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教3 2=5的老师是合格老师,教3十2=?的老师是好老师,而用3 2=6来教的老师才是优秀教师。”显然,这位教师的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教学思想:“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更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这种思想无疑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会成长,让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巧用错误
“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笔者让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用课件演示了过A点作出底边BC边上的高的过程,再让学生在三角形中作出过指定顶点作相应底边上的高,讲评完学生的练习后,出现了以下对话。
师: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呢?
生1:一条高。
(这是什么原因呢?静下心来反思发现:在三角形ABC中,教师只讲了一条高的作法,让学生产生了错觉。于是教师马上调整教学策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ABC,要求学生过A点作出底边BC边上的高,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作高,其他学生在练本上作高,这样可以巩固刚刚所学知识,当讲评完这条高后,教师又进行了师生互动。)
师:刚才我们过A点作出了底边BC边上的高,你们说这个三角形ABC还有其他的高吗?
生2:没有。
师:再说出三角形底和高的概念。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我们刚刚只过A点作高,还可以作出其他的高吗?
生3:还有高,可以过顶点B作底边AC边上的高。(学生动手做出这条高)
师:这个三角形ABC除了这条高,还有其他的高吗?
生4:还有,可以过顶点C作底边AB上的高。(学生动手做出这条高)
师:你看这个三角形ABC有几条高?
生5:有3条高。
师:任意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呢?
生6:有3条高。
师:为什么呢?
生7:三角形有3个顶点,过其中的1个顶点可以作1条高,所以有3条高。
生8:三角形有3条边,三角形中每条边上都有一条高,所以有3条高。
如果笔者没有正视这个错误,只是一味地去抱怨学生,学生就不可能会明白错误的原因,更谈不上去改正错误。有了错误,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视错误
对待错误,许多教师视之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可以想到,不拨“乱”反“正”,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阻住了学生迈向“错”的脚步,也就打击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其实,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例如:在六年级总复习中“4.5÷1.5”的意义叙述为“4.5是1.5的几倍”。“几倍?”“3倍。”笔者在黑板上写下以前学生的叙述“4.5是1.5的3倍”,紧接着写“4.5是1.5的倍数”。下面有学生窃窃私语,大胆的学生举手表示反对:“不能说4.5是1.5的倍数。”笔者问:“为什么?”“因为倍数和约数一定要在整除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这不是整除的算式!”还有学生补充:“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时才算整除,45才是15的倍数。”笔者故意出错,引发学生质疑,在对话中相互启发,让学生明白数学中“几倍”和“倍数”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将错就错
创新思维是一种用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求知的思维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自己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突破原有条件、问题锁定的条条框框,合理分析推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一块长方形铁皮,长是16厘米,宽8厘米,如果用它剪直径2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多少个?”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用大面积去除以每块的小面积,即16×8÷[3.14×(2÷2)2]≈41(片)。思考讨论,得出应该用“去尾法”,即40片。然而,本题却根本不能用这种方法去解答!于是,笔者让学生画草图,学生们一个个豁然开朗:原来正确的解法是(16÷2)×(8÷2)=32(片),根本不可能剪出40片。进而有学生想到用16×8÷(2×2)=32(片)。可见,经验是一把“双刃剑”,成功因为经验,错误也可能因为经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敢放手,学生在学习中小心翼翼,亦步亦趋,经历的挫折少了,解决问题浅尝辄止,也就不会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失败”犹如一枚“青橄榄”,苦涩里透着甘甜,让学生“开胃生津”,回味无穷。学生不仅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改变和成长,还能体验到人格的尊严、真理的力量、交往的乐趣和人性的美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这样的学习氛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欲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第二小学)
巧用错误
“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笔者让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用课件演示了过A点作出底边BC边上的高的过程,再让学生在三角形中作出过指定顶点作相应底边上的高,讲评完学生的练习后,出现了以下对话。
师: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呢?
生1:一条高。
(这是什么原因呢?静下心来反思发现:在三角形ABC中,教师只讲了一条高的作法,让学生产生了错觉。于是教师马上调整教学策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ABC,要求学生过A点作出底边BC边上的高,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作高,其他学生在练本上作高,这样可以巩固刚刚所学知识,当讲评完这条高后,教师又进行了师生互动。)
师:刚才我们过A点作出了底边BC边上的高,你们说这个三角形ABC还有其他的高吗?
生2:没有。
师:再说出三角形底和高的概念。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我们刚刚只过A点作高,还可以作出其他的高吗?
生3:还有高,可以过顶点B作底边AC边上的高。(学生动手做出这条高)
师:这个三角形ABC除了这条高,还有其他的高吗?
生4:还有,可以过顶点C作底边AB上的高。(学生动手做出这条高)
师:你看这个三角形ABC有几条高?
生5:有3条高。
师:任意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呢?
生6:有3条高。
师:为什么呢?
生7:三角形有3个顶点,过其中的1个顶点可以作1条高,所以有3条高。
生8:三角形有3条边,三角形中每条边上都有一条高,所以有3条高。
如果笔者没有正视这个错误,只是一味地去抱怨学生,学生就不可能会明白错误的原因,更谈不上去改正错误。有了错误,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视错误
对待错误,许多教师视之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可以想到,不拨“乱”反“正”,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阻住了学生迈向“错”的脚步,也就打击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其实,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例如:在六年级总复习中“4.5÷1.5”的意义叙述为“4.5是1.5的几倍”。“几倍?”“3倍。”笔者在黑板上写下以前学生的叙述“4.5是1.5的3倍”,紧接着写“4.5是1.5的倍数”。下面有学生窃窃私语,大胆的学生举手表示反对:“不能说4.5是1.5的倍数。”笔者问:“为什么?”“因为倍数和约数一定要在整除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这不是整除的算式!”还有学生补充:“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时才算整除,45才是15的倍数。”笔者故意出错,引发学生质疑,在对话中相互启发,让学生明白数学中“几倍”和“倍数”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将错就错
创新思维是一种用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求知的思维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自己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突破原有条件、问题锁定的条条框框,合理分析推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一块长方形铁皮,长是16厘米,宽8厘米,如果用它剪直径2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多少个?”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用大面积去除以每块的小面积,即16×8÷[3.14×(2÷2)2]≈41(片)。思考讨论,得出应该用“去尾法”,即40片。然而,本题却根本不能用这种方法去解答!于是,笔者让学生画草图,学生们一个个豁然开朗:原来正确的解法是(16÷2)×(8÷2)=32(片),根本不可能剪出40片。进而有学生想到用16×8÷(2×2)=32(片)。可见,经验是一把“双刃剑”,成功因为经验,错误也可能因为经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敢放手,学生在学习中小心翼翼,亦步亦趋,经历的挫折少了,解决问题浅尝辄止,也就不会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失败”犹如一枚“青橄榄”,苦涩里透着甘甜,让学生“开胃生津”,回味无穷。学生不仅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改变和成长,还能体验到人格的尊严、真理的力量、交往的乐趣和人性的美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这样的学习氛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欲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