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是中职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把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模具制造的教学课堂上各有侧重地展开引导,才能让孩子们综合水平更上一层楼。本文探索了中职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方式,并深入探讨。
关键词: 中职教学;模具制造专业;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261-01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许多制造业对于模具制造地生产工艺以及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在人才市场中地体现就是对于模具制造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巨大需求。因此,教好模具制造的相关课程,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发挥出个人价值。
一、抓住实践性教学的时机、模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树立目标
抓实践性教学的时机。选择到中职来学习的学生,多数是由于考不上高中,上大学无望,而不得不到中职来,学习兴趣不高,中途流失率高,有的快毕业了也会提出退学。如何重拾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呢?可以参考以下两点:(1)新生第一周的军训期间,专业教师就跟随班讲解或者观看模具企业录像,让他们对本专业的前景、就业形势、工作岗位群、企业的管理方式有所了解。(2)军训结束,一开学便到模具企业现场参观模具设计、模具零件加工、模具安装调整等方面内容。让企业人事主管、工程主管跟学生互动,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岗位要求,薪资待遇有个全新的认识,树立自己的岗位目标,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针对性。实践性教学从新生开学的那天起便开始了。
探究实践性教学的模式。在传统教学中,实践性教学放在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之后。这种模式是以理论学习为主,然后用实践来佐证理论,是脱离实践的死记硬背、脱离实践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实践无从下手。如何解决呢?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可以采用了“会(实习)——懂(学理论)——精(提高)”的教学模式。即先让学生动手干一千,然后归纳总结,再开展理论教学。用这种模式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老师反映课容易上了,考证通过率提高了。
二、实践性教学在中职模具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基于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致不高等特点,加之模具专业较强的逻辑性,教师如果仍旧采取以往填鸭式教学方式,则很难激起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传统单一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善于使用多媒体课件或开展实践性教学,以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的促进中职学生实践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重视实践性教学,加强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模具制造技术作为一门逻辑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实践性教学在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鉴于模具制造业对模具专业人才要求的严格以及学生在校外实习困难的特点,中职教师在模具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校内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不断完善实验教学设备,力求为学生打造现代化的制造技术实验室,提供充足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进而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自信心。此外,基于对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的考虑,中职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到企业实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从实际工作中真切体会到学好模具制造技术的重要性,并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探
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学生一边学、一边实践是学习方式的最大变化,教师灵活地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教学方式的最大变化。
整合课程内容,穿插教学。上文中提到,课程标准中确定了五个基本学习环节:零件测绘、模具设计、模具拆装、模具加工、模具装配。在一体化教學中就应围绕这五个环节进行。例如:①零件测绘这个环节教师可准备若干结构简单的塑件(肥皂盒),让学生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绘,草绘塑件的零件图,图纸上绘制零件图、CAD绘制零件图,在此期间可向学生介绍塑料材料的种类、特性等知识,并加强学生的综合绘图能力等;②模具设计环节需要介绍塑料模具的基本知识,可先讲解模具的基本结构、功能等。再与CAD软件教学相结合,作为作业要求每位学生用CAD软件绘制模具的零件图,构建模具结构的三维造型;③模具拆装、模具装配环节中可验证模具结构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钳工知识紧密结合;④模具加工环节是重点内容,需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把模具零部件的加工作为一个个子项目进行,如导柱、浇口套、定位圈、顶杆等需要用到车工知识,型芯、各种模板需要用铣工进行加工,可分组形成流水线,最后到装配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具。从图样分析、加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小组具体负责,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项目引导,提高学习效率。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一个总项目和若干个子项目,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比如:总项目为“设计肥皂盒模具”,子项目就为测绘肥皂盒、设计肥皂盒模具(学习模具结构)、加工型芯型腔(动手加工)、加工模具其他零部件、装配模具(钳工实训)等,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子项目。举例来说,设计肥皂盒模具时就讲解模具结构知识,运用模具实训条件进行拆装训练,结合CAD/CAM进行绘图等。教师根据情况设计一个具体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学习效率。3.模拟实际情景,提高职业素养。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促进理论认知水平的提高。如在模具加工环节,按照企业的生产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按照生产流程工序划分生产任务,同时设各组组长用来协调上下到工序之间的衔接,使其有相互竞争,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四、小结
总而言之,伴随社会对模具制造业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大,在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中开展实践性教学极为必要。基于模具制造技术专业逻辑性较强的特点,中职模具专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只有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学习状况,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的作用,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模具制造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农立新. 探索中职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J]. 科技风, 2016(10):53
[2] 吴杰, 陈春霞. 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 机械职业教育, 2015(5):19-21
关键词: 中职教学;模具制造专业;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261-01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许多制造业对于模具制造地生产工艺以及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在人才市场中地体现就是对于模具制造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巨大需求。因此,教好模具制造的相关课程,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发挥出个人价值。
一、抓住实践性教学的时机、模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树立目标
抓实践性教学的时机。选择到中职来学习的学生,多数是由于考不上高中,上大学无望,而不得不到中职来,学习兴趣不高,中途流失率高,有的快毕业了也会提出退学。如何重拾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呢?可以参考以下两点:(1)新生第一周的军训期间,专业教师就跟随班讲解或者观看模具企业录像,让他们对本专业的前景、就业形势、工作岗位群、企业的管理方式有所了解。(2)军训结束,一开学便到模具企业现场参观模具设计、模具零件加工、模具安装调整等方面内容。让企业人事主管、工程主管跟学生互动,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岗位要求,薪资待遇有个全新的认识,树立自己的岗位目标,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针对性。实践性教学从新生开学的那天起便开始了。
探究实践性教学的模式。在传统教学中,实践性教学放在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之后。这种模式是以理论学习为主,然后用实践来佐证理论,是脱离实践的死记硬背、脱离实践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实践无从下手。如何解决呢?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可以采用了“会(实习)——懂(学理论)——精(提高)”的教学模式。即先让学生动手干一千,然后归纳总结,再开展理论教学。用这种模式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老师反映课容易上了,考证通过率提高了。
二、实践性教学在中职模具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基于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致不高等特点,加之模具专业较强的逻辑性,教师如果仍旧采取以往填鸭式教学方式,则很难激起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传统单一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善于使用多媒体课件或开展实践性教学,以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的促进中职学生实践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重视实践性教学,加强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模具制造技术作为一门逻辑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实践性教学在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鉴于模具制造业对模具专业人才要求的严格以及学生在校外实习困难的特点,中职教师在模具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校内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不断完善实验教学设备,力求为学生打造现代化的制造技术实验室,提供充足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进而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自信心。此外,基于对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的考虑,中职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到企业实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从实际工作中真切体会到学好模具制造技术的重要性,并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探
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学生一边学、一边实践是学习方式的最大变化,教师灵活地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教学方式的最大变化。
整合课程内容,穿插教学。上文中提到,课程标准中确定了五个基本学习环节:零件测绘、模具设计、模具拆装、模具加工、模具装配。在一体化教學中就应围绕这五个环节进行。例如:①零件测绘这个环节教师可准备若干结构简单的塑件(肥皂盒),让学生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绘,草绘塑件的零件图,图纸上绘制零件图、CAD绘制零件图,在此期间可向学生介绍塑料材料的种类、特性等知识,并加强学生的综合绘图能力等;②模具设计环节需要介绍塑料模具的基本知识,可先讲解模具的基本结构、功能等。再与CAD软件教学相结合,作为作业要求每位学生用CAD软件绘制模具的零件图,构建模具结构的三维造型;③模具拆装、模具装配环节中可验证模具结构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钳工知识紧密结合;④模具加工环节是重点内容,需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把模具零部件的加工作为一个个子项目进行,如导柱、浇口套、定位圈、顶杆等需要用到车工知识,型芯、各种模板需要用铣工进行加工,可分组形成流水线,最后到装配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具。从图样分析、加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小组具体负责,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项目引导,提高学习效率。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一个总项目和若干个子项目,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比如:总项目为“设计肥皂盒模具”,子项目就为测绘肥皂盒、设计肥皂盒模具(学习模具结构)、加工型芯型腔(动手加工)、加工模具其他零部件、装配模具(钳工实训)等,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子项目。举例来说,设计肥皂盒模具时就讲解模具结构知识,运用模具实训条件进行拆装训练,结合CAD/CAM进行绘图等。教师根据情况设计一个具体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学习效率。3.模拟实际情景,提高职业素养。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促进理论认知水平的提高。如在模具加工环节,按照企业的生产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按照生产流程工序划分生产任务,同时设各组组长用来协调上下到工序之间的衔接,使其有相互竞争,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四、小结
总而言之,伴随社会对模具制造业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大,在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中开展实践性教学极为必要。基于模具制造技术专业逻辑性较强的特点,中职模具专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只有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学习状况,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的作用,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模具制造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农立新. 探索中职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J]. 科技风, 2016(10):53
[2] 吴杰, 陈春霞. 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 机械职业教育, 2015(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