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师范男生免费教育”政策试水一年,近日被一名女大学生申请由福建省政府法制办进行审查,引发多方关注。该女生认为,该政策涉嫌性别歧视,与相关法律中“公民不分性别,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的规定冲突。该政策是否涉嫌性别歧视?能否改变男生不愿报考师范专业的现象,从而扭转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局面?
免费教育,是一种福利制度。作为一种政策性福利制度,当然要坚持男女平等,不能厚此薄彼。也就是说,如果鼓励男生报考免费师范生,那么女生也要享受此等待遇,才公平。幼教、小教收入低,本来应该用更公平的规则来破解,然而,原来的规则不公平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事小,又用另一种不公平的规则来解决男幼师、男小教短缺问题,岂非缘木求鱼、大错特错?所以,也难怪有女生抱怨搞性别歧视了。
———东方网犁一平
“所谓公平,是同样问题同样对待,不同问题不同对待,并不是整齐划一。”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前红认为,福建省的这项政策是针对某些教育问题,如幼儿园男性教师的缺乏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原则上,政策的出台必须有充分证据证明此种举措符合教育本质规律,并且能切实解决问题,如果招生时也公开、透明、公正,那么尚可接受。
———中青在线刘言
男女生性别调整是个动态的过程,一段时间一定范围内区别对待,是为了实现更大范围的平等。因此,对于福建省一些师范院校“特招”男生一事,各界别急着上纲上线,不由分说就用“歧视女生”的帽子往上扣。我们要看到它是教育领域的一项探索,而这项探索本身也是为了解决教育界另外一项不均衡。我们要多从教育本身找答案,而不是先从自身观感出发找“吐槽”点。
———中国教育新闻网周潜之
“鼓励更多的男生进入小学、幼儿教育”,在这一共识之下,在一段时间之内、一定范围内实施政策性倾斜,是解决当前男教师缺乏问题的一种技术性手段。如果证明有效,问题出现转机,未来应该就会自动调整回去,并非是一个長期、固定的存在。因此,对于女生权利的影响也是短期的、有限的。
———中国教育人温书博客
“阳刚教育”缺位,最受伤的就是学生。一个小学男生,如果每天接受到的是女老师的教育,则显然会缺失“阳刚之气”,而“媚娘”式学生也会增多。从学生的角度看,这项政策不是“性别歧视”,而是一项鼓励性政策,对教育对学生均带来受益。这是值得肯定的举措,不能用“性别歧视”来衡量。
———现代金报王军荣
该政策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愿意当老师的男生越来越少?
一方面,教师行业工资福利普遍偏低,对男生而言,不足以负担养家糊口的重担。另一方面,陈旧落后的社会观念可能才是阻滞男教师发展壮大的最大障碍。就以教育行业为例,由于传统的性别分工和刻板固化的社会印象,教师多被视为传统女性家庭角色的自然延伸,如此,自然鲜有男性愿意主动迈进小教乃至幼教行业。
———中国江西网杨兰
传统观念里“男强女弱”“男性阳刚、女性温柔”的性别成见,导致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更适合当老师”。这一观念代际相传,自然影响到家庭和个人在选择专业和职业时的考虑。教师行业尤其是小学、幼儿园的男教师较少,并非因为男教师处于弱势地位,更非学习或得到工作的机会没有女性多,而是他们主动放弃了,“教师岗位无论是薪资还是社会地位,都达不到很多男生的需求”。
———网易云山博客
要知道,如果不提升行业本身对于男性教师的吸引力,福建省依靠男生免费师范教育政策招来的500名师范生最后即使毕业成为教师,也很难预料最终会有多少人能真正在这一行业中坚持下来。在这一问题上,我们面对的依然是“要行政还是要市场”的老问题。靠行政手段进行调节自然立竿见影,但很难触及问题根本,长期的效果很难预料,一旦政策不能保证,便会立刻失效;靠市场的调节当然见效偏慢,但这样的改革才是从根本上改革。只是,我们能保持改革需要的足够耐性和行动力吗?
———新浪黔驴技穷博客
笔者认为要真正吸引男性从事教育工作,应该这么做:一是要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要加强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对家庭、社会人员的管理约束,彻底改变“严教师,宽学生,宽家庭”的现象,努力营造尊重教育、尊重教师的良好风尚,保护教师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
二是要进一步减少行政干预,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减少学校和教师的其他社会事务,正确审视教师的职责和权利,彻底改变教育和惩戒完全对立、惩戒和体罚完全等同的局面,让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享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实施教育惩戒的权利,切实保障和维护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有效提高教师待遇。要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师工作环境,不断提高教师工作待遇,真正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成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羡慕的职业。否则,即使通过免费政策把人招进去,经过几年辛勤培养出来,最终仍可能留不住。
———蒲公英评论网钟乐江
目前,除了福建省之外,至少有5个省份实行了男生免费师范教育政策。这项政策是针对一些地区教师队伍“阴盛阳衰”的具体问题而开出的“药方”,尽管“药效”有限,但不能否定其在优化教师结构、帮助学生平衡发展的方向上所作出的探索性的努力。因为如果不出台这样的鼓励性政策,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男孩缺乏阳刚之气等问题将长期存在,必然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扭转社会对性别分工、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的偏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双管齐下,才能吸引男性积极从教。
———腾讯筑梦博客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刘小楠称理解这项政策的初衷,的确一些工作领域中,性别差异较大。“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主要是传统的性别分工和刻板印象,如护士、秘书及幼教等工作,都被看成是传统女性家庭角色的自然延伸,很多男生不愿去做”。
就师范专业女生多来说,并不是因为设定了一些限制不让男生进入。也就是说,男生不是弱势群体,更多是因为社会刻板印象和社会分工,不愿意进来。
类比来看,在一些领域如理工学科,女生较少,这些学科是否也会对女生减免学费,鼓励其进入?几乎没有,甚至可能恰恰相反,(有些学校)认为这些行业不适合女生,还对女生进行设定比例等限制。
———新京报沙璐
目前很多地方都实行了男生免费师范教育的政策,鼓励男生进入小教、幼教专业。之所以招收男教师,很多人考虑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受到男性教师的影响。但笔者认为,男孩女性化与幼儿园男性教师数量少没有必然关系,全世界幼教行业多是女性占大部分。教育上的问题主要与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培养、家长的育儿观有关。如师范学校设置很多舞蹈等比较阴柔的课程,没有注重男孩子培养的性别特点。
“应该认识到,男生不去做幼儿园教师,主要因为工资福利较低,而目前男生主要承担养家糊口的任务。”北师大教授刘焱表示,如果不改变现状,即使培养出来,也可能留不住。幼儿教师等工作岗位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不是很有竞争力。鼓励男生选择师范专业,可能觉得学校中男女老师平衡,对孩子的教育更加全面,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中国教育人山茶树博客
免费教育,是一种福利制度。作为一种政策性福利制度,当然要坚持男女平等,不能厚此薄彼。也就是说,如果鼓励男生报考免费师范生,那么女生也要享受此等待遇,才公平。幼教、小教收入低,本来应该用更公平的规则来破解,然而,原来的规则不公平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事小,又用另一种不公平的规则来解决男幼师、男小教短缺问题,岂非缘木求鱼、大错特错?所以,也难怪有女生抱怨搞性别歧视了。
———东方网犁一平
“所谓公平,是同样问题同样对待,不同问题不同对待,并不是整齐划一。”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前红认为,福建省的这项政策是针对某些教育问题,如幼儿园男性教师的缺乏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原则上,政策的出台必须有充分证据证明此种举措符合教育本质规律,并且能切实解决问题,如果招生时也公开、透明、公正,那么尚可接受。
———中青在线刘言
男女生性别调整是个动态的过程,一段时间一定范围内区别对待,是为了实现更大范围的平等。因此,对于福建省一些师范院校“特招”男生一事,各界别急着上纲上线,不由分说就用“歧视女生”的帽子往上扣。我们要看到它是教育领域的一项探索,而这项探索本身也是为了解决教育界另外一项不均衡。我们要多从教育本身找答案,而不是先从自身观感出发找“吐槽”点。
———中国教育新闻网周潜之
“鼓励更多的男生进入小学、幼儿教育”,在这一共识之下,在一段时间之内、一定范围内实施政策性倾斜,是解决当前男教师缺乏问题的一种技术性手段。如果证明有效,问题出现转机,未来应该就会自动调整回去,并非是一个長期、固定的存在。因此,对于女生权利的影响也是短期的、有限的。
———中国教育人温书博客
“阳刚教育”缺位,最受伤的就是学生。一个小学男生,如果每天接受到的是女老师的教育,则显然会缺失“阳刚之气”,而“媚娘”式学生也会增多。从学生的角度看,这项政策不是“性别歧视”,而是一项鼓励性政策,对教育对学生均带来受益。这是值得肯定的举措,不能用“性别歧视”来衡量。
———现代金报王军荣
该政策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愿意当老师的男生越来越少?
一方面,教师行业工资福利普遍偏低,对男生而言,不足以负担养家糊口的重担。另一方面,陈旧落后的社会观念可能才是阻滞男教师发展壮大的最大障碍。就以教育行业为例,由于传统的性别分工和刻板固化的社会印象,教师多被视为传统女性家庭角色的自然延伸,如此,自然鲜有男性愿意主动迈进小教乃至幼教行业。
———中国江西网杨兰
传统观念里“男强女弱”“男性阳刚、女性温柔”的性别成见,导致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更适合当老师”。这一观念代际相传,自然影响到家庭和个人在选择专业和职业时的考虑。教师行业尤其是小学、幼儿园的男教师较少,并非因为男教师处于弱势地位,更非学习或得到工作的机会没有女性多,而是他们主动放弃了,“教师岗位无论是薪资还是社会地位,都达不到很多男生的需求”。
———网易云山博客
要知道,如果不提升行业本身对于男性教师的吸引力,福建省依靠男生免费师范教育政策招来的500名师范生最后即使毕业成为教师,也很难预料最终会有多少人能真正在这一行业中坚持下来。在这一问题上,我们面对的依然是“要行政还是要市场”的老问题。靠行政手段进行调节自然立竿见影,但很难触及问题根本,长期的效果很难预料,一旦政策不能保证,便会立刻失效;靠市场的调节当然见效偏慢,但这样的改革才是从根本上改革。只是,我们能保持改革需要的足够耐性和行动力吗?
———新浪黔驴技穷博客
笔者认为要真正吸引男性从事教育工作,应该这么做:一是要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要加强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对家庭、社会人员的管理约束,彻底改变“严教师,宽学生,宽家庭”的现象,努力营造尊重教育、尊重教师的良好风尚,保护教师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
二是要进一步减少行政干预,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减少学校和教师的其他社会事务,正确审视教师的职责和权利,彻底改变教育和惩戒完全对立、惩戒和体罚完全等同的局面,让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享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实施教育惩戒的权利,切实保障和维护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有效提高教师待遇。要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师工作环境,不断提高教师工作待遇,真正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成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羡慕的职业。否则,即使通过免费政策把人招进去,经过几年辛勤培养出来,最终仍可能留不住。
———蒲公英评论网钟乐江
目前,除了福建省之外,至少有5个省份实行了男生免费师范教育政策。这项政策是针对一些地区教师队伍“阴盛阳衰”的具体问题而开出的“药方”,尽管“药效”有限,但不能否定其在优化教师结构、帮助学生平衡发展的方向上所作出的探索性的努力。因为如果不出台这样的鼓励性政策,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男孩缺乏阳刚之气等问题将长期存在,必然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扭转社会对性别分工、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的偏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双管齐下,才能吸引男性积极从教。
———腾讯筑梦博客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刘小楠称理解这项政策的初衷,的确一些工作领域中,性别差异较大。“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主要是传统的性别分工和刻板印象,如护士、秘书及幼教等工作,都被看成是传统女性家庭角色的自然延伸,很多男生不愿去做”。
就师范专业女生多来说,并不是因为设定了一些限制不让男生进入。也就是说,男生不是弱势群体,更多是因为社会刻板印象和社会分工,不愿意进来。
类比来看,在一些领域如理工学科,女生较少,这些学科是否也会对女生减免学费,鼓励其进入?几乎没有,甚至可能恰恰相反,(有些学校)认为这些行业不适合女生,还对女生进行设定比例等限制。
———新京报沙璐
目前很多地方都实行了男生免费师范教育的政策,鼓励男生进入小教、幼教专业。之所以招收男教师,很多人考虑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受到男性教师的影响。但笔者认为,男孩女性化与幼儿园男性教师数量少没有必然关系,全世界幼教行业多是女性占大部分。教育上的问题主要与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培养、家长的育儿观有关。如师范学校设置很多舞蹈等比较阴柔的课程,没有注重男孩子培养的性别特点。
“应该认识到,男生不去做幼儿园教师,主要因为工资福利较低,而目前男生主要承担养家糊口的任务。”北师大教授刘焱表示,如果不改变现状,即使培养出来,也可能留不住。幼儿教师等工作岗位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不是很有竞争力。鼓励男生选择师范专业,可能觉得学校中男女老师平衡,对孩子的教育更加全面,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中国教育人山茶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