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劳动者的百灵鸟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_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语桐出生在辽宁省的一个山村里,小时候上学,每天她都要经过一条崎岖的山路。长长的山路上只有张语桐一个人,陪伴她的是爸爸的收音机。于是,山路就成了张语桐的“专属舞台”。她把收音机调到音乐的频道上,伴随着音乐边走边唱,一路歌声飞扬……就这样,张语桐在音乐中慢慢成长起来。之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师从王世魁、邹文琴教授。毕业后,她来到中国煤矿文工团,在这里,她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做煤矿工人的百灵鸟。


张语桐演出剧照

  “能让别人期待是幸福的,用自己的歌声实现别人的梦也是幸福的。”张语桐说,她喜欢唱歌,她要用歌声为一线煤矿工人送去温暖。
  一个炎热的夏季,张语桐跟着煤矿文工团到甘肃一个小县城进行慰问演出。演出开始前,骄阳下的热气让演员们难以承受。张语桐就和几个同事去买冰棍解暑。大街上只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在卖冰棍,她们几个人马上围了上去。选好冰棍准备付钱时,老奶奶却说:“你们买冰棍,我不要你们的钱。”张语桐和同事们愣住了,睁着大眼睛问:“为啥呀?”老奶奶说:“你们从北京来这里为我们演出,我们高兴,我不要你们的钱。”“您离这么远,看不见呀!”“我虽然看不见,但我能听见。”看着老奶奶满脸的皱纹,听着真情的话语,张语桐的眼睛湿润了……


张语桐深入矿区为矿工演出

  好多年过去了,每当张语桐回忆起这件事时,依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她擦着眼泪说:“老奶奶的话刻在了我的心上,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我们的期盼,感受到了我们演员存在的价值,让我知道了我的舞台应该在哪里。”
  尽管一根冰棍没有多少钱,却给张语桐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它时刻鼓舞着张语桐,不管是寒冷的雪域高原,还是烈日炎炎的南方小城,都没有挡住张语桐和她的同事为百姓演出的脚步。
  一场场演出结束了,张语桐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演出了多少场,但是演出中与观众之间的小插曲,张语桐却记忆犹新。记不清是哪次演出了,但她记得那朵盛开的月季花。
  那次,张语桐随团到北京一个部队进行慰问演出,张语桐那甜美、欢快的歌声再次感动了台下的战士,她一口气为战士们演唱了《为了谁》《父老乡亲》《欢天喜地》三首歌曲。演出结束后,一名小战士跑到后台,找到张语桐,把一朵月季花递到了她的手中。
  张语桐边接花边问:“你从哪儿弄来的花呢?”小战士说:“在院子里的月季花坛摘的。”看着这枝细心剔掉刺的月季花,张语桐心中一阵感动。演出那么多次,收到过无数朵鲜花,这枝月季花是她一生中收到的最珍贵的花。
  每一次演出总有观众让张语桐感动,正是观众的真诚鼓励,让张语桐始终坚持站在舞台上为一线的员工服务。
  2009年,已经怀孕四个月的张语桐得知团里要到山西阳泉矿区进行慰问演出,就主动向领导请求参加。演出地点都在山区,没有公路直通矿区,常常要走好久才能到演出点。领导考虑到她的安全,不想安排她演出,但她软磨硬泡,直到领导同意为止。去的路上,她吐了一路,妊娠反应很明显,但是一上舞台她就好了。张语桐笑着说:“可能我就是属于舞台,上了舞台就没事了。”彩排一切正常,演出就正式开始了。当台上台下都沉浸在她那《芦笙恋歌》的歌曲中时,张语桐突然感到鞋子被固定住了,原来舞台是用铁架子临时搭建起来的,上面有很多小孔,而张语桐细细的鞋跟正好卡进一个孔里,怎么也拔不出来。“当时我想这下完了,动不了了。”急中生智的她立刻转换舞台动作,小心翼翼地挪脚,最后终于拔出脚来,演出顺利完成。尽管只有短短几十秒,张语桐却紧张得出了一身汗。当然,她也增长了舞台经验。
  张语桐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工作,还曾担任全国煤炭系统第一届、第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2014年5月28日,她应邀担任中国网络青歌赛评委,对年轻歌手她总是耐心地给予点评,以鼓励为主,对存在的问题委婉地指出来,并现场示范。因为她知道,评委的指点和评价,有可能会改变一名歌手的一生。歌手们从心里钦佩她,比赛结束后,许多歌手主动要求与她合影,她都愉快答应。在短暂的时间里,她给歌手们留下了一段值得回味的真情。


张语桐参加“一带一路”大使论坛文艺演出

  “这么多年来,基本上跑遍了所有的矿区,每到一个地方,当地人都把我们当亲人,心里感觉暖洋洋的。”这也是为什么张语桐喜欢站在这个舞台上的原因。2015年的“七一”,她又站在了舞台上,尽管气象台发布了暴雨预警,并没有阻止住张语桐演出的热情,因为她心中有一个强大的信念——为一线职工送去一份欢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艺术简历
  张语桐:女,1978年出生,辽宁本溪人。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煤矿文工团民族唱法独唱演员。
  张语桐演唱风格感悟细腻,大气磅礴。代表作品有《祖国之恋》《温暖》《走进洞头》等。曾多次参加中央、北京、山东、沈阳等多家电视台的节目录制。2009年获“环中国海声乐大赛”二等奖;2014年获“大音中国音乐盛典”金奖。曾担任全国煤炭系统青歌大赛评委。
其他文献
2011年11月份,在昆明举办的全国煤炭系统首届现代刻字培训班上,我注意到竟然有几位女学员参加。我们知道“玩”现代刻字的人本来就很少,女同志更少,煤矿系统女书家更是少之又少。刻字是艺术,我说也是一个“体力活儿”,陈思羽就成为其中的一个。经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马铭兄介绍,我对她有了初步了解。陈思羽是山东能源枣庄矿业集团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自幼喜爱书画,擅长山水,勤耕不辍。她开合有度、闲散淡静、
期刊
父亲:  当那只追随黑色思绪的夜鸟  迅疾地飞过屋门前的山岗  我总会看见那一束束闪烁不停的星光  照亮昏暗幽深的井巷  在那数也数不清的光束里  我知道  有一束属于你——我的儿子  那是一束闪烁在地层深处的光  那是一束照亮乌金  也让乌金璀璨的光  那是一束护佑平安吉祥  也被平安吉祥召唤的光  儿子,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我在等你的那束光  照亮黑色的夜空时  也照亮我苍老的脸庞  母亲:
期刊
率性而为,无法之法乃为至法  傅舟画室自名“滋兰轩”,在四川美院街对面501仓库的空间里,其实既无“兰”也无“轩”,真真实实的存在就只有一个“滋”字。滋者,滋养、耕耘之义也。兰轩不在,时代变迁,坚守中国传统书画的画家,其实已是一批理想主义者。  理想是一种诱惑,就像有人给傅舟写的评论:“作品总蕴含清新流动的气息,如春兰发于清晨,如秋菊摇落黄昏。”仿佛傅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评论要把人带向虚无,总
期刊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郭全忠先生,出生于河南新郑县,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喜欢书法。从1959年招工到平顶山煤矿,几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无论是当年那个羽扇纶巾的青年才俊,还是进入“古稀”的人生阶段,他一生拥抱着书法,审视着书法,思考着书法。他书法行、草皆宜,小楷最佳,多次在国内书展大赛中摘金夺银。这得益于其临摹百家碑帖的临池之功,也是他以性情融于笔墨的结果。录宋·苏轼《水调歌头·中秋》郭全中 作  以风格
期刊
风中的蒲公英  时近正午,阳光洒向河面,水纹一波一波地泛着金光。看不见鱼,只见一束束水草在招摇,搅动一圈圈的光环,很像有无数条鱼儿依次调皮地游上来,打了个招呼,又迅捷地回到水底。  我往家里打了个电话,没人接。娘可能是出去了。这下好了,不用顾虑娘在家等着我了,她总是担心我一个人开车在路上的安危,几点启程,多久能到,都算计着,害得我常常要把时间多说一段。此刻,我想沿村南头这条小河走走,看看河岸上满坡
期刊
白岛先生  石来运半路出家插起阴阳旗,站稳脚跟后,半个魏榆城知名,不光白岸村红白喜事听他摆布,断不了还来蛤蟆车请唤,不知是城里哪个头头脑脑或者老板。蛤蟆车是白岸村人对小卧车的形象代称,多年前有身份的人出门骑马坐轿,现在讲究坐蛤蟆车,屁股后冒黑烟。石来运的老子骑马,石来运坐蛤蟆车,都算得上白岸的名人,这是近些年才有的说法,“四清”前没人知道他们是父子,他们不一个姓,不住一个村。  石家是白岸坐地户,
期刊
“干一项工作,只有热爱,才能干好它。热爱自己的事业,你就会觉得其乐无穷,就会有更多的激情,就会觉得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你也就不会去计较个人的得失……”这是胡珍玲近日在一个通讯报道员培训班上授课时所说的。他现任淮北矿业集团童亭煤矿党委宣传部部长。地层深处中国心 胡珍玲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摄影源于他第一次发稿见报带来的成就感。1984年,他首次在企业报上发表了一篇反映煤矿生活的散文《井下木棉花
期刊
自来言书法者,向有碑帖之分,大抵北碑茂密雄强,南帖温润蕴藉。其中帖学一系,递变有序,笔法高妙,风格流美,代有名家,允为书法之正脉,亦不为过。古今有训,一个人艺术的造诣需要天分、良师、方法、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合而成,而勤敏则是重中之重。故孙虔礼《书谱》有云:“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由此可知,勤能补拙是良训,也是走上艺术高峰必需的阶梯。锦州虚斋魏金国先生则是一位“学书至夜深,临帖闻鸡唱”的书
期刊
傅舟先生博学多才,其书法、国画、篆刻最为人所称道,于此略作述评,以求窥豹于一斑。  傅舟先生书法早年以《曹全碑》开蒙,后取法晋宋,远追秦汉,遍览古碑法帖,博采众长,成其现貌并卓然成家。先生书法诸体兼擅,尤以篆书、行草、隶书为最。其篆书高古典雅、笔力遒劲,行草气势跌宕、刚健润泽;隶书坚劲恣肆、气韵隽逸。观先生之书,可看出其作品用笔雄健峭拔,章法多变开合,气韵高古,又具有现当代书家的时代面貌,体现其锐
期刊
周作人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自己的书斋不可给人家看见,因为这是危险的事,怕被看去了自己的心思”。文人们心思缜密,也各自揣着自己的心事,能请你去他的书房坐坐,是礼遇,也是信任。  我非文人,却欣羡文人的文化生活。父亲因历史原因,在解放后带着一家老小从中原到陕北搬来搬去,家里物质条件一直不大好,但父亲一直拥有自己的书桌,尽管这个书桌简陋得像张大板凳。不久因为搬家,又换成了一只红漆斑驳的旧木箱,书桌上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