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叔的小石屋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每次去大坳,都要去看看幺叔的小石屋。
  小石屋在一棵大樟树脚下,旁有一条苍黑色的石板路,石板路很长,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石板之间,生出些青苔和小草。小石屋全用石头砌成,顶上盖着薄薄的石板。石屋紧挨着一座合葬墓,坟墓挺大,用石头做成,以水泥勾了缝。坟上插满花圈,还有纸旗、纸伞。坟前有未燃尽的香烛,地上落满纸灰、爆竹碎屑。
  说实在的,在我的心中,这间小石屋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实相了,还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符号,一个有着非常意义的象征体。
  有一天,我的思路訇然洞开:应该把小石屋的故事告诉大家,让小石屋住进读者的心里,成为挥之不去的一种意象。因为我相信,每一块心田,都需要雨的滋润。即便是旧时的雨,亦能濡湿今天的焦渴与燥热。
  一
  四十多年前,幺叔从县一中回到大坳,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他刚十九岁,虽然身材魁梧,高头大马,做农活却不怎么样,一天劳作下来,浑身酸痛,躺下便不愿动弹了。
  记得有一回,我和父亲去看望继爷爷,在一块田边,碰到幺叔在挑苞谷,他蹒跚地走着,脸涨红若猪肝,豆粒大的汗珠挂满颊颈,喉咙里呼呼喘粗气,拉风箱一般。父亲赶紧要他放下担子,对他说,你把柏松引回去,我帮你挑。幺叔看父亲挑着苞谷轻松地走起,满脸赧然……后来,他适应了,习惯成自然,到第二年,他和那些壮劳力就不相上下了。
  那一日割麦,幺叔和几个男劳力负责挑麦捆。到第三回上,经过肖老幺家门口时,他听见路边猪圈屋里有响动,他转过头去瞧。不瞧则已,这一瞧便耳热心躁,心底的血倏然冲上头顶,脸和脖子瞬间臊得通红。
  他看到春香正在解溲,露出白皙浑圆的肥臀。她和他眼睛相遇,她惊惧,忙站起来系裤子,望着他笑笑,一脸羞色。
  那晚,幺叔失眠了,眼前总浮现出猪圈里的情景,浮现出春香的羞色。一种原始的冲动在体内鼓胀着,激荡着,难以抑止。他感到渴得厉害,脸上发烫,他走到水缸边,舀了一大瓢凉水,咕噜噜一气喝下。
  一连几天,在坡上劳作他和春香故意隔得远远的,谁也不望谁。在路上碰见了,也不说话。低着头,红着脸,匆匆擦身而过。
  那天晚上,生产队开社员大会,幺叔去晚了一点儿,匆忙中,他揳进人圈儿里坐下。忽然,一种少女特有的香味袭来,他陡然发现,他身边坐着的正是春香。她低着头,把一块手绢拿在手上绞着。他看着那块手绢上的图案,鸳鸯戏水,胸中突涌潮汐。望着她标致的侧影,他升起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其时屋里光线很暗,仅有的一盏煤油灯又搁在正墙下的桌子上,微弱地照着正讲话的队长。谁也未注意到幺叔,他朝春香那边挪了挪,腿挨着了她的腿,胳膊也贴上了。他不敢看她,估计她会朝另一边挪开,或者埋怨,兴许还会怒骂。但都没有,她仍低头在手指上缠着手绢,幺叔发现,她的手在微微颤抖。他忽然感觉她的腿也在朝他这边靠,胳膊也在向这边贴。他一阵惊喜,又将手从后面伸过去,先轻抚她的背,他感觉她惊悸了一下。他又横着探过去,触到了她的胸肋间。正准备向那个敏感部位探去时,会场里一阵纷乱,周围的人都站了起来,散会了。他遗憾地缩回手,不好意思地朝她望了一眼,她已挤进人堆里去了。
  二
  年小月半大,乡间对月半节是很看重的。月半前一天,继爷爷要幺叔来接我们去过月半节。过节,对她也要表示一下呀,幺叔想。他拿了把告锄(小挖锄),去刨地瓜。刨了小半撮,用水淘利索,把有虫眼和小个的剔出来,然后用包袱包好,送给春香。也算是他的一点儿心意啊。
  他想象她吃地瓜时的情景。嫩手把红红的瓜皮撕了,然后送进樱桃小口,吃一颗,便朝她笑一笑。她的笑很好看,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腮边有小小的酒窝。鼻唇沟更加分明,唇线微翘,使人想起蓝天雁列。 他是中午过后去给春香送地瓜的,下午正好在她家屋旁薅苕,他早点儿去她家坐坐,也没人怀疑。她家静静的,似乎没人。堂屋里没人,灶屋里也没人,他推开虚掩的门进了房屋,见她正在睡觉。躺在篾席上,斜搭着一条草绿色被单。她睡得沉,乌发蓬松,脸泛红晕,更显得柔美。她一只白胳膊和一条修长匀称的玉腿露在外面,他忽然想摸一摸那只胳膊和那条秀腿,但他又缩回手,似乎听到屋后阳沟里有人走动,他有些心慌,搁下地瓜便匆忙出去了。
  那天晚上,春香到幺叔家来了。春香中午醒了后,看到桌子上的地瓜,忙起身,透过窗户,她看到了他在麻园边的背影,心里一阵激动。她是来向大姑学扎鞋垫手艺的。大姑一手好女红,尤其鞋垫扎得好,还会放许多图案,如花卉、动物、人物之类,就跟真的一样。许多女孩子都上门来学。
  幺叔很兴奋,坐在春香的对面,跟她说些天南地北的事,眼睛不离她的脸。她一触到他燃烧的眼睛,便望向别处,心头漾过一股热流。大姑在旁看出些名堂,不由得一阵欣喜。她试探春香,到时候给我兄弟扎一双鞋垫吧,行吗?春香望着姐弟俩热切的目光,微笑着点了点头。
  在乡间,年轻女子答应送鞋垫给男方,这表明她已看上他了。他激动地站了起来,想说点儿什么,但又不知说什么好,大姑看他局促不安的样子,暗自好笑,要他去夹几个萝卜来,春香喜欢吃。
  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月半节过后没几天,大队安排幺叔作民办教师。这可是个好“前途”哩,从此就可跳出龙(农)门去,摇头摆尾再不回。继爷爷和大姑催他早点儿把婚姻定下来。先请媒人上春香家去“提红”(说媒),然后定“看人家”“拿八字”“过礼”的日子,一步步把婚事办拢。
  “看人家”前夕,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大姑满坡满岭去挎棕,继爷爷从早到晚上山剥黄枸皮,拿到供销社卖了,买几斤米割点儿鲜肉称些海带回来。幺叔一刻也不闲着,把屋团屋转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水缸挑得满满的。他还特意带信要我去城里邓表叔家,把收音机借来,打算“看人家”那天挂在门口核桃树上,把音量开得最大,把喜气渲染得更浓一些。他要把整个大坳的羡慕都拢过来,包括嫉妒。
  父母那几天也为幺叔看人家紧张地忙碌着。母亲亲自动手,拿出绝技,精心制作“酸榨肉”“梳子扣”和“醪糟”,又上山摘些“斑鸠叶”,磨成“神豆腐”, “看人家”头一天给幺叔背过去。父亲则一趟趟往城里陶瓷厂送碗泥巴,挣点力钱,扯几尺北京蓝(布),做件衣服,打发(赠送)给春香。父亲和幺叔虽同地不同天(同母异父),但感情很深,比同地同天的兄弟都要好。我听母亲说过,奶奶生下幺叔后不久,就得脱气病去世了。父亲便把幺叔接过来,以母亲的奶喂他。后来便是读书,小学毕业后,继爷爷便把幺叔接过去了。记得继爷爷来接幺叔那天,幺叔抱着父亲的腿大哭,死活不愿走。我也舍不得幺叔,他走了,再难得和最喜欢我的幺叔玩儿了,只觉心里凄凉,便走过去拉着幺叔的手,不让他走。父亲把幺叔扯起来,对他说,你现在是男子汉了,还哭么子(什么)?你忘了你说过的话吗,既然承诺了,就要办到。   幺叔忽然停止了哭泣。只见他抹了把泪,转过身,随继爷爷走了。
  后来父亲对我说,你幺叔对我讲过,要好好照顾你继爷爷,要养继爷爷的老,送继爷爷的终。既然承诺了,那就要兑现,付诸实践,不能说空话。你幺叔是信守承诺的。
  …… ……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看人家”那天,春香和她的父母及媒人都没来。
  三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幺叔突然被停职了。基干民兵把他押到大队部,关在二楼一间堆杂物的小屋里,整天写检讨,交待写反标的罪行。
  事情是这样的,大队召开大会,要幺叔写一条标语,他把“毛泽东思想是永远不落的红太阳”的“不”字漏掉了?成了“毛泽东思想是永远落的红太阳”,这还了得,公然否定毛泽东思想,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是彻头彻尾的反革命,是丧心病狂的阶级敌人,不斗垮他誓不罢休。
  他确实垮了,陷入了极度的沮丧和绝望之中。眼泪不时往外涌流,他的衣袖湿漉漉的。他吃不下饭,睡觉尽做噩梦。
  那天,大队开会批斗五类分子,他被同押同斗。他光着头站在暴日下,脸烤得紫红,汗水顺着腮帮子直流,衣服湿透了,和背脊粘在一起。他惴惴地,不敢看大家。在声嘶力竭的怒吼声和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中,他的头越沉越低了,腿在筛糠,几欲跌倒。
  一种强烈的渴望又使他抬起头来,用侧光扫瞄会场,会场上却没有她。在那里!他终于发现春香站在远处一棵椿树下,定定地望着这边。她妈出来了,把她拉走。她边走边回头张望……
  “看人家”那天,春香爸不让她到幺叔家来,还要她妈把守着她。她家有个亲戚在公社煮饭,听干部吃饭时谈白(闲聊),那个杨家娃儿要背大时了,写反标,要好生整一整。那个亲戚连夜跑来对她爸说了这事。
  “随便放(嫁)给谁也不能放给这个反革命分子。”爸爸板着脸对女儿说。她没说话,呆呆地坐着,望着门前那条石板路,忽然,她站起来,转身跑进房屋,捂着被子哭泣。
  开斗争会的那个晚上,幺叔再次失眠了。他望着窗外冰冷冷的月亮,感到无限的悲哀和忧伤。突然,他听到窗外有响动,似乎是脚步声,他产生了恐惧,不由得裹紧了被子。一会儿,窗口上现出一团白糊糊的东西,轻轻摇晃着。他看清是白布包的什么。他定定神,麻起(大起)胆子走过去,从一根树杈上取下那包东西。他赶忙点燃煤油灯,凑到灯下一看,是那块鸳鸯戏水手绢,里面包着橘子。是她!春香!他一阵惊喜,他拉门欲出,门反锁着。他快步走向窗口,朝外望,窗外是如水的月光,四野万籁俱寂。
  他把橘子紧紧抱在胸前,想象中,他觉得是抱着她优美的胴体,他狂吻着那红艳的橘子,那就是她的漂亮脸蛋呀。
  半个月后,他走出了那间小屋,回小队接受劳动改造。那窄长的扁担又压上了他的肩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机械地生活着。人变得拘谨了,甚至有点呆滞。那个活泼开朗的他已不复存在,年轻轻的却成了一个迟钝木讷的“老头儿”。
  他躲着春香,不敢看她。他觉得,自己是个坏人,不能害了她。让她跟自己吃一辈子亏,遭一辈子罪,那是罪过,菩萨也不会饶恕的。
  然而这种想法在那个晚上彻底丢掉了。那晚,他守小队保管室,独自躺在小楼上,望着如豆的油灯发呆。蓦地,有人敲门。他迟疑地下床,开了门,她进来了,一脸的泪痕,他吃了一惊,还未回过神来,她便扑入他的怀中……
  四
  几年以后,幺叔获得了自由。他又回到教学岗位上,不久,通过考试转为正式教师,又提升为小学校长。生活向他露出了明丽的微笑。
  然而,他的爱妻春香却病了,不爱吃饭,肚子痛,有时恶心,呕吐咖啡色的东西,经常拉肚子,排大便呈黑色,还出现贫血、水肿、发热等症状。他背她到州医院检查,诊断为胃癌。
  幺叔把噩讯瞒住,对春香说是胃病,不碍事,吃些药就会好的。转过身,他泪流满面……他请了假,四处寻医,给她治病。
  他不信神,然而那段时间,他请来端公,给她打保符、赶鬼,还请来傩戏班子,唱了一天一夜的大戏,祈望神灵护佑,让她早日康复。
  但她的身体越来越扛不住了,后来水米不能进,瘦得皮包骨。
  他望着她因疼痛而变形的脸,不禁潸然泪下。她看着他憔悴的面孔,哽咽着:“我就要走了,你保重。你过来时,要和我在一起哟!”她笑了,爱将她最后的笑映得灿灿烂烂。
  “生同衾,死同穴。你放心,生在一起,死了也不会分开的。”他点点头。
  他抱着她,送心爱的人上路。她躺在爱人的怀里,静静地离去。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笑意。
  爱妻死后,幺叔大病了一场,终日以泪洗面。稍好些,便办了病退,在爱妻墓旁,修了一间石屋,终日陪伴着她,守候着她。每天给她点香燃蜡烧纸叫饭喂茶,十八年六千五百多天,天天如此。去年底,他一病不起,临终时,他把我喊过去,叮瞩道:我死后把我埋在你幺婶身边……
  白 公:本名吴柏松,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曾当过农民、教师、记者、宣传文化干部。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曾在《中国作家》《民族文学》《长江文艺》《延河》《安徽文学》《阳光》《黄河文学》《芳草》《雪莲》《三峡文学》《骏马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多篇作品入选《白虎文丛》(湖北人民出版社)等文集。有长篇小说《人字》《我爱你》《女儿会》,长篇报告文学《恩施模式》《世界硒都》,散文集《感动时代》《感知鄂西》等问世。
其他文献
周作人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自己的书斋不可给人家看见,因为这是危险的事,怕被看去了自己的心思”。文人们心思缜密,也各自揣着自己的心事,能请你去他的书房坐坐,是礼遇,也是信任。  我非文人,却欣羡文人的文化生活。父亲因历史原因,在解放后带着一家老小从中原到陕北搬来搬去,家里物质条件一直不大好,但父亲一直拥有自己的书桌,尽管这个书桌简陋得像张大板凳。不久因为搬家,又换成了一只红漆斑驳的旧木箱,书桌上几
期刊
张语桐出生在辽宁省的一个山村里,小时候上学,每天她都要经过一条崎岖的山路。长长的山路上只有张语桐一个人,陪伴她的是爸爸的收音机。于是,山路就成了张语桐的“专属舞台”。她把收音机调到音乐的频道上,伴随着音乐边走边唱,一路歌声飞扬……就这样,张语桐在音乐中慢慢成长起来。之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师从王世魁、邹文琴教授。毕业后,她来到中国煤矿文工团,在这里,她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做煤矿工人
期刊
一  在冬天,我不愿说破  这场雪的大小  就像不愿说破跳舞的女巫  从玫瑰到青菜的嬗变  狂风声色犬马,蚯蚓在泥土下  大快朵颐  葵花开在传说里,我舔着冻伤  小试一下牛刀  二  有下雨的地域  就有降雪的地方。秋日  备下的粮草,我嗅到霉烂味  灯火处亲疏分明,脱水的鱼  梦想起激流  箭的寒光点亮了勇气  射手去客死他乡  而离心的冷兵器  向着春天飞驰  三  我修正着过去和现在  而
期刊
美食,是人最深刻的乡愁。一个人长大后,总有些味道只能留在回忆里。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最怀念的还是妈妈做的家常菜。因为时光将味道牢牢地烙在了我们的味蕾上,相依相存,永不磨灭……  冬日里来白菜香  民谚道:“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白菜是冬日餐桌上的主打,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时令蔬菜。白菜的香味从童年起便流进我们的身体和血脉里。那种朴实无华、醇厚香美,那种土生土长筋脉里永远流淌
期刊
枯 藤  残雪染上古藤。细碎的黄金  有簌簌的嘶鸣。一匹风中的马  谦卑地放下身段  在墙角,丰收后的残败  多少有些寂寥  寂寥的墙角,时光早已眷顾  气定神闲地披挂在墙的一面。美好的生活  对于它而言,就是在等待  这温暖的庇护  实则是一种修为  细细看来。枯枝上已有迹象表明  一次奔腾  早已备足了草料。像一段记忆  突然恢复了;像一件终于找到  身体的衣服  被风吹着  爱  阳光多好。
期刊
一  有些表达太薄了  唯有打开月光,我们的距离才如此真实  如今山花顺着山脉的纹路开  我的爬犁上都是禾苗的根  它们茁壮地延伸  你放下担心吧  老墙上的油彩剥漆了,  可茶壶里的水  一直泡着一个梦  我的木船有堤岸  水花有蝶蕊  后半生的通道里灯火阑珊  母亲,在我最好的时候你卸下翅膀吧  我们在篱笆墙边  看青草顺着风声倒伏,老巷口的故人  和你生前一模一样  二  我们都要学会等待 
期刊
一  走得很快的那个人  忽然和一片落叶一起蹲下来  狠狠地系了一下鞋带  二  那些奔跑的马儿走远了  草原上孤烟如云  一壶酒还在喉咙里咕咚咕咚  三  雪忍耐着  不堪与大地相见  是谁横下心弄脏了秋天  四  还是那碗酒  在沙漠的尽头  喂养着沙哑的歌喉  五  原谅那张嘴唇  在饥饿的时候  顺便吻了一下秋天  六  捎带上爱去敬畏秋天吧  当金黄的灿烂的归于灰烬  谁还去冒犯你的安息
期刊
种 子  觉悟于埋没,重生于黑暗  自身即是光明  站起来  拎住根就能拎起整个大地  只等雁鸣阵阵  只等春雨声声  每朵花的前生  都是一粒种子的心跳  把花朵送到高高的茎上  是一粒种子一生的梦  所有的种子都想站起来  即使发芽之后跪着走  心也向上  心中的太阳就是天空  根  倒叙  探微至深  开辟一万条路领悟黑暗  盘曲  饮尽孤独  在大地的胸脯上耸成乳  为了走出一条油绿的生命
期刊
女儿给自己找了个好工作  很多人就不解地问  你爸干什么的?  这家伙眼睛都不眨一下  干脆的回答:挖矿的!  这真是一个形神兼备的答案  深得我的真传  没错,我就是一个挖矿的人  数十年来  每一天都肩扛十字镐  手拿放大镜  奔波在这荒山野岭上  寻根究底,挖山不止  恨不得一锄就刨出一座金山银山  然而,不知是运气太差  还是愚钝至极  至今还没有遇到一座富矿  还是一个穷光蛋  每天还奔
期刊
4月26日上午,“冀中能源杯·第三届感动中国的矿工”发布会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召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夏潮,中国职工技术协会理事长李世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嘉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李万疆,中国能源化学工会主席王俊治,原煤炭部老领导,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等领导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彭建勋主持。煤炭行业干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