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青少年业余训练者是对高水平运动队后备人才输送的重要途径,对项目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管理制度不断发生变化,各体育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也受到相应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越秀区的中小学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田径后备人才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促进广州市田径项目的健康发展。
广州作为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拥有良好的生源,也拥有不少具有较高天赋的田径项目人才。然而,在近年广州市的市赛、区赛等比赛中,明显出广州市田径项目后备人才的数量和水平同时出现下降的现象。越秀区是广州市的田径强区,因此本文以广州市越秀区各中小学为主要调查对象,并有针对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越秀区田径项目后备人才发展现状
1.1 各校田径队队伍概况
1.1.1小学田径队队伍概况
抓好小学田径训练队是田径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及发展的基本环节和重要途径。据调查,在十年前,越秀区仍有几间小学实行半体校制,以曾作为全国学习典范的育才小学为例,学校每个年级配有两个体育班,共有5名田径教练,各教练员从幼儿园选材,把好的苗子招进学校的体育班,组成各队伍,每位教练员带领一支队伍,每支队伍人数十几到二十人不等,学校田径队队伍相对庞大,队员项目分布平均,总体水平良好,然而由于相关制度的不断变化,育才小学不再作为体校,在2008年后也不再开设体育班,田径队人数及水平逐渐呈急剧下降状况,现在田径队人数仅剩20多人。整个越秀区也只剩下净慧体校一间学校实行半体校制度,虽然净慧体校现在仍称做体校,但也因生源和政策的影响,实质上于普通学校并无太大差别。近两年广州市取消中考特长生招生,也非常打击学生加入田径队的积极性。
1.1.2中学田径队队伍概况
在以前基层小学田径队发展良好的基础上,加之有特长生相关招生制度的支持,越秀区各中学田径队队伍发展仍处于良好状态,许多队员已在小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总体水平向好。可随着小学各校田径队发展趋势,及广州市相关招生制度的改变,越秀区各中学田径队的发展状况也呈下降状态,不断出现人员的缺少、项目分配不均等问题。以广州市第七中学为例,学校初中部每个年级配有1个体育班,在2012年到2016年间广州市第七中学田径队是越秀区田径项目代表队的主力军,田径队队员人员充足,水平良好,2016年后田径队人数骤减。广州市第三中学是近5年越秀区各中学里水平较突出的学校,以此校为例,2017年学校田径队约有40人,男女比例、项目分配平均,总体水平较好,而如今田径队人数只剩十几人,人数大幅度缩减,多为径赛项目运动员,且男女比例严重失衡,高中女子仅剩1人。
从以上调查中,不难看出越秀区田径后备人才队伍发展大不如前,后备人才力量不如人意。
1.2 各校田径队队员招生状况
1.2.1小学田径队招生状况
由于以前有相关制度的支持,小学田径队招生大多由各校教练员去幼儿园主动选材,现在田径队选材一般只能从校运会中选取成绩较好的学生加入田径队。
1.2.2 中学田径队招生状况
中学现在还能通过特长生招生政策选取队员,但学生运动员总体水平一般,且由于越秀区特长生中考文化的最低分数限制相比于其他区较高,导致大量人才流失,大部分学校只能招到1到2个人,有些学校甚至招不到人或者不招人。
1.3 各校田径队队员训练状况
1.3.1 小学田径队队员训练状况
在政策的支持下,以往许多学校也为校队制定相对的措施,支持教练员及学生的训练,以育才小学为例,体育班不另外上体育课,下午放学时间比普通班早1-2节课,让队员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体育班取消后,队员只能等放学再进行训练,高年级的队员放学时间较晚,缩短了训练时间,个别同学有时还因上课外辅导班而缺席训练。另外,广州市取消中考特长生的消息一出,更是“劝退”了许多学生及家長,从而把全部重心转移在文化学习上。
1.3.2 中学田径队队员训练状况
相比之下,中学田径队训练情况相对好些,因为还能通过特长生或体育生的途径考高中或大学,部分中学田径队队员训练相对积极,特别是高中田径队队员,基本保持每天训练。
1.4 各校田径队队员文化学习现状调查
1.4.1 小学田径队队员文化学习现状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小学阶段,由于政策的改变,许多家长及学生不再那么紧张训练,更多是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多数学生并未因训练而大程度影响到文化学习。
1.4.2 中学田径队队员文化学习现状
中学生的情况并不相同,许多田径队队员正是因文化课成绩一般才练体育搭救,因此多数中学田径队队员文化课成绩在班级排名相对较低,但也有个别队员文化课成绩相对优秀,在班级甚至年级名列前茅。
1.5 各校田径队队员家长支持程度调查
不论中小学,在相关升学政策支持下,许多家长是赞成孩子进入田径队进行训练的,一旦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绝大多数家长就会打退堂鼓,觉得进入校队的训练会很大程度影响孩子的学习,他们认为孩子应该抓紧时间学习,提升文化课成绩以考取好的学校,找好的出路。
2 越秀区田径项目教练员状况调查
目前,越秀区在校当职的田径教练员多数是以前从专业队退役下来的,资历丰富,水平出色,专业技术水平高,而年轻教练占少数,专业技术水平良好,但缺乏教学经验,也有部分学校邀请校外俱乐部的教练员为田径队队员进行训练。不少老一辈教练员表示,有相关制度支持时,教练的普通体育课课时会相对少些,田径队人才济济,会更加有热情、更有精力带训练,随着制度的变化,学校不仅招收不到人才,普通体育课课时也不断增加,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去他们培养队员,大大降低了他们带训练的积极性。年轻一辈的教练员则表示,学校不重视相关项目的发展,尽管他们有相关的专业技术也无处施展才能。俱乐部教练员也反映出学生放学晚,限制了训练时间与内容,运动员们难以练出成绩。 3 越秀区田径后备人才竞赛情况
3.1参赛情况调查
比赛是运动员训练的动力,也是运动员汲取经验和检验自我的重要输出方式之一,比赛的次数和级别对运动员各方面提升有着一定的影响。
据查阅资料显示,2019年越秀区小学田径运动会参赛学校有甲组学校21所、乙组学校24所、丙组学校11所,2019年越秀区中学田径运动会参赛学校有甲组学校13所,乙组学校11所,丙组学校11所。可以看出在区里学校参赛的数量情况较好。
在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小学阶段的运动员每年能大约参加1-2个比赛,中学阶段水平较好的运动员每年能大约参加1-3个比赛,除了每年举办区运会之外,在区运会表现突出的学生运动员将代表越秀区出队参加广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如若有相关部门组织省赛,中学组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学校出队报名参赛。
3.2 运动员参赛成绩情况
越秀区每年都会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并记有区纪录。据调查,2014年越秀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分组制度发生了改变,由按年龄变为按年级分组,因此纪录也全部刷新,在表1和表2的对比中,我们能看出,近年来,小学生田径运动员水平普遍呈下降趋势,部分项目也做了删减。
越秀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记录显示,近年打破纪录的学生较少,多数纪录在五六年前,甚至十年前的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3.3 越秀区队参赛成绩调查
在区赛表现突出的学生,将会被选取代表越秀区参加广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越秀区团体总分曾常年居于第一位,然而近年来,越秀区团体总分起伏不定。表4显示,初中组情况相对较好,高中组却一直徘徊在倒数名次中,两个组别相差较大,或许是后备人才的大量流失及断层,致使这种情况的出现。
4 影响田径后备人才发展的因素
4.1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的支持程度对项目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与缺失及政府培养运动员的意识不强,导致近年来田径项目的发展趋势不佳,田径后备人才流失情况严重。例如,广州市取消中考特长生招生,一定程度上错失了基础阶层的田径项目人才,减小了中学阶段田径后备人才规模,不利于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也不利于田径项目后备人才的输送。所谓术业有专攻,后备人才的储备,不仅仅只是为校争光,不仅仅只是奖杯奖牌,也是输送人才至重点学校接受良好教育的另一途径,为未来社会的人才储备做好基奠。此外,经费的支持也是支撑项目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由于越秀区经费的不足,导致一些比赛无法正常进行,说明政府对于田径项目的拨款是远远不足的。从以上分析来看,政府对于田径项目的支持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4.2教练员及运动员待遇问题
良好的待遇是肯定教练员与运动员付出最好的激励方式。教练员普遍表示,以往带队训练比赛会有相应的补贴,但近年待遇逐渐变差,也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许多为越秀区征战多年的学生运动员表示,以前在区赛获得好的名次还能奖励一对钉鞋,参加市赛获得好的名次也有相应的奖金作为鼓励,可已经很久都没享受过这些待遇了。
4.3 学训矛盾问题
学训问题一直是所有项目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田径项目也不例外。许多家长不支持孩子走体育,很大原因是学训矛盾造成的。不可否认,练体育的孩子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水平的高低越来越影响着人们未来的发展,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文化学习,不肯让孩子把时间过多的花在其他方面,“重文轻武”的社会现象,导致体育项目的人才大量缺失。
4.4 社会对体育认识存在偏差
在很多家长眼中,特长招生是“特殊升学路径”,前段时间广州市政府发布取消中考特长生的文件,不少家长表示赞同,他们认为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侧面反映出他们对此类学生的认知存在偏差,否认了这类学生运动员的努力。再者,不少“运动员退役给人洗脚”类似的新闻,引起社会普遍认为练体育不会有好的出路,除了专业技术,什么也不会的思想观念。还有许多家长不舍得孩子受苦,不赞成孩子练体育,认为普通锻炼维持身体健康就足够了。以上情况也是影响吸收体育项目后备人才的客观因素之一。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目前越秀区田径后备人才力量薄弱,总体发展趋势不理想,人才缺失严重,学生运动员水平少有突破。
5.1.2政策的缺失很大程度影响了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后备人才的储备。
5.1.3小学阶段的人才培养不够重视进而導致田径后备人才输送链难以向好维持。
5.1.4学训矛盾突出,导致学生及家长不愿进行专项训练。
5.1.5社会对体育认识存在偏差使项目发展不顺利。
5.2 建议
5.2.1完善相应制度,出台相关政策以吸引人才的流入。
5.2.2抓好各阶段田径后备人才力量的发展,做好各阶段后备人才输送的衔接工作,使运动员留得住。
5.2.3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组织教练员到外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教练员科学训练的专业水平,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往教练员方向发展,以扩大未来的教练员队伍,注入年轻势力。
5.2.4发展“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支持与培养田径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开设创新型教学制度,配备良好的师资,减少学训问题的担忧。
5.2.5开展田径趣味运动会、街头赛事等,扩大田径项目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对田径项目的喜爱。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作为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拥有良好的生源,也拥有不少具有较高天赋的田径项目人才。然而,在近年广州市的市赛、区赛等比赛中,明显出广州市田径项目后备人才的数量和水平同时出现下降的现象。越秀区是广州市的田径强区,因此本文以广州市越秀区各中小学为主要调查对象,并有针对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越秀区田径项目后备人才发展现状
1.1 各校田径队队伍概况
1.1.1小学田径队队伍概况
抓好小学田径训练队是田径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及发展的基本环节和重要途径。据调查,在十年前,越秀区仍有几间小学实行半体校制,以曾作为全国学习典范的育才小学为例,学校每个年级配有两个体育班,共有5名田径教练,各教练员从幼儿园选材,把好的苗子招进学校的体育班,组成各队伍,每位教练员带领一支队伍,每支队伍人数十几到二十人不等,学校田径队队伍相对庞大,队员项目分布平均,总体水平良好,然而由于相关制度的不断变化,育才小学不再作为体校,在2008年后也不再开设体育班,田径队人数及水平逐渐呈急剧下降状况,现在田径队人数仅剩20多人。整个越秀区也只剩下净慧体校一间学校实行半体校制度,虽然净慧体校现在仍称做体校,但也因生源和政策的影响,实质上于普通学校并无太大差别。近两年广州市取消中考特长生招生,也非常打击学生加入田径队的积极性。
1.1.2中学田径队队伍概况
在以前基层小学田径队发展良好的基础上,加之有特长生相关招生制度的支持,越秀区各中学田径队队伍发展仍处于良好状态,许多队员已在小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总体水平向好。可随着小学各校田径队发展趋势,及广州市相关招生制度的改变,越秀区各中学田径队的发展状况也呈下降状态,不断出现人员的缺少、项目分配不均等问题。以广州市第七中学为例,学校初中部每个年级配有1个体育班,在2012年到2016年间广州市第七中学田径队是越秀区田径项目代表队的主力军,田径队队员人员充足,水平良好,2016年后田径队人数骤减。广州市第三中学是近5年越秀区各中学里水平较突出的学校,以此校为例,2017年学校田径队约有40人,男女比例、项目分配平均,总体水平较好,而如今田径队人数只剩十几人,人数大幅度缩减,多为径赛项目运动员,且男女比例严重失衡,高中女子仅剩1人。
从以上调查中,不难看出越秀区田径后备人才队伍发展大不如前,后备人才力量不如人意。
1.2 各校田径队队员招生状况
1.2.1小学田径队招生状况
由于以前有相关制度的支持,小学田径队招生大多由各校教练员去幼儿园主动选材,现在田径队选材一般只能从校运会中选取成绩较好的学生加入田径队。
1.2.2 中学田径队招生状况
中学现在还能通过特长生招生政策选取队员,但学生运动员总体水平一般,且由于越秀区特长生中考文化的最低分数限制相比于其他区较高,导致大量人才流失,大部分学校只能招到1到2个人,有些学校甚至招不到人或者不招人。
1.3 各校田径队队员训练状况
1.3.1 小学田径队队员训练状况
在政策的支持下,以往许多学校也为校队制定相对的措施,支持教练员及学生的训练,以育才小学为例,体育班不另外上体育课,下午放学时间比普通班早1-2节课,让队员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体育班取消后,队员只能等放学再进行训练,高年级的队员放学时间较晚,缩短了训练时间,个别同学有时还因上课外辅导班而缺席训练。另外,广州市取消中考特长生的消息一出,更是“劝退”了许多学生及家長,从而把全部重心转移在文化学习上。
1.3.2 中学田径队队员训练状况
相比之下,中学田径队训练情况相对好些,因为还能通过特长生或体育生的途径考高中或大学,部分中学田径队队员训练相对积极,特别是高中田径队队员,基本保持每天训练。
1.4 各校田径队队员文化学习现状调查
1.4.1 小学田径队队员文化学习现状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小学阶段,由于政策的改变,许多家长及学生不再那么紧张训练,更多是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多数学生并未因训练而大程度影响到文化学习。
1.4.2 中学田径队队员文化学习现状
中学生的情况并不相同,许多田径队队员正是因文化课成绩一般才练体育搭救,因此多数中学田径队队员文化课成绩在班级排名相对较低,但也有个别队员文化课成绩相对优秀,在班级甚至年级名列前茅。
1.5 各校田径队队员家长支持程度调查
不论中小学,在相关升学政策支持下,许多家长是赞成孩子进入田径队进行训练的,一旦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绝大多数家长就会打退堂鼓,觉得进入校队的训练会很大程度影响孩子的学习,他们认为孩子应该抓紧时间学习,提升文化课成绩以考取好的学校,找好的出路。
2 越秀区田径项目教练员状况调查
目前,越秀区在校当职的田径教练员多数是以前从专业队退役下来的,资历丰富,水平出色,专业技术水平高,而年轻教练占少数,专业技术水平良好,但缺乏教学经验,也有部分学校邀请校外俱乐部的教练员为田径队队员进行训练。不少老一辈教练员表示,有相关制度支持时,教练的普通体育课课时会相对少些,田径队人才济济,会更加有热情、更有精力带训练,随着制度的变化,学校不仅招收不到人才,普通体育课课时也不断增加,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去他们培养队员,大大降低了他们带训练的积极性。年轻一辈的教练员则表示,学校不重视相关项目的发展,尽管他们有相关的专业技术也无处施展才能。俱乐部教练员也反映出学生放学晚,限制了训练时间与内容,运动员们难以练出成绩。 3 越秀区田径后备人才竞赛情况
3.1参赛情况调查
比赛是运动员训练的动力,也是运动员汲取经验和检验自我的重要输出方式之一,比赛的次数和级别对运动员各方面提升有着一定的影响。
据查阅资料显示,2019年越秀区小学田径运动会参赛学校有甲组学校21所、乙组学校24所、丙组学校11所,2019年越秀区中学田径运动会参赛学校有甲组学校13所,乙组学校11所,丙组学校11所。可以看出在区里学校参赛的数量情况较好。
在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小学阶段的运动员每年能大约参加1-2个比赛,中学阶段水平较好的运动员每年能大约参加1-3个比赛,除了每年举办区运会之外,在区运会表现突出的学生运动员将代表越秀区出队参加广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如若有相关部门组织省赛,中学组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学校出队报名参赛。
3.2 运动员参赛成绩情况
越秀区每年都会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并记有区纪录。据调查,2014年越秀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分组制度发生了改变,由按年龄变为按年级分组,因此纪录也全部刷新,在表1和表2的对比中,我们能看出,近年来,小学生田径运动员水平普遍呈下降趋势,部分项目也做了删减。
越秀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记录显示,近年打破纪录的学生较少,多数纪录在五六年前,甚至十年前的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3.3 越秀区队参赛成绩调查
在区赛表现突出的学生,将会被选取代表越秀区参加广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越秀区团体总分曾常年居于第一位,然而近年来,越秀区团体总分起伏不定。表4显示,初中组情况相对较好,高中组却一直徘徊在倒数名次中,两个组别相差较大,或许是后备人才的大量流失及断层,致使这种情况的出现。
4 影响田径后备人才发展的因素
4.1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的支持程度对项目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与缺失及政府培养运动员的意识不强,导致近年来田径项目的发展趋势不佳,田径后备人才流失情况严重。例如,广州市取消中考特长生招生,一定程度上错失了基础阶层的田径项目人才,减小了中学阶段田径后备人才规模,不利于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也不利于田径项目后备人才的输送。所谓术业有专攻,后备人才的储备,不仅仅只是为校争光,不仅仅只是奖杯奖牌,也是输送人才至重点学校接受良好教育的另一途径,为未来社会的人才储备做好基奠。此外,经费的支持也是支撑项目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由于越秀区经费的不足,导致一些比赛无法正常进行,说明政府对于田径项目的拨款是远远不足的。从以上分析来看,政府对于田径项目的支持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4.2教练员及运动员待遇问题
良好的待遇是肯定教练员与运动员付出最好的激励方式。教练员普遍表示,以往带队训练比赛会有相应的补贴,但近年待遇逐渐变差,也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许多为越秀区征战多年的学生运动员表示,以前在区赛获得好的名次还能奖励一对钉鞋,参加市赛获得好的名次也有相应的奖金作为鼓励,可已经很久都没享受过这些待遇了。
4.3 学训矛盾问题
学训问题一直是所有项目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田径项目也不例外。许多家长不支持孩子走体育,很大原因是学训矛盾造成的。不可否认,练体育的孩子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水平的高低越来越影响着人们未来的发展,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文化学习,不肯让孩子把时间过多的花在其他方面,“重文轻武”的社会现象,导致体育项目的人才大量缺失。
4.4 社会对体育认识存在偏差
在很多家长眼中,特长招生是“特殊升学路径”,前段时间广州市政府发布取消中考特长生的文件,不少家长表示赞同,他们认为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侧面反映出他们对此类学生的认知存在偏差,否认了这类学生运动员的努力。再者,不少“运动员退役给人洗脚”类似的新闻,引起社会普遍认为练体育不会有好的出路,除了专业技术,什么也不会的思想观念。还有许多家长不舍得孩子受苦,不赞成孩子练体育,认为普通锻炼维持身体健康就足够了。以上情况也是影响吸收体育项目后备人才的客观因素之一。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目前越秀区田径后备人才力量薄弱,总体发展趋势不理想,人才缺失严重,学生运动员水平少有突破。
5.1.2政策的缺失很大程度影响了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后备人才的储备。
5.1.3小学阶段的人才培养不够重视进而導致田径后备人才输送链难以向好维持。
5.1.4学训矛盾突出,导致学生及家长不愿进行专项训练。
5.1.5社会对体育认识存在偏差使项目发展不顺利。
5.2 建议
5.2.1完善相应制度,出台相关政策以吸引人才的流入。
5.2.2抓好各阶段田径后备人才力量的发展,做好各阶段后备人才输送的衔接工作,使运动员留得住。
5.2.3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组织教练员到外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教练员科学训练的专业水平,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往教练员方向发展,以扩大未来的教练员队伍,注入年轻势力。
5.2.4发展“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支持与培养田径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开设创新型教学制度,配备良好的师资,减少学训问题的担忧。
5.2.5开展田径趣味运动会、街头赛事等,扩大田径项目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对田径项目的喜爱。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