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传授知识信息、开展教学活动、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场地,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通常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单向传输,忽略了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互动,从而导致整个课堂枯燥乏味、缺乏生机,教学效率差强人意。因此,打造充满活力、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刻不容缓。本文将从注重情感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引进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四个方面出发,分析打造初中语文活力课堂的有效途径和基本策略。
一、注重情感教育,创设和谐课堂
情感是学生认知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情感教育则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只有注重情感教育,才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愉悦学生身心,最终使初中语文课堂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方面可以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情感因素,并将自身丰富的情感带入课堂教学和课文讲解过程中,以情动人,感染和带动学生,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认知;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展开平等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倾听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和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和表达,创设更加和谐的语文课堂。
二、改进教学方法,打造活力课堂
教学方法的运用直接影响了知识传播的速度和质量,影响着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达成,也决定着活力课堂的打造和构建。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有效改进和革新课堂教学的方法,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将问题作为启发点来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具体来说,语文教师首先可以针对语文知识的重难点、学生思维特点等要素巧妙地设计问题,为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自觉、主动地展开自主探究,深入知识形成过程中,从而深入理解知识的本质内容与基本规律。
例如,在教授《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为了调动学生们的思考动机,我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通过阅读课文,大家思考为什么作者会暴怒无常?课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愧疚?问题提出后,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们结合课文对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
(二)组建学习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是一种方便学生进行自主、深入学习的有效方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全班的学生们都分为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保证每个小组之间的整体水平相当,从而奠定小组合作与竞争的基础。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任务,以促进小组合作的自然生成,使学生们在小组内部展开合作学习,并针对任务交流学习的情况和结果,有效实现思维的互补与观点的碰撞,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最终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富有活力。
例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本节课开始前,我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组6人,小组成员分配结束后,我为学生们下發探究任务,如下:通过阅读课文,大家思考作者如何概括赞誉济南的?济南冬天的总特征是什么?围绕总特点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在文章开头阶段,作者采用什么方法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任务下发后,各组立即展开讨论,在学生们的讨论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们多交流、多探讨,让学生们通过讨论实现优势互补的效果。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组建学习合作小组,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
三、引进信息技术,构建开放课堂
在信息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也逐渐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的开放化、多元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展示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即时性等优势和特征,能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便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用图像、视频等方式为学生直观地展示语文知识和内容,创设出真实、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让整个语文教学变得声情并茂、富有活力,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与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授《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为了加快学生们的知识理解,上课后,我先让学生们对本篇课文进行熟读,待学生们了解课文后,再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几组相关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们通过图片上的云分析天气。这时,学生们便会再次结合课文中的信息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展示,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还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丰富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便可以根据语文知识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信息,从而构建和形成更加完整、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广度与维度,让学生的学习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此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们利用网络平台自行进行资料的搜集,最终实现自主化的学习,让语文课堂真正实现“翻转”。
例如,在教授《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时,为了实现学生自主化的学习,我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引出了本节课程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们根据信息技术中的内容对课文进行学习。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的内容与资源得到了有效拓展。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了教学资源。
四、创设生活情境,营造高效课堂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和最后的归宿,新课程改革中也强调了要让教育真正地回归生活,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将与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等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当中,以充分还原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场景、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站在生活角度去理解和看待语文问题、理解语文知识,明白语文知识的具体应用,认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高效且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例如,在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父爱的伟大,为了让学生们的情感能够流入课堂,我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回顾生活中父亲是如何表现出父爱的,通过学生们的回顾,使学生们的情感得到激发,这时趁着学生们的情绪,再带领学生们对课文进一步探索。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营造了高效课堂。
五、结语
总之,打造活力语文课堂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动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从语文学科的基础特性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思维水平,并通过注重情感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引进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等策略的运用,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打造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
(责任编辑
一、注重情感教育,创设和谐课堂
情感是学生认知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情感教育则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只有注重情感教育,才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愉悦学生身心,最终使初中语文课堂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方面可以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情感因素,并将自身丰富的情感带入课堂教学和课文讲解过程中,以情动人,感染和带动学生,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认知;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展开平等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倾听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和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和表达,创设更加和谐的语文课堂。
二、改进教学方法,打造活力课堂
教学方法的运用直接影响了知识传播的速度和质量,影响着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达成,也决定着活力课堂的打造和构建。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有效改进和革新课堂教学的方法,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将问题作为启发点来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具体来说,语文教师首先可以针对语文知识的重难点、学生思维特点等要素巧妙地设计问题,为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自觉、主动地展开自主探究,深入知识形成过程中,从而深入理解知识的本质内容与基本规律。
例如,在教授《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为了调动学生们的思考动机,我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通过阅读课文,大家思考为什么作者会暴怒无常?课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愧疚?问题提出后,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们结合课文对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
(二)组建学习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是一种方便学生进行自主、深入学习的有效方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全班的学生们都分为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保证每个小组之间的整体水平相当,从而奠定小组合作与竞争的基础。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任务,以促进小组合作的自然生成,使学生们在小组内部展开合作学习,并针对任务交流学习的情况和结果,有效实现思维的互补与观点的碰撞,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最终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富有活力。
例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本节课开始前,我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组6人,小组成员分配结束后,我为学生们下發探究任务,如下:通过阅读课文,大家思考作者如何概括赞誉济南的?济南冬天的总特征是什么?围绕总特点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在文章开头阶段,作者采用什么方法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任务下发后,各组立即展开讨论,在学生们的讨论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们多交流、多探讨,让学生们通过讨论实现优势互补的效果。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组建学习合作小组,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
三、引进信息技术,构建开放课堂
在信息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也逐渐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的开放化、多元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展示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即时性等优势和特征,能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便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用图像、视频等方式为学生直观地展示语文知识和内容,创设出真实、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让整个语文教学变得声情并茂、富有活力,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与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授《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为了加快学生们的知识理解,上课后,我先让学生们对本篇课文进行熟读,待学生们了解课文后,再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几组相关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们通过图片上的云分析天气。这时,学生们便会再次结合课文中的信息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展示,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还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丰富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便可以根据语文知识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信息,从而构建和形成更加完整、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广度与维度,让学生的学习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此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们利用网络平台自行进行资料的搜集,最终实现自主化的学习,让语文课堂真正实现“翻转”。
例如,在教授《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时,为了实现学生自主化的学习,我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引出了本节课程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们根据信息技术中的内容对课文进行学习。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的内容与资源得到了有效拓展。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了教学资源。
四、创设生活情境,营造高效课堂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和最后的归宿,新课程改革中也强调了要让教育真正地回归生活,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将与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等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当中,以充分还原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场景、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站在生活角度去理解和看待语文问题、理解语文知识,明白语文知识的具体应用,认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高效且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例如,在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父爱的伟大,为了让学生们的情感能够流入课堂,我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回顾生活中父亲是如何表现出父爱的,通过学生们的回顾,使学生们的情感得到激发,这时趁着学生们的情绪,再带领学生们对课文进一步探索。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营造了高效课堂。
五、结语
总之,打造活力语文课堂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动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从语文学科的基础特性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思维水平,并通过注重情感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引进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等策略的运用,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打造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