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贫困弱势群体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国际行动援助”是一个扶贫的组织,一直做着跟扶贫相关的工作。今天我的发言题目是“气候变化与贫困弱势群体”。
  这张图是河北省怀安县的两个儿童的手,是我5月份拍的。他们可能已经两个月没洗手了,因为没有水。气候变化对全人类都有影响,但对不同的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从全球来看,对非洲、南亚还有太平洋岛国的影响程度更为严重。听说在巴厘岛会议上太平洋岛国对美国的抨击特别尖锐,为什么?因为他们面临生存或者消亡的威胁。
  在国内,气候专家也曾讨论到,气候变化对于中国各个地区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西北地区工作得比较多,我们看到整个西北地区显示出来的是一个逐渐干旱的过程。在西南地区由于冰川的消融所带来的退化,还有泥石流也是比较严重的。还有东北粮仓沙漠化趋势加剧,农牧业和农村地区受影响大,水资源、农业生产条件改变使农业成本大幅增加,影响相对于城市来讲是更为严重的。一些战略性的行业受影响比较大。
  再就是气候变化对弱势群体贫困人群的影响也更为最突出。我们国家70%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和偏远地区,由于地理分布,这是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这里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最贫困的人群影响程度反而最大,这是不平等的。为什么说不公正呢?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贫困人群,他们实际上从碳排放中得到的受益是最少的,他们产生的碳排放是最少的,受益最少或者说排放最少,反而受到的影响最大,损失最大,这种现象是一种不太公平的现象。在国际上谈判的时候强调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是小的,反而受的影响很大,是一种国际的不公平,但是在国内我们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公民社会在行动》的报告里面有那样的数据,从人均的排放量来讲,我们农村的居民人均的排放约占城市的一半,在我们国内也有一个公平问题。
  为什么灾害“青睐”穷人呢?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贫困人群没有资源,没有预防措施,一遇上灾害直接就冲击他们的粮食来源,甚至有时候没有粮食储备,不得不吃来年的种子(有资料证明这点)。再有,就是农村社区不像城市,没有基础设施资源也比较少。第一,是贫困人群的获取资源和咨询能力机会都比较少。最后,是说贫困人“被选择”成为灾害的受害者,比如说排洪区,特别是当农村和城市发生潜在冲突的时候,往往城市的居民被优先的考虑和保证。举几个我们工作区域的案例:
  这个案例发生在河北省张北县纳令村。几乎所有的水井在过去几年内干枯,全县20多个村庄存在吃水问题。村民从邻村挑一桶水往返需40多分钟,旱季时邻村拒绝他们前往挑水。那里人均年收入仅400~500元,全村130多户人家已经有30多户放弃村中土地搬迁,处于萎缩状态。水利局承诺打几百米深的机井,但水源属于几万年前岩层中的水,不可再生,不可持续。他们每口井都是干的,我说这个井是什么时候干的?他说最近十几年,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基本上全年都有水,现在没有水了。
  还有怀安县的北郭家窑村,1995年因居住地逐渐缺水,整村移民到平原地区。由政府协调部分耕地,人均水浇地仅0.4亩,50%以上收入依赖外出务工。与邻近村庄关系紧张,处于孤立状态,只能依赖当地政府协调关系。大部分土地属高价租种当地驻军的土地,租金高昂(480元/亩)。因为占有其他村庄的土地,我们可以叫做气候难民,或者气候移民,他们是一种移民的状态,不跟邻村来往,只能靠政府。
  这是甘肃省张家川县李庄村,他们也是一个缺水的村,跟其他村庄的矛盾非常大,我们通过资助,让他们找到了水源,这个村有五个自然村,有两个村缺水严重,我们想资助它打井,也找不到水源,这不是给予经济上的资助所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西南地区发现一些案例,广西省在2006年至2007年旱灾是比较严重的,广西南部不是一个缺水的地方,2006年的时候第一次遭遇了饮水困难,我们工作人员说要给他们修水塘,他们说不用,我们那儿水多的是。
  贵州雷山县掌批村10天内灌溉水渠两次被冲毁,村民借钱抢修。贵州雷山县甘吾村部分旱季来水减少,部分田地由种植水稻改为种植小麦。这是一个被冲毁之后的危房。面临这些问题和挑战,就像这些案例所出现的,贫困地区返贫,因为农村家庭的收入减少,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外出打工,给留守人员造成社会问题。
  我们机构还关注气候变化和性别的关系,在所有弱势群体当中,我们发现女性相比男性付出的代价更大,在全世界人口当中,贫困人口70%是女性,中国没有精确的统计,估算至少60%上是女性。在撒哈拉以南地区75%以上的家庭消费食物是由妇女生产,在每一个村见不到青壮年男性,基本上是小孩和老人,我国估计这个数字也不会低。根据政府IPCC的预测,妇女的负担比较沉重,青壮年外出打工造成她们负担比较重。气候变化也加重了她们的负担,比如在陕西修沼气池的项目,妇女不太欢迎,没有人帮她们,她们劳动的强度非常大。
  再就是越来越依赖于外出打工,好像妇女的贡献不是那么大,因为现在花钱都是打工的钱,妇女的地位没有得到提升。中国妇女的地位很低,我看到一个数字据说女性村支书的比例非常少。
  我们民间组织参与气候变化工作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要到基层做。我们做了一些相关的实验,比如引进抗旱的品种,也就是种子的问题,往往因为一次灾害,把种子吃掉了。以前的农民有培育种子的传统,但由于自然灾害,价格变得非常高。还有就是水源,帮助社区寻找水源,提高他们的持续发展的能力也不易。
其他文献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他提出的“城市植被”概念和“以自然力恢复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等观点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蒋高明指出:种植速生的杨树可能是一有利可图的绿化办法。但蒋高明指出,高密度、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对国土生态贻害无穷。中国享有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的美誉,但人工林生长量全球倒数。    目前
期刊
也许这个比喻过于庸俗:如果春天是花枝招展的姑娘,那么鸟儿就是她耳上、项上和手脚上轻轻晃着、美妙作响的饰品。蕾切尔卡逊著有一本《寂静的春天》,其中就假设过没有鸟儿的春天是如何的没落与荒凉:“……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3月,是我在黔南山居时最佳的散步月份,且不说满眼的
期刊
十多年来,我阅读、收集到的与自然有关的作品,算是不少。中国人写的作品中,我最为喜欢的,是唐锡阳先生的《环球绿色行》和徐刚先生的《划木者,醒来》。最近一两年来,我更是经常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关注环境保护,如果我们要热爱自然,应当读些什么样的书?我们的市面上应当流行什么样的作品?我们的礼品中应当有什么样的环保书籍?  在读到京华出版社刚刚出版的《生而自由——野生母狮爱尔莎传奇》之前,我正好欣喜地读
期刊
故乡的人们,是属于生活在这个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他们依然按照自己的生活信念、生活方式生活——生活是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生计的奔波、操劳所组成——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账本,踏实、质朴、勤劳、坚强、忍让是这本账最核心的内容,但不管外人是如何的理解、误解,对于乡人们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乡人们看来,生活的继续才是最重要的,关于什么是质量、什么是低下、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不可理喻,乡人们自有自己的看法
期刊
蓝天再次回到了北京,正好能够迎接奥运会的到来,但它们真是蓝天吗?上周中国有关部门发布了新的统计数据,宣称空气质量在1998年至2007年间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认真研究这些数据和数据收集方法的变化就会对政府的“蓝天说”产生疑问。  政府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和北京市环保局(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
期刊
在西藏已经待了快一个多月,出了不少外业,见识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也给自己留下了很多疑问。   我的专业是森林生态学,老师和师兄也是这方面颇有成就的专家,和我一起来的师姐,也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可是这次来西藏出外业,很多时候却感到与这里有的人有些格格不入。   以前我对于大多数环境问题一直都很坚持,其实想想作用最大的是科研。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人类自然和谐的生活。通过科研,能找到更益于
期刊
鄱阳湖干涸、漓江部分断流、青海湖缩减……2007年,中国湖泊的命运令人揪心。   如果说洪水是突发的疾病,那么枯水则是一种慢性病。慢性病往往得不到重视,但是一旦造成生态缺水后果就不堪设想,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可怕的是,人们对湖泊水域的算计还在继续。  洪水是湖泊反击的开始,干涸则是湖泊报复性的慢性自杀。  2007年岁末,长江陷入130年来难遇的低水位,而鄱阳湖,这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积从最
期刊
自然大学是2007年3月由多家环保组织共同发起的一所虚拟社区大学。旨在通过自助型人才培养的方式,使社区公众实地参与调查,为公众提供探寻自然环境、零距离直面环境问题的机会,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观察自然,关心周围环境的变化,珍惜、欣赏和热爱自然生命,参与到治理环境污染的活动中。“城市乐水行”是自然大学“水学院”的一个课程。持续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组织环保专家,带领志愿者,考察北京的水环境,记录当地的“水
期刊
编者按:今年“两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被提到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的高度。不能否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面临严峻的环境压力,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力度很大。“两会”之上,许多环保议案被提出,其中一些环境议题尤其值得我们的关注。     评点/胡勘平(《环境保护》杂志主编)    关于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建议  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提交了
期刊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森林吸收人类制造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正在下降。这意味着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会更多地对气候造成影响,而不是安全地被锁定在树木或土壤中。  据英国《卫报》日前报导,这一报告基于对北半球30处寒冷地区二十年来的数据分析。这一结果也部分解释了为何最近一些研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速度高于预期。如果温度升高意味着植物和微生物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减少,那么全球变暖趋势将会加速。  联合国政府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