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是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涯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影响因素。小学和幼儿园时期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应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本文对幼小衔接和家校共育问题展开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儿童学习习惯养成对策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校共育;儿童学习习惯
引言:
如今,随着课程标准的更新与完善,教育者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逐渐认识到学习习惯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和学校应该针对儿童特点,做好幼衔接工作,并利用家校共育手段,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双方力量,促进儿童学习习惯培养工作质量提高。
1.幼小衔接和家校共育对儿童学习习惯的影响
1.1儿童阶段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
习惯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具有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中,学习习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人类一生都在不停地接触新的事物,不停地学习,而学习新事物的过程需要良好学习习惯的支撑。儿童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这时儿童的学习习惯关乎着将来的发展,良好学习习惯是未来发展中的基础。
1.2幼小衔接是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的准备
小学与幼儿园在教育模式及教育内容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很容易使幼儿进入到学习适应困境。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促进幼儿园教育根据幼儿的需求,逐渐向小学教育模式靠近,为儿童进入小学提前做好衔接准备,在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上做好改进工作,为进入小学接受教育做好准备工作。
1.3家校共育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校和家庭都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尤其在儿童时期,家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儿童良好学习习惯教育工作中,更应该利用好家庭教育功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作用下,提升儿童学习习惯培养工作水平,为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双重教育保障[1]。
2.幼小衔接及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2.1简单的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很多幼师对幼小衔接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幼小衔接就是根据小学教育模式,转变幼儿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际上,幼小衔接是指针对教育环境、教育制度等因素,解决儿童学习适应性问题。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方式,没有将幼小衔接理念落到实处,并且违背了幼儿的学习特征。只有深化幼小衔接理念,根据幼儿发展特征,以“解决幼儿适应性问题”为主要目的,才能更好地发挥幼小衔接的作用。
2.2幼儿园与家长的配合不够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养育者,也是孩子一生中最亲密的老师,因此,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具有很大影响。有些家长将幼小衔接工作全部推给幼儿园,没有主动担任起应尽的责任了,幼儿园与家长联系不足,影响工作效率。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不够,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在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教授孩子各种小学的知识,但由于家长并没有掌握好度量,知识内容和数量超出了幼儿的接受范围。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难度的知识内容,会使幼儿感受一种压力感,从而惧怕升学,对学习也会产生一种厌恶心理,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培养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3.1更新教师和家长的思想
教师和家长作为儿童的主要教育力量,应该共同承担起幼小衔责任,为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打好衔接基础。家长和教师的思想观念影响其教育行为,因此,更新思想观念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师应树立研学、探索精神,对幼小衔接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新课程标准,围绕儿童学习习惯培养工作,创新幼小衔接教育模式。其次,教师应积极联系家长,帮助家长认识到儿童学习习惯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更新家长的思想,呼吁家长与学校进行良好合作,共同参与到幼小衔接教育活动之中,帮助儿童提高学习适应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2]。
3.2提升儿童学习行动意识
幼儿园教育中已经涉及到儿童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是,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来看,他们在进行读写任务时,很难集中注意力,并且很多幼師对幼儿的学习状态及行为习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幼儿在进入小学阶段很难改正以往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师应该在读写教学中关注幼儿的行为,对待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错误坐姿等等,进行及时的更正。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为了促进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家长需要在平时生活中,渗透教育活动,让幼儿意识到学习知识的趣味。例如,家长带幼儿去超市买菜时,可以利用蔬菜上的标签,教授幼儿识字,并且要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夸奖,通过真实的生活题材,引导幼儿学习,有利于幼儿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意识。
3.3促成幼儿独立自主习惯
幼儿园教育强调关注与指导,而小学教育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独立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加强联系,共同开展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能力的活动,促使幼儿更好的适应小学学习需求。家长应该为幼儿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让幼儿按时上学、自己穿衣、自己收拾学习用品、自主完成家庭作业等等,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提问环节,促进幼儿自主思考。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适当的问题,让幼儿通过阅读进行回答,使幼儿更好的融入到小学课堂制度中,养成自主探索、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3]。
结束语:
总之,促进儿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单凭教师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有效发挥幼小衔接的作用。实际上,培养儿童学习习惯还有很多方法,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常梦珂. 父母参与幼小衔接教育与儿童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1.
[2]郭利婷,李晖,赵静怡.“去小学化”政策综述研究:内容、价值、执行效果及思考[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07):81-83.
[3]蔡黄娟.捧着一颗心来——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理论的实用性研究[J].新课程,2020(50):2.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校共育;儿童学习习惯
引言:
如今,随着课程标准的更新与完善,教育者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逐渐认识到学习习惯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和学校应该针对儿童特点,做好幼衔接工作,并利用家校共育手段,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双方力量,促进儿童学习习惯培养工作质量提高。
1.幼小衔接和家校共育对儿童学习习惯的影响
1.1儿童阶段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
习惯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具有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中,学习习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人类一生都在不停地接触新的事物,不停地学习,而学习新事物的过程需要良好学习习惯的支撑。儿童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这时儿童的学习习惯关乎着将来的发展,良好学习习惯是未来发展中的基础。
1.2幼小衔接是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的准备
小学与幼儿园在教育模式及教育内容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很容易使幼儿进入到学习适应困境。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促进幼儿园教育根据幼儿的需求,逐渐向小学教育模式靠近,为儿童进入小学提前做好衔接准备,在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上做好改进工作,为进入小学接受教育做好准备工作。
1.3家校共育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校和家庭都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尤其在儿童时期,家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儿童良好学习习惯教育工作中,更应该利用好家庭教育功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作用下,提升儿童学习习惯培养工作水平,为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双重教育保障[1]。
2.幼小衔接及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2.1简单的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很多幼师对幼小衔接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幼小衔接就是根据小学教育模式,转变幼儿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际上,幼小衔接是指针对教育环境、教育制度等因素,解决儿童学习适应性问题。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方式,没有将幼小衔接理念落到实处,并且违背了幼儿的学习特征。只有深化幼小衔接理念,根据幼儿发展特征,以“解决幼儿适应性问题”为主要目的,才能更好地发挥幼小衔接的作用。
2.2幼儿园与家长的配合不够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养育者,也是孩子一生中最亲密的老师,因此,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具有很大影响。有些家长将幼小衔接工作全部推给幼儿园,没有主动担任起应尽的责任了,幼儿园与家长联系不足,影响工作效率。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不够,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在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教授孩子各种小学的知识,但由于家长并没有掌握好度量,知识内容和数量超出了幼儿的接受范围。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难度的知识内容,会使幼儿感受一种压力感,从而惧怕升学,对学习也会产生一种厌恶心理,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培养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3.1更新教师和家长的思想
教师和家长作为儿童的主要教育力量,应该共同承担起幼小衔责任,为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打好衔接基础。家长和教师的思想观念影响其教育行为,因此,更新思想观念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师应树立研学、探索精神,对幼小衔接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新课程标准,围绕儿童学习习惯培养工作,创新幼小衔接教育模式。其次,教师应积极联系家长,帮助家长认识到儿童学习习惯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更新家长的思想,呼吁家长与学校进行良好合作,共同参与到幼小衔接教育活动之中,帮助儿童提高学习适应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2]。
3.2提升儿童学习行动意识
幼儿园教育中已经涉及到儿童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是,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来看,他们在进行读写任务时,很难集中注意力,并且很多幼師对幼儿的学习状态及行为习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幼儿在进入小学阶段很难改正以往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师应该在读写教学中关注幼儿的行为,对待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错误坐姿等等,进行及时的更正。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为了促进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家长需要在平时生活中,渗透教育活动,让幼儿意识到学习知识的趣味。例如,家长带幼儿去超市买菜时,可以利用蔬菜上的标签,教授幼儿识字,并且要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夸奖,通过真实的生活题材,引导幼儿学习,有利于幼儿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意识。
3.3促成幼儿独立自主习惯
幼儿园教育强调关注与指导,而小学教育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独立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加强联系,共同开展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能力的活动,促使幼儿更好的适应小学学习需求。家长应该为幼儿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让幼儿按时上学、自己穿衣、自己收拾学习用品、自主完成家庭作业等等,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提问环节,促进幼儿自主思考。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适当的问题,让幼儿通过阅读进行回答,使幼儿更好的融入到小学课堂制度中,养成自主探索、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3]。
结束语:
总之,促进儿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单凭教师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有效发挥幼小衔接的作用。实际上,培养儿童学习习惯还有很多方法,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常梦珂. 父母参与幼小衔接教育与儿童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1.
[2]郭利婷,李晖,赵静怡.“去小学化”政策综述研究:内容、价值、执行效果及思考[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07):81-83.
[3]蔡黄娟.捧着一颗心来——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理论的实用性研究[J].新课程,20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