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培训效果评估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尚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本文采用文献法与专家访谈法,以高星级酒店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一个适用于高星级酒店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以此来缓解现状。
【关键词】管理培训;高星级酒店;效果评估
21世纪是人力资本的时代,人才的竞争也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制胜点。培训作为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日益受到企业高层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企业重点投资与发展的人力资源模块。
中国酒店业在30年的改革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与广州亚运会的举办,酒店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与此同时,随着国际酒店纷纷逐鹿中国酒店市场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上述的机遇与挑战给酒店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酒店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针对酒店主要效益创造者的管理者开展的管理培训就显得更加重要。
但是,目前高星级酒店中缺乏科学系统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大部分评估都仅停留在培训效果评估的最低层面即反应层面,并没有上升到组织层面的绩效分析。很多酒店对培训效果评估不以为然,认为培训的贡献并不会因为不评估就消失了。然而,事实上这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危害,由于没有量化培训的贡献,很多人会认为培训没有价值,进一步也会弱化企业决策者对培训投入的信心。因此,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尤为重要,而培训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培训效果评估的关键更是重中之重。
1.评估指标的制定原则
1.1相关性
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应与培训效果相关。培训效果评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看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培训指标的选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培训目标或培训种类等。而本研究关注的是管理培训,它属于企业培训中的一大类别,是主要针对管理层的培训活动,其目的是传授管理知识与管理技能,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帮助受训者调整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因此,评估指标应结合这些目标来制定,同时,也要考虑到高星级酒店的特点及其对管理培训的需求和预期要达到的目标。
1.2可操作性
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应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而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评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是针对高星级酒店来构建的,目前高星级酒店在培训评估工作上投入的资源相对有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指标选取时,应尽量选择相对易于收集数据的项目,避免那些受训者较难回答或涉及隐私的指标。
1.3全面性
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应包涵范围广,涉及培训效果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短期的考核指标还包括类似企业绩效的长期考核指标。基于以上三点,本研究在指标选取阶段,将参考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从培训的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个层面来合理选取指标,同时结合培训的目的、高星级酒店的实际情况等综合因素来筛选指标。
2.基于文献研究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初建
2.1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1959年柯克帕特里克提出了培训的四层次模型,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效果层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这也是目前国内外企业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模型。1994年考夫曼提出了培训的五层次评估模型,他对柯克帕特里克四层次模型的第一层—反应层进行了扩展,增加了对培训可能性的考察,并添加了第五层来讨论培训项目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等社会层面的问题。1996 年,杰克飞利浦对柯克帕特里克四层次评估模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投资回报率这一财务评估层,作为评估的第五个层次,从财务这一新视角来衡量培训对整个组织的影响。2004年阿尔瓦雷斯等人在回顾之前模型与文献的基础上,总结提炼成了IMTEE模型(培训评估与培训效果的综合模型)。该模型不仅提出了需求分析、培训内容及设计、受训人员的变化以及组织报偿四个评估层次,还提出了六大类指标:反应、培训后的自我效能、认知学习、培训绩效、迁移绩效以及结果。
2.2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专门针对酒店培训效果评估的研究较少,针对酒店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的研究更少。大多的研究是从整个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部分的涉及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的设计,如闫德伟(2004)的《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证分析》。另一部分文献则是从培训的角度对酒店的系统培训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部分的涉及了培训评估体系的建立,但大都仅停留在介绍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基本上没有培训成本-收益的定量研究。
相比其他文献而言,潘秋鸿(2007)《高星级饭店培训效果评估研究》对酒店培训效果评估的研究进行地最为全面深入。他在柯克帕特里克四层次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我国高星级饭店的“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各个指标的评估方法及权重分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但文章将所有类型的培训看为一个整体,忽略了不同培训项目指标选择及权重分配的不同。这也为本文在这方面的探索留有相当的空间。
笔者以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作为主要参考,结合其他培训效果评估模型中提及的评估内容及酒店行业的特点,从涉及评估指标的相关文献中整理、汇总出18项指标,具体如下:课程设置情况、受训者的课堂参与程度、教师授课情况、教学设施及后勤服务情况、培训组织工作情况、受训者对相关知识和原理的掌握情况、受训者管理技能的提高、受训者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受训者的压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的提高、受训者的岗位持续学习能力的提高、受训者的人际和文化适应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增强、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员工离职率的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企业或部门的效率的提高、企业或部门成本的节约、客房入住率。
3.基于专家访谈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完善
访谈法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笔者先后与4位人力资源管理及管理培训领域的专家、4位酒店的培训管理人员及4位高星级酒店中高层进行了访谈。 结合研究内容,访谈目的在于了解高星级酒店的管理培训目的、需求,以及他们所关注的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并通过访谈对已汇总出的评估指标进行修改,使得评估指标体系更加完善。根据访谈目的,按照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来进行访谈。在向被访者介绍了访谈目的和本研究的意义之后,访谈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首先,酒店进行管理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其次,酒店通常从哪几个方面对管理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最后,对已总结出的 18 项评估指标有什么建议。
汇总以上访谈结果,结合评估指标制定原则,对已总结出的18项指标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具体结果是,将原来的“课程设置情况”指标细化为“课程内容的启发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培训时间安排的科学性”三项;将“教师授课情况”细化为“教师讲授的逻辑性”、“教师的课堂感染力”两项;将“教学设施及后勤服务情况”细化为“培训材料的准备情况”、“教学环境与设备情况”两项;将“受训者管理技能的提高”细化为“受训者的决策能力的提高”、“受训者的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两项。删除了企业或部门成本的节约、客房入住率两项。
综合以上两部分的工作,笔者最终汇总、整理出了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一所示。
表一 高星级酒店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总之,在制定高星级酒店管理培训效果的评估指标时,我们应该充分结合高星级酒店与管理类培训的特点,构建一个相关性高的、可操作性强的、全面与系统的指标考核体系。 [科]
【参考文献】
[1]张庆玲,张斌,张宝和.人才资本理论综述.华东经济管理,2007.05,21(5):129-132.
[2]马德明.公务员培训效果评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分析.攀登(双月刊), 2007(4):117-121.
[3]王鲁捷,钟磊,孙启霞.企业培训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培训,2002(12):21-23
[4]赵颖慧.试论培训效果评估[学位论文].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5]蔡蓉蓉.高星级饭店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系统的构建[学位论文].青岛:青岛大学,2005.
[6]潘秋鸿.高星级饭店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学位论文].青岛:青岛大学,2007.
[7]沈亭亭.酒店培訓效果评估研究—以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为例[学位论文].广州:暨南大学,2008.
[8]Kirkpatrick, D. L. Evaluation. In R. L. Craig (E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96: 249-312.
[9]Kaufman,P.,Keller,J.M.Levels of Evaluation: Beyond Kirkpatrick.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Quarterly, Winter 1994, 5(4): 371-380.
[10]Phillips,J.J.Return on investment-Beyond the four Levels.in Academy of HRD 1995.Conference Proceedings,E.Holton(ED),1995:42.
【关键词】管理培训;高星级酒店;效果评估
21世纪是人力资本的时代,人才的竞争也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制胜点。培训作为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日益受到企业高层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企业重点投资与发展的人力资源模块。
中国酒店业在30年的改革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与广州亚运会的举办,酒店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与此同时,随着国际酒店纷纷逐鹿中国酒店市场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上述的机遇与挑战给酒店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酒店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针对酒店主要效益创造者的管理者开展的管理培训就显得更加重要。
但是,目前高星级酒店中缺乏科学系统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大部分评估都仅停留在培训效果评估的最低层面即反应层面,并没有上升到组织层面的绩效分析。很多酒店对培训效果评估不以为然,认为培训的贡献并不会因为不评估就消失了。然而,事实上这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危害,由于没有量化培训的贡献,很多人会认为培训没有价值,进一步也会弱化企业决策者对培训投入的信心。因此,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尤为重要,而培训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培训效果评估的关键更是重中之重。
1.评估指标的制定原则
1.1相关性
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应与培训效果相关。培训效果评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看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培训指标的选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培训目标或培训种类等。而本研究关注的是管理培训,它属于企业培训中的一大类别,是主要针对管理层的培训活动,其目的是传授管理知识与管理技能,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帮助受训者调整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因此,评估指标应结合这些目标来制定,同时,也要考虑到高星级酒店的特点及其对管理培训的需求和预期要达到的目标。
1.2可操作性
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应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而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评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是针对高星级酒店来构建的,目前高星级酒店在培训评估工作上投入的资源相对有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指标选取时,应尽量选择相对易于收集数据的项目,避免那些受训者较难回答或涉及隐私的指标。
1.3全面性
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应包涵范围广,涉及培训效果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短期的考核指标还包括类似企业绩效的长期考核指标。基于以上三点,本研究在指标选取阶段,将参考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从培训的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个层面来合理选取指标,同时结合培训的目的、高星级酒店的实际情况等综合因素来筛选指标。
2.基于文献研究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初建
2.1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1959年柯克帕特里克提出了培训的四层次模型,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效果层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这也是目前国内外企业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模型。1994年考夫曼提出了培训的五层次评估模型,他对柯克帕特里克四层次模型的第一层—反应层进行了扩展,增加了对培训可能性的考察,并添加了第五层来讨论培训项目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等社会层面的问题。1996 年,杰克飞利浦对柯克帕特里克四层次评估模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投资回报率这一财务评估层,作为评估的第五个层次,从财务这一新视角来衡量培训对整个组织的影响。2004年阿尔瓦雷斯等人在回顾之前模型与文献的基础上,总结提炼成了IMTEE模型(培训评估与培训效果的综合模型)。该模型不仅提出了需求分析、培训内容及设计、受训人员的变化以及组织报偿四个评估层次,还提出了六大类指标:反应、培训后的自我效能、认知学习、培训绩效、迁移绩效以及结果。
2.2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专门针对酒店培训效果评估的研究较少,针对酒店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的研究更少。大多的研究是从整个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部分的涉及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的设计,如闫德伟(2004)的《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证分析》。另一部分文献则是从培训的角度对酒店的系统培训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部分的涉及了培训评估体系的建立,但大都仅停留在介绍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基本上没有培训成本-收益的定量研究。
相比其他文献而言,潘秋鸿(2007)《高星级饭店培训效果评估研究》对酒店培训效果评估的研究进行地最为全面深入。他在柯克帕特里克四层次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我国高星级饭店的“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各个指标的评估方法及权重分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但文章将所有类型的培训看为一个整体,忽略了不同培训项目指标选择及权重分配的不同。这也为本文在这方面的探索留有相当的空间。
笔者以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作为主要参考,结合其他培训效果评估模型中提及的评估内容及酒店行业的特点,从涉及评估指标的相关文献中整理、汇总出18项指标,具体如下:课程设置情况、受训者的课堂参与程度、教师授课情况、教学设施及后勤服务情况、培训组织工作情况、受训者对相关知识和原理的掌握情况、受训者管理技能的提高、受训者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受训者的压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的提高、受训者的岗位持续学习能力的提高、受训者的人际和文化适应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增强、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员工离职率的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企业或部门的效率的提高、企业或部门成本的节约、客房入住率。
3.基于专家访谈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完善
访谈法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笔者先后与4位人力资源管理及管理培训领域的专家、4位酒店的培训管理人员及4位高星级酒店中高层进行了访谈。 结合研究内容,访谈目的在于了解高星级酒店的管理培训目的、需求,以及他们所关注的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并通过访谈对已汇总出的评估指标进行修改,使得评估指标体系更加完善。根据访谈目的,按照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来进行访谈。在向被访者介绍了访谈目的和本研究的意义之后,访谈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首先,酒店进行管理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其次,酒店通常从哪几个方面对管理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最后,对已总结出的 18 项评估指标有什么建议。
汇总以上访谈结果,结合评估指标制定原则,对已总结出的18项指标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具体结果是,将原来的“课程设置情况”指标细化为“课程内容的启发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培训时间安排的科学性”三项;将“教师授课情况”细化为“教师讲授的逻辑性”、“教师的课堂感染力”两项;将“教学设施及后勤服务情况”细化为“培训材料的准备情况”、“教学环境与设备情况”两项;将“受训者管理技能的提高”细化为“受训者的决策能力的提高”、“受训者的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两项。删除了企业或部门成本的节约、客房入住率两项。
综合以上两部分的工作,笔者最终汇总、整理出了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一所示。
表一 高星级酒店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总之,在制定高星级酒店管理培训效果的评估指标时,我们应该充分结合高星级酒店与管理类培训的特点,构建一个相关性高的、可操作性强的、全面与系统的指标考核体系。 [科]
【参考文献】
[1]张庆玲,张斌,张宝和.人才资本理论综述.华东经济管理,2007.05,21(5):129-132.
[2]马德明.公务员培训效果评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分析.攀登(双月刊), 2007(4):117-121.
[3]王鲁捷,钟磊,孙启霞.企业培训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培训,2002(12):21-23
[4]赵颖慧.试论培训效果评估[学位论文].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5]蔡蓉蓉.高星级饭店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系统的构建[学位论文].青岛:青岛大学,2005.
[6]潘秋鸿.高星级饭店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学位论文].青岛:青岛大学,2007.
[7]沈亭亭.酒店培訓效果评估研究—以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为例[学位论文].广州:暨南大学,2008.
[8]Kirkpatrick, D. L. Evaluation. In R. L. Craig (E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96: 249-312.
[9]Kaufman,P.,Keller,J.M.Levels of Evaluation: Beyond Kirkpatrick.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Quarterly, Winter 1994, 5(4): 371-380.
[10]Phillips,J.J.Return on investment-Beyond the four Levels.in Academy of HRD 1995.Conference Proceedings,E.Holton(ED),199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