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ohn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这就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鼓励质疑,情景创设。
  关键词:创造性;语文教学;培养;质疑;情景创设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人的创造力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指具有推陈出新的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与以往不同的、独树一帜的思想方法措施。对于教师来讲,要从本质上解决这种状况,就要在教学中打破思维定势,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教学中各个方面。教师在做这方面工作时,也要督促学生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教学计划,达到这一目的。
  一、鼓励质疑,以培育思维的灵活性
  我国宋朝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益,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上进。”这话很有道理。读书无疑,是不善于思考的表现。常有疑点问题才能常有思考,有疑好问才能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引导他们逐步将问题提到点子上,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要在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引导的方法,一是鼓励问题提得好的学生,说说好在哪里,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二是指导学生围绕重点,围绕中心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遇事好问,勇于探索,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质疑,这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好奇心促进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思考和探索,善于提出研究性问题,从中获得了必要的知识技能。
  二、运用比较,启发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以假设能解决一个问题有好几种好的方法为基础的,从不同的方向寻求真理的过程,这就要求必须涉及推测、想象、创造等方向。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常常是从求异开始的。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哥白尼确立日心说都是求异思维结出的硕果。在教学中应注意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求异的习惯,就能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不断拓展新的思维空间,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
  三、情景创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动力。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离开积极的丰富的想象,既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又难以发展语文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是关键论文格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四、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的左右脑协同活动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主要处理语言信息,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脑主要主管形象记忆、图形识别和运动、音乐舞蹈等活动。从创造性思维产生的过程来看,在创造性的“火花”产生期间,主要是右脑在发挥作用。但要将创造性的“火花”加以分析和整理,就必须依赖于左脑的抽象思维。可见,创造性思维是左右脑协同活动的结果。而以前的语文教学以课堂上的注入、分析,到课后的“题海式”的作业,使学生更多的偏重于左脑的使用训练,往往忽略了右脑功能的开发。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设法激发学生思维兴趣,使他们产生思维动力的良好的情感环境。教师在教学中,情感的投入、方法的选择、教具的准备、内容的准备等,就是让学生保持新鲜的感觉和新异的刺激。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思维活动,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标新立异的观点。
  五、在问题情境中培养,注重启发引导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离开了思维活动,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而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法中,“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疑点、异点、插图、引文、注释等,灵活驾驭,扩充延伸,合理想象质疑,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巧妙地展开讨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自由活跃的状态之中,使课堂教学氛围充满活力和激情,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在求异、求奇、求深中寻找灵感,点燃创造的火花。
  创造性思维来自生活与现实的需要,它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并为现实生活和实践服务。教师应把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向课堂外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实践,在自然中领悟,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延伸。
  教师自己也应具有创造性思维,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不断研究新方法,掌握新技术,向人所谓相,做人所谓做,让自己成为一条永远涌动的河流。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培养的学生不言而喻。
  时代在呼唤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位教师都应认识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努力,尽最大力量创造出一个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发展的环境。让教学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以提高全民素质,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参考文献:
  [1] 《 新课程与教学角色转变》教改通识培训丛书》.
  [2]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J].叶澜教授访谈录教育研究2004(02).
  [3]靳玉.乐李森.现代教育学[J].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6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应用题教学, 内容广泛、结构复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且,应该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应用题叙述的意义合理地选择和组合已知条件,经过多次分析概括,才能确定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在解决教学应用题中要努力拓宽心路,强化思维训练,发展思维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期刊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阶段。而音乐教学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其它学科所不替代的作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我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我的事业将一事无成。”由此可见中小学音乐教师根据音乐本身的功能、儿童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规律,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期刊
摘 要:小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他今后的发展也将会起着重要作用,会受益终生。  关键词:学习习惯;数学思维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小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他今后的发展也将会起着重要作用,会受益一辈子的。  在我们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情感与态度”的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不但可以为我们的数学课堂增添色彩,并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调整多种情感因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1.调节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  课堂教学中,教师与
期刊
摘 要:“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个年龄段是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学习,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事半功倍,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中的常规习惯和非常规习惯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习惯 ; 培养  中国知名作家巴金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属于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之一,语文教学的效果不仅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高,同时还会对学生其它课程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但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和研究不难发现,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得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本文提出应在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需要多维度多层面的开展。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分析,以及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意义的论述,指出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以促进其提高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并提供给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习惯是因重复练习而养成且变成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力量。如果从幼年时期就开始培养习惯,那么,习惯成自然,
期刊
因语文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实践性课程,其课堂教学的评价见仁见智、常论常新。探讨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确实也有必要。  一、评价主体三位一体  从学生、教师和观教者三个角度进行评价,可使评价的主体结构相对科学,至少有了兼听之“明”。  1.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参与评价,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的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而有没有发展,学生自己最清楚。其他人的
期刊
摘 要:激励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的有效评价方式。小学低年级阶段正是小学生极度的崇师阶段,这个时期教师的话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圣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巧妙运用激励性评价,能够事半功倍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迅速适应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本文主要探讨了对激励性评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期刊
在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中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