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且行且看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3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北京兩會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抛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瞬間成為粵港澳三地廣泛關注的熱點議題。然而,稍有關注粵港澳三地政事者都知道,所謂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也並不是什麼新名詞,去年初國務院《關於深化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就明確指出“攜手港澳,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只是,當時這個內地官方文件並沒有引起港澳兩地的關注而未能廣為人知,更不用說,社會各界對此深入了解、思考和研究了。眼下,我們不得不感到詫異的,還有各種為粵港澳大灣區保駕護航的輿論正席捲三地,大有一味唱好粵港澳大灣區對港澳的利的輿論傾向,更有內地官員大膽直言粵港澳大灣區與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和東京灣區看齊。亦有房地產人士推波助蘭大力鼓吹樓市利好消息……一時間,光是聽聽都“醉了”。
  對於內地官媒所報,粵港澳大灣區是將香港、澳門和珠三角九市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目的是攜手港澳推進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建設,組成成員有廣東省九市(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江門、中山、珠海、惠州、肇慶),其次有港澳兩個特區。一般認為,按照城市發展來看,港澳特區屬經濟發展前沿城市;代表粵方的,只有廣州、深圳、珠海最具資源優勢和經濟實力龍頭地位,而其他城市則相對次之。誠然,在一個國家之內,有中央政府進行協調統籌, 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也是理所應當的,但也要知己知彼。李克強總理所言“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就說明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尚在研究階段,離具體的發展規劃出臺,還路途漫漫,更非廣東省官員所說的那般容易與三藩市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等世界級灣區經濟看齊。更不用說,作為一個尚在酝釀中的概念,何以有底氣和上述三大灣區相提並論?
  當然,回到現實中,儘管當下有關粵港澳三地融合問題炒作得沸沸掦掦,這和種種矛盾的客觀存在不無關係,或者說還未找到最佳出路之時,正好反映了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期望很高。所以未來的大灣區城市群將如何真正做到協同發展,發揮地緣優勢,才是最應當關注的。廣東、香港和澳門,儘管地理相通、文化相近,然而彼此間存在經濟發展不平衡,先天後天環境都不可有相比性,加上三地各自政治、社會和法律制度不同,諸多現實問題存在,若合作阻力一定不少。
  於香港澳門而言,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大型基建數年內落成,但硬件有了還要有軟件配合,各種擺在枱面的矛盾重重,如何有效推進大灣區建設,做到全力配合廣東各市不存在難度,倒要擔心的是,澳門如何做到和廣東各市平起平坐,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機制,實現市場、資金、人員和信息自由流動,及考慮符合澳門城市自身的承載能力,這些是保障澳門方,不在“一體化和融合發展”中逐漸被“吃掉”的底線。故立法會主席賀一誠早前表示:應着重經濟發展範疇,若相互模仿、相互競爭,大灣區便不會有好的效果,三地分工合作是大灣區最後的思路。這大概反應了港澳兩地社會精英的心聲,當然也未嘗不可理解為澳門政府管治者的立場,唯有發揮各自的產業優勢,和而不同,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方能為澳門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由中央牽頭,將香港、澳門和珠三角九市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目的是攜手港澳推進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建設。自自然然成為三地尤其港澳社會關注的熱點,意見褒貶不一也是可理解的。畢竟,這個規劃牽涉的對象太多,牽涉的背後利益太廣,不論從經濟角度,還是政治角度,亦然。但是,換一個有競爭才有進步的角度來看,如今的澳門赶上了一趟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有機遇同時也有挑戰,當千載難逢的機遇來了,進不進入不是澳門自身能說了算的。所以,鑑於內在、外在因素,澳門是別無選擇,或者說前無去路,澳門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存澳門本身所有的核心優勢,如:“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自由港、低稅制, “一中心、一平臺”的發展定位,還有潛力無限的旅遊博彩娛樂事業等。當然,最重要的,更要借助天時人和等外來助力,積極和內地政府加强合作機制,主動融入內地城市群的發展規劃中去。儘管有人質疑“被規劃”會被吃掉,然而,一切猜測都只能說是杞人憂天,毫無事實根據可言。
  無可否認,澳門是個微型經濟體,底子薄弱,更需要有融入珠三角的機遇,擴大彼此的生存、合作空間,正因如此,未來的粵港澳大灣區,相信哪一方都翹首以待。然而,如當年的廣東自貿區唱好多年,至今似乎雷聲大雨點小,更被視為各地樓價崛起之推動器,未見其利反受其害,這也是廣大澳門市民對種種遠景類的概念不那般有強烈心理預期的根源。未來的粵港澳大灣區,能否走出廣東自貿區的宿命,一切仍言之過早,我們且行且看。 (澳門/ 楊一鳴)
其他文献
太陽城集團第64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將在今年11月16日至19日舉行,大賽車組織委員會7月20日於澳門格蘭披治賽車大樓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本屆賽事安排。  體育局局長及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組織委員會協調員潘永權、中國-澳門汽車總會理事長鍾國榮、冠名贊助商太陽城集團公共及社會關係部高級副總裁李素茵等出席新聞發佈會,會見傳媒。  太陽城集團第64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滙聚多場重量級賽事,其中太陽城集團澳門
期刊
11月的澳門,雖有冷鋒過境,但依然陽光明媚。本月澳門可謂是喜訊連連,先是月初澳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為澳門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接著立法會在“零反對”下一般性通過“社屋法”將申請恆常化并開放申請;2018年施政報告出爐,優化惠民措施方面依然力度強勁。2018年財政預算案自回歸來首破千億是否合理?喜中有憂,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蘇嘉豪面臨被刑訴,這是回歸以來首次有議員面臨刑訴。政
期刊
“奧特曼·英雄再現澳門站2017”通過全亞洲最大型室內遊樂場及真人舞臺劇與粉絲見面,展開銀河系最強守護者奧特曼(咸旦超人)英雄們的正義之旅。  是次舞台劇主要描述怪獸及外星人與奧特曼英雄家族的戰鬥故事,劇情表演緊湊,加入大量高難度體操動作、真人功夫、場景特效以及3D光雕投影技術,營造奧特曼迎戰黑暗超人貝利亞場面,將會帶給觀眾一個嶄新的冒險體驗。  除舞台劇外,場內更有多個奧特曼造型公仔及全亞洲最大
期刊
“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風生水起之後,該區域內的許多建設工程、發展項目和設計規劃,都應當在大灣區的概念下重新審視,包括剛剛開始動工的、橋隧結合的、深圳至中山的、23公里的跨海通道,“深中通道”。從大灣區的新視野出發,筆者發現了它在設計上的一個重大缺陷——沒有預留未來可接通軌道交通的空間位置和接口設施。為什麼說這是一個重大缺陷?話,要從未來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的建設說起。  一、一個完善高效的區內軌道
期刊
前 言  繼7月19日,有“中國首富”之稱的“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北京萬達索菲特酒店的“超級交易”中,讓“融創集團”以438.44億人民幣收購萬達13個文旅城專案91%的股權,“富力集團”以199.06億人民幣收購萬達旗下77家酒店,馬上套現637.5億人民幣之後,6月25日,“萬達集團”再出售江西南昌的萬達廣場給珠江人壽,雖然迄今雙方都沒有公佈成交金額,但是外界估計金額應該至少約40億元人
期刊
由體育局與澳門武術總會聯合主辦的綜合性大型武術活動—“2017武林群英會”將於8月10日至13日隆重舉行,四天活動節目內容豐富,包括“澳博第四屆亞洲龍獅錦標賽”、“太陽城集團CKF中國功夫國際挑戰賽—澳門站”、“國際武術套路賽”、“散打擂臺挑戰賽”、“武術夏日嘉年華”、“國際武術(套路、散打)教練員培訓班”、“武術龍獅巡遊”等和閉幕滙演等,吸引各地武林群英前來以武會友。  武術運動有著歷史悠久的發
期刊
都更議題,全球普遍  都市再生的概念其實在不同地區都有所差異,這取決於各地區的發展情況與發展階段不同,美國早期以“Urban Redevelopment”(都市再開發)為計劃來推動城市更新再造,而後,歐美逐漸發展出“Urban renewal”(都市更新)的概念,漸漸升級為“Urban regeneration”(都市再生)的概念,這些說法存在類似性,當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側重點不一樣。通觀整體“
期刊
由氹仔城區文化協會主辦的木雕展“生生不息”,展出藝術家唐重三年來利用膠合板新技術締造出形象逼真的雕塑作品,唐重擅長創作自然形態的木雕,闡釋當下不同的社會文化和生活形態。  共展出7件融合膠合板新技術而製成的雕塑及部份手稿,由於木材的黏合過程複雜,每一件作品都至少花上4至6個月時間方能完成。如作品《魚群》,栩栩如生的魚錯列有序,在魚與魚的空間中,反應了生活的虛實空間,引發眾人思考。  主辦:氹仔城區
期刊
(香港/澳門)  自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今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大人”、“全國政協”(兩會)會議上公開表示要深入研究“粵港澳大灣區”這個“城市群發展計劃”之後,最近兩個月以來,中國內地報紙、雜誌、電臺、電視和網路上,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的文章,真的可以說是舖天蓋地,數以千計,有的文章更加稱之為可與“千年大計”的河北省“雄安新區”互相比美,“北有雄安、南有大灣”,吹捧到“只應天上有,地下無與倫比”,其
期刊
日前有關澳門首條輕軌氹仔段的神秘面紗被揭開,據媒體報導,4月11日,政府組織立法議員參觀輕軌氹仔段車站以及車廠,隨後與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等官員開會。羅立文重申輕軌氹仔段可於2019年通車,政府日後成立全資公司運營輕軌。有議員及後公佈輕軌運營將會是公帑開支的“大包袱”。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高冠鵬認同政府作為輕軌營運公司的唯一股東,用直接補貼的方式,可以保證政府在輕軌日後的營運和發展上有話語權和主導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