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参与教学是课堂教育资源生成的基础
新课程之所以不同于旧课程,就是因为它首先关注的是全体学生,重视三维目标,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所以,执行新课程的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是全体学生全时空的课堂;没有全体学生,全过程、全身心的参与,就没有贴近全体学生的富有生命力的新资源生成。
1.全员参与教学为新资源的生成提供了最大空间
有这样一节课,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正在声嘶力竭地解释射线、线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目光总在前几排学生中滑动,前几排的学生也的确十分配合教师,迅速掌握了什么是线段、什么是射线,而且也列举了诸如汽车灯光、日光是射线等等。就在教师准备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坐在旮旯里的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不对,汽车灯光、日光不能全说成射线,因为当车灯和日光照在墙上时,就不是射线而是线段了。”前排学生大惊:是呀;教室后面原本伏桌假寐的学生全部抬起了头,望着教师;教师也大惊: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种状况下的灯光与日光?自己当学生时,教师不也是这样教射线的吗?于是,教师放下了转入下一教学环节的计划,开始欣赏与评价这旮旯里诞生的精彩,开始发掘这生成性教育资源的价值。他发现,自己一旦开发这些生成性资源,那些原本不听讲的学生,个个来了劲,而且还列举了不少的新例子,譬如看不见尽头的高速公路、长长的水管……这节课在热烈的气氛里一次又一次走向高潮,再也没有看见一个学生假寐。假如没有旮旯里的那一个学生的参与,还只是原来的那些少数学生跟着教师转,会不会有后来全体学生的跟进?会不会有后来“高速公路”、“长长的水管”等问题?下课后,那位教师感慨地对我说:“就像您说的,只有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才能为新资源的生成提供最大的空间,如果教室旮旯里的刘汝同学不参与教学,就没有这次精彩,教室后面那部分学生就睡着了。刘汝同学的参与,不仅为教学提供了资源,而且也调动了更多同学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学空间最大化了。”
大家知道,坐在教室旮旯里的学生,多是容易被教师遗忘的。他们之所以被遗忘,就是因为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与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距离,然而,就生活知识而言,他们恰恰因为平时淘气,积累了相对丰厚的生活经验。而课堂教学中新资源的生成,首先是教材内容必须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而这些相对淘气的学生,是最容易发现新教材与生活相互契合点的孩子。那么,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全体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给新资源的生成提供最大的展示面,调动了最大受众。然而,到底有多少教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呢?我们对近两年听过的850节课做了一个基本统计:在这850节课里,教师一共提问了19640人次,每节课平均23.1次,但是,处在教室后头两边的学生,平均每节课被提问只有0.2次,而坐在后头两边的学生却占学生总数的48.5%;为什么得到提问最多的学生1人竟然可以达到12次之多?显然,教师的关注焦点,是“点”而不是“面”,不是全体学生,目光还局限在教师的近围,这不仅反映教育资源没有均衡使用,也使许多学生失去了提供新资源的机会,而使课堂局部化,使新资源生成行为局部化了。
2.全过程参与为新资源的生成提供了最长的时间
从理论上讲,教育资源的生成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只要时机成熟,它就可以生成。但是,这个“时机”却是教师要把握的,学生参与不活跃,课堂气氛不和谐,就没有这种时机。以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是否知道前10分钟学生在干什么,第11至35分钟学生在干什么,第36至45分钟学生又在干什么,针对学生干什么,我们教师又在干什么。我们粗略地统计了180节初中课,发现在非公开课上,有45%的教师在前10分钟里,讲的是上节练习中的错误或者批评学生。而这前10分钟里,学生期待心理是最强的,一经过教师批评或埋怨,学生的积极情感就受到抑制,积极的情感流失了,学生就再也不可能与教师和谐互动,也就不可能自主参与教学了,靠近学生生活的新资源也就不能生成了。没有新资源生成的课堂是沉闷的。20分钟后,我们看到了许多学生出现倦怠,面对着这种倦怠,许多教师又不能进行恰如其分的调节。我们将九年级的110节课堂教学观察也做了一个统计后发现,有近40%的学生,此时的思想已经游离于课堂之外,伏桌假寐的就占到8.9%……学生不能全过程参与教学,资源生成就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失去了许多生成的机会。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是教师在耍单鞭,是投入高、产出低的课堂。为了让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随时都能生成新资源,在45分钟的时间里,时刻都应该有激励学生的气氛啊!
3.全身心参与为新资源的生成提供了最大的深度
在一节化学课堂上,我们记录了这样一个场面:学生在观察导电实验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发现了教师没有介意的一组悖论:“酸碱盐是电解质”、“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化合物都是纯净物质”……但是“盐酸是酸”啊,它却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分明是混合物!显然,课本上“电解质都是化合物”的结论不准确。面对着一系列判断推导出来的结论,教师也没有准备,他只好把这一问题交由学生继续讨论。就在这样的不断深入中,学生还发现了“容器里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并不都是纯净物,例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这样一些类似的悖论,一个矛盾被化解了,一组生成性资源被师生有效开发了。假如,没有学生深入地思考,没有他们深层次地参与教学,透过单一的概念分析概念之间的联系,这些悖论会被发现、会被化解吗?要让学生最大深度地参与教学,没有合作的机会是不行的,没有与他人互动的机会、没有思想碰撞的机会也是不行的。学生就是在彼此的互动中,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走向深刻,发现隐藏在各孤立概念之间的新知识联系,发现与这种联系相关的新资源。实际上,这就是学生从模拟创新走向原生创新的过程。
学生参与教学是利用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基础
生成性教育资源的意义,在于面向学生,发现、开发、拓展生成性教育资源,也是为了对学生施加更大的影响,进行更好的教育引导。
1.生成性资源只有被学生利用才能发挥教育价值
一位教师正在批评一名叫叶也红的学生:“你别以为自己成绩还可以,就不做作业!”
叶也红委屈地告诉这位教师:“老师,我真的做了。”
“做在哪里?”教师严厉地问。
“做在我家门前的石板上。”
“石板上,你骗谁!”
“老师,我真的不骗您。”
带着怀疑,教师与叶也红一起,爬过了几个山头,走进了叶也红的家。原来,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他与老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经济拮据,买不起练习本,只有将每天的作业都做在门前的石板上。
面对着这写满练习题的石板,教师的眼泪出来了。这么用功的学生,该是多么好的学习榜样,这样的“练习本”该是多么好的教育资源!但自己却没有及时发现。
后来,教师利用这一典型,在石板前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再后来,全校学生又在这里举行了一次队会……从此,不仅这个班级没有了不交作业的人,而且学校里掀起了一股团结互助、关爱留守学生、热爱学习的风气,在学期结束时的全区调研性考试中,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竟然夺取了全区第一。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当时那位教师不与学生一起去看这石板,或者看了这石板而不召开主题班会;学校校长要是不发现、不利用这一典型,也不召开学校队会,这资源还会不会有这么大的教育意义,学校能不能迅速扭转学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可见,仅有资源还不够,还必须开发利用,让它“活”起来,只有这样,资源才能发挥它的教育功能,转化为成绩。
在长期实践中,不少教师曾利用教案,收集了大量的生成性资源,虽然这些资源有很好的教育作用,但不少教师却将它束之高阁,禁锢在备课本里,最多也只是在下一个教学循环里,用于改善教学。可是,武汉江夏区有几所中小学的教师对这些“天窗式”教案里积累的资源进行了开发。以学生犯的作业错误为例,他们请学生把自己的错误写下来,并且说明当时的错误思路;请其他同学寻找类似的错误,也写出自己当时的思考;将这些错误及思考在班上公布,引发争论;在学生的争论中让他们自己提出合理的解释,教师只对不同答案做欣赏性点评。教师在处理错题时,比一般人多了两个环节,一是学生对自己产生错误的陈述,二是教师对学生争论的评点。结果,犯错误的学生不仅没有因为公布自己的错误而萎靡不振,恰恰相反,因为得到同伴的帮助与自己的再思考而获得了进步;全班同学也因为对一个错误的深度剖析而整体得到提高。这几所学校,后来都成为江夏区教育质量的标兵,成为了武汉市农村教育的窗口。由此可以说明,即使是生成性资源,不被学生利用,也只能是一种陈设;资源只有被开发利用了才能成为真正的资源;开发的次数越多,它发挥的教育价值越大。
2.生成性资源是教材为学生所认同的桥梁
一部再好的教材,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才可能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收获最好的教学质量。
记得那是一节《杏儿熟了》的新课。课文内容是说院子里有一棵杏树,果子成熟的时候,常引起路人的羡慕,主人家的孩子也常依偎在奶奶怀里幸福地数天上星星一样多的杏儿。可是,有一天,邻居家的淘气宝偷杏,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小主人走出来呵斥了这个“小馋猫”,奶奶却没有这样做,而是走上前去将他扶起来,揉了揉他的屁股,还拿竹竿打下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馋猫”,并对孙儿说“有果子大家吃才甜哩”,后来,小主人也受到了教育,每当杏儿成熟的时候,也会将甜甜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
这是一个有浓郁情感色彩的小故事,取自小学生身边的生活细节,但是,却在“小”中蕴涵着“有果子大家吃才甜”的大道理。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看有没有“类似”的情感碰撞过程。显然,教师希望通过学生的回忆,提供一些生成性资源,迁移所学。考虑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文,如果能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回忆写出来就更好了。但是,当地没有杏树,教师指定的6个学生,却没有一个人能将问题答上来。是不是学生真的就没有这样的经历?不是,这样的经历大多数学生都会有的,只是学生没有能正确领会课文所要渲染的情感,没有真正明白课文到底在讲些什么,不能将“杏儿”迁移到“桃子”、“西瓜”或者“玩具”什么的,也就明白不了教材提出的要求。学生为什么不能迁移?因为教师只在讲“杏儿”,走不出“杏儿”的影子,学生因为没有见过“杏儿”,在教材与学生的生活之间,缺乏一道桥梁,这就是学生对教材的认同,对“共享杏儿”的认同。没有这座桥梁,也就没有合适的生成性资源可供开发利用了,教学的目标在这里也就迷失了。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尽可能接近学生,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情感,而且还必须让学生走进教材,认同教材,在他们与教材与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这可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
3.学生素质层次的丰富性为生成性教育资源提供了最大舞台
任何一个教学班,学生的素质都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正因为如此,才有可能为生成性资源提供最大舞台。
一次,上课已经15分钟了,为了讨论什么是“平移”以及“平移”的数学性质,教师引入了“两只蚂蚁在坐标图上推一幢房子”的故事。故事一直持续到课上完,讲的是随着房子的移动,同一个“点”在坐标图上移动的“距离”完全相同。
用这样的故事表述什么是“平移”,学生很好理解,从提问的反馈情况看,回答问题的14个学生全部答对了,下面学生的情绪也很好,可以断定,这节课是成功的。
但是,这么好的一个故事,这样新奇的一个环节,也露出了疵点:白色的坐标图上,两只白色的蚂蚁推着一幢白色的房子在“平移”,在教室前排的学生当然是可以清楚地看见“平移”的过程与起点终点的,可是,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就吃力了,坐标图上的格子,大约在3厘米左右,远在8米开外的学生要看清楚这每一个小格,就十分吃力,我坐在后排,是怎么也看不清楚的。
数学课堂教学,大都是从数字到数字,从公式到公式,今天突然有了一个童话,而且童话关联着数学,当然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学生有了兴趣,“平移”就容易被学生掌握了,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但是,有了兴趣,是否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取得完美的教学效果?从“三个白色”组件的情况看,这节课远没有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因为学生的观察被阻断了不少。如果蚂蚁是蓝色的,如果房子是红色的,如果坐标的格子再大一点,那教学效果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使学习基础差些的那部分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如果这些画面是电子课件,可发音,可运动,教学效果又会怎样,参与的学生是不是更多呢?于是,我想起了红月亮的创意。在孩子们的想象里,月亮都可以是红的,蚂蚁就为什么不可以是蓝的?房子为什么就不可以是红的?而在我揣测的同时,恰好有几个学生也有这样的要求。他们需要这样的数学,需要这样的童话美化数学。他们的需要与意见就是最丰富的生成性资源。如果开发这些生成性资源,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开发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没有层次丰富的生成性教育资源,课堂就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学科就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学科。
许多学生爱一门学科,并不是从学科本身开始的,也不是从热爱家乡、为振兴中华开始的,他们的热情,往往由教这门学科教师的亲近而点燃,因人而喜欢课堂,因课堂而热爱这门学科。走的就是这样一条情感发展的逻辑线路。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好教师懂得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及时发现并开发生成性资源,包括情感教育的亮点。学生在与这样的教师互动时,将课堂变成了自己的课堂,将这门学科变成了自己的学科。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潜在的敬业精神,这是人(包括学生)的一种类本能。你开发了这种类本能,学生学习就主动了,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我曾经做过这样一次调查:你为什么喜欢一门学科?结果有86%的小学生反映,他们喜欢教这门课的教师,这些教师会讲与学科有关的故事;72%的初中生说,他们的教师关心学生,关心自己在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觉得教师很有人情味;56%的高中生回答,他们欣赏这门学科的科学美。显然,教师“会讲与学科有关的故事”、教师“很有人情味”透露的都是教育资源的生成性秘密。只有随着学生年龄增大,学生的学习理性才开始增强。然而,当学生还处在小学、初中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将数学变成学生自己的数学?能不能将语文变成学生自己的语文?我们又怎样去变呢?这与生成性资源的发现、开发、利用有没有关系?
新课程之所以不同于旧课程,就是因为它首先关注的是全体学生,重视三维目标,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所以,执行新课程的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是全体学生全时空的课堂;没有全体学生,全过程、全身心的参与,就没有贴近全体学生的富有生命力的新资源生成。
1.全员参与教学为新资源的生成提供了最大空间
有这样一节课,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正在声嘶力竭地解释射线、线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目光总在前几排学生中滑动,前几排的学生也的确十分配合教师,迅速掌握了什么是线段、什么是射线,而且也列举了诸如汽车灯光、日光是射线等等。就在教师准备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坐在旮旯里的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不对,汽车灯光、日光不能全说成射线,因为当车灯和日光照在墙上时,就不是射线而是线段了。”前排学生大惊:是呀;教室后面原本伏桌假寐的学生全部抬起了头,望着教师;教师也大惊: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种状况下的灯光与日光?自己当学生时,教师不也是这样教射线的吗?于是,教师放下了转入下一教学环节的计划,开始欣赏与评价这旮旯里诞生的精彩,开始发掘这生成性教育资源的价值。他发现,自己一旦开发这些生成性资源,那些原本不听讲的学生,个个来了劲,而且还列举了不少的新例子,譬如看不见尽头的高速公路、长长的水管……这节课在热烈的气氛里一次又一次走向高潮,再也没有看见一个学生假寐。假如没有旮旯里的那一个学生的参与,还只是原来的那些少数学生跟着教师转,会不会有后来全体学生的跟进?会不会有后来“高速公路”、“长长的水管”等问题?下课后,那位教师感慨地对我说:“就像您说的,只有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才能为新资源的生成提供最大的空间,如果教室旮旯里的刘汝同学不参与教学,就没有这次精彩,教室后面那部分学生就睡着了。刘汝同学的参与,不仅为教学提供了资源,而且也调动了更多同学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学空间最大化了。”
大家知道,坐在教室旮旯里的学生,多是容易被教师遗忘的。他们之所以被遗忘,就是因为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与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距离,然而,就生活知识而言,他们恰恰因为平时淘气,积累了相对丰厚的生活经验。而课堂教学中新资源的生成,首先是教材内容必须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而这些相对淘气的学生,是最容易发现新教材与生活相互契合点的孩子。那么,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全体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给新资源的生成提供最大的展示面,调动了最大受众。然而,到底有多少教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呢?我们对近两年听过的850节课做了一个基本统计:在这850节课里,教师一共提问了19640人次,每节课平均23.1次,但是,处在教室后头两边的学生,平均每节课被提问只有0.2次,而坐在后头两边的学生却占学生总数的48.5%;为什么得到提问最多的学生1人竟然可以达到12次之多?显然,教师的关注焦点,是“点”而不是“面”,不是全体学生,目光还局限在教师的近围,这不仅反映教育资源没有均衡使用,也使许多学生失去了提供新资源的机会,而使课堂局部化,使新资源生成行为局部化了。
2.全过程参与为新资源的生成提供了最长的时间
从理论上讲,教育资源的生成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只要时机成熟,它就可以生成。但是,这个“时机”却是教师要把握的,学生参与不活跃,课堂气氛不和谐,就没有这种时机。以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是否知道前10分钟学生在干什么,第11至35分钟学生在干什么,第36至45分钟学生又在干什么,针对学生干什么,我们教师又在干什么。我们粗略地统计了180节初中课,发现在非公开课上,有45%的教师在前10分钟里,讲的是上节练习中的错误或者批评学生。而这前10分钟里,学生期待心理是最强的,一经过教师批评或埋怨,学生的积极情感就受到抑制,积极的情感流失了,学生就再也不可能与教师和谐互动,也就不可能自主参与教学了,靠近学生生活的新资源也就不能生成了。没有新资源生成的课堂是沉闷的。20分钟后,我们看到了许多学生出现倦怠,面对着这种倦怠,许多教师又不能进行恰如其分的调节。我们将九年级的110节课堂教学观察也做了一个统计后发现,有近40%的学生,此时的思想已经游离于课堂之外,伏桌假寐的就占到8.9%……学生不能全过程参与教学,资源生成就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失去了许多生成的机会。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是教师在耍单鞭,是投入高、产出低的课堂。为了让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随时都能生成新资源,在45分钟的时间里,时刻都应该有激励学生的气氛啊!
3.全身心参与为新资源的生成提供了最大的深度
在一节化学课堂上,我们记录了这样一个场面:学生在观察导电实验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发现了教师没有介意的一组悖论:“酸碱盐是电解质”、“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化合物都是纯净物质”……但是“盐酸是酸”啊,它却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分明是混合物!显然,课本上“电解质都是化合物”的结论不准确。面对着一系列判断推导出来的结论,教师也没有准备,他只好把这一问题交由学生继续讨论。就在这样的不断深入中,学生还发现了“容器里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并不都是纯净物,例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这样一些类似的悖论,一个矛盾被化解了,一组生成性资源被师生有效开发了。假如,没有学生深入地思考,没有他们深层次地参与教学,透过单一的概念分析概念之间的联系,这些悖论会被发现、会被化解吗?要让学生最大深度地参与教学,没有合作的机会是不行的,没有与他人互动的机会、没有思想碰撞的机会也是不行的。学生就是在彼此的互动中,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走向深刻,发现隐藏在各孤立概念之间的新知识联系,发现与这种联系相关的新资源。实际上,这就是学生从模拟创新走向原生创新的过程。
学生参与教学是利用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基础
生成性教育资源的意义,在于面向学生,发现、开发、拓展生成性教育资源,也是为了对学生施加更大的影响,进行更好的教育引导。
1.生成性资源只有被学生利用才能发挥教育价值
一位教师正在批评一名叫叶也红的学生:“你别以为自己成绩还可以,就不做作业!”
叶也红委屈地告诉这位教师:“老师,我真的做了。”
“做在哪里?”教师严厉地问。
“做在我家门前的石板上。”
“石板上,你骗谁!”
“老师,我真的不骗您。”
带着怀疑,教师与叶也红一起,爬过了几个山头,走进了叶也红的家。原来,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他与老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经济拮据,买不起练习本,只有将每天的作业都做在门前的石板上。
面对着这写满练习题的石板,教师的眼泪出来了。这么用功的学生,该是多么好的学习榜样,这样的“练习本”该是多么好的教育资源!但自己却没有及时发现。
后来,教师利用这一典型,在石板前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再后来,全校学生又在这里举行了一次队会……从此,不仅这个班级没有了不交作业的人,而且学校里掀起了一股团结互助、关爱留守学生、热爱学习的风气,在学期结束时的全区调研性考试中,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竟然夺取了全区第一。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当时那位教师不与学生一起去看这石板,或者看了这石板而不召开主题班会;学校校长要是不发现、不利用这一典型,也不召开学校队会,这资源还会不会有这么大的教育意义,学校能不能迅速扭转学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可见,仅有资源还不够,还必须开发利用,让它“活”起来,只有这样,资源才能发挥它的教育功能,转化为成绩。
在长期实践中,不少教师曾利用教案,收集了大量的生成性资源,虽然这些资源有很好的教育作用,但不少教师却将它束之高阁,禁锢在备课本里,最多也只是在下一个教学循环里,用于改善教学。可是,武汉江夏区有几所中小学的教师对这些“天窗式”教案里积累的资源进行了开发。以学生犯的作业错误为例,他们请学生把自己的错误写下来,并且说明当时的错误思路;请其他同学寻找类似的错误,也写出自己当时的思考;将这些错误及思考在班上公布,引发争论;在学生的争论中让他们自己提出合理的解释,教师只对不同答案做欣赏性点评。教师在处理错题时,比一般人多了两个环节,一是学生对自己产生错误的陈述,二是教师对学生争论的评点。结果,犯错误的学生不仅没有因为公布自己的错误而萎靡不振,恰恰相反,因为得到同伴的帮助与自己的再思考而获得了进步;全班同学也因为对一个错误的深度剖析而整体得到提高。这几所学校,后来都成为江夏区教育质量的标兵,成为了武汉市农村教育的窗口。由此可以说明,即使是生成性资源,不被学生利用,也只能是一种陈设;资源只有被开发利用了才能成为真正的资源;开发的次数越多,它发挥的教育价值越大。
2.生成性资源是教材为学生所认同的桥梁
一部再好的教材,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才可能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收获最好的教学质量。
记得那是一节《杏儿熟了》的新课。课文内容是说院子里有一棵杏树,果子成熟的时候,常引起路人的羡慕,主人家的孩子也常依偎在奶奶怀里幸福地数天上星星一样多的杏儿。可是,有一天,邻居家的淘气宝偷杏,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小主人走出来呵斥了这个“小馋猫”,奶奶却没有这样做,而是走上前去将他扶起来,揉了揉他的屁股,还拿竹竿打下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馋猫”,并对孙儿说“有果子大家吃才甜哩”,后来,小主人也受到了教育,每当杏儿成熟的时候,也会将甜甜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
这是一个有浓郁情感色彩的小故事,取自小学生身边的生活细节,但是,却在“小”中蕴涵着“有果子大家吃才甜”的大道理。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看有没有“类似”的情感碰撞过程。显然,教师希望通过学生的回忆,提供一些生成性资源,迁移所学。考虑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文,如果能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回忆写出来就更好了。但是,当地没有杏树,教师指定的6个学生,却没有一个人能将问题答上来。是不是学生真的就没有这样的经历?不是,这样的经历大多数学生都会有的,只是学生没有能正确领会课文所要渲染的情感,没有真正明白课文到底在讲些什么,不能将“杏儿”迁移到“桃子”、“西瓜”或者“玩具”什么的,也就明白不了教材提出的要求。学生为什么不能迁移?因为教师只在讲“杏儿”,走不出“杏儿”的影子,学生因为没有见过“杏儿”,在教材与学生的生活之间,缺乏一道桥梁,这就是学生对教材的认同,对“共享杏儿”的认同。没有这座桥梁,也就没有合适的生成性资源可供开发利用了,教学的目标在这里也就迷失了。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尽可能接近学生,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情感,而且还必须让学生走进教材,认同教材,在他们与教材与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这可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
3.学生素质层次的丰富性为生成性教育资源提供了最大舞台
任何一个教学班,学生的素质都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正因为如此,才有可能为生成性资源提供最大舞台。
一次,上课已经15分钟了,为了讨论什么是“平移”以及“平移”的数学性质,教师引入了“两只蚂蚁在坐标图上推一幢房子”的故事。故事一直持续到课上完,讲的是随着房子的移动,同一个“点”在坐标图上移动的“距离”完全相同。
用这样的故事表述什么是“平移”,学生很好理解,从提问的反馈情况看,回答问题的14个学生全部答对了,下面学生的情绪也很好,可以断定,这节课是成功的。
但是,这么好的一个故事,这样新奇的一个环节,也露出了疵点:白色的坐标图上,两只白色的蚂蚁推着一幢白色的房子在“平移”,在教室前排的学生当然是可以清楚地看见“平移”的过程与起点终点的,可是,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就吃力了,坐标图上的格子,大约在3厘米左右,远在8米开外的学生要看清楚这每一个小格,就十分吃力,我坐在后排,是怎么也看不清楚的。
数学课堂教学,大都是从数字到数字,从公式到公式,今天突然有了一个童话,而且童话关联着数学,当然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学生有了兴趣,“平移”就容易被学生掌握了,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但是,有了兴趣,是否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取得完美的教学效果?从“三个白色”组件的情况看,这节课远没有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因为学生的观察被阻断了不少。如果蚂蚁是蓝色的,如果房子是红色的,如果坐标的格子再大一点,那教学效果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使学习基础差些的那部分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如果这些画面是电子课件,可发音,可运动,教学效果又会怎样,参与的学生是不是更多呢?于是,我想起了红月亮的创意。在孩子们的想象里,月亮都可以是红的,蚂蚁就为什么不可以是蓝的?房子为什么就不可以是红的?而在我揣测的同时,恰好有几个学生也有这样的要求。他们需要这样的数学,需要这样的童话美化数学。他们的需要与意见就是最丰富的生成性资源。如果开发这些生成性资源,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开发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没有层次丰富的生成性教育资源,课堂就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学科就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学科。
许多学生爱一门学科,并不是从学科本身开始的,也不是从热爱家乡、为振兴中华开始的,他们的热情,往往由教这门学科教师的亲近而点燃,因人而喜欢课堂,因课堂而热爱这门学科。走的就是这样一条情感发展的逻辑线路。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好教师懂得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及时发现并开发生成性资源,包括情感教育的亮点。学生在与这样的教师互动时,将课堂变成了自己的课堂,将这门学科变成了自己的学科。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潜在的敬业精神,这是人(包括学生)的一种类本能。你开发了这种类本能,学生学习就主动了,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我曾经做过这样一次调查:你为什么喜欢一门学科?结果有86%的小学生反映,他们喜欢教这门课的教师,这些教师会讲与学科有关的故事;72%的初中生说,他们的教师关心学生,关心自己在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觉得教师很有人情味;56%的高中生回答,他们欣赏这门学科的科学美。显然,教师“会讲与学科有关的故事”、教师“很有人情味”透露的都是教育资源的生成性秘密。只有随着学生年龄增大,学生的学习理性才开始增强。然而,当学生还处在小学、初中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将数学变成学生自己的数学?能不能将语文变成学生自己的语文?我们又怎样去变呢?这与生成性资源的发现、开发、利用有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