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①这正是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如列宁所说:“使马克思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发展着的开放的科学体系,170多年的历史实践反复证明它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先后经过多少学派形形色色的攻击、亵渎,不仅没有被驳倒,反而不断开拓新的境域,变为与日俱增地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最有力的事实是社会主义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中国道路”得到世界广泛认同。当今作为西方垄断资本主义统治意识的新自由主义一次又一次地掀起诋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逆风,妄言它“过时”了,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更惨重的失败。普遍真理是驳不倒的,永远不会过时。结合历史事实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无限生命力,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犀利解剖刀、社会主义胜利航道的灯塔。我们要立足中国和世界实际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恩格斯以辩证法的思维,敏锐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③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④列宁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矛盾的思想;毛泽东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就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党根据生产关系一定适合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相应地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科学发展、治国理政、五大部署、五化协调、五大理念、四个全面等系统理论。正如习近平所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⑤3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成果符合中国实际,释放出无比巨大威力,使中国经济由世界第十位上升为第二大经济体,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⑥这一论述,既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任务,也揭示了它的强大生命力源泉来自于对客观存在深化认识的创新,意义非常重大,内涵十分丰富。本文仅就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实际来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谈点学习体会。体会可以概括为正确处理下面五个关系。
(一)学习和实践的关系。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思想武器。现在流行一种浮躁之风,不认真学习,却抓住一点表象哇啦哇啦夸夸其谈,乱加评头论足。这种风气只能助长思想混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规律。应当提倡刻苦学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一些经典著作,把握基本原理,以此为武器指导实践、认真思考。所谓实践并非盲干,而是以原有的前人在实践基础上提炼的科学理论为指引有意识的实践,一方面检验前人的观念,一方面发现新事物新特点。习近平同志倡导以问题为导向,就是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认识的新升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其针对性、科学性很强,能够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又赋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内容、新的生命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论,也是以往经济学中所没有的,我们党根据中国的实际,经过反复实践、认识,根据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特征,进而提高了理论自觉。
(二)批判与吸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革命的科学,对于违反客观规律的错误观念必须批判,提高人们的鉴别能力。现在需要批判的首先是宣扬私有化、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它既不符合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实际,也不断搅乱人们的思想,妄图使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变质。其次还有其他西方教条,一些人言必称美欧,用人家的话语权评论中国,扩大西方影响,使人们失去了中华魂。总之,对一切错误东西应当敢于批判,这种批判不是乱扣帽子,而是以理服人。同时,批判错误成分与吸纳正确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批判明辨正伪,才能弄清是非,剔除糟柏、吸取精华。对于西方经济学就应当采取这种科学的态度。所以,我们倡导“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点为理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为研究主体,以西方经济学中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西方经济学派别很多,鱼龙混杂,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是为大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我们不能照搬,不能兼收并蓄,更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但可以吸取西方经济学中一些有益的成分为我借用,特别是西方经济运行中积累的一些实际经验,我们可以借鉴。
(三)个人与社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就是把五大理念中的“协调”发展用在经济学研究中。恩格斯曾经揭示,资产阶级经济学原理“是从人的本性中引伸出来的。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人就是当时正在向资产者转变的中等市民,而他的本性就是在当时的历史地规定的关系中从事工业和贸易。”⑦实质上,就是以个人私利为中心的“经济人”。这是新自由主义的出发点:一切为个人。有的学者称之为“个体本位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倡导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兼顾、融合,而以社会利益作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需要认真探研。与此相关,就是协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发挥社会主义协调功能,既能调动个人、局部的积极性,又能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也是我们经济发展中的一条成功经验,需要上升为理论,尤其在多种成分、多种利益主体、多种局部差异相互关系中,防止和克服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的矛盾,在平等竞争中加强合作协同,形成协调优势发展新的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应当回答和阐明这个问题,更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 (四)国内外两个大局的关系。新的时代已经高度生产社会化,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充满矛盾,主要是西方垄断资本主义与世界人民的矛盾,一面经济合作在加强,一面军事斗争在叠加;一面倡导自由贸易,一面不时实施贸易保护。对中国来说,一面要扩大开放,一面要提高抗风险能力。这种矛盾现象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的新问题。中央提出,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是符合生产社会化规律的。但这并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分析矛盾处理矛盾,规避风险,化“危”为“机”;在我们研究中国国内问题时要研究国际经济走势,在我们研究世界经济时又要关注它对国内的影响。从哲学上说,这叫做“普遍联系”;从经济学上说,这叫“整体经济学”(当然还有其他内容)。对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应当作为整体统筹研究。如现在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已为世人所响应,而运作发展好,则有很多文章要做,理论研究应当跟上,实现创新。要更多地增强中国的话语权,也突出中国的理论优势,教育自己人,也引导全球化。
(五)经济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走在时代前面,必须海纳百川,发挥“集成”创新优势,实现多种学科互相交叉、互补共融,开拓新的境界。在五大理念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创新,核心是科技创新。如果经济学人对科技创新一无所知或者视之漠然,那就失去发言权。习近平同志把科技创新称为“第一动力”,也是对经济学原理创新的引领。这就面临许多传统观念需要破解,补上知识不足的课,更多地关注科技领域创新的趋势,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再如,绿色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此种新理念是对经济学重大挑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生态早有研究,但需要深化,包括循环经济已成为新的生产方式。鉴此,经济学应当与自然科学交叉,学习一些自然规律的基本知识。追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用自然科学交叉融合的典范是恩格斯,特别是《自然辩证法》,至今仍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实现经济理论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在于善于“集成”,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升华、开拓。同其他学科也有交叉融合问题,比如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联,需要跳出学科和行业的圈子,开拓互补的新领域,丰富整体观念。可以说,交叉集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永葆青春的重要源泉。
注释:
①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
②《列宁专题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1页。
⑤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
⑥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3~494页。
恩格斯以辩证法的思维,敏锐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③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④列宁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矛盾的思想;毛泽东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就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党根据生产关系一定适合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相应地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科学发展、治国理政、五大部署、五化协调、五大理念、四个全面等系统理论。正如习近平所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⑤3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成果符合中国实际,释放出无比巨大威力,使中国经济由世界第十位上升为第二大经济体,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⑥这一论述,既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任务,也揭示了它的强大生命力源泉来自于对客观存在深化认识的创新,意义非常重大,内涵十分丰富。本文仅就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实际来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谈点学习体会。体会可以概括为正确处理下面五个关系。
(一)学习和实践的关系。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思想武器。现在流行一种浮躁之风,不认真学习,却抓住一点表象哇啦哇啦夸夸其谈,乱加评头论足。这种风气只能助长思想混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规律。应当提倡刻苦学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一些经典著作,把握基本原理,以此为武器指导实践、认真思考。所谓实践并非盲干,而是以原有的前人在实践基础上提炼的科学理论为指引有意识的实践,一方面检验前人的观念,一方面发现新事物新特点。习近平同志倡导以问题为导向,就是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认识的新升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其针对性、科学性很强,能够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又赋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内容、新的生命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论,也是以往经济学中所没有的,我们党根据中国的实际,经过反复实践、认识,根据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特征,进而提高了理论自觉。
(二)批判与吸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革命的科学,对于违反客观规律的错误观念必须批判,提高人们的鉴别能力。现在需要批判的首先是宣扬私有化、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它既不符合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实际,也不断搅乱人们的思想,妄图使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变质。其次还有其他西方教条,一些人言必称美欧,用人家的话语权评论中国,扩大西方影响,使人们失去了中华魂。总之,对一切错误东西应当敢于批判,这种批判不是乱扣帽子,而是以理服人。同时,批判错误成分与吸纳正确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批判明辨正伪,才能弄清是非,剔除糟柏、吸取精华。对于西方经济学就应当采取这种科学的态度。所以,我们倡导“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点为理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为研究主体,以西方经济学中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西方经济学派别很多,鱼龙混杂,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是为大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我们不能照搬,不能兼收并蓄,更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但可以吸取西方经济学中一些有益的成分为我借用,特别是西方经济运行中积累的一些实际经验,我们可以借鉴。
(三)个人与社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就是把五大理念中的“协调”发展用在经济学研究中。恩格斯曾经揭示,资产阶级经济学原理“是从人的本性中引伸出来的。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人就是当时正在向资产者转变的中等市民,而他的本性就是在当时的历史地规定的关系中从事工业和贸易。”⑦实质上,就是以个人私利为中心的“经济人”。这是新自由主义的出发点:一切为个人。有的学者称之为“个体本位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倡导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兼顾、融合,而以社会利益作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需要认真探研。与此相关,就是协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发挥社会主义协调功能,既能调动个人、局部的积极性,又能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也是我们经济发展中的一条成功经验,需要上升为理论,尤其在多种成分、多种利益主体、多种局部差异相互关系中,防止和克服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的矛盾,在平等竞争中加强合作协同,形成协调优势发展新的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应当回答和阐明这个问题,更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 (四)国内外两个大局的关系。新的时代已经高度生产社会化,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充满矛盾,主要是西方垄断资本主义与世界人民的矛盾,一面经济合作在加强,一面军事斗争在叠加;一面倡导自由贸易,一面不时实施贸易保护。对中国来说,一面要扩大开放,一面要提高抗风险能力。这种矛盾现象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的新问题。中央提出,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是符合生产社会化规律的。但这并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分析矛盾处理矛盾,规避风险,化“危”为“机”;在我们研究中国国内问题时要研究国际经济走势,在我们研究世界经济时又要关注它对国内的影响。从哲学上说,这叫做“普遍联系”;从经济学上说,这叫“整体经济学”(当然还有其他内容)。对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应当作为整体统筹研究。如现在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已为世人所响应,而运作发展好,则有很多文章要做,理论研究应当跟上,实现创新。要更多地增强中国的话语权,也突出中国的理论优势,教育自己人,也引导全球化。
(五)经济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走在时代前面,必须海纳百川,发挥“集成”创新优势,实现多种学科互相交叉、互补共融,开拓新的境界。在五大理念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创新,核心是科技创新。如果经济学人对科技创新一无所知或者视之漠然,那就失去发言权。习近平同志把科技创新称为“第一动力”,也是对经济学原理创新的引领。这就面临许多传统观念需要破解,补上知识不足的课,更多地关注科技领域创新的趋势,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再如,绿色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此种新理念是对经济学重大挑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生态早有研究,但需要深化,包括循环经济已成为新的生产方式。鉴此,经济学应当与自然科学交叉,学习一些自然规律的基本知识。追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用自然科学交叉融合的典范是恩格斯,特别是《自然辩证法》,至今仍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实现经济理论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在于善于“集成”,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升华、开拓。同其他学科也有交叉融合问题,比如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联,需要跳出学科和行业的圈子,开拓互补的新领域,丰富整体观念。可以说,交叉集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永葆青春的重要源泉。
注释:
①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
②《列宁专题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1页。
⑤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
⑥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3~4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