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令人鼓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的感召下,面对新时代,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院思政工作,确保在新时代有新思想、新气象和新作为。
一、以“新时代新思想”为引领,
全面提升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养
在引人瞩目的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作为一所培养上海乃至全国综合交通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在激动、振奋之际,更深刻地体悟到了使命的召唤。
1.明确“一个任务”。学院党委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以新气象、新作为迈向新征程。进一步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以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学院的各项工作,团结带领全院师生沿着正确的航向砥砺前行。
2.建设“两个阵地”。上半年学院制定下发了《学院关于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进一步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书记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相关领导的“一岗双责”,明确部门分工,突出层层落实,强化责任追究,在思想上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根基,严密守好理论阵地。成立舆情监控领导小组,主动在各部门设立舆情网评员,不定时反馈师生思想动态,加强对现实和突发问题的研判,充分利用纸媒和新媒体相为补充,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正确引导舆论阵地。
3.打造“三支队伍”。一是打造思政课教师队伍。这支队伍通过培养和培训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把枯燥无味的大道理大理论讲成鲜活动人的好故事好案例,减少“低头族”提高“抬头率”;二是打造辅导员队伍,通过规范选聘和考核机制,增强他们的忠诚感、责任感、使命感,通过人文教育、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第二课堂”内容,当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三是打造一线教师工作队伍。通过加大师德师风建设,使他们牢固树立“上好每一堂课”的理念,保持旺盛的精力,展现扎实功底,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二、以“思政三维课堂”为基石,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自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召开以来,学院不断优化改进工作方法和路径,全力提升思政教育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绝不仅仅是一门课,还有赖于更多“思政元素”的协同,形成全员、全过程的大思政格局。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学院探索“五分钟课程思政”、推进“中国系列——技能中国”课程、引入“网络通识课程”,致力于构建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三维课堂”教育体系,使思政教育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1.“五分钟课程思政”入脑入心。学院积极推动“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不同专业的教师结合各自的课程特质及专业内容一个学期至少在一节课上的前5分钟讲授社会热点、学情案例、职业道德等内容,学期末还开展“精彩五分钟”的评选和展示,既教书又育人,既传授专业知识也注重思想教育,各门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而行,使思政教育领域无限拓展。
2.“技能中国”拓宽阵地。学院结合交通物流行业特色,在用好用活全国统编教材的基础上,以“国家·社会·行业,个人·学生·职业,国家复兴·青年践梦”三个层面分筑梦匠心、中国制造、技术创新等七个专题开设的一门思政选修课。
3.“网络通识”润物无声。对于网络通识的广阔空间,学校选择以传承中华文明和促使学生个人成长为发力点,与超星尔雅合作,借助其网络优质资源,每学期开设30门网络通识课程,内容涵盖文明起源与历史演变、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通用能力、公共必修等九个范畴,增设“在线答疑”通道,使我们的学生及时和各类专家大师在线互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以“思政彩虹工程”为支柱,
打造文明交通人成就出彩人生
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思政彩虹工程”为支柱,全力弘扬“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不断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打造文明交通人成就出彩人生的全员、全空间、全过程育人的生动局面。
学院开展“思政彩虹工程”,包括七大板块创新课程:德育教育板块包括《追梦交通人》系列活动;志愿服务中我们成立了4支志愿者队伍;职业道德板块创新性开发了教材、课程以及建立校外辅导员队伍;健康环保板块包括CIS、企业文化进教室;职业教育板块开发了骆驼车队,陶巍专家工作室、交运日红工作室,职业体验;心理教育板块则关注学生职业倦怠、心理预警机制等;素质教育板块包括四類社团、五大节活动、“交通运输之路”学生人文素养培训班等。“思政彩虹工程”充分挖掘第二课堂教育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地增强学生思政教育渗透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在传统课堂“灌输”之外再“塑造”,融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公益性为一体,促进大学生更完善地自我成长。
在令人鼓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的感召下,面对新时代,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院思政工作,确保在新时代有新思想、新气象和新作为。
一、以“新时代新思想”为引领,
全面提升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养
在引人瞩目的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作为一所培养上海乃至全国综合交通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在激动、振奋之际,更深刻地体悟到了使命的召唤。
1.明确“一个任务”。学院党委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以新气象、新作为迈向新征程。进一步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以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学院的各项工作,团结带领全院师生沿着正确的航向砥砺前行。
2.建设“两个阵地”。上半年学院制定下发了《学院关于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进一步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书记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相关领导的“一岗双责”,明确部门分工,突出层层落实,强化责任追究,在思想上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根基,严密守好理论阵地。成立舆情监控领导小组,主动在各部门设立舆情网评员,不定时反馈师生思想动态,加强对现实和突发问题的研判,充分利用纸媒和新媒体相为补充,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正确引导舆论阵地。
3.打造“三支队伍”。一是打造思政课教师队伍。这支队伍通过培养和培训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把枯燥无味的大道理大理论讲成鲜活动人的好故事好案例,减少“低头族”提高“抬头率”;二是打造辅导员队伍,通过规范选聘和考核机制,增强他们的忠诚感、责任感、使命感,通过人文教育、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第二课堂”内容,当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三是打造一线教师工作队伍。通过加大师德师风建设,使他们牢固树立“上好每一堂课”的理念,保持旺盛的精力,展现扎实功底,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二、以“思政三维课堂”为基石,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自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召开以来,学院不断优化改进工作方法和路径,全力提升思政教育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绝不仅仅是一门课,还有赖于更多“思政元素”的协同,形成全员、全过程的大思政格局。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学院探索“五分钟课程思政”、推进“中国系列——技能中国”课程、引入“网络通识课程”,致力于构建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三维课堂”教育体系,使思政教育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1.“五分钟课程思政”入脑入心。学院积极推动“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不同专业的教师结合各自的课程特质及专业内容一个学期至少在一节课上的前5分钟讲授社会热点、学情案例、职业道德等内容,学期末还开展“精彩五分钟”的评选和展示,既教书又育人,既传授专业知识也注重思想教育,各门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而行,使思政教育领域无限拓展。
2.“技能中国”拓宽阵地。学院结合交通物流行业特色,在用好用活全国统编教材的基础上,以“国家·社会·行业,个人·学生·职业,国家复兴·青年践梦”三个层面分筑梦匠心、中国制造、技术创新等七个专题开设的一门思政选修课。
3.“网络通识”润物无声。对于网络通识的广阔空间,学校选择以传承中华文明和促使学生个人成长为发力点,与超星尔雅合作,借助其网络优质资源,每学期开设30门网络通识课程,内容涵盖文明起源与历史演变、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通用能力、公共必修等九个范畴,增设“在线答疑”通道,使我们的学生及时和各类专家大师在线互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以“思政彩虹工程”为支柱,
打造文明交通人成就出彩人生
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思政彩虹工程”为支柱,全力弘扬“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不断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打造文明交通人成就出彩人生的全员、全空间、全过程育人的生动局面。
学院开展“思政彩虹工程”,包括七大板块创新课程:德育教育板块包括《追梦交通人》系列活动;志愿服务中我们成立了4支志愿者队伍;职业道德板块创新性开发了教材、课程以及建立校外辅导员队伍;健康环保板块包括CIS、企业文化进教室;职业教育板块开发了骆驼车队,陶巍专家工作室、交运日红工作室,职业体验;心理教育板块则关注学生职业倦怠、心理预警机制等;素质教育板块包括四類社团、五大节活动、“交通运输之路”学生人文素养培训班等。“思政彩虹工程”充分挖掘第二课堂教育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地增强学生思政教育渗透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在传统课堂“灌输”之外再“塑造”,融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公益性为一体,促进大学生更完善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