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就“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的教学方法,从平等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能力、改变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指导方法学习四个方面进行了简单反思。
【关键词】整体建构;平等;发展;能力;学习方法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实践证明,凡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回顾这几年来的的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踢自己之短,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
现就教学方法方面做一简单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平等的教学理念
整体建构的教学法是梯次教学,在教学中因学生层次不同而要求不同,应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和荣誉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对他们关注的太少,教师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就是来“陪读”的,从而使得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对后进生也是一种不公平。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着眼学生终生发展,培养能力
整体建构教学法的目的是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确立整体建构的思想。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自主性还不强,因此教师需要给予恰当的诱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开展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学的学习态度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化学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第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整体建构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 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化学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采用。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化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指导学生以问题解决活动为基础,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同时对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和探究给于充分的肯定和表杨。通过概括和总结把一些零碎知识串成线、织成网,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如通过概括和总结,学生掌握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1.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和反应条件: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3.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本课堂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教会学生分析总结的方法。学生在掌握本堂课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在对知识进一步引伸、拓展,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可以留在课后思考、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如果对化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化学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化学九年级上册教科书.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陈光辉.化学探究式学习例谈.湖北教育.2004.(5)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整体建构;平等;发展;能力;学习方法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实践证明,凡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回顾这几年来的的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踢自己之短,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
现就教学方法方面做一简单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平等的教学理念
整体建构的教学法是梯次教学,在教学中因学生层次不同而要求不同,应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和荣誉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对他们关注的太少,教师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就是来“陪读”的,从而使得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对后进生也是一种不公平。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着眼学生终生发展,培养能力
整体建构教学法的目的是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确立整体建构的思想。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自主性还不强,因此教师需要给予恰当的诱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开展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学的学习态度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化学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第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整体建构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 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化学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采用。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化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指导学生以问题解决活动为基础,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同时对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和探究给于充分的肯定和表杨。通过概括和总结把一些零碎知识串成线、织成网,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如通过概括和总结,学生掌握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1.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和反应条件: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3.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本课堂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教会学生分析总结的方法。学生在掌握本堂课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在对知识进一步引伸、拓展,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可以留在课后思考、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如果对化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化学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化学九年级上册教科书.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陈光辉.化学探究式学习例谈.湖北教育.2004.(5)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