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要细心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ngw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接诊了一位78岁的女患者,她是来治疗糖尿病的。我问她:“患病多长时间了?”她说:“好几年了。”我又问她:“5年,7年,还是10年?”她皱着眉头,看上去真想不起来。

患者病史模糊


  我换个话题问她:“现在有什么不舒服吗?”她说:“最近经常觉得没力气,有时候肚子饿得慌,总想吃东西。”
  她的回答给我最直接的感觉是,她可能出现低血糖了。我继续问:“最近是吃药,还是打针?”她说:“不打针,只吃药。”我明白,这是一位正在服用降糖药的患者,没有使用胰岛素。为了明确她的症状是否为降糖药过量引起的低血糖,我必须了解她吃的是什么药、每次吃多少、一天吃几次。然而,她只知道自己吃好几种药,具体药名想不起来。
  我只能仔细翻阅就诊病历来找她的服药线索。我发现,她最近半年的病历上有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瑞格列奈的记录。医生每次开两种降糖药,都是二甲双胍加另外一种。尽管病史记录上写了用法和用量,但通过与患者的对话,我不能确定她一定会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很难判断药物是否过量。如果存在低血糖,必须搞清她到底服的什么药,以及服用的剂量和方法。然而,面对这样一位对病情和用药情况描述不清的老人,要搞清楚病史非常困难。

逐渐解开谜团


  为了解开“谜团”,我接着问:“家里有血糖仪吗?”老人回答:“有血糖仪,平时都是女儿帮忙测血糖,最近因为女儿很忙,没有测。”聽到这句话,我感到有办法了。我帮她画了一张血糖监测记录表格,告诉她先做几件事情:第一,把我写的病史记录给女儿看,让女儿帮助测血糖;第二,回家后测量今天午餐前、晚餐前、睡觉前的血糖,以及明天早上的空腹血糖,如果出现乏力、饥饿、心慌时,马上测当时的血糖,将血糖数值填在表格中,明天上午将记录带来;第三,明天来看病时,把服用的药物和药盒一起带来。
  次日上午,患者在女儿陪同下来到诊室。血糖记录显示,昨天午餐前血糖为4.4毫摩/升;晚餐前血糖为3.2毫摩/升(正在服用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血糖<3.9毫摩/升为低血糖),当时出现乏力、饥饿症状,吃过晚餐后症状消失;睡前血糖为13.3毫摩/升,今天早上的空腹血糖为8.3毫摩/升。
  我仔细看了老人带来的药盒,有了重大发现,药盒与病史记录上的药名不符,多了一种药物格列美脲。原来,患者把最近一次开的瑞格列奈和格列美脲同时服用了。我问她,格列美脲是从哪里来的。她说,是一位病友觉得这药效果好,送给她的。格列美脲和瑞格列奈都是效力很强的促胰岛素分泌的降糖药,老人因降糖药过量引起低血糖的证据是充分的。我让她停用格列美脲,继续监测血糖,下周再来复诊。第二周再来随访时,患者不适症状消失,各时间点测定的血糖结果都在理想范围内。

医生几点建议


  根据这位患者的就诊经历,我向大家提几点建议:
  糖尿病是慢性病,病程很长,患者往往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应养成记“糖尿病日记”的习惯。
  药名难记、剂量复杂是事实,为方便医生判断,患者每次就诊时,不妨将服用的所有药物药盒带上,供医生参考。
  严格遵医嘱,不要与病友交换药物。因为服用降糖药的种类和剂量是因人而异的,对别人有效的药物,对自己可能无效或过量,擅自服用的后果非常严重。
  巧用血糖仪,自我监测血糖,对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非常有帮助。
  老年患者就医时,最好有家人陪同。
  (摘自《大众医学》2018年第3期)
其他文献
常听人说“偏方治大病”,然而究竟有多少人相信偏方“真堪托生死”,颇值得怀疑。每有大病降身,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循“正途”、用“正方”,必待这些法子尽皆失灵,这才将信将疑祭起偏方的法宝。只有得了小毛小病,小有痛痒却又不干生死,我们才会毫不吝惜地交出身体去做偏方的实验场。比如感冒发烧,就有许多医书上不载的应对之道。我相信它们多半是患者自己的发明,本人就发明过这一类的偏方。  大概是两年前吧,某天晚上突然
期刊
2006年,在中医药发展论坛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明确表示,希望全国的医疗工作者,向解脱神酒的创造者周碧英学习。  学习周碧英的风湿骨病特色门诊,运用的五步疗法,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复發,避免复发,还要病人家庭,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能享受天伦之乐、享受品质生活!闻着药香长大  湖南省,在中医药人眼里,是道地的玉竹、白芷、朱砂、吴茱萸。是得天独厚的中医药资源,也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名医
期刊
有一次,我去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华严寺,有一位雕塑家,正在塑观世音的像。塑像非常美,他很自豪,问我:“你看我塑得怎么样?”我说:“作为一个美女,你塑得很好;但作为观世音,你塑的不是观世音。”古人塑的观世音收颌、收下巴,头和鼻子也微微回收的;而他塑的美女,鼻子是往前伸的,鼻子在身体外。  现在的人似乎都弯腰驼背,上身和头冲前。我们再看看佛像:鼻子与肚脐是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佛像跟我们最大的不同是,没有一
期刊
在广西合浦县县城,有一位叫卜全德的老人,今年105岁,仍面色红润、思维敏捷。卜全德有一个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口袋里总揣着两三支粉笔。编谜语练脑力  卜全德喜欢编谜语,他编的谜语都与农作物或者花草有关联。有一天,他去街心广场散步,看见有人跳舞唱歌,还有人用笔蘸着水在广场上写大字。他忽然眼前一亮,心想:“我也可以把谜语写在广场上,这样既可以练字,又可以让别人来猜。”  第二天,卜全德口袋里揣上两
期刊
身边很多90后都跟我一样,脱发,嗜辣嗜甜,有精力熬夜刷完一整季的美剧,或者跨越大半个城市参加电影首映;但一提到运动,就直摆手,偶爾狂奔两分钟赶个飞机,喘上半天都缓不过来。  学生时代每次测试100米跑步,我都铆足劲狂奔,想象自己是博尔特附体,最后以无法控制地扑在地上结束。直到最近,我才知道,那是因为我高度近视,摘了眼镜快速移动时,无法对周围参照物形成正确的认识。另一个无力时刻是学习自由泳,我拼命打
期刊
俗话说:“每天睡得好,八十不见老。”有人曾把历代高僧的寿命与历代皇帝的寿命相比较,发现生活清苦的高僧平均寿命高于皇帝。《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说明精神的安定與和谐,在抵抗疾病和延年益寿方面有重要作用。  僧人过的是晨钟暮鼓的生活,睡眠时间并不长。即使在冬天,早上也基本不会超过6点钟起床,春、夏、秋季一般在5点之前起床。对养生而言,早起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此外,
期刊
人上年纪,身体各方面的器官就衰退了。一般的毛病我不怕,就怕患上老年痴呆’症。儿子请教当医生的朋友,传给我一套“舌头操”,说特别适合老年人在家里练习,对预防老年痴呆症挺管用的,还有助于减肥、降血压。  我就每天按照要领练起来。老伴见我对着镜子吐舌头,以为我精神有毛病,当我告诉她这是在做舌头操锻炼大脑后,她也跟着我一起练习起来。我们經过实践,又改进方法,即不一定在镜子前做,做的次数也进行适当调整。  
期刊
一天晚上,老妈跳完广场舞回来,忽然声音低沉地对我说:“女儿呀,与我一起跳舞的王阿姨昨天走了。听说长了一个囊肿,后来转化成恶性肿瘤。”  我也没太在意老妈有什么异样。没想到的是,这天老妈彻夜未眠,独自在被窝里一个劲儿地从上至下反反复复摸个不停,还说脖颈处好像有个肿块。眼见老妈这种状态,翌日就陪她去看医生。经检查,甲状腺左侧叶内果真有微小囊肿;再进一步检查,明确是良性的,后经微创手术很快康复了。  这
期刊
市中心某家颇负盛名的肝胆肠胃科诊所。  “这是我前几个月,在另一家医院接受手术的资料。开完刀后,虽然有改善,偶尔仍有断断续续的腹痛。”病人拿着复印的资料,交给诊所医生。  医生推了推眼镜,仔细看着手中的文字报告,说:“手术前的诊断与最后的病理报告,确定都是阑尾炎,治疗的过程基本上没有问题,就如他们所说,术后偶有疼痛,也是正常的。”  看完病人所做的CT影像,他语气稍微停顿一下:“帮你开刀的医生怎么
期刊
早晨起来跑跑步,晚上睡前用热水泡泡脚,都能起到良好的养阳作用。  早上正是阳气生发的时候,此时跑步,可以助益阳气的生发。体质孱弱、阳气不足的人,每天早起跑一跑,长期坚持下来,会觉得通体舒服,体质也会变得强壮起来,这就是通过跑步使阳气得到养护的原因。不喜欢跑步的人也可以散散步,一样能起到助益阳气生发的效果。  不管是跑步还是散步,都不用太快,也不用太远,只要觉得微微出汗即可。  有道是“寒从脚底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