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雪节气过后,北方已是隆冬,一片萧瑟。而江汉平原仍是浓浓的残秋,堤坝上的野草变得枯黄,湖畔、沟渠两侧的柳树、白杨,枝叶半枯半黄,随风飘逸,萎黄的芦苇、洁白的花绒在轻吟浅唱,成片的水杉,染成厚重的古铜色,犹如一幅铜版画。
这是我第一次来湖北监利,与同行的几位友人在长江大堤、洪湖岸边走走,领略江湖原野的秀美风光。一泓泓水田,留下一杆杆挺立、干枯的荷枝和低垂的荷叶,这不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真实写照吗?一望无际的稻田,被田埂切割成一格格方块,水稻收割后,留下长长的稻草根部,远远望去,一片金黄。
从福田镇流金泛银的四湖河到柘木乡赖桥村,迎接我们的是位名叫赖晓平的乡村医生,看上去五十开外,身材高大,头发稀疏,说话当地口音浓重,他热情地把我们迎到家里。这是一栋两层楼房,大门两侧刻有一副楹联:古木卧桥观无边风月,小楼藏宝溯千载文明。細品此联,可揭开柘木乡古村的密码和楼主的人生经历!
1980年,17岁的赖晓平,读完高中一年级,由大队推荐上了监利卫生学校,1982年毕业,到湖南岳阳第一人民医院进修两年,而后在柘木乡从医至今。其爱人魏杏元,也是村里的防疫医生。怪不得在他家一楼的客厅旁,开了一间药店,门前还挂有“柘木乡赖桥中心卫生室”的牌子。
赖晓平把我们领到二楼的一个房间里,原来这是他的私人“博物馆”。围绕墙体搭建的架子上,摆放着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斧、石锛、石质箭矢、石锚等。有春秋战国时期和汉、宋代的陶器,诸如陶豆、陶鼎、陶壶等。还有满书架的古线装书籍,以及巾织类物件。“这些古董是怎么搜集到的?”我好奇地问。“凭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呗!”赖晓平答道。参观了他的家庭博物馆,方知赖晓平不仅是位称职的乡村医生,而且是乡土文化的守望者。他自称为“拾荒者”,对江汉平原古老文化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只要有历史文物价值,无论是有形或无形的,都精心收集和珍藏。30多年来,他出于一种责任和义务,对一批濒临消失的文物进行抢救和保护,分别向监利县、荆州市、湖北省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捐赠了一批文物。
随后,赖晓平把我们一行带到河边的另一栋老房子,仿佛进入另一个天地。三间的屋内,陈列着150多件农具。我最熟悉的有碾子、犁、耙、耖、风车、水车、水桶、蓑衣等等。这些农具,虽然无序地摆放着,但有其内在的规律。在我的家乡浙江东南沿海同样拥有,而且小时候跟随父辈们劳作时大多使用过,今天见之,有种亲切感。在没有机械化的时代,这些农具是农民们耕种、收割、储仓必备的工具,这一件件农具,可触摸到祖辈们在劳作中付出的心血和浸透的汗水!
柘木乡东北方向不远处便是洪湖,河畔的树木大多贴有标签,如重阳木、杜仲、榔榆、枫杨、棠梨等树种。其中,重阳木、杜仲有雌雄之分,仔细观察,雄性重阳木,枝干挺拔,富有阳刚之气;雌性,枝干弯曲,有柔性之美,而且树上结有树籽。这时,我突然想起不久前在电视里看到中国地名大会,陕西神木,是因与树木有关而命名的地名。那么,柘木乡是否也是以树命名?没想到赖晓平对此作过考证。柘木,作为柘木乡地名,已在这个古老水乡沿袭了上千年。在古代,由于当地盛产柘木,水乡古镇桥梁均用柘木建造,故称柘木桥。柘木是古代著名的名贵木材,可与紫檀齐名,最早文献记载始于《诗经·大雅》:“攘之剔之,其糜其柘。”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柘叶饲蚕,丝可作琴瑟等弦,清鸣响彻,胜于凡丝远矣。”柘木因木色呈金黄色而赋予了它的华贵气质,用柘木制作家具,甚为名贵。赖晓平告诉我们,柘木乡现存的柘木,只有一棵,在附近的华新村,树龄有400多年历史,成为活化石。
在即将离开赖桥村之前,赖晓平让我们回到他家楼前桥头边重阳木树下小憩。眼前这棵雄性重阳木,主干粗大,数人合抱,树冠能遮盖几百平方米。从标识的牌子看,树龄已有近千年历史。
据村民们讲,1986年夏,这棵重阳木遭雷击以致“昏迷”,18年后的2004年春,古树奇迹般苏醒,长出了新叶。以后,年年枝繁叶茂,与河对岸的雌性重阳木,形影相对,隔岸相望。这时,赖晓平叫来一男三女四名村民,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50多岁,均身穿大红金色龙纹唐装,在重阳木大树底下排成一队,演唱歌谣《啰啰咚》。我们只听得曲调悠扬高亢,旋律舒展欢畅,没有伴奏,自然呼和。因是方言演唱,歌词听不太懂,经“翻译”,大意是:“哥哥挑秧哪,下田来呀;妹妹在田里哪,把秧栽哟;两脚忙忙哪,赶过来哟;与妹并排哪,把秧栽哟……”这是反映江汉平原一带农忙春耕插秧的号子,起源于春秋末期,是千百年来农夫们为了减轻劳作时的疲劳,得以放松而创造的劳动号子,属于带有山歌风味的水乡民歌。由于歌谣都是口口相传,没有歌词记载,为了防止失传,赖晓平从2000年开始,十多年来,遍访水乡村落,把歌词逐字逐句记录下来。为体验歌谣的韵律,还下稻田,边插秧,边学唱。令人欣喜的是,赖晓平已整理出100多首《哕哕咚》,歌词十万余字,出版了《荆南水乡歌谣》集。他的家也成了学唱《啰啰咚》的传习场所,先民们流传下来的乡土歌谣,得以世代传承。
最后道别时,村民们再次唱响《啰啰咚》,苍老的千年古树,在阳光映照下,如同一张巨幅浓墨枯笔的水墨画,树底下身着红色唐装的村民显得更加靓丽,脸上绽开花一样的灿烂笑容。我们渐行渐远,悠扬的歌谣在广袤的田野上回荡……
责任编辑:黄艳秋
这是我第一次来湖北监利,与同行的几位友人在长江大堤、洪湖岸边走走,领略江湖原野的秀美风光。一泓泓水田,留下一杆杆挺立、干枯的荷枝和低垂的荷叶,这不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真实写照吗?一望无际的稻田,被田埂切割成一格格方块,水稻收割后,留下长长的稻草根部,远远望去,一片金黄。
从福田镇流金泛银的四湖河到柘木乡赖桥村,迎接我们的是位名叫赖晓平的乡村医生,看上去五十开外,身材高大,头发稀疏,说话当地口音浓重,他热情地把我们迎到家里。这是一栋两层楼房,大门两侧刻有一副楹联:古木卧桥观无边风月,小楼藏宝溯千载文明。細品此联,可揭开柘木乡古村的密码和楼主的人生经历!
1980年,17岁的赖晓平,读完高中一年级,由大队推荐上了监利卫生学校,1982年毕业,到湖南岳阳第一人民医院进修两年,而后在柘木乡从医至今。其爱人魏杏元,也是村里的防疫医生。怪不得在他家一楼的客厅旁,开了一间药店,门前还挂有“柘木乡赖桥中心卫生室”的牌子。
赖晓平把我们领到二楼的一个房间里,原来这是他的私人“博物馆”。围绕墙体搭建的架子上,摆放着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斧、石锛、石质箭矢、石锚等。有春秋战国时期和汉、宋代的陶器,诸如陶豆、陶鼎、陶壶等。还有满书架的古线装书籍,以及巾织类物件。“这些古董是怎么搜集到的?”我好奇地问。“凭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呗!”赖晓平答道。参观了他的家庭博物馆,方知赖晓平不仅是位称职的乡村医生,而且是乡土文化的守望者。他自称为“拾荒者”,对江汉平原古老文化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只要有历史文物价值,无论是有形或无形的,都精心收集和珍藏。30多年来,他出于一种责任和义务,对一批濒临消失的文物进行抢救和保护,分别向监利县、荆州市、湖北省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捐赠了一批文物。
随后,赖晓平把我们一行带到河边的另一栋老房子,仿佛进入另一个天地。三间的屋内,陈列着150多件农具。我最熟悉的有碾子、犁、耙、耖、风车、水车、水桶、蓑衣等等。这些农具,虽然无序地摆放着,但有其内在的规律。在我的家乡浙江东南沿海同样拥有,而且小时候跟随父辈们劳作时大多使用过,今天见之,有种亲切感。在没有机械化的时代,这些农具是农民们耕种、收割、储仓必备的工具,这一件件农具,可触摸到祖辈们在劳作中付出的心血和浸透的汗水!
柘木乡东北方向不远处便是洪湖,河畔的树木大多贴有标签,如重阳木、杜仲、榔榆、枫杨、棠梨等树种。其中,重阳木、杜仲有雌雄之分,仔细观察,雄性重阳木,枝干挺拔,富有阳刚之气;雌性,枝干弯曲,有柔性之美,而且树上结有树籽。这时,我突然想起不久前在电视里看到中国地名大会,陕西神木,是因与树木有关而命名的地名。那么,柘木乡是否也是以树命名?没想到赖晓平对此作过考证。柘木,作为柘木乡地名,已在这个古老水乡沿袭了上千年。在古代,由于当地盛产柘木,水乡古镇桥梁均用柘木建造,故称柘木桥。柘木是古代著名的名贵木材,可与紫檀齐名,最早文献记载始于《诗经·大雅》:“攘之剔之,其糜其柘。”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柘叶饲蚕,丝可作琴瑟等弦,清鸣响彻,胜于凡丝远矣。”柘木因木色呈金黄色而赋予了它的华贵气质,用柘木制作家具,甚为名贵。赖晓平告诉我们,柘木乡现存的柘木,只有一棵,在附近的华新村,树龄有400多年历史,成为活化石。
在即将离开赖桥村之前,赖晓平让我们回到他家楼前桥头边重阳木树下小憩。眼前这棵雄性重阳木,主干粗大,数人合抱,树冠能遮盖几百平方米。从标识的牌子看,树龄已有近千年历史。
据村民们讲,1986年夏,这棵重阳木遭雷击以致“昏迷”,18年后的2004年春,古树奇迹般苏醒,长出了新叶。以后,年年枝繁叶茂,与河对岸的雌性重阳木,形影相对,隔岸相望。这时,赖晓平叫来一男三女四名村民,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50多岁,均身穿大红金色龙纹唐装,在重阳木大树底下排成一队,演唱歌谣《啰啰咚》。我们只听得曲调悠扬高亢,旋律舒展欢畅,没有伴奏,自然呼和。因是方言演唱,歌词听不太懂,经“翻译”,大意是:“哥哥挑秧哪,下田来呀;妹妹在田里哪,把秧栽哟;两脚忙忙哪,赶过来哟;与妹并排哪,把秧栽哟……”这是反映江汉平原一带农忙春耕插秧的号子,起源于春秋末期,是千百年来农夫们为了减轻劳作时的疲劳,得以放松而创造的劳动号子,属于带有山歌风味的水乡民歌。由于歌谣都是口口相传,没有歌词记载,为了防止失传,赖晓平从2000年开始,十多年来,遍访水乡村落,把歌词逐字逐句记录下来。为体验歌谣的韵律,还下稻田,边插秧,边学唱。令人欣喜的是,赖晓平已整理出100多首《哕哕咚》,歌词十万余字,出版了《荆南水乡歌谣》集。他的家也成了学唱《啰啰咚》的传习场所,先民们流传下来的乡土歌谣,得以世代传承。
最后道别时,村民们再次唱响《啰啰咚》,苍老的千年古树,在阳光映照下,如同一张巨幅浓墨枯笔的水墨画,树底下身着红色唐装的村民显得更加靓丽,脸上绽开花一样的灿烂笑容。我们渐行渐远,悠扬的歌谣在广袤的田野上回荡……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