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州县金龙镇地处中越边境,这里居住着1.8万多穿长衫自称“布傣”的壮族人,“布傣”能歌善舞,风俗独具特色。他们的传统婚礼基本上是以歌代言,唱的是当地独有的“官郎歌”,2016年官郎歌被列为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傣”的传统婚礼从始至终沉浸在优美动听的山歌之中。
去年的农历正月十七日,我有幸参加了“布傣”的一场婚礼。新娘家在龙州县金龙镇横罗村都宽屯,新郎家在远近闻名的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美女村”。
新娘的都宽屯是一个与越南仅一山之隔的小山村。婚礼当天春雨蒙蒙,灰白色的雨雾缠绕在连绵起伏的山峰上,傍晚时分的小山村炊烟袅袅,新娘家的门前屋后一帮人正忙着张罗今晚的饭菜,人们的欢笑声、炒菜声、禽畜叫声、锅盆碗勺碰撞声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乡村独特的婚礼前奏曲。
夜幕降临,不知谁喊一声“新郎来了”,人们便不约而同跑到门口看热闹。新郎由两个伴郎、两个官郎、两个官娘陪同,他们来到门口时,被新娘家的一群女歌手挡在门外。门口一张小桌上摆放对扣着的八只碗,这样做的意思是设置门障——“酒把门”,双方要唱“入门歌”,对上十几首山歌才能入门。 “入门歌”大致内容是,女方盘问男方到来做什么,一路上经过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带了什么好礼物,娶新媳妇是否对了良辰吉日,等等,男方官郎必须以歌作答。
女方歌手唱:
笑问客人是何方,一路过来有几弯;
日来夜到辛苦了,风尘仆仆何事商?
男方官郎唱答:
客是板池小官郎,一路过来十八弯;
风雨兼程不觉苦,只为接亲大事商。
官郎一首接一首地唱,述说一路走马观花,一路寻访,经过田垌、房屋、山坡、花草树木等,赞美沿途山清水秀,特别是一口泉水清澈无比、长流不息。来到村里,看到村庄草木茂盛、鲜花盛开,像个大花园,新娘就像花园里最美丽的牡丹花……唱词生动,曲调优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赞颂和向往。
对完“入门歌”,新娘家人才搬开门障让新郎一行人进入房屋中堂。接着新郎拜堂,拜高曾祖、前前祖、后后祖、父母亲等共十二拜。拜毕,新郎的官郎和新娘的官郎、家族父老大闹中堂,双方以歌代言,唱些“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范子与玉花”“花木兰从军”之类的故事;新娘的官郎还通过娱乐性考问式的山歌,考问新郎的官郎,问盘古开天辟地、天文地理、三皇五帝、历史典故、家具农具、稻田耕地,还问世间万物、甲子、日历,天干地支是谁创造的,等等,大家边唱边聊边喝酒,彻夜不眠。
女方官郎唱道:
姑娘今年十七八,未曾出门搬过柴;
今朝交她到你手,不要让她把苦捱。
男方官郎唱答:
姑娘讲来命最好,嫁得新郎家底厚;
切菜金刀银砧板,劈柴使用银斧头。
男方官郎又唱:
姑娘好命嫁过来,三年手抱两小孩;
红颜更比旧颜靓,靓过对面红棉开。
在新娘家旁边的亲戚家里,新娘的上百个亲朋好友早就坐满了屋子,也在开一场热闹非凡的“山歌演唱会”,引得附近的越南亲戚也来唱山歌凑热闹。大家唱古歌今、谈苦说甜、对歌猜谜,现在有话筒、音箱等音响,所以歌声更嘹亮,气氛更热烈。动人的山歌一直唱到深更半夜,边陲小山村沉醉在幸福的歌声里。
凌晨,新娘的官郎一边以歌代言,一边把白米、钱、新娘“生辰八字”以及一张写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的字条用布包好,作为“宝玉”。这“宝玉”寓意结婚以后生活在金钱、白米中,丰衣足食,生活无忧。字条上的词句意为:我家的闺女如生于丽水的金子、出自昆仑山的玉石一样宝贵。“宝玉”要互相传递,传遍坐在中堂的每个父老怀抱,然后才送给接新娘的官郎。官郎接到“宝玉”后,付给新娘母亲72元功恩钱。在刚才“宝玉”的传递过程中,传到谁的手中,谁都要唱山歌以示祝福新人。
凌晨一点半,屋外仍细雨如丝,春寒料峭。梳妆打扮后的漂亮新娘在四个伴娘、两个官郎、一个官娘和一个挑担子的小姑娘陪同下,要出门去新郎家了。按传统习俗,新娘和伴娘出门每人都要戴一顶尖顶斗笠,官娘还要带一个壮锦编织的漂亮袋子,嫁妆除了家用电器,最少不了的是用自织的壮锦做面料的四床棉被和两个枕头。出门前,新娘的官郎照样以歌代言,嘱咐新娘到新家后如何做人持家,如何孝敬父母,等等,殷殷教导,情真意切。新娘离开后,娘家的亲友们仍通宵达旦地唱歌。
凌晨两点多,当新娘一行人驱车到达新郎家时,新郎家中正举行“补粮”仪式,天琴法师手持天琴,盘坐在屋子中堂邊弹边唱,祈求新郎家中父老长命百岁、幸福安康。
天亮了,开始进行拜堂仪式,新娘的官郎在旁边唱山歌叮嘱新娘:
送你来到新家里,孝敬老人懂道理;
勤俭持家共努力,致富路上千万里。
第二天中午,在都宽屯新娘家和板池屯新郎家,热热闹闹的婚宴分别举行,双方的亲朋好友兴高采烈,举杯畅饮。酷爱山歌、歌不离口的壮家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把酒言歌的好机会。在新郎家酒席上便有人边吃喝边风趣地唱起来:
择得吉日把亲娶,亲朋好友人真多;
难得厨师忙日夜,办得丰盛满宴席。
朋友真诚来祝贺,大杯美酒敬哥喝;
满台酒菜哥吃尽,讲来糊涂真羞耻。
大家听了都被逗笑了,这开心的笑声,笑出了边陲壮家人满满的快乐和幸福……
作者简介:农林,壮族,崇左市作家协会、崇左市戏剧家协会、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用汉文和壮文撰写的民间故事、论文、新闻等作品400多篇,发表漫画作品数十幅。论文、新闻和戏剧作品多次获自治区级、国家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