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代新课程标准改革提出的新的教育方向,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对于高中政治这一学科来说,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四个大方面,以此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重要而迫切。鉴于此,本文就此问题展开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 核心素养 实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068-01
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迫切而重要,但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对核心素养的概念掌握的不清晰,模棱两可;重视学生考试成绩,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缺乏核心素养长效培养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
一、时政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时政的引入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及时的掌握更多最前沿的时政讯息,增加学生的国家归属感,进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自身的政治认同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
例如,我在教学“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这一内容时,就引入了两会的内容,并就两会中具体讨论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从而很好的激发了学生政治认同的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公共参与能力就是指我国公民主动、有序的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和能力。具体来说,高中生需要提升的公共参与能力就是指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态度和行动,直接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而这一能力的培养仅靠教师口头讲述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通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想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得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同时实现有效的刺激,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内容时,就利用多媒体以视频的形式给同学们展示了我国多样的传统文化,并让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来向更多的游客介绍某个地区、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在参与情境活动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公共参与的能力。
三、導入生活案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指具有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能够主动参与到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去,并能够自觉的做到懂法、知法、守法、用法。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并非易事,仅靠勾重点、死记硬背的形式是很难达到理想学习效果的,而生活案例的导入,能够让学生更直接的感受到法律的功用,对某一法律概念有更深刻的感悟,有助于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教学“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导入了几个反腐倡廉的生活案例,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四、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又称为理性精神,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高中政治教学中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以更科学的态度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更理性的去面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给出理性的解释和思考,进而收获更理想的学习效果。而这一精神的培养就需要学生能够亲自去面对和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就需要融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实践、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而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科学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内容时,就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并提出了“你的同学都有阿迪、耐克等名牌运动鞋,并怂恿你买,你打算怎么办?”“你去超市购物之前,是自己准备购物袋还是在超市购买,为什么?”等问题,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以更科学、正确、积极的态度去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而且科学精神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总的来说,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是时代赋予我们一线教师艰巨而神圣的使命,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其落到实处。本文所提出的时政引入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导入生活案例,小组合作探究四个策略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当然,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提高仅靠这四个策略是远远不够的,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还会继续研究和探索此问题。
参考文献:
[1]康跃进.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黑河教育,2019(03):26-27.
[2]杨燕.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政治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106-107.
【关键词】高中政治 核心素养 实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068-01
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迫切而重要,但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对核心素养的概念掌握的不清晰,模棱两可;重视学生考试成绩,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缺乏核心素养长效培养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
一、时政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时政的引入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及时的掌握更多最前沿的时政讯息,增加学生的国家归属感,进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自身的政治认同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
例如,我在教学“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这一内容时,就引入了两会的内容,并就两会中具体讨论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从而很好的激发了学生政治认同的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公共参与能力就是指我国公民主动、有序的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和能力。具体来说,高中生需要提升的公共参与能力就是指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态度和行动,直接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而这一能力的培养仅靠教师口头讲述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通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想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得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同时实现有效的刺激,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内容时,就利用多媒体以视频的形式给同学们展示了我国多样的传统文化,并让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来向更多的游客介绍某个地区、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在参与情境活动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公共参与的能力。
三、導入生活案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指具有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能够主动参与到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去,并能够自觉的做到懂法、知法、守法、用法。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并非易事,仅靠勾重点、死记硬背的形式是很难达到理想学习效果的,而生活案例的导入,能够让学生更直接的感受到法律的功用,对某一法律概念有更深刻的感悟,有助于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教学“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导入了几个反腐倡廉的生活案例,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四、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又称为理性精神,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高中政治教学中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以更科学的态度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更理性的去面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给出理性的解释和思考,进而收获更理想的学习效果。而这一精神的培养就需要学生能够亲自去面对和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就需要融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实践、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而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科学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内容时,就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并提出了“你的同学都有阿迪、耐克等名牌运动鞋,并怂恿你买,你打算怎么办?”“你去超市购物之前,是自己准备购物袋还是在超市购买,为什么?”等问题,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以更科学、正确、积极的态度去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而且科学精神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总的来说,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是时代赋予我们一线教师艰巨而神圣的使命,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其落到实处。本文所提出的时政引入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导入生活案例,小组合作探究四个策略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当然,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提高仅靠这四个策略是远远不够的,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还会继续研究和探索此问题。
参考文献:
[1]康跃进.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黑河教育,2019(03):26-27.
[2]杨燕.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政治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