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条形、棒形、环形、圆形、蹄形磁铁的形状。
2.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游戏认识磁铁能吸铁,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磁铁两端吸铁多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自主探究的习惯。
4.指导学生进行磁铁游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性质,运用磁铁性质进行磁铁游戏。
教学难点:在游戏中运用磁铁有关性质分析解决磁铁游戏中的问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形状的磁铁、实验表一张(A3纸)、自制魔术道具一组、水槽、玩具鱼若干条、小布一块,大头针若干。
2.学生准备:
实验盒一个,内装条形、棒形、环形、圆形、蹄形磁铁各一块;
纸袋一个,内装橡胶片、塑料片、牙签若干;回形针、大头针若干;小铁片、小铝片各两片;塑料片、小木片各一块;
每组小猴滑冰自制玩具一套;每组一个一次性水杯、水适量、回形针一个、细线一根。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魔术激趣。
师:我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好吗?
生:一齐鼓掌。
2.教师表演魔术“气功吸球”( 教师出示一块纸板,纸板的背面粘上一块大的蹄形磁铁,注意在展示时不要将背面让学生看到。再在一个小球里面粘好一块铁片,封好口。演示时教师配以一些气功动作,让小球吸在纸板上。)教师边表演边用语言描绘精彩内容,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师质疑: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魔术有什么想法吗?
生交流,有的说是用磁铁把它吸住了,马上有很多学生认同,还有人质疑。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板书:磁铁游戏
师:同学们很聪明,通过观察发现了很多问题,而且还提出了问题。你们想知道这个小球爬在板子上为什么不掉下来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做磁铁游戏,探求这个魔术的秘密。
评析: 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思维与探索的内在动力。学生对磁铁是比较熟悉的,一般的学生都亲手玩过磁铁,对磁铁的特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思维马上被激活,于是,提出了很多问题,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引导探究,激活思维
1.磁铁能吸铁的实验
①学生小组实验
要求:将实验袋中的物体清理在桌上,每组同学轮流拿磁铁去接近桌上的物体,看看磁铁能吸哪些东西,不能吸哪些东西,组长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
附表:实验表一
下表中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能吸住的请在下面打“√”,不能吸住的请在下面打“×”。
②汇报交流:各组根据实验记录表汇报结果。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带着实验记录表到黑板上填写实验结果。
③拓展思维
教室里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
2.磁铁两极磁性最强的实验
①导入: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磁铁能吸铁,你们还有没有自己认为最了不起的发现?实验中你是用磁铁的什么地方把铁制的东西吸上来的?现在我们一起探求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再做个实验看一看磁铁什么地方吸铁最多。
②实验:各组将回形针、大头针、小铁片放在桌子上,用条形磁铁的各个部位去接近这些物体。
③汇报: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④学生总结:磁铁的两端吸铁最多。
板书:磁铁两极磁性最强。
评析:主动学习,搜集信息。
学生通过反复探求获得的知识,充分体现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搜集信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又一体现。通过反复实验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磁铁能隔着东西吸铁的实验
①谈话:我们已经发现了磁铁能直接吸铁而且两端吸铁多。现在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下面老师用磁铁做个小实验。
②教师演示实验。用布块把磁铁包起来,磁铁隔着布块吸铁钉,学生交流观察到的情况。
③学生分组实验,并交流新的发现。磁铁隔着实验盒盖板(塑料板)、纸板等去吸铁。做的时候,一手拿着板,平放在被吸物体上,另一只手拿着条形磁铁竖着放在板上去吸。
④玩一玩:小猴滑冰。
把自制小猴道具放于实验盒盖上,两个学生将盖拿平,一个学生把磁铁放在下面,来回移动磁铁。看看上面的小猴的动作,像不像是小猴在滑冰?
⑤学生独立做磁铁隔着水吸铁的实验。
要求学生:拿出盛有水的杯子和系着线的回形针。一个学生拿着线,把回形针放入杯子水中,使其不靠近杯壁。另一个学生用磁铁隔着杯子去吸水中的回形针。学生实验后交流。
板书:磁铁能隔着东西吸铁。
评析:培养习惯,自主探究。
学生对磁铁的了解虽然是比较丰富的,但也是零碎的,来源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亲自经历过的,有的是见过的,也有的只是听说过。在前一步实验中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后,有了进一步探索更多奥秘的愿望。但学生各人的认知水平与自主探究的能力都是有差异的,这时我只提供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并做好记录,既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索的自由度,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给了学生合作的机会。在汇报中进一步给予学生享受成功和分享成功的机会,并为更深入地研究磁铁的特性埋下了伏笔。这个环节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好习惯。
三、总结
这堂课,我们有些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四、课后作业
用磁铁做几个自己喜欢的玩具。
五、课后反思
一个好的教学程序的设计应具有以下3个特征:①努力拓展探究的时间和空间;②竭力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提高;③深层挖掘生成性教学资源。
在本教学片段中,让学生实验、交流结论等教学环节都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将这种自主性与同伴群体间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努力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才是真正的探究主体。科学教育不应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承和单纯的技能培训,更应把正确、积极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每一堂课。在实验中,我有意识地以“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质疑学生,学生认真细心实验,认真观察,认真思考,他们的思维深度和缜密性都得到了有效地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这种良好积极的科学态度和情感必将会得到有效地提升。
(责任编辑:冯权书)
1.使学生认识条形、棒形、环形、圆形、蹄形磁铁的形状。
2.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游戏认识磁铁能吸铁,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磁铁两端吸铁多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自主探究的习惯。
4.指导学生进行磁铁游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性质,运用磁铁性质进行磁铁游戏。
教学难点:在游戏中运用磁铁有关性质分析解决磁铁游戏中的问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形状的磁铁、实验表一张(A3纸)、自制魔术道具一组、水槽、玩具鱼若干条、小布一块,大头针若干。
2.学生准备:
实验盒一个,内装条形、棒形、环形、圆形、蹄形磁铁各一块;
纸袋一个,内装橡胶片、塑料片、牙签若干;回形针、大头针若干;小铁片、小铝片各两片;塑料片、小木片各一块;
每组小猴滑冰自制玩具一套;每组一个一次性水杯、水适量、回形针一个、细线一根。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魔术激趣。
师:我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好吗?
生:一齐鼓掌。
2.教师表演魔术“气功吸球”( 教师出示一块纸板,纸板的背面粘上一块大的蹄形磁铁,注意在展示时不要将背面让学生看到。再在一个小球里面粘好一块铁片,封好口。演示时教师配以一些气功动作,让小球吸在纸板上。)教师边表演边用语言描绘精彩内容,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师质疑: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魔术有什么想法吗?
生交流,有的说是用磁铁把它吸住了,马上有很多学生认同,还有人质疑。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板书:磁铁游戏
师:同学们很聪明,通过观察发现了很多问题,而且还提出了问题。你们想知道这个小球爬在板子上为什么不掉下来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做磁铁游戏,探求这个魔术的秘密。
评析: 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思维与探索的内在动力。学生对磁铁是比较熟悉的,一般的学生都亲手玩过磁铁,对磁铁的特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思维马上被激活,于是,提出了很多问题,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引导探究,激活思维
1.磁铁能吸铁的实验
①学生小组实验
要求:将实验袋中的物体清理在桌上,每组同学轮流拿磁铁去接近桌上的物体,看看磁铁能吸哪些东西,不能吸哪些东西,组长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
附表:实验表一
下表中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能吸住的请在下面打“√”,不能吸住的请在下面打“×”。
②汇报交流:各组根据实验记录表汇报结果。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带着实验记录表到黑板上填写实验结果。
③拓展思维
教室里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
2.磁铁两极磁性最强的实验
①导入: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磁铁能吸铁,你们还有没有自己认为最了不起的发现?实验中你是用磁铁的什么地方把铁制的东西吸上来的?现在我们一起探求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再做个实验看一看磁铁什么地方吸铁最多。
②实验:各组将回形针、大头针、小铁片放在桌子上,用条形磁铁的各个部位去接近这些物体。
③汇报: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④学生总结:磁铁的两端吸铁最多。
板书:磁铁两极磁性最强。
评析:主动学习,搜集信息。
学生通过反复探求获得的知识,充分体现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搜集信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又一体现。通过反复实验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磁铁能隔着东西吸铁的实验
①谈话:我们已经发现了磁铁能直接吸铁而且两端吸铁多。现在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下面老师用磁铁做个小实验。
②教师演示实验。用布块把磁铁包起来,磁铁隔着布块吸铁钉,学生交流观察到的情况。
③学生分组实验,并交流新的发现。磁铁隔着实验盒盖板(塑料板)、纸板等去吸铁。做的时候,一手拿着板,平放在被吸物体上,另一只手拿着条形磁铁竖着放在板上去吸。
④玩一玩:小猴滑冰。
把自制小猴道具放于实验盒盖上,两个学生将盖拿平,一个学生把磁铁放在下面,来回移动磁铁。看看上面的小猴的动作,像不像是小猴在滑冰?
⑤学生独立做磁铁隔着水吸铁的实验。
要求学生:拿出盛有水的杯子和系着线的回形针。一个学生拿着线,把回形针放入杯子水中,使其不靠近杯壁。另一个学生用磁铁隔着杯子去吸水中的回形针。学生实验后交流。
板书:磁铁能隔着东西吸铁。
评析:培养习惯,自主探究。
学生对磁铁的了解虽然是比较丰富的,但也是零碎的,来源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亲自经历过的,有的是见过的,也有的只是听说过。在前一步实验中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后,有了进一步探索更多奥秘的愿望。但学生各人的认知水平与自主探究的能力都是有差异的,这时我只提供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并做好记录,既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索的自由度,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给了学生合作的机会。在汇报中进一步给予学生享受成功和分享成功的机会,并为更深入地研究磁铁的特性埋下了伏笔。这个环节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好习惯。
三、总结
这堂课,我们有些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四、课后作业
用磁铁做几个自己喜欢的玩具。
五、课后反思
一个好的教学程序的设计应具有以下3个特征:①努力拓展探究的时间和空间;②竭力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提高;③深层挖掘生成性教学资源。
在本教学片段中,让学生实验、交流结论等教学环节都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将这种自主性与同伴群体间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努力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才是真正的探究主体。科学教育不应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承和单纯的技能培训,更应把正确、积极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每一堂课。在实验中,我有意识地以“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质疑学生,学生认真细心实验,认真观察,认真思考,他们的思维深度和缜密性都得到了有效地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这种良好积极的科学态度和情感必将会得到有效地提升。
(责任编辑:冯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