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旅游文化观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该思想一方面重在以旅游主体的主观感受为归宿,另一方面又强调无论乐水还是乐山,都是君子对精神文化的一种追求和享受,只是各人享受的方式与享受到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别。但同时知者乐水和仁者乐山又不是截然对立的,两者兼而有之的旅游思想,已成为我国古代旅游文化较为显著的一大特色。
  关键词: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孔子 旅游文化观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旅”、“游”两字出现很早而且使用频率高,但大多数都是分开使用。最早将“旅”与“游”二字连用的,是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1]此后,历代诗词散文中“旅游”一词都频频出现,反映了我国古代旅游活动的兴盛。
  从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色来看,儒学文化作为社会主流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充斥或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孔子作为儒学文化的创始者,其“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比德”思想更是对我国古代的旅游文化观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孔子的这一思想及其在旅游活动中的表现作简要论述,以探明我国古代旅游文化的思想特色。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有句名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便是被后世称为“比德”的山水欣赏见解。钱穆在《论语新解》中曾说:“本章首明仁知之性。次明仁知之用。三显仁知之效也。”其实,就总体而言,是讲仁知者不同的旅游观念、表现与效用。
  关于“知者乐水”,《韩诗外传》卷三里,问者曰:“夫智者何以乐于水也?”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天命者;历险致远,率成下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国家以宁,万事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一言以蔽之:“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2]关于“仁者乐山”,在《尚书·大传》里,子张曰:“仁者何乐于山也?”孔子曰:“夫山者,岊然高,岊然高则何乐焉?山,草木升焉,鸟兽蕃焉,财用殖焉,生财用而无私为,四方皆伐焉,每无私予焉,出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此仁者所以乐于山也。”“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3]首两句实际是明知者和仁者有不同的旅游观念。
  关于“知者动,仁者静”,朱熹曰:“动静以体言。”[4]而康有为加以具体阐发:“知者才智迸发,如机轴转运,不能自已,故动。仁者神明元定,如明镜澄澈,粹然无欲,故静。”[5]次两句实际上是明知者和仁者不同观念的外在表现。
  关于“知者乐,仁者寿”,朱熹曰:“乐寿以效言也。”[6]康有为阐发曰:“动而周流自得,故乐。静而安固有常,故寿。”[7]《申鉴·俗嫌篇》里,或问:“仁者寿,何谓也?”曰:“仁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故咎徵不至,而休嘉集之;寿之术也。”最后两句实际上明知者和仁者由于旅游文化观念不同而有不同效应。
  具体而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旅游文化观,至少包括下面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把山水人格化,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游览欣赏山水时,不刻意追求山水本身的高低大小、秀美程度,而重在以旅游主体的主观感受为归宿。山水之美通过人的感受表现出来,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欣赏山水的自然之美。
  在南朝时,好读书、喜道术、爱山水、颇通医药地理的思想家陶弘景一生的言行,可以说是对“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旅游文化观的最好注脚。出生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的陶弘景,在宋齐两朝曾经出仕,后隐居于茅山大茅峰华阳洞,自号“华阳陶隐居”。梁武帝萧衍即位,多次礼聘他下山,他都执意不出。梁武帝每遇国家大事,总是前往山中向他询问求教,对陶“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8],时人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弘景喜好山水,真可谓“留连忘返”,甚至是“留连不返”,《梁书·处士传》说他“徧历名山,寻访仙药。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詠盘桓,不能已已”。有一次,当时皇帝在给他的信中曾问他茅山中有什么东西使他那样着迷留恋,陶弘景遂用一首小诗回答道:“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9]在这首小诗中,陶氏既回答了他留恋山水的原因,同时又表达了他对山水的感受。可以认为,他对山水的“自怡”感受及陶渊明的“怡然自乐”[10],在本质上代表了中国古人游览、观赏山水的最高境界。这种“自怡”,就是指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客体——山水的游览、欣赏过程中,获得了美的愉悦或满足。这种愉悦或满足是旅游者的一种文化心理需求,是游人的一种精神价值的自我实现。
  其次,不论是“知者乐水”,还是“仁者乐山”,只要是热爱自然、喜乐山水,都是君子对精神文化方面的一种追求和享受,只是各人享受的方式与享受到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别罢了。
  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陶渊明,这个有骨气、曾称不为“五斗米折腰”但却酷爱山水的“五柳先生”,说自己“性本爱丘山”[11]。他喜好游览、观赏山水,徜徉于山水之间,以至不知“今是何世”[12],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3]。同他性格相近的著名“诗仙”李白也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14]。他们的这种爱好,显然与富贵的物质生活无关,而是显示出更高境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是一般生物物欲心理,而是一种超然于物欲的文化心理。他们之所以乐意于山水之间,正是因为山水能够满足他们一切以精神文化需求为特征的人生态度。当他们摆脱了仕途或物欲对自己的限制时,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精神需求的愿望,而按照自己的这种愿望和理想去追求人生,就必然会选择实际上没有情感而又会给人带来情感寄托的自然之灵——山水。所以我们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旅游活动本身,是文明人的一种文化层次的精神要求,是高于物质文化的一种精神文化。
  元人黄溍曾经指出,山林之士虽然和世俗之士的嗜好不同,山林之士嗜好山水林泉,而世俗之士贪恋荣华富贵。就所追求的对象来说,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从根本上讲,从“不能无待于外”这一点看,山林之士和世俗之士都是一样的。他们的追求都要凭藉客观条件,因而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他认为,孔子的“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并不是说仁者知者要想取得精神上的愉悦,就非得依赖山水等客观条件不可。“仁者乐山,而未始资夫山以为仁;知者乐水,而未始资夫水以为知。君子之乐固无所待于外也”[15],这是说仁者并不以山之高低大小来妨碍自己的审美活动,知者遵循客观规律与时推移应物变化。苟能寄寓这种理想的地方,不管它是高山矮山,还是大水小水,其实都是一回事。他认为陶弘景的以白云自怡是一种托词,真正的无待于外,一切以精神满足为特征的人生,是决不会被外物(山水等景观)所迷惑或束缚的。他举例说:“昔者孔子之门有以浴乎沂风乎舞雩言其志者亦。非有自得行乎其中,则夫所待以寓其乐者曾何异于山中之白云乎。”[16]由于旅游有自怡这一目的,因而各人眼中所见心中所领又各不雷同。濠上之游鱼,庄子不必知也,庄子之不知鱼之乐,惠子不必知也。这是从主观感受的差异性着眼的。
  宋代大文豪苏轼,对于道家为什么热衷于此种旅游哲学,有一段至为透彻的分析。他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17]这和壶丘子“物物皆游,物物皆观”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种理论的心理依据是:“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辩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18]他认为人们旅游,目的是“求福而辞祸”,而像这样“美恶之辩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成天忙得心力交瘁,实际上变成了“求祸而辞福”。他认为这种片面追求观赏对象形态特征的属性美的做法,违背了人之常情。认为这种人是“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因为“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19],如果自物外观之,或者说,从更广阔的范围来看,事物的长短、大小、高卑原本是相对的。
  苏轼的弟弟苏辙则更强调旅游主体的移情作用。他说:“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20]“自得”即“无待于外物”,而“以物伤性”则是有待于外物。只有无待于外物,心理保持平衡者才可能不管到哪儿都快乐,而有待于外物,被外物所牵制者,则往往所适皆病。
  苏轼与苏辙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游览、观赏的客体存在差别,但都会从不同的方面或不同程度上给人以美的感受,只不过这种感受依主体的转移而有变化罢了。仅从游人的主观感受而言,这也不失为对“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一种理解。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这句名言,讲知者和仁者不同的旅游观念、表现和效应。在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确有此种情况。如明代袁中道生性好动,一生酷爱舟游。他曾抒发道:“予性嗜水,不能两日不游江。”[21]因大海中常有奇异的气象,如海市蜃楼,可以联想起采长生不老之药、去肉身飞天之地,所以常常是方士、羽客们理想之地。然而,李白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22]唐代诗僧皎然也爱山成癖,他抒发道:“少时不见山,便觉无奇趣。”[23]又说:“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24]
  但是,知者乐水和仁者乐山是否是截然对立的呢?是否可以兼而有之呢?康有为的理论颇有辩证新意。他说:“包咸曰:‘日进故动。’‘性静者多寿考。’尽天下之美德,不外慈悲、智慧,孔子两为形容,学者实宜仁知兼修,不可偏阙也。”事实正是如此,孔子是爱山又爱水,既主知又主仁的人。《孟子·离娄下》里,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所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康有为注解得好:“天运而不已,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运乎昼夜未尝已也,往过来续无一息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及其至也,纯亦不已焉。”[25]可见,孔子是个乐水的知者。《孟子·尽心上》又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可见,孔子又是个乐山的仁者。据杨伯峻《论语词典》,《论语》提到“知”有116次,提到“仁”有109次,因此完全有理由说,孔子既是个“知者”,又是个“仁者”,即“乐水”、“乐山”兼而有之。康有为的观点是有新意而站得住脚的。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史证明,屈原、司马迁、扬雄、司马相如、班固、曹操、曹丕、曹植、王粲、谢灵运、陶渊明、陈子昂、张若虚、孟浩然、王维、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李白、杜甫、柳宗元、白居易、苏轼、陆游、袁宏道、张岱、徐霞客……无不热爱祖国的水和山。“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兼而有之的旅游思想,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个普遍现象,可以这样说,这已成为炎黄子孙普遍共有的游观气质,也已成为我国古代旅游文化较为显著的一大特色。历代脍炙人口的山水诗文,为之提供了举不胜举的例证。
  “知”和“仁”是孔子标举的两种极高的人生境界。“知”的要义在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和自然界,处理的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仁”的要义则在尊重别人,处理的是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要实现“仁”,就一定要调整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在这里,孔子把儒家这一极高的仁知人格境界融入山水观赏,将山水与不同的思想修养、气质特点、个性品格、精神情趣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山水人格化、气质化。凡是人具有的美德善行,都可以赋予山水,给予山水以人格的意义,而且人可以通过游览山水达到娱乐、净化心灵,淡忘烦恼,增加寿命的目的。由此可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命题,不仅开始了我国人本主义的“比德说”的旅游观,而且这一观念一直成为我国旅游文化中的一个基本特色。此外,这种旅游文化观念还使中国先民的山水意识从神的祭坛上解脱出来,减少了人们对天地山川、风雷、云雾雨雪以及奇花异木等一切自然现象的盲目崇拜,使人类与山水自然的关系更为融洽,并且对不同类型人的旅游需求、气质特点、旅游效果、旅游文化观念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可以认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旅游文化命题,是孔子对我国旅游文化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沈约.沈隐侯集(卷二·悲哉行)[M].清光绪十八年善化章经济堂重刊本.
  [2][3][4][6]朱熹.论语集注(卷三·雍也第六)[M].济南:齐鲁书社,1992.
  [5][7][25]康有为.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姚思廉.梁书(卷五十一·处士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3.
  [9]陶弘景.陶隐居集(卷三·答齐高帝诏问山中何所有)[G]//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0][12]陶潜.陶靖节集(卷六·桃花源记)[M].上海:中华书局影印本,1918.
  [11]陶潜.陶靖节诗集(卷二·归园田居)[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13]陶潜.陶靖节集(卷六·五柳先生传)[M].上海:中华书局影印本,1918.
  [14][22]李白.李太白全集(卷十四·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5][16]黄溍.日损斋稿(卷二·自怡斋记)[M].清光绪十四年长洲顾氏秀野草堂重印本.
  [17][18][19]苏轼.苏轼文集(卷十一·超然台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0]苏辙.栾城集(卷二十四·黄州快哉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1]袁中道.袁小修小品(远帆楼记)[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23]皎然.出游[G]//全唐诗(卷八百一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
  [24]皎然.苕溪草堂[G]//全唐诗(卷八百一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99.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作者以史实为依据,以文化常识为佐证,以批判的眼光解读土默热先生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以元春这一人物形象为切入口,就元春的身份、封号、原型、判词、曲子、省亲情节等方面驳斥土默热先生的谬误,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坚持以《红楼梦》原文为基础,尊重文本,以平民视角解读元春这一人物形象。  关键词: 元春 土默热 原型 判词 元妃省亲    近来,拜读了土默热先生的大作《土默热红楼判词新解》(中国
摘 要: 林徽因学贯中西,她深受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人文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教婚姻观、儒家的生命本体观、诗画意境创作手法也渗入到林徽因的灵魂中。中西两方面的精神资源在林徽因的文学创作中相互碰撞并融合。本文旨在通过唯美的浪漫与超脱的性灵、含蓄的象征与诗画的意境、先锋的现代技巧与传统的叙事技巧、西方的现代思潮与东方的文人情怀这四个方面的对比阐述,对林徽因的文学创作中受
2021年春节档,凭借《你好,疯子》(2016)与《无名之辈》(2018)走入主流电影视野的中国新生代青年导演饶晓志,再次从城市小人物的视角出发叙写了善良、淳朴而狡黠的边缘人群生活。这部以“2021年,你做好准备换个活法,‘牛’转乾坤了吗”为宣传口号的喜剧片《人潮汹涌》(2021)翻拍自日本电影《盗钥匙的人》(内田贤治,2012),采取了将两名性格反差巨大的角色进行“身份对调”的叙事策略,并将故事
摘 要: 陈子龙是明末的诗词大家,其诗豪放瑰丽,雄浑飘逸,体现了情与气的融通,在同时代很少诗人有此鲜明的特点,这也是陈子龙诗歌的审美新质之所在。本文结合陈子龙诗作,分析了他的诗风。  关键词: 陈子龙 气 诗风    陈子龙的朋友宋征璧序陈子龙、李雯《陈李倡和集》云:“卧子弱年孤露,心多伤悼,遇物缠绵。舒章壮志沈寂,触事所起,增其风调。是以游思流畅,不废儿女之情;深怀孤出,动有风云之气也。”①“儿
摘要:课程改革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正在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但在现实教学中,却不同程度存在看“迷信权威,追赶时髦”和“故弄玄虚。不知所云”两大恶习,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本文认为,教师应当抑制浮躁,关注自我,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真正扎实文本,扎实课堂。  关键词:语文公开课 恶习 对策    近段时间,笔者曾在一博客上看到商友敬先生针对时下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作
摘 要: 本文作者基于教学实践,介绍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一个典型案例,得到启示: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能够切实体会学生的处境,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学生、爱护学生。  关键词: 课堂教学秩序 学生 心理根源    小明,是我工作第一年接触的一位高一的男生,中考成绩在班里处于末几位。性格开朗,过于好动,据其他任课老师说他尤其爱在课堂上和老师唱反
摘 要: 高校工会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教育教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业务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职工队伍。高校工会参与师德建设责无旁贷。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求高校工会对师德建设应该重新审视和思考。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对高校工会加强师德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工会教育职能的优势,将师
摘 要: 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让学生感受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鉴于此,本文从抓住文眼,读中品味;潜心会文,推敲揣摩;多元探读,激活思维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剖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 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
2018年贺岁档影片《红海行动》上映以来票房突破36亿,在国内受到各界热捧,成为一部超“燃”的主旋律影片。更为可喜的是,这部影片在美国成功热映,受到美国观众的热捧与喜爱,实现了“口碑与票房双赢”,这是中国电影走向海外的成功范例,有力佐证了一个强起来的中国充满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综合国力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我国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
摘 要: 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和许多专业一样,在新时期面临学生就业的棘手问题,但对外汉语又带有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分析了当今专业建设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的,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并从对外汉语专业要求的素质内容分析入手,通过一系列实践措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实践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对外汉语 本科专业建设 实践能力 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