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大工程”提高组织工作质量水平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区组织部长会议精准对标党的十九大关于组织工作的新要求和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的新部署,为今年全区组织工作描绘了清晰路径和施工蓝图,站位高、定位准、目标明、措施实。吴忠市将以贯彻会议精神为统揽,精心实施“铸魂、壮骨、强龙、聚才、锻钢”五大工程,把2018年作为“五大工程”的组织实施年、2019年作为深化拓展年、2020年作为巩固提高年,以钉钉子精神,一年接着一年干,为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实施“铸魂工程”。始终绷紧讲政治这根弦,坚决抓住加强政治建设这件事,铸牢政治建设的根和魂,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健全完善经常性学习教育机制,抓住“关键少数”、抓实基层支部、抓严督查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严格尊崇维护党章,认真落實《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提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质量,推动形成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实施“壮骨工程”。坚持政治标准,把好政治关,落实“五看五选五不用”要求,严格执行“凡提四必”,用好“负面清单”,做到“首关不过、余关莫论”。坚持事业为上,着眼事业所需、专业相符,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坚持精准科学,建立一线考察考核干部机制,用足用好县(市、区)和市直班子、市管干部全覆盖“大调研”成果,抓好处科级干部“三评一推优”日常考核,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做到“立体识人、辩证识人”。坚持专业要求,开展创新驱动、脱贫富民、区域协调发展等精准化培训,在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岗位培养干部,做到“能力要强、素质要高”。坚持严管厚爱,强化管理监督,推动能上能下办法、容错纠错机制落实落地,做到“从严管理、真心关爱”,让组织的温暖阳光照亮干部担当干事的奋进之路。
  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实施“强龙工程”。深化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从严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全面推行支部主题党日,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认真抓好“党建促进月”活动,探索开展“党建+”“支部+”模式,开展“智慧党建”试点。深入推进农村“三大三强”行动和“两个带头人”工程,推广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做法,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考核。抓实城市党建“五化一提升”,严格落实机关党建基本制度,深入推进国企“三好一促进”活动和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五个一”党建工程。严把发展党员政治关,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升远程教育站点建管水平,开展精品党课、主题党日优秀案例评选。完善基层工作经费增长机制,扩大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2020行动”和“基层活动阵地功能提升行动”成果,落实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职务补贴,全覆盖建立书记抓党建“四个清单”,常态化开展互观互检,用好考核和互检结果,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着力推进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实施“聚才工程”。注重人才项目的牵引,深入推进健康产业、特色食品、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纺织、全域旅游、职业技能培训等七大产业人才高地建设,立起产业人才高地建设的“四梁八柱”。实施产业人才高地聚智计划和急需紧缺人才精准引进计划,持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实施“吴忠籍学子返乡创业行动”,抓好人才项目实施,培养一批“金牌工人”“首席技师”,持续壮大“永久牌”本土人才队伍。完善党管人才的保障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统筹协调,建立督办落实制度,探索开展专项述职,推动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吸纳,落实党委(党组)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充分发挥决策咨询委员会和政府顾问作用。放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效应,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促进人才发展政策落地见效。
  着力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实施“锻钢工程”。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带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学标兵·学老兵”“老组工讲传统、年轻组工谈体会”活动。践行公道正派的价值理念。始终做到心里干净、做事规矩、敢于担当。提高履职尽责的专业素养。加强学习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加大交流轮岗,不断提高专业思维、培育专业素养、掌握专业方法。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打响擦亮“组织部长讲党课”品牌,持续开展“百名组工干部下基层连民心”活动。坚守清正廉洁的为政底线,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在打造模范部门过硬队伍中坚决扛起组织使命,真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作者系吴忠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谢 斌
其他文献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如今,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正上演着垃圾的“变形记”:一边“吃进”废旧物资,一边“吐出”再生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和循环利用,越来越多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被“点石成金”,变废为宝。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让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在深挖“城市矿产”的同时,标注上了绿色发展的标签。  始建于2008年的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是目前宁夏唯一、西北综合性最强的国家“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编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编办的大力指导下,全区机构编制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积极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为全区经济社
期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号召,人民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
期刊
灵武市地处宁夏中部经济核心区,1996年5月撤县设市,是国家重要的煤电化工基地、羊绒产业基地及自治区沿黄城市带经济核心区重要城市,银川综合保税区所在地。自治区成立60年来,灵武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创新苦干,激情跨越,奋力开创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走出一条产业带动、绿色引领、城乡共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全国综
期刊
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和原则更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参加宁夏代表团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时说,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为保证宪法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障
期刊
充分发挥政协协商的平台作用  3月4日,崔波委员在分组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时,建议在多领域开展协商中,充分发挥政协协商的平台作用。  崔波表示,两个报告总结工作全面翔实,肯定成绩客观实在,经验概括提纲挈领,分析问题切中要害,工作建议思路清晰,是一篇重点突出、特点鲜明、亮点频现的好报告,是一篇求真务实、改革创新、鼓舞人心的好报告,我完全赞成。崔波说,五年来十二届全国政协全面加
期刊
3月1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宁夏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宁夏厅举行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审议。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區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主席咸辉,参加审议。  人民大会堂宁夏厅内春意盎然、暖意融融。咸辉、马汉成、杨玉经、
期刊
3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宁夏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参加审议并发言。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主持会议并发言。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主席咸辉发言。  全国人大代表许传智、李锐、吴玉才、马汉成、金汝彬、潘锋、马恒燕、许宁、邵俊杰、杨玉经、李郁华、马玉山、喜清江、马慧娟、万新恒分别发言。  许传智代表说,全
期刊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宁夏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参加审议并发言,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主持会议并发言,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主席咸辉发言。  全国人大代表许传智、李锐、吴玉才、马汉成、金汝彬、潘锋、马恒燕、许宁、杨玉经、马玉山、李郁华、喜清江、方敏、陈春平、万新恒、王东新、邵俊杰、马慧娟分别发言。代表们认
期刊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组织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内容,很快“刷爆”了宁夏人的朋友圈。  “60周年庆祝活动是全区各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足以说明对宁夏的重视。我们回去后要把报告精神落实好,把大庆活动组织好,用实际行动回报这份厚重的关爱。”陈春平代表说,自治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