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三方面讲述了在新课改下如何上好我们的英语课,确保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主体地位;健康发展
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开展了已有三年的时间,这次改革,改变了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新课改中的首要问题。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精神,怎样让每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能够和谐健康的成长,使我们广大英语教师要重点考虑并要解决好的事情。我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点做法:
1、把好课前预习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一堂课下来,教师讲的是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是一头雾水,这种“填鸭式教学”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新课程改革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首先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英语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我认为首先需要解决好的就是课前预习关,只有当学生们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才有可能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此,我给学生们制定了预习提纲,即把要讲的学习新知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提前印发到学生们手中,其内容包括有1、Learning aims(学习目标)2、Learnthe knowledge by themselves(自主学习)3、Exercises for theaims(达标检测)学生们通过预习提纲,了解了新学内容的目标,重点知识,并且通过单词练习,根据课文回答问题、预习达标检测等,对于预习内容及时作了相应练习。课堂上,学生们听课的目光集中了,神情专注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开始主动查阅各种资料,互相讨论,自觉学习新授内容。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还能对某个问题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后来,我又给学生们补充了课后自我总结与自我评价。渐渐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自主学习的习惯正在慢慢养成。
2、做好课堂“导演”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人,很多时候,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属于自我陶醉型,学生的作用及感受往往被忽视。新课改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更新观念进行角色互换,既要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放在主人翁的地位,让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自主发展。我在英语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小组活动”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们对所学知识已做了提前预习,因此,在新授课过程中,我只须做好“导演”让学生们做课堂上的主角进行表演。例如,在学习Lesson 35 FutureTransportation(冀教版BOOK 4),我给学生们讲解了愚人节的由来,以及他们在预习时遇到的几个疑难问题,然后我给他们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要求他们把这篇对话以小品的形式进行当堂表演,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了起来,小组成员热烈的进行讨论,分配各自角色,反复练习,整堂课上,学生们热情高涨,主动上台表演,积极地表现自己,始终保持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9组王志艳同学扮演Jenny时的笑声,12组里张旗同学扮演Danny时的惊慌失措,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课堂上随时注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是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在学生们进行小组活动时,做为“导演”的我,会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并且积极地参与到他们中间,及时地帮其解决问题。这种教师“导”,学生“演”的小组活动方式,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与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相比,学生参与率提高了几十倍,其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
3、构建科学评价关,促进每位学生健康发展
评价作为英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程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传统的评价方式,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相结合,只重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发展过程,新课改对评价作了重新阐述,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及学习效果,采用形式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力求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活动,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我采取因人而异,各自评价的方式。例如,学生王凯、陈光利是英语上的“学困生”,平日里课堂表现散漫,一次我听郑老师说,在晚自习自由活动时,两人练习单词很是认真,于是在第二天的英语课上,我便对单词进行了听写检测,两个人的正确率都很高,我及时地在班内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并抓住这个机会,在其量化上加了一颗星,在随后几次的作业上,我又适时地给他们写了鼓励性的话语,现在这两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以往积极多了,王凯在最近的一次测试中,还得到了B。除了对学生个人的课堂表现作出及时评价外,对其预习情况,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情况等等,我都一一作出评价,并且每周把这些评价结果告知同学们,以便他们及时发现不足,总结经验,找出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方式。这种多元化评价手段的运用,让更多的学生体验了成功,认识了自我,找回了自信。因此科学地建立课堂评价机制,对于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坚持、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们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探索,刻苦钻研,不断完善个人的教学方式,力争让每位学生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有所提高,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主体地位;健康发展
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开展了已有三年的时间,这次改革,改变了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新课改中的首要问题。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精神,怎样让每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能够和谐健康的成长,使我们广大英语教师要重点考虑并要解决好的事情。我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点做法:
1、把好课前预习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一堂课下来,教师讲的是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是一头雾水,这种“填鸭式教学”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新课程改革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首先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英语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我认为首先需要解决好的就是课前预习关,只有当学生们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才有可能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此,我给学生们制定了预习提纲,即把要讲的学习新知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提前印发到学生们手中,其内容包括有1、Learning aims(学习目标)2、Learnthe knowledge by themselves(自主学习)3、Exercises for theaims(达标检测)学生们通过预习提纲,了解了新学内容的目标,重点知识,并且通过单词练习,根据课文回答问题、预习达标检测等,对于预习内容及时作了相应练习。课堂上,学生们听课的目光集中了,神情专注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开始主动查阅各种资料,互相讨论,自觉学习新授内容。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还能对某个问题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后来,我又给学生们补充了课后自我总结与自我评价。渐渐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自主学习的习惯正在慢慢养成。
2、做好课堂“导演”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人,很多时候,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属于自我陶醉型,学生的作用及感受往往被忽视。新课改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更新观念进行角色互换,既要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放在主人翁的地位,让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自主发展。我在英语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小组活动”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们对所学知识已做了提前预习,因此,在新授课过程中,我只须做好“导演”让学生们做课堂上的主角进行表演。例如,在学习Lesson 35 FutureTransportation(冀教版BOOK 4),我给学生们讲解了愚人节的由来,以及他们在预习时遇到的几个疑难问题,然后我给他们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要求他们把这篇对话以小品的形式进行当堂表演,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了起来,小组成员热烈的进行讨论,分配各自角色,反复练习,整堂课上,学生们热情高涨,主动上台表演,积极地表现自己,始终保持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9组王志艳同学扮演Jenny时的笑声,12组里张旗同学扮演Danny时的惊慌失措,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课堂上随时注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是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在学生们进行小组活动时,做为“导演”的我,会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并且积极地参与到他们中间,及时地帮其解决问题。这种教师“导”,学生“演”的小组活动方式,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与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相比,学生参与率提高了几十倍,其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
3、构建科学评价关,促进每位学生健康发展
评价作为英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程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传统的评价方式,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相结合,只重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发展过程,新课改对评价作了重新阐述,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及学习效果,采用形式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力求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活动,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我采取因人而异,各自评价的方式。例如,学生王凯、陈光利是英语上的“学困生”,平日里课堂表现散漫,一次我听郑老师说,在晚自习自由活动时,两人练习单词很是认真,于是在第二天的英语课上,我便对单词进行了听写检测,两个人的正确率都很高,我及时地在班内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并抓住这个机会,在其量化上加了一颗星,在随后几次的作业上,我又适时地给他们写了鼓励性的话语,现在这两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以往积极多了,王凯在最近的一次测试中,还得到了B。除了对学生个人的课堂表现作出及时评价外,对其预习情况,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情况等等,我都一一作出评价,并且每周把这些评价结果告知同学们,以便他们及时发现不足,总结经验,找出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方式。这种多元化评价手段的运用,让更多的学生体验了成功,认识了自我,找回了自信。因此科学地建立课堂评价机制,对于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坚持、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们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探索,刻苦钻研,不断完善个人的教学方式,力争让每位学生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有所提高,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