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在医疗水平不尽如人意的早期,还是在医疗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麻醉都是手术中不可或缺的操作之一,只是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麻醉的使用方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用于大型手术的全麻以及用于中小型手术的局部麻醉,都是医疗上常见的麻醉方式。而局部麻醉又有很多分支,其中包括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区域阻滞以及表面麻醉四类。关于表面麻醉,很多人脑内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基本上只是在需要利用这一麻醉方式时,才听医生做一些简单的术前科普,且印象依然十分模糊。近年来,表面麻醉被广泛用于各项手术中,因此,为帮助大家了解它,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表面麻醉的相关知识。
一、表面麻醉的定义
表面麻醉起源于19世界中后期,而在20世纪中期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是指使用渗透作用比较强的局部麻醉药接触于局部黏膜之上,使其通过黏膜阻滞浅表神经末梢,从而达到无痛状态,这种方式被称为表面麻醉。因表面麻醉时所使用的局部麻醉药,仅仅可以解除黏膜产生的不适之症,而难以影响到皮下的痛觉感受器,所以表面麻醉多用于气管、支气管、鼻腔、角膜、咽喉等部位的麻醉。
二、表面麻醉药的种类
现今,用于表面麻醉的局部麻醉药包括两类,分别为羟基化合物与胺类。临床实验表明,羟基化合物类的局麻药主要包括苯甲醇、间苯二酚、薄荷醇以及苯酚等芳香族或酯类环族醇,此类药物可被制成含漱液、软膏、洗剂、铵剂和乳剂等,便于口腔疾病、肛管疾病以及皮肤病的麻醉;胺类表面麻醉药亦可分为两类,为酯类和酰胺类,可卡因、高水溶性的地卡因以及海克卡因等都属于酯类麻醉药,地布卡因和利多卡因则属于酰胺类。
还有一种表面麻醉药属于混合制剂,其配方为5%的丙胺卡因加上5%的利多卡因,此类混合剂可增强皮肤穿透力,大多用于皮肤表面麻醉,可有效减轻皮肤静脉穿刺或置管时的疼痛;另外,用于植皮时,此类药物的镇痛完善时间会增长,大约50分钟左右,所以要谨慎使用。
三、表面麻醉的操作流程
因不同部位麻醉的方式亦不同,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不同部位的表面麻醉方式。
(一)角膜部位的麻醉
角膜处于末梢神经表面的位置,所以麻药用量要注意,可根据膜囊情况滴入1~2滴麻药。此时病人应保持平卧状态,滴入2滴可卡因后,使病人闭眼,以此类推循环往复,每两分钟滴药一次,持续3~5分钟即可。
(二)鼻腔部位的麻醉
鼻腔的感觉神经在三叉神经的眼支部位,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黏膜在鼻神经和鼻腭神经部位,可进行表面麻醉。麻醉的方法则是用小块棉布浸入一千分之一的肾上腺素中,随后挤干,接着浸入3%左右的利多卡因和1%的丁卡因中,同时挤去多余的麻醉药,将其放置在鼻甲和鼻中隔之间,约三分钟后取下;然后再填补一块局麻药棉布于上鼻甲前庭和鼻中隔之間,十分钟后取出,此时即可进行手术。
(三)呼吸道黏膜的麻醉
对鼻道、咽部、鼻腔等部位进行麻醉时,可选用利多卡因、可卡因和达克罗宁等局麻药,因利多卡因穿透力强且毒性较低,所以临床大都选择使用。达克罗宁的毒性也较低,且药力持久,但其对人体有刺激作用,所以不便用作局部浸润麻醉。医生在用药时也要注意药物的毒性,控制好药量。呼吸道黏膜的麻醉方法包括局部喷雾法和雾化吸入法。
局部喷雾法。具体操作方式为在喉头喷雾器中放入2%的利多卡因或者1%的丁卡因和达克罗宁,首先为患者清洗鼻腔等部位黏膜,再进行表面喷雾麻醉。
雾化吸入法。此种方法是近年来医疗界常用的方式之一,其优点是雾化吸入可使麻醉药在呼吸道黏膜内均匀分布,且颗粒小易散落在支气管远端。
四、表面麻醉的注意事项
表面麻醉时,应注意很多问题,否则会引发严重后果,下面就来一一说明。
在将浸润局麻药的棉片敷在黏膜表面之前,要先将一些多余的药液挤出,防止人体吸收过多,导致中毒。填敷棉片时,要注意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进行,便于安置在正确位置。
在不同部位放置局麻药时,其吸收的速度亦不相同,所以药量也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将高浓度或大剂量的麻药放置在大片黏膜上时,可能会使患者出现毒性反应,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静脉注射的速度就是黏膜吸收麻药的速度,所以很多时候会选择吸收速度较快的气管和支气管喷雾法。此时,应注意控制麻药剂量,以免患者吸入过多后抑制心肌,产生虚脱的症状。另外,麻醉前准备一些恢复心肌情况的药品及用具至关重要。
表面麻醉前,为了避免黏膜、唾液等分泌物对局麻药和黏膜的接触造成妨碍,应适量注射阿托品类药物。
除以上之外,在运用局麻药软膏涂抹在气管导管外壁时,应选择水溶性好的。因其麻醉起效时间需要1分钟左右,所以最好还是在患者清醒插管前,于咽喉和气管黏膜等部位进行喷雾式表面麻醉,以免气管导管插入时产生呛咳症状。
总而言之,表面麻醉是局部麻醉的常用方法之一,其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上,是减轻患者痛苦的重要武器。表面麻醉药物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其相比于注射麻醉,有更小的刺激性,同时也更加方便。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表面麻醉的定义、表面麻醉药的种类、表面麻醉的操作方式以及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帮助患者顺利治疗疾病并能早日康复。
一、表面麻醉的定义
表面麻醉起源于19世界中后期,而在20世纪中期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是指使用渗透作用比较强的局部麻醉药接触于局部黏膜之上,使其通过黏膜阻滞浅表神经末梢,从而达到无痛状态,这种方式被称为表面麻醉。因表面麻醉时所使用的局部麻醉药,仅仅可以解除黏膜产生的不适之症,而难以影响到皮下的痛觉感受器,所以表面麻醉多用于气管、支气管、鼻腔、角膜、咽喉等部位的麻醉。
二、表面麻醉药的种类
现今,用于表面麻醉的局部麻醉药包括两类,分别为羟基化合物与胺类。临床实验表明,羟基化合物类的局麻药主要包括苯甲醇、间苯二酚、薄荷醇以及苯酚等芳香族或酯类环族醇,此类药物可被制成含漱液、软膏、洗剂、铵剂和乳剂等,便于口腔疾病、肛管疾病以及皮肤病的麻醉;胺类表面麻醉药亦可分为两类,为酯类和酰胺类,可卡因、高水溶性的地卡因以及海克卡因等都属于酯类麻醉药,地布卡因和利多卡因则属于酰胺类。
还有一种表面麻醉药属于混合制剂,其配方为5%的丙胺卡因加上5%的利多卡因,此类混合剂可增强皮肤穿透力,大多用于皮肤表面麻醉,可有效减轻皮肤静脉穿刺或置管时的疼痛;另外,用于植皮时,此类药物的镇痛完善时间会增长,大约50分钟左右,所以要谨慎使用。
三、表面麻醉的操作流程
因不同部位麻醉的方式亦不同,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不同部位的表面麻醉方式。
(一)角膜部位的麻醉
角膜处于末梢神经表面的位置,所以麻药用量要注意,可根据膜囊情况滴入1~2滴麻药。此时病人应保持平卧状态,滴入2滴可卡因后,使病人闭眼,以此类推循环往复,每两分钟滴药一次,持续3~5分钟即可。
(二)鼻腔部位的麻醉
鼻腔的感觉神经在三叉神经的眼支部位,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黏膜在鼻神经和鼻腭神经部位,可进行表面麻醉。麻醉的方法则是用小块棉布浸入一千分之一的肾上腺素中,随后挤干,接着浸入3%左右的利多卡因和1%的丁卡因中,同时挤去多余的麻醉药,将其放置在鼻甲和鼻中隔之间,约三分钟后取下;然后再填补一块局麻药棉布于上鼻甲前庭和鼻中隔之間,十分钟后取出,此时即可进行手术。
(三)呼吸道黏膜的麻醉
对鼻道、咽部、鼻腔等部位进行麻醉时,可选用利多卡因、可卡因和达克罗宁等局麻药,因利多卡因穿透力强且毒性较低,所以临床大都选择使用。达克罗宁的毒性也较低,且药力持久,但其对人体有刺激作用,所以不便用作局部浸润麻醉。医生在用药时也要注意药物的毒性,控制好药量。呼吸道黏膜的麻醉方法包括局部喷雾法和雾化吸入法。
局部喷雾法。具体操作方式为在喉头喷雾器中放入2%的利多卡因或者1%的丁卡因和达克罗宁,首先为患者清洗鼻腔等部位黏膜,再进行表面喷雾麻醉。
雾化吸入法。此种方法是近年来医疗界常用的方式之一,其优点是雾化吸入可使麻醉药在呼吸道黏膜内均匀分布,且颗粒小易散落在支气管远端。
四、表面麻醉的注意事项
表面麻醉时,应注意很多问题,否则会引发严重后果,下面就来一一说明。
在将浸润局麻药的棉片敷在黏膜表面之前,要先将一些多余的药液挤出,防止人体吸收过多,导致中毒。填敷棉片时,要注意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进行,便于安置在正确位置。
在不同部位放置局麻药时,其吸收的速度亦不相同,所以药量也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将高浓度或大剂量的麻药放置在大片黏膜上时,可能会使患者出现毒性反应,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静脉注射的速度就是黏膜吸收麻药的速度,所以很多时候会选择吸收速度较快的气管和支气管喷雾法。此时,应注意控制麻药剂量,以免患者吸入过多后抑制心肌,产生虚脱的症状。另外,麻醉前准备一些恢复心肌情况的药品及用具至关重要。
表面麻醉前,为了避免黏膜、唾液等分泌物对局麻药和黏膜的接触造成妨碍,应适量注射阿托品类药物。
除以上之外,在运用局麻药软膏涂抹在气管导管外壁时,应选择水溶性好的。因其麻醉起效时间需要1分钟左右,所以最好还是在患者清醒插管前,于咽喉和气管黏膜等部位进行喷雾式表面麻醉,以免气管导管插入时产生呛咳症状。
总而言之,表面麻醉是局部麻醉的常用方法之一,其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上,是减轻患者痛苦的重要武器。表面麻醉药物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其相比于注射麻醉,有更小的刺激性,同时也更加方便。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表面麻醉的定义、表面麻醉药的种类、表面麻醉的操作方式以及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帮助患者顺利治疗疾病并能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