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之名咋来的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z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筝古称纸鸢或“鹞子”,是一种民间玩具,用竹篾扎成鸟、兽、鱼、虫等各种形状的骨架,糊上绢或纸,系以长线做成。放飞时,拉着系在风筝上的长线,双手抛起,风筝即可借助风力升入空中,片刻之后,风筝便会随风扶摇,冲入云霄。
  风筝古名纸鸢,鸢即老鹰,纸鸢就是纸糊的老鹰。
  风筝最早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山东潍坊有位画匠,见鸟鹊在空中飞翔,突发联想,就做了一竹鹊随风而起,即“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其后,便有了“作木鸢以窥宋城”之说。传说鲁班当年就曾制作過木鸢飞上天空,首次用于战争侦察之中。
  据说当年,楚汉战争时,韩信等人率汉军围项羽于垓下时,曾以牛皮制一硕大皮鸢,夜间放飞空中,下置善曲之人,吹思乡之曲,奏四面楚歌,其声悲切。楚军八千子弟闻之,触发思乡之情,尽皆散去。还让人乘坐皮鸢飞人半空,夜间扮作天神,连声呼唤:“霸王归天!”“霸王归天!”诱使项羽上当。使得项羽误以为“兵败垓下,乃是天意”,于是放弃江东,自杀身亡。这可以说是风筝最早用于战争的一例。
  五代时的李邺在纸鸢上拴只竹哨,经风一吹,发出声音,恰如古筝之音,从此就将纸鸢正式改名为风筝。
  唐代以后,木鸢逐渐被纸鸢所代替。风筝在中原亦开始盛行。清代以后,全国出现了一批能工巧匠,专门制作销售风筝,且品种多,花样新,如有母子型、鸳鸯型。状鸟状物,栩栩如生。
  值得一提的是,风筝曾给人类的发明创造以启迪。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用金属丝和绸制成风筝,放飞空中,观察实验,雷雨天发现放电现象,从中受到启发,第二年便发明了保护高大建筑物的避雷针。19世纪,俄国科学家还根据风筝原理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滑翔机。
其他文献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
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立春过后,大江南北暖意渐浓,高原深处的加勒万河谷依然严寒彻骨,大河冰封,群山耸立。这里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天南海
今年年初,北大、清華互相开放本科课程的新闻一时间在网络上刷了屏。不少网友调侃道,如今终于不用再纠结上北大还是上清华的问题了。  双方的开放力度有多大?据了解,2021年春季学期,北大和清华互开课程共有83门、695个名额。其中,北大将向清华本科生开放56门通识核心课,含396个名额;清华将向北大学子开放27门优质课程,含299个名额。  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欧美大学自不待言,国内
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场全面胜利背后,是一连串令人震撼的数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中国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等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颁奖。(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
据相关统計,今年春节有超过1亿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就地过年”。对这个群体来说,“就地过年”最大的牵挂是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民政部在春节之前就发文部署、指导各地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这两类特殊困难群体纳入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统一部署,给予重点关心关爱。根据权威数据,截至2018年8月底,我国有留守儿童697万余人。这是按照“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者单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没有监护能力的儿童”界定的留守儿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