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岭南园林的70、80、90

来源 :广东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要介绍1970、80、90年代广州岭南园林的经典作品兰圃、草暖公园和珠江公园,回顾过往50年广州在现代岭南园林设计与建设的实践成果,并通过对这些园林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追溯和探讨真正的岭南园林精神与特色。
  关键词:岭南园林;兰圃;草暖公园;珠江公园;特色;广州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6-0000-00
  2012年金秋,在庆祝广东园林学会成立50周年之际,广州现代岭南园林,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在广州,岭南园林的现代实践,始于上世纪50年代。50年代到70年代,园林设计建设最重要的方式方法来自于传统园林的造园经验,这期间出现了一大批城市公园,如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等,都借鉴了传统园林的一些造园手法。作为公共绿地,这些城市公园必须兼顾面向公众的服务功能,因此也学习了西方公共园林以及前苏联的部分布局手法。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初,广东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新思潮、新形式大量涌入,使广州的公共园林出现了清新活泼的新气象,也成为新时期岭南园林的新风貌。
  过去五十年是现代岭南园林发展的黄金年代。由于广东所处在的特殊情况,广州一直是计划经济时代以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最为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相对开放的环境,使岭南地区在观念上比较开放包容,务实求利[1]。在这样的文化、经济乃至政治的背景下,这个时期的园林设计和建设探索,比较少意识形态上的束缚,有着相对于国内其他地方更为宽松的创作环境,园林设计者们才有机会放开手脚进行富于新意的创作探索。岭南园林界的前辈们开拓创新,精心设计和营建,出现了很多园林精品,地方园林景观逐渐建立了有别与其他地区的清晰面貌,在现代意义上建立起声名、自成为流派。我们今天所说的岭南园林,已经不仅是以广东四大名园为首的传统岭南园林,更多的是指岭南园林的现代成就。
  兰圃、草暖公园和珠江公园,分别代表了上世纪70、80、90年代岭南园林的经典作品。这三个年代园林精品风格迥异,多元并存,充分体现了广州现代岭南园林的建设成就。通过对这些园林精品的赏析,我们将回顾广州在现代岭南园林设计与建设的实践成果,也希望从这些景观表达迥然不同的园林中,去追溯和探讨真正的岭南园林精神与特色。
  1 三个园林作品:
  1.1兰圃:70年代的经典
  兰圃,前身是植物标本园,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改建成中国第一座以兰花为主题的专类公园(图1)。造园过程历经二、三十年,缓慢而有序,风格始终保持统一,到1970年代后,基本完成现有园林格局(图2)。
  兰圃面积不大,总面积约4hm?,地块狭长。在设计上吸取了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规划布局化直为曲,在狭长地带巧妙安排岭南园林风格的四大景区,使单一直线型的空间变为多样的曲折空间,兰棚、亭榭、荷塘、溪涧、山石点缀其间,景观序列变化丰富,园林空间含蓄隐秀,小中见大,突出体现了“静、秀、趣、雅”的传统园林风格。
  兰圃是一个向传统岭南园林致敬的作品,整个园林的营造手法都体现了传统造园精神。空间精巧多变,步移景异,通过不同尺度景观空间的收放抑扬,在一个狭小的场地上营建出变化多样、余韵无穷的园林胜境;娴熟运用了古典园林的借景、框景、障景、对景等手法,通过形式各异的景门、景窗、通廊、花格、树丛等扩大园林景深,使园林空间更曲折丰富,具有强烈的层次感(图3)。
  园中建筑小品是典型的岭南园林建筑,形式古朴典雅。建筑空间布局自由,轻盈通透,与植物、山石、溪涧所组成的室外空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图4)。
  景石、溪涧和建筑装折等园林细部的手法工艺取法传统,如玲珑剔透的湖石假山,彩色蚀刻玻璃花窗、石制栏杆等的古典构件等,使园林充满古典韵味(图5、6)。
  1.2草暖公园:80年代的富丽
  草暖公园,面积1.34 hm?,建于1985年,取唐代李贺“草暖云昏万里春” [2]之意命名。草暖公园面积虽然很小,才1hm?多,但是特别能体现1980年代的时代精神。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充满朝气蓬勃的建设热情,敢为天下先,园林设计师大胆创新,创作出解放后我国第一例采用西式方法营造的城市园林——草暖公园,在全国园林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园内以大片草坪为中心,草坪上散落修剪的灌木球,间以树木、花丛、建筑和喷水池,构成色彩丰富、线条流畅、节奏明快的园林美景,景观开阔而明朗。园林建筑为白墙红瓦的西班牙式建筑(图7),高低错落,尖顶、老虎窗等造型突出了南欧风情(图8),与白色的西式雕塑、铁艺花架亭相映成趣,园林色彩浓艳富丽。
  音乐喷泉厅的室内设有彩灯音乐喷泉,喷水池面积达100m?,是广州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声光电子音乐喷泉装置(本世纪复建后已不存)。
  1.3 珠江公园:90年代的清新
  珠江公园面积为28.3hm?,1990年代建成。园址地势平坦,通过地形的设计改造,形成自然山水园的骨架。造园的最大特点是是植物造景,全园设了六个主题专类植物景区,分别为风景林区、萌生植物区、桂花园、木兰园、棕榈园、湖滨区,均以专类植物作为造景主体,以突出植物造景为原则,运用丰富的植物品种组合成各具特色的植物群落,形成错落有致、层次丰富、虚实相生、浓淡相衬的植物景观,谱写出一曲丰富绚丽的植物交响诗。
  珠江公园建筑物不多,满目葱茏,格调清新自然。主园路根据东西南北的分区不同,采用了不同的行道树,形成舒适的林荫道,联系各个景区(图9)。
  1.3.1风景林区 风景林区在全园最高的山上,种植混交林,间有不同品种的开花乔木,根据树种不同的季相特点和花期,营造出植物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山林景观。山林南面的“奔雷”瀑布声势浩大、雄伟壮观,瀑布下的溪涧流过山林,蜿蜒曲折。溪涧注重与绿化植物配合,使植物景观融入溪涧中,造就出自然山林水涧的效果(图10)。   1.3.2荫生植物区 荫生植物区建有荫生植物棚、茶室、溪涧。荫棚内植以热带荫生植物,品种繁多,有多种珍稀植物品种,如有“活化石”之称的黑桫椤及澳洲苏铁等品种(图11)。山石溪涧“石涧鸣琴”贯穿整个景区,流淌在葱茏繁茂的植物中。
  1.3.3专类园区 棕榈园种植有百多种棕榈科植物,各个品种都有不同的姿态特点,表现出独特的热带植物风光(图12)。桂花园设有别致的桂花廊,各种桂花盛开的秋季,香远益清。木兰园以种植木兰科植物为主,园中的荷花玉兰、玉堂春、二乔木兰和白兰,春天繁花似锦,争奇斗妍。
  1.3.4中心湖区 中心湖取名为“快绿湖”,沿着湖区有 “椰风水榭”、曲桥、卵石滩等景点,湖边及岛中遍植落羽杉林、南洋杉林和棕榈林,组成起伏有致的湖区林冠线,湿地植物和开花灌木则增加了色彩和层次感(图13)。
  珠江公园是1990年代到新世纪城市园林生态化设计的肇始,此前造园的植物配置尚在追求“入画”的纯景观效果,珠江公园比较早地开始了植物生境和景观结合的生态园林设计。从那以后,生态化设计逐渐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流。
  2 岭南园林特色
  前述现代岭南园林的三个年代作品,景观表达差异很大,风格迥然不同:兰圃延续了岭南园林的传统格局和形式,小中见大,精巧绝伦;草暖公园则是典型的西式园林,浓艳富丽,是1980年代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热情和活力的表现;珠江公园则是1990年代后回归生态自然,充分体现植物的地域性景观营造的精彩设计。
  三个园林作品,具象形式虽然不同,却同样体现了岭南园林的精神和特色,成为现代岭南园林的佳作。从这些风格殊异的园林精品中,我们不禁要思索,什么才是真正的岭南园林特色?
  岭南园林的特色形成,离不开岭南文化的土壤,岭南文化的兼容并蓄和务实创新,使得实用性和创新性是岭南园林一脉相承、延续至今的精神内核,而不是固步自封的僵化思想。这,才是岭南园林的核心精神。
  在这样的精神内核影响下,岭南园林的创作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隅,根据气候环境、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凸显地域色彩和文化特征,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变的面貌。具体到园林设计和建设的实践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园林空间布局
  岭南园林的空间布局因地制宜,不拘一格,根据功能需要适当安排,随机应变,设施求实重效,顺从人意,灵活汲取多元文化和景观艺术风格加以变化运用。
  园林空间与建筑空间穿插交融,结构精巧、形式多变,不拘自然随形或几何构图。
  2.2 园林建筑
  岭南园林建筑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巧于因借”是气候适应性设计在地域条件下的表现,充分利用南方长夏无冬、温暖宜人的气候特点,以“虚”代“实”,模糊建筑室内外的界限,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使建筑与园林环境融为一体(图14)。“精在体宜”则体现在园林建筑轻盈灵巧、明朗通透,色彩清新淡雅(图15)。
  2.3 园林植物
  公共园林是为人服务的,在广州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气候适应性设计也在植物配置上充分体现出来,岭南园林多选择冠大荫浓的乔木,为游人提供足够的遮阴,因此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浓荫成为植物景观的基调。
  自然形成的在地植物群落本身就是体现地域景观的天然标杆,因此岭南园林植物配置多采用自然群落式组团,来模拟地域性自然植物群落,以乔木-小乔-灌木-地被形成葱茏繁密的复层结构,呈现出高郁闭度的典型岭南植物景观(图16)。
  突出岭南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凸显四季长绿、繁花如云的地域优势。大量运用各类地带性植物,以棕榈科、木质大藤本等亚热带植物体现出特有的南国情调(图17)。
  乡土树种为造园植物的主体,体现岭南园林的地方风貌。适当选用已经驯化、适生性良好的外来树种丰富园林植物景观。
  2.4 园林水景
  岭南民俗注重风水,普遍认为水能旺财,因而十分重视水景的创造和利用。岭南园林理水形式多样,尤其注重结合建筑设置水景,使水景空间渗透于建筑内外。如珠江公园荫棚中,溪涧与小径的穿插构成了室内的基本骨架,溪涧流出室外,汇入中心湖区(图18)。
  岭南园林水景主题化、意境化,不同与其他地区的古典园林,较少直接模拟自然山水格局,而是通过高度抽象概括出山水意象,水中叠石,以石代山,形成玲珑精致的水石格局。这也是从五代“九曜园”的水石庭开始,延续千年的岭南园林独有理水方式[3~4]。
  几何形的水池也是岭南园林水景的一大特色,岭南园林从南越国宫苑园林中继承的理水传统,有别于其他地区,体现在规则几何形池岸的娴熟运用,或采用规则几何式与自然山水形式的结合体,池岸色彩与材质丰富多变。
  2.5园林材料和工艺特色
  岭南园林的营建特别强调就地取材,巧用本地材料,低材高用、粗材精用、精材巧用,降低造园成本,彰显地域风格。园林中常运用水产动物废料、乡土植物材料等作为建设材料,简朴而不简陋,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和园林小品。园林工艺特色为精工巧制、秀美繁丽,运用在园林装饰中,多采用塑石、塑木、水磨石等工艺手法,匠心巧运,粗材精制,工艺精湛绝伦,突出体现地方工艺的传统价值。如草暖公园采用红色地砖菱形铺设,模拟当时很少见的红色西瓦,最终的鱼鳞状瓦屋顶富有趣味,是低材高用的范例(图19);兰圃中园林小品的水磨石、水刷石工艺极为精湛,装饰线条宽度只有5mm,充分体现了粗材精用的精神(图20)。
  结语
  什么是真正的现代岭南园林特色?
  我们认为,现代岭南园林特色肯定不是僵化的教条,更不会是什么固定的形式或者视觉符号,其精神内核来自岭南文化的兼容并蓄和务实创新,这种开放的文化态度,使得岭南园林一直随着社会和时代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景观风貌。同时,务实创新的精神,也使岭南园林尊重和适应气候环境、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因地制宜,产生了富于地域性特征的园林空间和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 石安海,林兆璋,陈泽泓.岭南近现代优秀建筑·1949-1999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广州公园建设编委会. 广州公园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周琳洁. 广东近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夏昌世,莫伯治.岭南庭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李青(1970-),女,四川人,园林设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目前已发现的殷商甲骨文中,与植物相关的词语有一百多个,大体可分为三类:一,已考定的植物名词或与植物相关的文字。二,可知为植物或与植物相关但有待考证的未识之字。三,体现人与植物关系的文字。本文对这些文字作了穷尽性的考述,认为,甲骨文中植物词语虽然不多,却是非常重要的史料。据此不但可以考察三千多年前乃至更早期的人们对植物的认识水平,而且可以清楚梳理部分植物名实的流变及其栽培的历史,对植物学史
期刊
摘要:文章从环境美学视野对城市公园景观优化设计进行研究,从环境美学的内容、应用价值、意义,以及城市公园景观优化设计中应用环境美学的原则入手,以泉州市西湖公园为例介绍其景观优化设计方式,包括改善西湖公园湖滨游步道的林荫绿化情况,增建亲水空间,优化座椅、休闲亭和餐饮设施,改善水景别墅前绿化景观,提升公园整体植物景观层次感,规划西湖水生植物景观。从而总结出滨水公园景观优化设计的策略主要为:设计湖滨亲水设
期刊
摘要:文章介绍了城市公园的概念和规划设计阶段的划分,明确修建性详细规划在规划设计阶段的重要性,论述了城市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修编的思路和在修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并尝试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了修编过程中的一些疑惑,望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公园绿地;城市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修编;东山湖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广州市老城区的公园的建成时间一般较早
期刊
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2012年11月15日上午,广东园林学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隆重召开纪念广东园林学会成立50周年大会。  大会开始前,广东园林学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的十几位书画家在会场门口的长案几上即兴挥毫、现场作画,配合门口、走廊的精致盆景及艺术插花,为即将开始的大会渲染了热烈的气氛,广东园林学会石安海理事长在中山纪念堂贵宾室亲切接待了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吴成发、澳门民政总署园林绿化部潘永
期刊
摘 要:中国园林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将苏州、扬州和广州的古典园林作为蓝本仿建于博物馆,供游客参观。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仿建广州的余荫山房,粹选其深柳堂-廊桥-临池别馆所组成的西庭进行仿建,文章对此进行总结。  关键词:园博馆;余荫山房;仿建工程;岭南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
期刊
2012年11月15日,广东园林学会举办了举世瞩目的五十周年庆典活动,本期选刊了大会现场领导嘉宾的致辞及论坛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
期刊
摘要:如何布局出合理的空间是野生动物园概念规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动物园空间布局与动物展示方式密切相关,是集中式笼养还是自然式放养?不同的展示方式对园区空间的组织方式有不同的要求。文章试以新会石涧公园动物园景区概念规划为例,从动物园空间布局、动物展示模式选择等方面论述动物园景区概念规划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动物园;规划;空间布局;动物展示;主题性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满怀喜悦,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广东园林学会50华诞。在此,我谨代表广东园林学会,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学会的各有关单位、团体和兄弟省(市)学会及港澳台的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1962年,时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副市长的林西同志和广东省建委、省建筑工程局、广州市建设局以及华南工学院等领
期刊
2012年11月12日上午,广东园林学会在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会议室召开了教育信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会议由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副院长庄雪影主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承宜,学会副秘书长李敏及省内主要高校的景观、园林专业负责人和知名园林企业代表近40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宣读了专委会组织架构和人员名单,审议通过了《广东园林学会教育信息专业委员会工作章程》。彭承宜副理事长还向专委会主任
期刊
(共10名,按姓氏笔画排名)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王 缺 原广州市园林局副局长、广东园林学会第二届至第四届副理事长、《广东园林》杂志原主编,现为学会顾问、资深会员  王绍增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教授、《中国园林》杂志主编、广东园林学会顾问及资深会员  韦国荣原广州市园林局副局长、广东园林学会第三届至第四届副理事长,现为学会顾问及资深会员  伦永谦原广东省建委副巡视员,广东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