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每次去大坳,都要去看看幺叔的小石屋。
小石屋在一棵大樟树脚下,旁有一条苍黑色的石板路,石板路很长,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石板之间,生出些青苔和小草。小石屋全用石头砌成,顶上盖着薄薄的石板。石屋紧挨着一座合葬墓,坟墓挺大,用石头做成,以水泥勾了缝。坟上插满花圈,还有纸旗、纸伞。坟前有未燃尽的香烛,地上落满纸灰、爆竹碎屑。
说实在的,在我的心中,这间小石屋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实相了,还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符号,一个有着非常意义的象征体。
有一天,我的思路訇然洞开:应该把小石屋的故事告诉大家,让小石屋住进读者的心里,成为挥之不去的一种意象。因为我相信,每一块心田,都需要雨的滋润。即便是旧时的雨,亦能濡湿今天的焦渴与燥热。
一
四十多年前,幺叔从县一中回到大坳,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他刚十九岁,虽然身材魁梧,高头大马,做农活却不怎么样,一天劳作下来,浑身酸痛,躺下便不愿动弹了。
记得有一回,我和父亲去看望继爷爷,在一块田边,碰到幺叔在挑苞谷,他蹒跚地走着,脸涨红若猪肝,豆粒大的汗珠挂满颊颈,喉咙里呼呼喘粗气,拉风箱一般。父亲赶紧要他放下担子,对他说,你把柏松引回去,我帮你挑。幺叔看父亲挑着苞谷轻松地走起,满脸赧然……后来,他适应了,习惯成自然,到第二年,他和那些壮劳力就不相上下了。
那一日割麦,幺叔和几个男劳力负责挑麦捆。到第三回上,经过肖老幺家门口时,他听见路边猪圈屋里有响动,他转过头去瞧。不瞧则已,这一瞧便耳热心躁,心底的血倏然冲上头顶,脸和脖子瞬间臊得通红。
他看到春香正在解溲,露出白皙浑圆的肥臀。她和他眼睛相遇,她惊惧,忙站起来系裤子,望着他笑笑,一脸羞色。
那晚,幺叔失眠了,眼前总浮现出猪圈里的情景,浮现出春香的羞色。一种原始的冲动在体内鼓胀着,激荡着,难以抑止。他感到渴得厉害,脸上发烫,他走到水缸边,舀了一大瓢凉水,咕噜噜一气喝下。
一连几天,在坡上劳作他和春香故意隔得远远的,谁也不望谁。在路上碰见了,也不说话。低着头,红着脸,匆匆擦身而过。
那天晚上,生产队开社员大会,幺叔去晚了一点儿,匆忙中,他揳进人圈儿里坐下。忽然,一种少女特有的香味袭来,他陡然发现,他身边坐着的正是春香。她低着头,把一块手绢拿在手上绞着。他看着那块手绢上的图案,鸳鸯戏水,胸中突涌潮汐。望着她标致的侧影,他升起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其时屋里光线很暗,仅有的一盏煤油灯又搁在正墙下的桌子上,微弱地照着正讲话的队长。谁也未注意到幺叔,他朝春香那边挪了挪,腿挨着了她的腿,胳膊也贴上了。他不敢看她,估计她会朝另一边挪开,或者埋怨,兴许还会怒骂。但都没有,她仍低头在手指上缠着手绢,幺叔发现,她的手在微微颤抖。他忽然感觉她的腿也在朝他这边靠,胳膊也在向这边贴。他一阵惊喜,又将手从后面伸过去,先轻抚她的背,他感觉她惊悸了一下。他又横着探过去,触到了她的胸肋间。正准备向那个敏感部位探去时,会场里一阵纷乱,周围的人都站了起来,散会了。他遗憾地缩回手,不好意思地朝她望了一眼,她已挤进人堆里去了。
二
年小月半大,乡间对月半节是很看重的。月半前一天,继爷爷要幺叔来接我们去过月半节。过节,对她也要表示一下呀,幺叔想。他拿了把告锄(小挖锄),去刨地瓜。刨了小半撮,用水淘利索,把有虫眼和小个的剔出来,然后用包袱包好,送给春香。也算是他的一点儿心意啊。
他想象她吃地瓜时的情景。嫩手把红红的瓜皮撕了,然后送进樱桃小口,吃一颗,便朝她笑一笑。她的笑很好看,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腮边有小小的酒窝。鼻唇沟更加分明,唇线微翘,使人想起蓝天雁列。 他是中午过后去给春香送地瓜的,下午正好在她家屋旁薅苕,他早点儿去她家坐坐,也没人怀疑。她家静静的,似乎没人。堂屋里没人,灶屋里也没人,他推开虚掩的门进了房屋,见她正在睡觉。躺在篾席上,斜搭着一条草绿色被单。她睡得沉,乌发蓬松,脸泛红晕,更显得柔美。她一只白胳膊和一条修长匀称的玉腿露在外面,他忽然想摸一摸那只胳膊和那条秀腿,但他又缩回手,似乎听到屋后阳沟里有人走动,他有些心慌,搁下地瓜便匆忙出去了。
那天晚上,春香到幺叔家来了。春香中午醒了后,看到桌子上的地瓜,忙起身,透过窗户,她看到了他在麻园边的背影,心里一阵激动。她是来向大姑学扎鞋垫手艺的。大姑一手好女红,尤其鞋垫扎得好,还会放许多图案,如花卉、动物、人物之类,就跟真的一样。许多女孩子都上门来学。
幺叔很兴奋,坐在春香的对面,跟她说些天南地北的事,眼睛不离她的脸。她一触到他燃烧的眼睛,便望向别处,心头漾过一股热流。大姑在旁看出些名堂,不由得一阵欣喜。她试探春香,到时候给我兄弟扎一双鞋垫吧,行吗?春香望着姐弟俩热切的目光,微笑着点了点头。
在乡间,年轻女子答应送鞋垫给男方,这表明她已看上他了。他激动地站了起来,想说点儿什么,但又不知说什么好,大姑看他局促不安的样子,暗自好笑,要他去夹几个萝卜来,春香喜欢吃。
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月半节过后没几天,大队安排幺叔作民办教师。这可是个好“前途”哩,从此就可跳出龙(农)门去,摇头摆尾再不回。继爷爷和大姑催他早点儿把婚姻定下来。先请媒人上春香家去“提红”(说媒),然后定“看人家”“拿八字”“过礼”的日子,一步步把婚事办拢。
“看人家”前夕,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大姑满坡满岭去挎棕,继爷爷从早到晚上山剥黄枸皮,拿到供销社卖了,买几斤米割点儿鲜肉称些海带回来。幺叔一刻也不闲着,把屋团屋转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水缸挑得满满的。他还特意带信要我去城里邓表叔家,把收音机借来,打算“看人家”那天挂在门口核桃树上,把音量开得最大,把喜气渲染得更浓一些。他要把整个大坳的羡慕都拢过来,包括嫉妒。
父母那几天也为幺叔看人家紧张地忙碌着。母亲亲自动手,拿出绝技,精心制作“酸榨肉”“梳子扣”和“醪糟”,又上山摘些“斑鸠叶”,磨成“神豆腐”, “看人家”头一天给幺叔背过去。父亲则一趟趟往城里陶瓷厂送碗泥巴,挣点力钱,扯几尺北京蓝(布),做件衣服,打发(赠送)给春香。父亲和幺叔虽同地不同天(同母异父),但感情很深,比同地同天的兄弟都要好。我听母亲说过,奶奶生下幺叔后不久,就得脱气病去世了。父亲便把幺叔接过来,以母亲的奶喂他。后来便是读书,小学毕业后,继爷爷便把幺叔接过去了。记得继爷爷来接幺叔那天,幺叔抱着父亲的腿大哭,死活不愿走。我也舍不得幺叔,他走了,再难得和最喜欢我的幺叔玩儿了,只觉心里凄凉,便走过去拉着幺叔的手,不让他走。父亲把幺叔扯起来,对他说,你现在是男子汉了,还哭么子(什么)?你忘了你说过的话吗,既然承诺了,就要办到。 幺叔忽然停止了哭泣。只见他抹了把泪,转过身,随继爷爷走了。
后来父亲对我说,你幺叔对我讲过,要好好照顾你继爷爷,要养继爷爷的老,送继爷爷的终。既然承诺了,那就要兑现,付诸实践,不能说空话。你幺叔是信守承诺的。
…… ……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看人家”那天,春香和她的父母及媒人都没来。
三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幺叔突然被停职了。基干民兵把他押到大队部,关在二楼一间堆杂物的小屋里,整天写检讨,交待写反标的罪行。
事情是这样的,大队召开大会,要幺叔写一条标语,他把“毛泽东思想是永远不落的红太阳”的“不”字漏掉了?成了“毛泽东思想是永远落的红太阳”,这还了得,公然否定毛泽东思想,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是彻头彻尾的反革命,是丧心病狂的阶级敌人,不斗垮他誓不罢休。
他确实垮了,陷入了极度的沮丧和绝望之中。眼泪不时往外涌流,他的衣袖湿漉漉的。他吃不下饭,睡觉尽做噩梦。
那天,大队开会批斗五类分子,他被同押同斗。他光着头站在暴日下,脸烤得紫红,汗水顺着腮帮子直流,衣服湿透了,和背脊粘在一起。他惴惴地,不敢看大家。在声嘶力竭的怒吼声和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中,他的头越沉越低了,腿在筛糠,几欲跌倒。
一种强烈的渴望又使他抬起头来,用侧光扫瞄会场,会场上却没有她。在那里!他终于发现春香站在远处一棵椿树下,定定地望着这边。她妈出来了,把她拉走。她边走边回头张望……
“看人家”那天,春香爸不让她到幺叔家来,还要她妈把守着她。她家有个亲戚在公社煮饭,听干部吃饭时谈白(闲聊),那个杨家娃儿要背大时了,写反标,要好生整一整。那个亲戚连夜跑来对她爸说了这事。
“随便放(嫁)给谁也不能放给这个反革命分子。”爸爸板着脸对女儿说。她没说话,呆呆地坐着,望着门前那条石板路,忽然,她站起来,转身跑进房屋,捂着被子哭泣。
开斗争会的那个晚上,幺叔再次失眠了。他望着窗外冰冷冷的月亮,感到无限的悲哀和忧伤。突然,他听到窗外有响动,似乎是脚步声,他产生了恐惧,不由得裹紧了被子。一会儿,窗口上现出一团白糊糊的东西,轻轻摇晃着。他看清是白布包的什么。他定定神,麻起(大起)胆子走过去,从一根树杈上取下那包东西。他赶忙点燃煤油灯,凑到灯下一看,是那块鸳鸯戏水手绢,里面包着橘子。是她!春香!他一阵惊喜,他拉门欲出,门反锁着。他快步走向窗口,朝外望,窗外是如水的月光,四野万籁俱寂。
他把橘子紧紧抱在胸前,想象中,他觉得是抱着她优美的胴体,他狂吻着那红艳的橘子,那就是她的漂亮脸蛋呀。
半个月后,他走出了那间小屋,回小队接受劳动改造。那窄长的扁担又压上了他的肩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机械地生活着。人变得拘谨了,甚至有点呆滞。那个活泼开朗的他已不复存在,年轻轻的却成了一个迟钝木讷的“老头儿”。
他躲着春香,不敢看她。他觉得,自己是个坏人,不能害了她。让她跟自己吃一辈子亏,遭一辈子罪,那是罪过,菩萨也不会饶恕的。
然而这种想法在那个晚上彻底丢掉了。那晚,他守小队保管室,独自躺在小楼上,望着如豆的油灯发呆。蓦地,有人敲门。他迟疑地下床,开了门,她进来了,一脸的泪痕,他吃了一惊,还未回过神来,她便扑入他的怀中……
四
几年以后,幺叔获得了自由。他又回到教学岗位上,不久,通过考试转为正式教师,又提升为小学校长。生活向他露出了明丽的微笑。
然而,他的爱妻春香却病了,不爱吃饭,肚子痛,有时恶心,呕吐咖啡色的东西,经常拉肚子,排大便呈黑色,还出现贫血、水肿、发热等症状。他背她到州医院检查,诊断为胃癌。
幺叔把噩讯瞒住,对春香说是胃病,不碍事,吃些药就会好的。转过身,他泪流满面……他请了假,四处寻医,给她治病。
他不信神,然而那段时间,他请来端公,给她打保符、赶鬼,还请来傩戏班子,唱了一天一夜的大戏,祈望神灵护佑,让她早日康复。
但她的身体越来越扛不住了,后来水米不能进,瘦得皮包骨。
他望着她因疼痛而变形的脸,不禁潸然泪下。她看着他憔悴的面孔,哽咽着:“我就要走了,你保重。你过来时,要和我在一起哟!”她笑了,爱将她最后的笑映得灿灿烂烂。
“生同衾,死同穴。你放心,生在一起,死了也不会分开的。”他点点头。
他抱着她,送心爱的人上路。她躺在爱人的怀里,静静地离去。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笑意。
爱妻死后,幺叔大病了一场,终日以泪洗面。稍好些,便办了病退,在爱妻墓旁,修了一间石屋,终日陪伴着她,守候着她。每天给她点香燃蜡烧纸叫饭喂茶,十八年六千五百多天,天天如此。去年底,他一病不起,临终时,他把我喊过去,叮瞩道:我死后把我埋在你幺婶身边……
白 公:本名吴柏松,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曾当过农民、教师、记者、宣传文化干部。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曾在《中国作家》《民族文学》《长江文艺》《延河》《安徽文学》《阳光》《黄河文学》《芳草》《雪莲》《三峡文学》《骏马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多篇作品入选《白虎文丛》(湖北人民出版社)等文集。有长篇小说《人字》《我爱你》《女儿会》,长篇报告文学《恩施模式》《世界硒都》,散文集《感动时代》《感知鄂西》等问世。
小石屋在一棵大樟树脚下,旁有一条苍黑色的石板路,石板路很长,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石板之间,生出些青苔和小草。小石屋全用石头砌成,顶上盖着薄薄的石板。石屋紧挨着一座合葬墓,坟墓挺大,用石头做成,以水泥勾了缝。坟上插满花圈,还有纸旗、纸伞。坟前有未燃尽的香烛,地上落满纸灰、爆竹碎屑。
说实在的,在我的心中,这间小石屋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实相了,还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符号,一个有着非常意义的象征体。
有一天,我的思路訇然洞开:应该把小石屋的故事告诉大家,让小石屋住进读者的心里,成为挥之不去的一种意象。因为我相信,每一块心田,都需要雨的滋润。即便是旧时的雨,亦能濡湿今天的焦渴与燥热。
一
四十多年前,幺叔从县一中回到大坳,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他刚十九岁,虽然身材魁梧,高头大马,做农活却不怎么样,一天劳作下来,浑身酸痛,躺下便不愿动弹了。
记得有一回,我和父亲去看望继爷爷,在一块田边,碰到幺叔在挑苞谷,他蹒跚地走着,脸涨红若猪肝,豆粒大的汗珠挂满颊颈,喉咙里呼呼喘粗气,拉风箱一般。父亲赶紧要他放下担子,对他说,你把柏松引回去,我帮你挑。幺叔看父亲挑着苞谷轻松地走起,满脸赧然……后来,他适应了,习惯成自然,到第二年,他和那些壮劳力就不相上下了。
那一日割麦,幺叔和几个男劳力负责挑麦捆。到第三回上,经过肖老幺家门口时,他听见路边猪圈屋里有响动,他转过头去瞧。不瞧则已,这一瞧便耳热心躁,心底的血倏然冲上头顶,脸和脖子瞬间臊得通红。
他看到春香正在解溲,露出白皙浑圆的肥臀。她和他眼睛相遇,她惊惧,忙站起来系裤子,望着他笑笑,一脸羞色。
那晚,幺叔失眠了,眼前总浮现出猪圈里的情景,浮现出春香的羞色。一种原始的冲动在体内鼓胀着,激荡着,难以抑止。他感到渴得厉害,脸上发烫,他走到水缸边,舀了一大瓢凉水,咕噜噜一气喝下。
一连几天,在坡上劳作他和春香故意隔得远远的,谁也不望谁。在路上碰见了,也不说话。低着头,红着脸,匆匆擦身而过。
那天晚上,生产队开社员大会,幺叔去晚了一点儿,匆忙中,他揳进人圈儿里坐下。忽然,一种少女特有的香味袭来,他陡然发现,他身边坐着的正是春香。她低着头,把一块手绢拿在手上绞着。他看着那块手绢上的图案,鸳鸯戏水,胸中突涌潮汐。望着她标致的侧影,他升起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其时屋里光线很暗,仅有的一盏煤油灯又搁在正墙下的桌子上,微弱地照着正讲话的队长。谁也未注意到幺叔,他朝春香那边挪了挪,腿挨着了她的腿,胳膊也贴上了。他不敢看她,估计她会朝另一边挪开,或者埋怨,兴许还会怒骂。但都没有,她仍低头在手指上缠着手绢,幺叔发现,她的手在微微颤抖。他忽然感觉她的腿也在朝他这边靠,胳膊也在向这边贴。他一阵惊喜,又将手从后面伸过去,先轻抚她的背,他感觉她惊悸了一下。他又横着探过去,触到了她的胸肋间。正准备向那个敏感部位探去时,会场里一阵纷乱,周围的人都站了起来,散会了。他遗憾地缩回手,不好意思地朝她望了一眼,她已挤进人堆里去了。
二
年小月半大,乡间对月半节是很看重的。月半前一天,继爷爷要幺叔来接我们去过月半节。过节,对她也要表示一下呀,幺叔想。他拿了把告锄(小挖锄),去刨地瓜。刨了小半撮,用水淘利索,把有虫眼和小个的剔出来,然后用包袱包好,送给春香。也算是他的一点儿心意啊。
他想象她吃地瓜时的情景。嫩手把红红的瓜皮撕了,然后送进樱桃小口,吃一颗,便朝她笑一笑。她的笑很好看,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腮边有小小的酒窝。鼻唇沟更加分明,唇线微翘,使人想起蓝天雁列。 他是中午过后去给春香送地瓜的,下午正好在她家屋旁薅苕,他早点儿去她家坐坐,也没人怀疑。她家静静的,似乎没人。堂屋里没人,灶屋里也没人,他推开虚掩的门进了房屋,见她正在睡觉。躺在篾席上,斜搭着一条草绿色被单。她睡得沉,乌发蓬松,脸泛红晕,更显得柔美。她一只白胳膊和一条修长匀称的玉腿露在外面,他忽然想摸一摸那只胳膊和那条秀腿,但他又缩回手,似乎听到屋后阳沟里有人走动,他有些心慌,搁下地瓜便匆忙出去了。
那天晚上,春香到幺叔家来了。春香中午醒了后,看到桌子上的地瓜,忙起身,透过窗户,她看到了他在麻园边的背影,心里一阵激动。她是来向大姑学扎鞋垫手艺的。大姑一手好女红,尤其鞋垫扎得好,还会放许多图案,如花卉、动物、人物之类,就跟真的一样。许多女孩子都上门来学。
幺叔很兴奋,坐在春香的对面,跟她说些天南地北的事,眼睛不离她的脸。她一触到他燃烧的眼睛,便望向别处,心头漾过一股热流。大姑在旁看出些名堂,不由得一阵欣喜。她试探春香,到时候给我兄弟扎一双鞋垫吧,行吗?春香望着姐弟俩热切的目光,微笑着点了点头。
在乡间,年轻女子答应送鞋垫给男方,这表明她已看上他了。他激动地站了起来,想说点儿什么,但又不知说什么好,大姑看他局促不安的样子,暗自好笑,要他去夹几个萝卜来,春香喜欢吃。
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月半节过后没几天,大队安排幺叔作民办教师。这可是个好“前途”哩,从此就可跳出龙(农)门去,摇头摆尾再不回。继爷爷和大姑催他早点儿把婚姻定下来。先请媒人上春香家去“提红”(说媒),然后定“看人家”“拿八字”“过礼”的日子,一步步把婚事办拢。
“看人家”前夕,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大姑满坡满岭去挎棕,继爷爷从早到晚上山剥黄枸皮,拿到供销社卖了,买几斤米割点儿鲜肉称些海带回来。幺叔一刻也不闲着,把屋团屋转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水缸挑得满满的。他还特意带信要我去城里邓表叔家,把收音机借来,打算“看人家”那天挂在门口核桃树上,把音量开得最大,把喜气渲染得更浓一些。他要把整个大坳的羡慕都拢过来,包括嫉妒。
父母那几天也为幺叔看人家紧张地忙碌着。母亲亲自动手,拿出绝技,精心制作“酸榨肉”“梳子扣”和“醪糟”,又上山摘些“斑鸠叶”,磨成“神豆腐”, “看人家”头一天给幺叔背过去。父亲则一趟趟往城里陶瓷厂送碗泥巴,挣点力钱,扯几尺北京蓝(布),做件衣服,打发(赠送)给春香。父亲和幺叔虽同地不同天(同母异父),但感情很深,比同地同天的兄弟都要好。我听母亲说过,奶奶生下幺叔后不久,就得脱气病去世了。父亲便把幺叔接过来,以母亲的奶喂他。后来便是读书,小学毕业后,继爷爷便把幺叔接过去了。记得继爷爷来接幺叔那天,幺叔抱着父亲的腿大哭,死活不愿走。我也舍不得幺叔,他走了,再难得和最喜欢我的幺叔玩儿了,只觉心里凄凉,便走过去拉着幺叔的手,不让他走。父亲把幺叔扯起来,对他说,你现在是男子汉了,还哭么子(什么)?你忘了你说过的话吗,既然承诺了,就要办到。 幺叔忽然停止了哭泣。只见他抹了把泪,转过身,随继爷爷走了。
后来父亲对我说,你幺叔对我讲过,要好好照顾你继爷爷,要养继爷爷的老,送继爷爷的终。既然承诺了,那就要兑现,付诸实践,不能说空话。你幺叔是信守承诺的。
…… ……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看人家”那天,春香和她的父母及媒人都没来。
三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幺叔突然被停职了。基干民兵把他押到大队部,关在二楼一间堆杂物的小屋里,整天写检讨,交待写反标的罪行。
事情是这样的,大队召开大会,要幺叔写一条标语,他把“毛泽东思想是永远不落的红太阳”的“不”字漏掉了?成了“毛泽东思想是永远落的红太阳”,这还了得,公然否定毛泽东思想,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是彻头彻尾的反革命,是丧心病狂的阶级敌人,不斗垮他誓不罢休。
他确实垮了,陷入了极度的沮丧和绝望之中。眼泪不时往外涌流,他的衣袖湿漉漉的。他吃不下饭,睡觉尽做噩梦。
那天,大队开会批斗五类分子,他被同押同斗。他光着头站在暴日下,脸烤得紫红,汗水顺着腮帮子直流,衣服湿透了,和背脊粘在一起。他惴惴地,不敢看大家。在声嘶力竭的怒吼声和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中,他的头越沉越低了,腿在筛糠,几欲跌倒。
一种强烈的渴望又使他抬起头来,用侧光扫瞄会场,会场上却没有她。在那里!他终于发现春香站在远处一棵椿树下,定定地望着这边。她妈出来了,把她拉走。她边走边回头张望……
“看人家”那天,春香爸不让她到幺叔家来,还要她妈把守着她。她家有个亲戚在公社煮饭,听干部吃饭时谈白(闲聊),那个杨家娃儿要背大时了,写反标,要好生整一整。那个亲戚连夜跑来对她爸说了这事。
“随便放(嫁)给谁也不能放给这个反革命分子。”爸爸板着脸对女儿说。她没说话,呆呆地坐着,望着门前那条石板路,忽然,她站起来,转身跑进房屋,捂着被子哭泣。
开斗争会的那个晚上,幺叔再次失眠了。他望着窗外冰冷冷的月亮,感到无限的悲哀和忧伤。突然,他听到窗外有响动,似乎是脚步声,他产生了恐惧,不由得裹紧了被子。一会儿,窗口上现出一团白糊糊的东西,轻轻摇晃着。他看清是白布包的什么。他定定神,麻起(大起)胆子走过去,从一根树杈上取下那包东西。他赶忙点燃煤油灯,凑到灯下一看,是那块鸳鸯戏水手绢,里面包着橘子。是她!春香!他一阵惊喜,他拉门欲出,门反锁着。他快步走向窗口,朝外望,窗外是如水的月光,四野万籁俱寂。
他把橘子紧紧抱在胸前,想象中,他觉得是抱着她优美的胴体,他狂吻着那红艳的橘子,那就是她的漂亮脸蛋呀。
半个月后,他走出了那间小屋,回小队接受劳动改造。那窄长的扁担又压上了他的肩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机械地生活着。人变得拘谨了,甚至有点呆滞。那个活泼开朗的他已不复存在,年轻轻的却成了一个迟钝木讷的“老头儿”。
他躲着春香,不敢看她。他觉得,自己是个坏人,不能害了她。让她跟自己吃一辈子亏,遭一辈子罪,那是罪过,菩萨也不会饶恕的。
然而这种想法在那个晚上彻底丢掉了。那晚,他守小队保管室,独自躺在小楼上,望着如豆的油灯发呆。蓦地,有人敲门。他迟疑地下床,开了门,她进来了,一脸的泪痕,他吃了一惊,还未回过神来,她便扑入他的怀中……
四
几年以后,幺叔获得了自由。他又回到教学岗位上,不久,通过考试转为正式教师,又提升为小学校长。生活向他露出了明丽的微笑。
然而,他的爱妻春香却病了,不爱吃饭,肚子痛,有时恶心,呕吐咖啡色的东西,经常拉肚子,排大便呈黑色,还出现贫血、水肿、发热等症状。他背她到州医院检查,诊断为胃癌。
幺叔把噩讯瞒住,对春香说是胃病,不碍事,吃些药就会好的。转过身,他泪流满面……他请了假,四处寻医,给她治病。
他不信神,然而那段时间,他请来端公,给她打保符、赶鬼,还请来傩戏班子,唱了一天一夜的大戏,祈望神灵护佑,让她早日康复。
但她的身体越来越扛不住了,后来水米不能进,瘦得皮包骨。
他望着她因疼痛而变形的脸,不禁潸然泪下。她看着他憔悴的面孔,哽咽着:“我就要走了,你保重。你过来时,要和我在一起哟!”她笑了,爱将她最后的笑映得灿灿烂烂。
“生同衾,死同穴。你放心,生在一起,死了也不会分开的。”他点点头。
他抱着她,送心爱的人上路。她躺在爱人的怀里,静静地离去。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笑意。
爱妻死后,幺叔大病了一场,终日以泪洗面。稍好些,便办了病退,在爱妻墓旁,修了一间石屋,终日陪伴着她,守候着她。每天给她点香燃蜡烧纸叫饭喂茶,十八年六千五百多天,天天如此。去年底,他一病不起,临终时,他把我喊过去,叮瞩道:我死后把我埋在你幺婶身边……
白 公:本名吴柏松,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曾当过农民、教师、记者、宣传文化干部。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曾在《中国作家》《民族文学》《长江文艺》《延河》《安徽文学》《阳光》《黄河文学》《芳草》《雪莲》《三峡文学》《骏马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多篇作品入选《白虎文丛》(湖北人民出版社)等文集。有长篇小说《人字》《我爱你》《女儿会》,长篇报告文学《恩施模式》《世界硒都》,散文集《感动时代》《感知鄂西》等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