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读移动互联网发展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成长之势迅猛,成为信息通信领域令人瞩目的焦点与发展变革的亮点。特别是随着3G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与普及,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在全部移动通信用户中的比例大幅提升,流量规模和业务收入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通信业最重要的动力来源。本文试图通过一系列移动互联网相关数据,为读者解读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整体面貌。文中图表数据均来自工信部及其所属电信研究院。
  3G之势不可逆转,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大幅扩张
  2009年,我国正式发放3G牌照,3G进入起步期。2010年以来,新增移动通信用户(新增移动通信用户是按照运营商发放的移动通信SIM/UIM卡数量统计)中3G用户数量持续增长。2011年,新增3G用户超过8000万,在新增移动通信用户中占比超过60%,并超过了2G新增用户数量。2012年新增3G用户超过1个亿,在新增移动通信用户中占比则超过80%,优势进一步扩大。2013年1月-4月,移动电话用户新增4297万户,其中3G用户新增5593.9万户,表明2G用户已进入负增长通道,3G替代2G之势已成必然(如图1)。
  新增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3G用户累计数量的提升,2010年至今,3G用户在全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占比直线上升。截至2013年4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15512.5万户,其中3G用户28874.3万户,在全部移动电话中的占比已达25%,即每4个移动通信用户中就有1个是3G用户。
  2012年,我国2G用户累计达到8.8亿户,在总移动用户中占比79%。未来3年,随着2G加速向3G迁移,2G用户将呈加速下滑之势,年均减少量将超过4000万,而同期3G用户总数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预计可达到年均新增1亿户的水平。2013年3G用户超过3个亿已成定局(如图2)。
  3G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张。截至2013年4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从2009年的3.77亿增加到8.08亿,在全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占比已经从2009年的50%上升到约70%(如图3);其中3G上网用户为2.33亿,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28.9%,在2009年以来新增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中的占比约为54%,超过了一半,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的主要来源。在全部8亿多移动互联网用户中,无线上网卡用户为1515.7万,手机上网用户达7.78亿,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的渗透率高达96.3%。手机上网已成为移动用户的重要通信消费行为(如图4)。
  三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月同比增长率均在18%以上,而同期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月同比增长率仅高于12%,用户总数也仅达到1.78亿户。总体来看,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远大于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且前者保持的优势逐渐增大,移动上网已成为用户上网的主要方式。
  3G网络覆盖取得阶段性进展,3G/4G基站将破百万
  通信发展,网络先行,网络覆盖是3G发展的重要基石。自2009年发放3G牌照以来,我国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加大3G网络建设投资力度,3G基站数量大幅增长。截至2012年12月,3G基站总数已达81.7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及88%的乡镇(见表)。
  表 3G基站建设及覆盖情况
  运营商 2012年12月 3G基站数 覆盖范围
  3G基站总量 81.7万 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及88%的乡镇
  中国移动 TD-SCDMA 28.3万 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和部分乡镇基本覆盖,大中城市连续覆盖
  中国联通 WCDMA 33.1万 覆盖361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及95%的县城
  中国电信 CDMA2000 20.3万 城区平均覆盖率达97%,农村平均覆盖率达92%
  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大幅扩张势必对移动带宽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带来移动容量需求的快速增长。因此,在加快3G网络建设实现扩容的同时,运营商正在积极推进可支持更快速率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截至2012年底,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145个LTE商用网络,用户达到6800万。在全球电信业积极推动LTE和4G网络建设运营的同时,我国也积极推动移动通信网络向4G的演进。2012年,我国TD-LTE发展取得重要进展,2.6GHz频段的190MHz频率资源被分配给LTE,中国移动建成2万个TD-LTE基站,其中广州3700个,深圳2800个,基本完成主城区TD-LTE网络覆盖。2013年初,中国移动宣布推动TD-LTE 4G“双百”计划——TD-LTE网络覆盖全国地市级以上的100个城市,采购超过百万部TD-LTE终端,建设20万个4G基站,覆盖人口超5亿,总投资额高达1800亿元。在其带动下,4G投资有望直接拉动通信全产业链投资逾5000亿元。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此前的表态,预计2013年我国将正式发放4G牌照,当年用户在100万户左右,2016年可达到9800万户左右。这不仅会给电信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给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增添更大的动力。
  智能手机成移动互联网推手,出货量约占总量的75﹪
  当前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手段主要是两类,一是使用电脑(包括平板电脑)+无线上网卡;二是使用手机直接上网。从统计角度也就分为无线上网卡用户和手机上网用户。在智能手机大行其道之前,无线上网卡曾是大数据流量客户的首选,在2008年-2010年期间高速增长。在智能终端快速普及,电信运营商不断推出话音捆绑大流量资费套餐之后,加之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和即时通信工具的需求推动,用户通过日常使用的手机直接上网成为主流。手机上网用户数已从2010年4月的4.19亿户上升至2013年4月的7.78亿户。同期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呈现直线上升的势头,而无线上网卡用户规模发展相对缓慢,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占比较小,用户数仅从2010年4月的1360.6万户上升至2013年4月的1515.7万户,期间还曾出现负增长。可见,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手机上网已成为互联网用户最主要的上网方式。   3G上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2012年我国手机出货量为4.66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58亿部,超过之前累计出货量之和。2013年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36.6%,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73.8%,其中3G智能手机的份额超过90%(如图5)。预计未来1年~2年,电信运营商3G网络覆盖不断完善,国产品牌智能手机凭借其价格优势在中低端市场加快普及,2014年3G上网用户在上网用户中的占比将突破50%。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呈爆发式增长,户均流量超过100M
  2010年至2013年4月,全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呈加速上升趋势。2011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率约37%,2012年增长率约40%,2013年前四个月则保持了流量和收入增长率双双突破50%的势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的爆发式增长成为今年电信业最大的亮点(如图6、图7)。
  从流量的绝对值来看,2010年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略高于40000万GB,2012年全年已超过77000万GB,接近翻番;2013年1月-4月约为37000万GB,已接近2010年全年数量和2012年的一半;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全年有望突破100000万GB。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率不断提升的同时,平均每用户每月移动互联网流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12月,每用户每月移动互联网流量约为70MB;2011年12月,这一数值超过85MB;2012年12月,这一数值已达到99MB;2013年这一数值轻松突破100MB,4月份达到121MB,同比增长接近40%(如图8)。
  随着手机上网用户的快速增长,手机上网流量在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的比重升至63.5%,成为流量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特别是随着3G电话用户渗透率达到25%,用户越来越多采用3G网络接入移动互联网,3G网络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稳定在50%左右。3G手机上网用户在手机微媒体、手机支付、手机视频等信息内容消费上较2G用户有更多的倾向,其月均流量约为2G手机上网用户月均流量的3倍。这充分表明3G对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业务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支撑移动互联网应用拓展和收入提升方面更具潜力。
  根据三大运营商2013年一季度报告数据,在移动互联网用户发展方面,中国移动以占比68%的绝对优势居首,中国电信最低,占13%;在平均每用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方面,中国电信则凭借无线热点的广泛覆盖和较为出色的CDMA2000网络,以1.02GB/季/用户居首,中国联通凭借WCDMA网络在上网速率和质量上的优势,以0.41GB/季/用户排第二,中国移动因其移动互联网用户基数较大及受制于TD-SCDMA网络的速率,在此项比较中,该值仅为0.18GB/季/用户,排名第三。
  由此可见,3G网络的质量和速率对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的影响十分明显,3G和无线网络的合理搭配会有效优化用户体验,促进业务使用。
  移动数据和互联网成为电信业收入增长最主要的力量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13年1月-4月,我国三大运营商的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692.4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移动通信业务收入2725.8亿元,同比增长10.4%。电信业务收入中,非话音业务收入1963.9亿元,同比增长16.7%,占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去年同期的49.6%上升至53.2%。移动通信业务收入中,移动话音业务收入1538.5亿元,同比增长2.8%;非话业务收入占比达到43.6%,其中移动数据和互联网接入业务收入达到544.7亿元,同比增长56.8%,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提升至约14.8%,对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在非话音业务收入中占比升至约27.7%,对非话音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同期,移动增值业务收入622.1亿元,同比增长5.8%;移动本地电话、长途电话和漫游业务收入分别增长3.7%、0.5%和2.0%,增速都远低于移动数据和互联网收入(如图10)。
  互联网的移动化已使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连续3年保持55%以上的增长率,移动互联网对移动通信乃至整个电信业发展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是实现行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移动互联网还对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相关产业规模超过9000亿元,相当于GDP的1.8%,增加值约3200亿元,对GDP的直接贡献达到0.63%。
  移动互联网及移动应用的发展,对语音及传统移动增值业务的替代效应逐步显现。在话音业务方面,移动语音业务量并未随着用户的快速发展而同步增长,2013年1月-4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9363.7亿分钟,同比增长6.0%,低于去年同期的15.1%,增速同比回落9.1个百分点,仅为移动电话用户增速的一半;其中,移动本地主叫通话时长和移动长途通话时长分别为7231.0亿分钟、2132.7亿分钟,同比增长6.0%和6.1%;移动本地主叫MOU达到161.2分钟/月·户,同比下降6.4%;移动长途主叫MOU达到49.7分钟/月·户,同比下降5.7%。在传统增值业务方面,短信等传统移动增值业务的作用日渐减弱,2012年,腾讯微信日发送文本消息量达10亿条,接近中国移动点对点短信日发送量11亿条的水平;2013年,用户之间点对点和增值企业通过平台进行点对多点发送的短信量已进入下降通道。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移动应用产业的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底,中国市场的移动应用商店已经达到50多家,特别是第三方应用商店发展迅速,占据多数。在智能终端和平板电脑销售量以及3G用户快速增长的带动下,预计2013年移动应用市场规模将超过120亿元,累计下载数量将超过70亿次,继续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如图11)。
  在网络、终端、应用等多方面力量的促进下,2013年和未来几年中,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和流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行业格局变迁及产业生态变化也将不断带来亮点。
  作者系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
  市场研究部主任
其他文献
2014年,广东省广州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根据权利人投诉,对"宽松网"(www.kuanzone.com)涉嫌侵犯著作权案进行调查。经查,"宽松网"由广州骏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为"珠江宽频
摘要:本文基于《2012年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中报纸出版的统计数据,对2011年我国报纸出版业各项指标进行深度解读分析,目的是让报业管理者和从业者准确地了解报纸产业发展情况,科学把握报纸产业发展趋势,为进行科学管理打下决策基础。  关键词:报业发展 报纸出版 发展指数  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在《历史的意义》一书中写道,在一个人对他自己的生命进行静观沉思之中,把这些组成部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并
如今,随着汽车电子系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汽车上,汽车电子的软件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强大。但伴随着软件复杂度的急剧上升,软件缺陷造成的车辆可靠性与安全性问题也频繁暴露出
<正>来自意大利米兰的MV Agusta机车品牌成立于1927年创始人Vincenzo和Domenico Agusta对于机械和赛车有着狂热的爱好他们制造和销售的摩托车几乎都是针对赛车而设计的就连眼
<正>以‘互联网+’为工具,服务车主、服务门店、服务行业,用跨界思路去整合现用连锁加盟服务体系。上海速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于Automechanika Shanghai 2015期间正式宣告
2014年8月,江西省上饶市版权局根据举报线索,对陈某某涉嫌通过网络销售侵权盗版出版物案进行调查。经查,陈某某以某商务有限公司的名义开办网站,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书号、制作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纸质媒体面临严峻挑战。报刊应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形势,在新媒体环境下取得生存和发展呢?本文认为应塑造品牌形象,创新发行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发行队伍素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发行战略模式。  关键词:报刊发行 传播模式 新媒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媒介、网络媒介接踵而至,分担了报刊媒介的职能,并以其准确、快速的优势占据了传媒的主导地位,使报刊媒介失去
文化产业重在创意,“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和重视。今年,创办人上海交通大学的谢耘耕教授又把它升级为首届“大学生传媒节”,其创意之独
当今社会正进入一个信息扩张、媒介多元、“全民皆是记者”的时代,与传播技术革新伴随而来的还有受众对阅渎体验的新要求,在这样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做新闻,自然面临着多重挑战。例
继文字、印刷术、电报之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传播革命正在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这场以“技术赋权”为主导的传播革命已经快速渗透到社会的不同领域和各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