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物是文化的载体和根基,也是维系民族血脉和精神家园的共同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如何强化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县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的现状及如何开展保护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值得大家借鉴。
[关键词]文化建设 馆藏体系 文物保存 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378-01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时间积淀下,我们的祖先用其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留下了不可再生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瑰宝。它们寄托了我们对先人的追思,更是我们追求先人历史脚步的可靠保障。但是,大部分的文物因为历史悠久,又是从地下挖掘出来的,传世品较少,对于储存的环境非常敏感。而博物馆是储存这些宝贵文物的主要场所,就需要满足各种各样的保存环境条件。
甘肃陇西是古丝绸之路上一个重镇,也是一个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从战国时期秦穆公开疆拓土、秦献公设立豲道纳入秦国版图,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置史。境内有仰韶文化、齐家文化等史前古人类文化遗址,有战国秦长城、古墓葬群、摩崖石刻、道观寺院等文化胜迹,有李家龙宫、头天门牌坊、李贺墓及李贺南园、读书堂、五李亭、太白井等李氏文化遗址、遗迹,有建于宋代的威遠楼、元代的府文庙大殿、府隍庙抱厦、清代的保昌楼、文峰塔、普陀寺大殿、棂星门等古建筑。
近年来,陇西的博物馆事业发展很快,藏品内涵更加丰富,藏品利用途径与方式日渐增多,这必将给文物在利用过程中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损伤。所以,如何解决文物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怎样使文物尽可能得到延年益寿,这就要求我们从传统的文物保管模式中摆脱出来,用系统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在新形势下用科学的方法使文物得到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博物馆各种环境因素与文物材料作用的过程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现状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是指收藏与展示各类可移动文物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包括文物库房、展厅、展柜、储藏柜等小空间。博物馆环境中与文物本身具有直接而密切关系的温湿度、污染气体、光辐射、虫害和霉菌等环境因素,对文物保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文物库房
博物馆馆藏文物内涵丰富,藏品类包括古书画、石器、陶器、玉器等,有的博物馆因建筑简陋,现有展厅和文物库房面积过小且功能区划分不合理,既限制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又使得大量馆藏文物达不到合适的保存条件,文物所需要的温湿度、光照、保存设施及安消防系统都跟不上实际需要。有的博物馆文物库房未配备密集柜架,大部分文物存放在20余年前制作的简易木柜、木架上,部分文物甚至简单置于地上,并未作任何防潮、避光、减震处理,既极易受到温湿度变化、灰尘、霉菌等的侵蚀,又因存放的木柜对文物保护容易因地震等大的震动致使柜架摇晃导致文物堆积严重碰撞破碎,因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博物馆馆舍均为封闭式房间,通风效果极差,且文物库房未安装任何空调或温湿度控制设施设备,文物库房内的温湿度根本无法调控,达不到相关要求规定的馆藏文物保存温湿度标准数值,许多藏品因此而面临着锈蚀氧化、霉变起斑、褪色变色、起翘起甲、发潮变形、虫蛀糟朽等化学性、物理性和微生物性损坏。例如我馆馆藏曲颈蒜头壶由于文物库房的保存环境较差,出土后长期放置于无任何温湿度调节的保存环境中,温湿度的大幅度波动和空气的不洁净,以及与其他铜质器物之间没有条件进行隔离,导致锈蚀产物不能稳定存在,有害锈面积增大,基体受到严重腐蚀;又如馆藏君宜高官铜镜由于受温湿度波动影响,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以及水分在文物表层发生反应致使文物本体产生锈蚀并不断生成锈蚀层,表面已从内里向表层泛出粉状锈,预计这些粉状有害锈将继续扩展,最终会侵蚀整个器物。
2、陶器
陶器是馆藏文物中受损数量最多、受损原因最复杂的。陶器是以天然硅酸盐为原料制成的器物和艺术品,硅酸盐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相结合的产物,其化学性质稳定,但在不利的保存环境因素影响下,会发生物理上的机械性损坏,以及陶器表面彩绘层的化学性病害。首先,由于博物馆库房面积狭小、保存柜架与囊匣短缺,部分陶器层垒叠架存放,从而造成陶器不同程度物理损伤;其次,馆藏陶器包括彩陶、素陶、施釉陶器等,其胎体具有多孔性,在地下潮湿环境中的可溶性盐类及其他杂质均可溶入至陶器内部,其表面也会残存污垢或覆盖凝结物。由于所处的环境温湿度变化,渗入陶器内部的盐类,会反复出现重结晶和溶解现象,从而导致文物本体酥化、强度降低和器物表面彩绘层矿物颜料脱落等问题。如我馆馆藏战国彩绘陶敦(一级文物)由于文物库房温湿度波动及光照影响,出现了较严重的文物层状脱落、矿物彩绘层脱落等病害。
3、丝织品
丝织品类受保存条件影响,文物库房内各种材质的文物混合存放在一起,致使文物病害相互传染。文物库房内未配备恒温恒湿设备和其他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设备,文物库房内的温湿度波动范围远远大于相关标准数值的要求,微生物、霉菌与昆虫等滋生情况较严重,致使馆藏的丝织品类出现不同程度的糟朽、褪色、霉变、虫蛀、变形等病害,且病害有加重、蔓延的趋势,急需进行隔离保管。
4、纸质文物
馆藏纸质文物以书画、文献文书古籍等为主,由于文物库房基础设施简陋,通风方式仅靠一台排气扇,采用普通日光灯管照明且大部分文物没有采取遮光措施,同时缺乏基本的温湿度检测仪器和控制调节设备,在温湿度波动及光照影响下,纸张纤维素极易氧化脆化,导致纤维强度下降,形成断裂损伤。馆藏纸质文物病害类型主要有折痕、残缺、污渍、水渍、脱壳、虫蛀、糟朽、霉变等。如馆藏文献文书古籍《大成通志》通体出现霉斑、污渍、糟朽、残缺和封面附着层起皮、空鼓、脱落等问题。
二、预防性保护
预防性保护就是指有效的对博物馆的环境进行检测,并及时作出有效的应对。它主要就是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采用先进设备对博物馆的环境进行有效的实时测试、及时评估以及适当调控,努力将博物馆环境可能对文物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尽量给文物提供一个安全的有保障的相对稳定的环境,以及尽可能延长文物的寿命,为后世留存更多的珍贵财富。因此,根据《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试行规范》和《各省各级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参考标准》的标准与要求,应对各博物馆内的馆藏文物保存设施进行配备或改造,配备密集柜架、密集柜架防滑减震胶垫、木质柜架、保险柜、囊匣、护套、木质书画盒、四轮静音手推车、文物周转案台等等。我国国家文物局要求在藏品管理保护方面要树立环境保护理念、科技保护理念、养护理念,因而在文物的保护养护过程中要注意多个理念的融合。文物可能会受到人为的或者自然的损害,这就要求在保护保养文物藏品是要注意其材质的特性进行必要的保管;要定期消毒、杀虫、杀菌,对库房进行定期的检查,最大程度的减少文物保护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在对文物藏品进行提取陈列时,要小心谨慎,进行规范的操作,避免人为破坏;此外还要定期地对馆藏文物的损失情况以及腐蚀程度做相关的了解调查,以便能够做出积极及时的应对措施,使博物馆藏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丽琴、杨璐,文物保护原则之探讨,华夏考古,2011.03;
[2]周苏阳,保护古文献?继承传统修复工艺,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年。
[关键词]文化建设 馆藏体系 文物保存 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378-01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时间积淀下,我们的祖先用其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留下了不可再生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瑰宝。它们寄托了我们对先人的追思,更是我们追求先人历史脚步的可靠保障。但是,大部分的文物因为历史悠久,又是从地下挖掘出来的,传世品较少,对于储存的环境非常敏感。而博物馆是储存这些宝贵文物的主要场所,就需要满足各种各样的保存环境条件。
甘肃陇西是古丝绸之路上一个重镇,也是一个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从战国时期秦穆公开疆拓土、秦献公设立豲道纳入秦国版图,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置史。境内有仰韶文化、齐家文化等史前古人类文化遗址,有战国秦长城、古墓葬群、摩崖石刻、道观寺院等文化胜迹,有李家龙宫、头天门牌坊、李贺墓及李贺南园、读书堂、五李亭、太白井等李氏文化遗址、遗迹,有建于宋代的威遠楼、元代的府文庙大殿、府隍庙抱厦、清代的保昌楼、文峰塔、普陀寺大殿、棂星门等古建筑。
近年来,陇西的博物馆事业发展很快,藏品内涵更加丰富,藏品利用途径与方式日渐增多,这必将给文物在利用过程中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损伤。所以,如何解决文物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怎样使文物尽可能得到延年益寿,这就要求我们从传统的文物保管模式中摆脱出来,用系统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在新形势下用科学的方法使文物得到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博物馆各种环境因素与文物材料作用的过程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现状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是指收藏与展示各类可移动文物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包括文物库房、展厅、展柜、储藏柜等小空间。博物馆环境中与文物本身具有直接而密切关系的温湿度、污染气体、光辐射、虫害和霉菌等环境因素,对文物保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文物库房
博物馆馆藏文物内涵丰富,藏品类包括古书画、石器、陶器、玉器等,有的博物馆因建筑简陋,现有展厅和文物库房面积过小且功能区划分不合理,既限制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又使得大量馆藏文物达不到合适的保存条件,文物所需要的温湿度、光照、保存设施及安消防系统都跟不上实际需要。有的博物馆文物库房未配备密集柜架,大部分文物存放在20余年前制作的简易木柜、木架上,部分文物甚至简单置于地上,并未作任何防潮、避光、减震处理,既极易受到温湿度变化、灰尘、霉菌等的侵蚀,又因存放的木柜对文物保护容易因地震等大的震动致使柜架摇晃导致文物堆积严重碰撞破碎,因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博物馆馆舍均为封闭式房间,通风效果极差,且文物库房未安装任何空调或温湿度控制设施设备,文物库房内的温湿度根本无法调控,达不到相关要求规定的馆藏文物保存温湿度标准数值,许多藏品因此而面临着锈蚀氧化、霉变起斑、褪色变色、起翘起甲、发潮变形、虫蛀糟朽等化学性、物理性和微生物性损坏。例如我馆馆藏曲颈蒜头壶由于文物库房的保存环境较差,出土后长期放置于无任何温湿度调节的保存环境中,温湿度的大幅度波动和空气的不洁净,以及与其他铜质器物之间没有条件进行隔离,导致锈蚀产物不能稳定存在,有害锈面积增大,基体受到严重腐蚀;又如馆藏君宜高官铜镜由于受温湿度波动影响,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以及水分在文物表层发生反应致使文物本体产生锈蚀并不断生成锈蚀层,表面已从内里向表层泛出粉状锈,预计这些粉状有害锈将继续扩展,最终会侵蚀整个器物。
2、陶器
陶器是馆藏文物中受损数量最多、受损原因最复杂的。陶器是以天然硅酸盐为原料制成的器物和艺术品,硅酸盐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相结合的产物,其化学性质稳定,但在不利的保存环境因素影响下,会发生物理上的机械性损坏,以及陶器表面彩绘层的化学性病害。首先,由于博物馆库房面积狭小、保存柜架与囊匣短缺,部分陶器层垒叠架存放,从而造成陶器不同程度物理损伤;其次,馆藏陶器包括彩陶、素陶、施釉陶器等,其胎体具有多孔性,在地下潮湿环境中的可溶性盐类及其他杂质均可溶入至陶器内部,其表面也会残存污垢或覆盖凝结物。由于所处的环境温湿度变化,渗入陶器内部的盐类,会反复出现重结晶和溶解现象,从而导致文物本体酥化、强度降低和器物表面彩绘层矿物颜料脱落等问题。如我馆馆藏战国彩绘陶敦(一级文物)由于文物库房温湿度波动及光照影响,出现了较严重的文物层状脱落、矿物彩绘层脱落等病害。
3、丝织品
丝织品类受保存条件影响,文物库房内各种材质的文物混合存放在一起,致使文物病害相互传染。文物库房内未配备恒温恒湿设备和其他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设备,文物库房内的温湿度波动范围远远大于相关标准数值的要求,微生物、霉菌与昆虫等滋生情况较严重,致使馆藏的丝织品类出现不同程度的糟朽、褪色、霉变、虫蛀、变形等病害,且病害有加重、蔓延的趋势,急需进行隔离保管。
4、纸质文物
馆藏纸质文物以书画、文献文书古籍等为主,由于文物库房基础设施简陋,通风方式仅靠一台排气扇,采用普通日光灯管照明且大部分文物没有采取遮光措施,同时缺乏基本的温湿度检测仪器和控制调节设备,在温湿度波动及光照影响下,纸张纤维素极易氧化脆化,导致纤维强度下降,形成断裂损伤。馆藏纸质文物病害类型主要有折痕、残缺、污渍、水渍、脱壳、虫蛀、糟朽、霉变等。如馆藏文献文书古籍《大成通志》通体出现霉斑、污渍、糟朽、残缺和封面附着层起皮、空鼓、脱落等问题。
二、预防性保护
预防性保护就是指有效的对博物馆的环境进行检测,并及时作出有效的应对。它主要就是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采用先进设备对博物馆的环境进行有效的实时测试、及时评估以及适当调控,努力将博物馆环境可能对文物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尽量给文物提供一个安全的有保障的相对稳定的环境,以及尽可能延长文物的寿命,为后世留存更多的珍贵财富。因此,根据《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试行规范》和《各省各级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参考标准》的标准与要求,应对各博物馆内的馆藏文物保存设施进行配备或改造,配备密集柜架、密集柜架防滑减震胶垫、木质柜架、保险柜、囊匣、护套、木质书画盒、四轮静音手推车、文物周转案台等等。我国国家文物局要求在藏品管理保护方面要树立环境保护理念、科技保护理念、养护理念,因而在文物的保护养护过程中要注意多个理念的融合。文物可能会受到人为的或者自然的损害,这就要求在保护保养文物藏品是要注意其材质的特性进行必要的保管;要定期消毒、杀虫、杀菌,对库房进行定期的检查,最大程度的减少文物保护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在对文物藏品进行提取陈列时,要小心谨慎,进行规范的操作,避免人为破坏;此外还要定期地对馆藏文物的损失情况以及腐蚀程度做相关的了解调查,以便能够做出积极及时的应对措施,使博物馆藏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丽琴、杨璐,文物保护原则之探讨,华夏考古,2011.03;
[2]周苏阳,保护古文献?继承传统修复工艺,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