腐蚀的掐丝材料。传统珐琅艺术是紫铜与珐琅两种材料的结合,以体量较小的装饰器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然而,传统制作与加工手段与紫铜易氧化生锈的缺点限制了珐琅艺术的发展。我用白铜替代了紫铜,在保证铜材与珐琅膨胀度相同的情况下,研制出了一种新型不易氧化生锈的珐琅。这项创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珐琅艺术运用于室内外装饰成为了可能,目前已获取国家专利局六项实用新型专利。
问:现代艺术是个很大的门类,那么施先生的艺术属于哪种?
答:我不满足于传统工艺美术,这些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将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生产方式相结合,在许多设计案例中,我创造性地将大工艺美术的概念融入传统工艺美术中去,大工艺美术结合了传统工艺美术和环境艺术。在我的理解中,各艺术虽然属于不同门类,但是互相交叉和渗透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我打破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屏障,在不同中寻找交集,打破了工艺美术家专攻于某一物质载体的现象。基于我早年对于铜、琉璃、珐琅等材料性能方面的实践了解,我创新地将这些以前完全无关的材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门新的艺术门类。刚结束的上海F1国际方程式赛车,冠军举起的珐琅镶嵌琉璃的奖杯就是我的作品,整件作品纯手工制作打磨,经多次烧制,将琉璃与珐琅两种材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杯体以珐琅为主,浮雕部分为烧制琉璃。中国艺术之鼎首次用于世界顶级赛事奖杯,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问:据我们了解,施先生除了珐琅以外,还做了不少精彩的作品。
答:前不久我为无锡灵山梵宫制作了8米×10米的巨型琉璃墙,表现了佛国世界。每块尺寸是1000mm×500mm,重约200公斤/块,一共156块琉璃。浇铸琉璃,也就是外国人口中的castglass,它折光度高,颜色富于变幻,形状随意,所以是近些年来全球知名设计师都比较青睐的材料。再如上海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我和TONY CHI先生合作,为PARK HYATT酒店做了一大批美轮美奂的琉璃内装饰,如电梯厅墙面、中餐厅天花板、烧烤吧屏风等等。
问:我们祝施先生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在大工艺美术领域取得更大成就。
答:谢谢大家的鼓励。
答:我自1978年从上海市工艺美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着工艺美术事业,在工艺美术领域有着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从未间断。
问:从事工艺美术的人有很多,施先生的艺术有何不同呢?
答:就我个人理解,各个艺术虽然属于不同门类,但是互相交叉和渗透却是不可避免的。现代社会,强调的是融会贯通,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我走出了行业之间的界限,力求在各个不同行业中寻找交汇点。我是从铜门窗开始涉足的,又做琉璃,现在还开发珐琅,对不同的材料都有相当的实践和了解。我将许多具有独特匠意的艺术形象运用并加载到建筑和室内装饰领域。以常州天宁寺为例,天宁寺始建于唐朝永徽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天宁寺内部吊顶部分的拱形壁画均是珐琅工艺,其难点不仅仅在于那总长72米,单块长3.2米,宽1米的拱形造型,更在于如何一次性烧制如此大型的壁画。我在沿袭了古老传统珐琅工艺的同时,设计并制作了其室内大型壁画,在尺寸和造型上皆创造了珐琅艺术的记录,同时也将珐琅艺术从纯粹的装饰品领域引入了室内环境艺术领域,首创景泰蓝平面大型造型艺术。我凭借此铜胎掐丝珐琅壁画作品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问:珐琅,普通人很少有机会接触,施先生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答:数百年前,掐丝珐琅技术从阿拉伯国家传人我国,经我国工匠改造,发展为厚胎掐丝珐琅和薄胎掐丝珐琅两种,在明代景泰时期得别名“景泰蓝”。清末,厚胎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逐渐失传,迄今百年,我们在工艺品市场常见的现代景泰蓝制品,大都属于薄胎掐丝珐琅。而我现在做的是厚胎掐丝珐琅的制造,填补了景泰蓝技艺传承的一段空白。技艺娴熟而极富巧思的匠人,在全铜胚上手工掐出铜纹饰,然后用天然矿物釉料反复多次着色烧制,要经过50道复杂而严苛的纯手工工序,包括冶金、铸造、绘画、窑业、雕錾等多种工艺才能完成一件作品。整个过程稍有差错,都将前功尽弃。铜与釉本就取自于自然之中,这两样材质决定了珐琅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腐蚀,破败。我们可以看到像故宫收藏的珐琅器,即使过了那么久,仍然颜色鲜亮。
问:那么你的珐琅和传统珐琅有何区别?
答:传统珐琅都是以室内摆件为主,不外乎是钟表、炉、鼎一类的小装饰摆件。而我为了突破尺寸和位置的限制,将不易生锈的白铜与珐琅结合,创造出一种耐腐蚀的掐丝材料。传统珐琅艺术是紫铜与珐琅两种材料的结合,以体量较小的装饰器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然而,传统制作与加工手段与紫铜易氧化生锈的缺点限制了珐琅艺术的发展。我用白铜替代了紫铜,在保证铜材与珐琅膨胀度相同的情况下,研制出了一种新型不易氧化生锈的珐琅。这项创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珐琅艺术运用于室内外装饰成为了可能,目前已获取国家专利局六项实用新型专利。
问:现代艺术是个很大的门类,那么施先生的艺术属于哪种?
答:我不满足于传统工艺美术,这些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将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生产方式相结合,在许多设计案例中,我创造性地将大工艺美术的概念融入传统工艺美术中去,大工艺美术结合了传统工艺美术和环境艺术。在我的理解中,各艺术虽然属于不同门类,但是互相交叉和渗透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我打破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屏障,在不同中寻找交集,打破了工艺美术家专攻于某一物质载体的现象。基于我早年对于铜、琉璃、珐琅等材料性能方面的实践了解,我创新地将这些以前完全无关的材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门新的艺术门类。刚结束的上海F1国际方程式赛车,冠军举起的珐琅镶嵌琉璃的奖杯就是我的作品,整件作品纯手工制作打磨,经多次烧制,将琉璃与珐琅两种材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杯体以珐琅为主,浮雕部分为烧制琉璃。中国艺术之鼎首次用于世界顶级赛事奖杯,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问:据我们了解,施先生除了珐琅以外,还做了不少精彩的作品。
答:前不久我为无锡灵山梵宫制作了8米×10米的巨型琉璃墙,表现了佛国世界。每块尺寸是1000mm×500mm,重约200公斤/块,一共156块琉璃。浇铸琉璃,也就是外国人口中的castglass,它折光度高,颜色富于变幻,形状随意,所以是近些年来全球知名设计师都比较青睐的材料。再如上海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我和TONY CHI先生合作,为PARK HYATT酒店做了一大批美轮美奂的琉璃内装饰,如电梯厅墙面、中餐厅天花板、烧烤吧屏风等等。
问:我们祝施先生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在大工艺美术领域取得更大成就。
答:谢谢大家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