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空间”设计的思维导入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借用一个艺术化的叙事角度,通过空间设计与戏剧艺术的内容组织的类比关系,探索一个特殊且趣味横生的设计思维方式,并导入到《办公空间设计》这类公共性空间设计课程中,通过活化课堂、催生新的思维方式与角度,从而落实到学生的设计实践中。
  关键词:剧情空间;思维导入;课程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117-01
  一、办公空间室内设计课程的现状分析
  现代的专业办公环境,是在细分行业需求基础上,通过“产品+服务”的闭环,精准打造针对细分行业市场的低成本高服务的办公创新品类。是面向未来的具有弹性复合、灵活高效、活力开放、人性归属、分布移动等时代属性的革命性办公空间。
  在一些较发达国家中,办公空间已逐渐进入一种不那么“严肃”的状态。更具创意的办公环境,更潜移默化的企业理念,更灵活细分的办公模式,以及更注重办公群体心理特征的产品等等,塑造出越来越多活泼与个性的办公环境。这也是在大数据时代浪潮推动下,办公环境面临变革的大势所趋。
  而对于大学校园里,这些蓄势待发的未来职场新人,当面临《办公空间室内设计》这一课题之时,理所当然是较为空白的。但作为室内设计课程体系中,办公空间设计却是重要架构部分,这也是课程结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必然之选择。一方面,在这么既陌生又不可逃避的尴尬课程中,如何激发学习热情则成为课程之初必将解决的一道难题。
  因此,如何利用好学生的这种矛盾心理,引入怎样一个趣味的概念入课堂,是课程设计的必要思路。并且接轨时事热点,导入职场理念,与互联网线上赛事结合,全面推进课程展开,成为统筹课程框架的主要途径。
  二、“剧情空间”思维于设计之中
  剧情不等于情节,剧情是一个叙事故事的戏剧和感情成份.例如有的故事情节比较单一,但是剧情却很感人。而情节可能是故事的大致走向,即开始——高潮——结束。没有剧情的支持,情节就是一个骨架。
  空间是一个相对概念,构成了事物的抽象概念,事物的抽象概念是参照于空间存在的。空间有“情的空间”和“知的空间”之分。肩并肩的、坐在身边的横向空间就是“情的空间”;而面对面而坐的纵向空间就是“知的空间”。前者使人感到有合作、进行情感交流的需要;后者使人觉得有竞争、压迫之感觉。
  剧情的核心是人,人必定是空间的主体,如果说情节是故事的骨骼,那么在故事中的种种人物则是在空间里穿针引线的灵魂。那么我们可引出“剧情空间”的概念,即将艺术叙事的内容组织类比到空间设计的状态中,丰富对空间设计的思维方式,并且强化空间主体“人”对于空间形态的再造。
  从“剧情空间”思维的角度出发,将其运用于空间设计之中正如催化剂一般潜移默化的推动着故事的情节,人对于空间是有情感的也是有记忆的,那么此起彼伏的剧情则是构成空间是否能活起来的重要因素。
  三、“剧情空间”设计在课程推进中的导入
  相对略为枯燥的传统授课方式,引入“剧情空间”的思维则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那么,在较为陌生的《办公空间设计》课程中,导入“剧情空间”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运用生动的剧情来设计空间,则无疑是一次趣味横生的实践。接下来会从课题设计的不同阶段,来导入“剧情空间”的设计思维。
  采集题材与人物设定。对于课题类的设计课程来说,采集题材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了,《办公空间设计》的对象就是“办公环境”及其中的白领们。严谨系统的市场调研,挖掘新时代办公环境的新需求,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寻求设计的出发点,提出主题概念;另外,空间主体的“人”也是需要细分的对象,这便是人物设定的重要性,但对于办公环境这种公共性空间来讲,人物相对比较丰富,这也对空间的剧情提供了天然的素材,设计者则是要善用素材将其类型化,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的“空间剧情”,这便是课题设计的开始。
  编写一个好的空间剧本。有了主题概念,以及丰富的人物设定,还需要一个好的剧本贯穿题材和人物。其中场景及人物的活动特征则是设计的核心部分。在设计图纸的时候,学生往往脱离不了填鸭式的方案,但当场景概念更加鲜活的存在时,对于空间的布置会变得更加有针对性;由于前期对人物设定的分析与研究,继而产生对其行为活动特征的推演,那么空间的横向及纵向尺度则可更为系统及科学的被设计。勾勒一个出色的空间剧本,即是方案框架形成的重要保证。
  有了好剧本编排也很重要,这便是要谈及空间的组合与节奏了。对于办公这类公共性空间来讲,原始的场地往往是较为通透和开敞的,但每天在其中产生的精彩剧情却不少。因此,空间的组合关系、虚实关系、秩序关系等共同指引出了一条清晰的编排逻辑,借助空间要素中的界面形态、光影、质感、色彩、家具等塑造出不同功能个性且紧密联系的空间序列,这便是剧情编排的意义。此阶段课题进入到深入状态,空间系统也逐渐明朗化。
  精彩的剧情演绎。作为设计者,需要转变角色,即带入到剧情空间中,并成为空间中的主要人物角色,去游历、体验空间的全部过程,利用不同场景去演绎故事中的画面。课题設计已进入到收尾阶段,利用角色转换去品味空间的过程,将空间节点更加突出化、生动化。最终,通过空间剧本(也就是方案文本)、空间场景搭建(空间模型)完整的呈现出来。
  四、结语
  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课题,往往被视作室内设计课程群中的难点,除了其内容的复杂性之外,陌生感是让学生开展设计实践有了不安因素。那么转换设计的思路与角色,将“剧情空间”设计的思维方式导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积极自主的把控设计过程,从采集题材、设定人物开始,继而撰写剧本、精心编排,最终将作品生动的演绎出来。这种类似角色转变式的设计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平铺直述的理论讲授更适用于课题类的设计课程,借用“剧情空间”的设计方式不仅能活化课堂,更重要的是让设计的过程更具备实战性。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
  参考文献:
  [1]凯文·凯利.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新星出版社,2010.12
  [2]苏丹.工艺美术下的设计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金梦(1989-),女,汉族,辽宁大连人,法学硕士研究生,中国民航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近年来我校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专业对口率低,法学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够。这主要是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未能与社会需求和民航发展相对接,民航特色不突出等原因造成的。本文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探讨加强法学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民航;法学专业;就业;职业
期刊
摘 要:中职物理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服务的。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中职学生增强实际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从而铺平其就业的道路并为其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从这样的目的出发,要求中职物理教学要高度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前提就是引导学生大量了解和认识物理应用现象从而激发其应用兴趣,增强其应用意识,提高其应用能力。  关键词
期刊
作者简介:魏黄婧(1981.02-),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育。  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在激情启导中精彩示范”、“在大胆想象中智慧示范”、“在巧妙选择中准确示范”等“三授”体验,设计短时高效、科学合理、启发性的课堂教学示范环节,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示范教学的正面功能,通过科学艺术地完成课堂示范,从而实现了为促进学生实际绘画水平和教学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更能实现学生知、情、意、信、行的转化.很多同学因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模式单一、内容枯燥而失去了兴趣与热情,因此找到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更加迫切,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方法,它存在很大的优越性。然而许多一线教师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如何充分发挥好启发式教
期刊
作者简介:侯桂杰(1969-)女,汉族,黑龙江双城人,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从事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摘 要:黑龙江大学经过三个阶段的研究生英语改革实践,在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和测试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构建了适合当前研究生专业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
期刊
作者简介:钱小瑞(1983-),女,汉族,河南新野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摘 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积极性上。文章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合作探究的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以概念教学为例展示了这种模式的教学思路,重在激励学生养成问问题的习惯进而达到会问问题以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
期刊
作者简介:杨静,南京工程学院体育部,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092-02  一、前言  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背景下,乒乓球的运动随着大型赛事的需要逐渐发展起来,并在北京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运动会以及社区体育等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国国家级乒乓球运动员也为体育界荣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第二门外语的学习对于抓住发展机遇,提升大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二外德语作为小语种的热门语言之一,在大多数高校都普遍开设,对于以财经及政法类专业为主的高校,二外德语课程的开设更具有实用性的意义。本文主要以财经政法类高校为研究对象,探讨二外德语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教学
期刊
作者简介:高立军(1978.11-),男,汉族,北京人,系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嵌入式技术。  张晓蕾(1970.03-),女,汉族,北京人,系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软件技术及算法。  张蓓(1974.5-),女,汉族,北京人,党支部书记,在职研究生,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党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期刊
作者简介:曾繁华(1970-),女,汉族,重庆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流行病学、职业危害控制等。  摘 要:针对目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传统讲授方法的局限,以整体性、设计性理论教学为引领,以项目为纽带,统筹结合开放性实验和实践体系,构建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型教学平台。  关键词:创新;教学平台;安全科学与工程;职业危害控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