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孝锡对陕甘早期革命斗争的贡献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孝锡是陕甘乃至西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和革命活动家之一,他对陕甘地区革命斗争的贡献集中体现在: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整顿甘肃党务,创办青年社,促进民众的觉悟;首建农村党支部,播火秦陇两地;组织旬邑暴动,创建苏维埃政权,为陕甘边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王孝锡陕甘早期革命贡献
  王孝锡(1903—1928),字遂五,出生于甘肃宁县太昌镇一个农民家庭,是陕甘最早的共产党员和革命活动家之一。他创建了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为陕甘革命斗争播下了火种。他领导了陕甘群众武装反抗军阀势力的斗争,最终惨遭军阀屠杀,年仅26岁。王孝锡的一生虽短暂,但却波澜壮阔。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献给了陕甘革命事业,为后来刘志丹、谢子长等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奠定了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一、传播革命思想,促进民众觉醒
  1915年,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波及到甘肃,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甘肃一批渴望民主与科学的进步青年奔赴北京、上海、西安等地求学。五四期间,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不断传进中国。新思想、新文化也迅速蔓延到了陕甘,传入平凉。此时的王孝锡正在平凉二中如饥似渴地学习新文化,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共产党宣言》《每周评论》《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促进了王孝锡的思想转变。1920年,王孝锡参加了一个“特别纪念会”,他在会上发表演说,号召广大青年向封建势力作斗争。激烈的学生运动引起反动当局的镇压。平凉二中反动校长借机开除了王孝锡。后来平凉二中反动校长被撤换,他又返校继续学业。1924年王孝锡考入国立西北大学,此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西北大学学生中得到广泛传播,渴求真理的王孝锡很快结识了西安早期共产党人魏野畴、李应良和吕佑乾等,“从他们那里得到并阅读了大量革命书刊,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从而“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1]p5。1924年6、7月份,西安城内的外国传教士活动日益猖獗,扰乱社会治安。他们以神父、牧师为幌子对中国进行间谍活动,侵犯中国主权,引起西安市民的强烈不满。王孝锡、刘含初等进步人士在西北大学成立“非基大同盟”,发起游行,游行队伍举着“反对外国传教士的不法活动!”“反抗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的横幅,王孝锡等人走进游行队伍,散发传单,号召群众向假教父、假牧师示威。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时,西北大学学生会恰巧成立,王孝锡担任学生会主任。西北大学学生会,在校中共秘密组织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反对陕西督军吴新田的黑暗统治和声援“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学生们走出校门,上街串巷,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揭露帝国主义列强制造‘五卅’惨案的真相和反动军阀卖国媚外的丑恶行径,使更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提高了觉悟,加入到斗争行列”[1]p5。同时,王孝锡在西北大学创办了一所平民学校,帮助贫苦群众和失学青年提高文化水平,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宣传女子放足、男子剪辫。揭露军阀混战给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讲解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外来侵略的必要性,以此唤起民众的觉醒,挽救国家的危亡。这所平民学校“逐渐成为共产党在西安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一种有效形式,深受民众的欢迎和拥护”[2]p91。为了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推向农村,王孝锡以旅陕学生青年社的名义带头起草了《告陇东十七县父老兄弟书》,并利用暑假时间发表演说,扩大革命影响,这对启迪陕甘民众觉悟,鼓励他们同封建势力作斗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整顿党务工作,创建青年社
  王孝锡在西北大学组织同学声援“五卅”运动,宣传革命思想的勇敢行动,以及他出色的工作能力,深受冯玉祥赏识。在冯部工作的中共党组织负责人邓小平、刘伯坚的举荐下,王孝锡以国民党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与胡廷珍、保至善等共产党员一起前往兰州整顿甘肃国民党党务,重建甘肃中共特别支部。王孝锡等人到兰州后,“和在兰州的共产党人一起重建了国民党省、市党部,王孝锡任省党部执委兼青年部长,并任甘肃政治委员会会长、甘肃军务督办公署政治部主任、国民联军第二军事政治学校政治处处长等职”[3]p69。王孝锡在整顿国民党党务工作时,以省督办公署名义主持颁发了《最早宣传大纲》《党务指导工作方针》等训令,要求突出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各县普遍建立工会、农会及其他人民团体。为加紧创建甘肃中共组织,王孝锡等人在兰州市秘密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兰州特别支部,由胡廷珍任书记,王孝锡任组织委员,马玲山任宣传委员。兰州特支成立后,经过周密安排和部署,挫败了国民党右派对甘肃省党部的阴谋破坏。国民党甘肃省新党部于1927年4月初正式成立,组织部长、宣传部长、青年部长分别是胡廷珍、马凌山、王孝锡。同时成立了新的市党部。
  甘肃省党部整顿后,革命发展呈现出了新气象。王孝锡随即着手创建“青年社”的筹备工作,并成立了以王孝锡为主任的青年社筹备会。筹备会成员深入兰州一中、师范等多所学校发展社员。4月上旬,兰州青年社在甘肃省教育会礼堂召开成立大会,会上王孝锡强调:“青年社要以宣传新三民主义,宣传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革命道理,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为宗旨。”[2]p156并要求广大革命青年勇于走在社会变革的前列。青年社的主要任务是组织青年运动、物色发展对象、创立组织基础等。王孝锡被推选为青年社社长,马凌山为书记。青年社在王孝锡等人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创办了《妇女之声》《醒狮周刊》等报刊。同时,青年社以兰州女子师范学校和省立一中作为活动中心,组织学生学习《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等书刊。王孝锡、张一悟等人也经常给学生上课,宣讲革命道理,启迪革命觉悟。暑假期间,王孝锡在陇东太昌镇成立了青年社。太昌青年社经常以讨论学术为名,召集会议动员男子剪辫、女子放足。同时,也揭露社会恶习及反动腐朽的现状。宁县教育局长王筱伯顽固守旧,抵制新文化运动,规定小学继续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王孝锡发动社会各界向王筱伯施压,向反动腐朽的教育制度开战,最终,宁县当局撤换了王筱伯。这次斗争的胜利,在陇东民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青年社的创立和斗争活动为后来的青年运动奠定了基础,为甘肃革命运动的大发展播下了星星之火。   三、首建农村党支部,开展革命斗争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相继发生,陕甘的革命形势极其严峻,甘肃兰州的党组织和青年社遭到反动势力的破坏。王孝锡、胡廷珍等人南下寻找党组织请示行动方案。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王孝锡等人终于在武汉见到了向中共中央请示汇报工作的陕西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李子洲。李子洲向王孝锡、胡廷珍等人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使他们深受鼓舞。关于如何开展下一步的工作问题,李子洲代表省委决定让王孝锡作为特派员与胡廷珍一同返回陕甘交界一带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发展武装暴动,建立革命政权,扭转西北革命颓势。王孝锡等人怀揣着党组织交代的革命任务,归心似箭、日夜兼程返回故乡。王孝锡和胡廷珍分别后,在陇东一边深入到宁县、正宁、长武、彬县、泾河川等地进行社会调查,一边同这些地区零散的党组织和党员取得联系。1927年秋,在陇东太昌东岭村共产党员王晓时家秘密组织成立了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彬宁支部(另一说为宁县支部执行委员会)。王孝锡任支部书记,王晓时任组织委员,任鼎昌任宣传委员,领导甘肃陇东地区革命斗争。
  在深入学习了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后,王孝锡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他决心向毛泽东学习,结合甘肃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有目的地开展发动群众的革命斗争。1928年年末,王孝锡以行医为掩护,深入甘肃宁县、正宁、合水、庆阳、原远以及毗邻的陕西彬县、长武、旬邑等地做社会调查,并写了《解决中国问题的草案》和《农村调查及农村阶级分析》两篇文章。通过调查分析,王孝锡认识到了谁是革命的敌人,谁是革命的朋友,增强了革命的信心。基于这种认识,王孝锡在陇东宁县领导了“逐杨驱索”斗争。宁县太昌镇小学校长杨番昌不学无术、贪污学费深受师生和群众的反对。王孝锡召集党支部会议,提出发动学生运动,揭露杨番昌的丑恶行径,迫使宁县当局撤销其职务。在社会各种压力之下,杨被迫下台,由进步青年教师赵灵洲接任校长职务。“逐杨”斗争的胜利鼓舞了王孝锡等人开展“驱索”斗争。党支部经过广泛调查搜索,整理归纳了国民党宁县县长索呈祥勾结地主豪绅、高摊浮派、贪赃枉法的24条罪状。王孝锡等人深入发动农民,抗捐抗税并向甘肃省政府告状。迫于民众的强大压力,省政府不得不撤换索呈祥的职务。“逐杨驱索”斗争虽不是一次武装革命斗争,但使王孝锡等共产党人进一步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坚定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的革命信念和奋斗方向。后期,彬宁支部遭受反动势力破坏而瓦解。“王孝锡和彬宁支部活动的时间比较短暂,但其影响深远。它打破了陇东长期沉寂的局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了革命真理,为革命的再起和发展做了很好的舆论准备。”[4]p13
  四、组织旬邑暴动,创建苏维埃政权
  1928年中共陕西省委依据八七会议精神和陕甘革命斗争形势所需,指示王孝锡参与组织旬邑暴动。旬邑地处陕西、甘肃交界,背靠子午岭区,地形复杂,有利于开展游击战争,而且国民党反动派的势力在这里比较薄弱。同时,在这之前陕西省委先后派吕佑乾、徐经霖等共产党员深入旬邑发动群众,成立农民组织,为暴动创造了有利条件。王孝锡为加紧准备旬邑暴动的工作,日夜奔波于宁县、正宁、旬邑、彬县、长武之间,对农村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掌握了这些地区农民运动发展的状况。1928年5月6日晚,旬邑县清水原地区15个村的农民140余人举行武装起义,7日占领旬邑县城,活捉了旬邑县县长李可选、公安局长和土豪劣绅等共7人,当日公判并进行了处决。与此同时,王孝锡返回太昌,组织安排宁县、正宁、长武等地发动群众抗粮抗捐和组织领导百子沟煤矿工人起义,配合旬邑的武装暴动。
  “旬邑暴动后,经过几天的紧张筹备,5月12日,旬邑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在宝塔小学召开。”[2]p278李才升任主席。并组成苏维埃政府红军渭北支队,总指挥程永盛。苏维埃政府设立了秘书处、政治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土地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等。起义军一部分坚守旬邑城内防范敌人反扑,其余主力部队在县城外展开打土豪、惩劣绅、斗恶霸、分财产等活动。起义军歼灭了地主武装的一个民团,把粮食、衣物、农具分给了贫苦农民。随后,革命武装队伍迅速壮大,革命形势呈现大好局面。旬邑暴动及其革命声势的迅速蔓延,引起陕甘交界的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极度恐慌,他们纠集重兵对旬邑进行残酷的“围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无法粉碎敌人的“围剿”,遭到失败。王孝锡等共产党员被追捕。他们辗转陇东开展革命斗争。
  1928年11月26日,王孝锡不幸被捕。在狱中,面对一次次的酷刑审讯,他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进行了顽强不屈斗争,严守党的机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并写下了“慷慨歌太平,从容作楚囚,暴刀逞一快,何惜少年头”的豪迈诗句。12月30日,敌人将王孝锡押往刑场。通往刑场的路上,王孝锡奋力高呼“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精神不死!”等口号。凶残的刽子手举起马刀向他身上乱砍,鲜血飞溅,仍挡不住他高昂的口号声。刽子手又用毛巾塞进他嘴里……王孝锡壮烈牺牲,年仅25岁。
  旬邑起义虽然时间较短,且由于缺乏斗争经验而惨遭失败,但是此次暴动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动摇了反动阶级的统治地位,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王孝锡作为大革命时期陕甘早期的共产党员和革命活动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唤醒了陕甘民众的觉悟;借整顿国民党党务工作之际,壮大了我党的组织力量;创建了甘肃首个农村党支部,使党的群众工作有了厚实的依靠;组织配合旬邑起义,丰富了陕甘革命斗争的经验,在陕甘大地上点燃了赤色火焰。他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缅怀。○
  参考文献:
  [1]巩世峰.陇东革命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刘镜,畅快.赤胆播火者[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12).
  [3]庆阳地委党史办编.陇东革命史料选辑(2)[E].内部资料.
  [4]马西林,王钊林.陇东革命斗争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梁发明
其他文献
[摘要]坚持依法依规、德治教化和政治生态重构,是十八大以来廉政治理的主要特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廉政治理的重要导向,即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坚持“法治、善治、吏治”的价值目标。这对于推动廉政治理能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廉政治理主要特征价值意蕴  十八大以来,党的廉政治理直面中国治理的现实问题,着眼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的构建。其所表现出的整体思路、价值诉求、实现路径具有显著
媒介本身作为一把双刃剑,必然会因其自身局限性或所处环境的限制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信息广泛传播而不受拘束,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式媒介还未建立明确的规则章程
[摘 要] 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关键环节,对于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有效应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阶层多元需求、利益固化等现实问题,出现了组织功能弱化、组织建设滞后、党员身份异化等多向性矛盾。因此,应当从“人”的维度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从“制度”维度推进组织制度创新,从“改革”维度探索组织实践模式。  [关键词] 农村 基层党组织建设 从严治党
摘 要:问和答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非常便捷、极为重要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幼儿的提问往往充满幼儿求知欲和好奇心。与之相对应的教师的应答言语则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应答作为教学情境中教师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式和途径,应注意归纳和提炼积极有效的应答策略,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切实发挥出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应起的作用。  关键词:应答言语;教学方式;应答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非创伤性外科急腹征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1月193例急腹征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93例全部术中明确诊断,腹腔镜手术成
摘要:幼儿教师要学会倾听,要了解幼儿的个性和真实想法、捕捉到来自幼儿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让幼儿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关键词:幼儿;倾听习惯;表达;耐心;共同成长;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34-0034-02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倾听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有的孩子不会倾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CT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胃15例、小肠8例、结直肠5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