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分析7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提出7基于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专业化、信息亿和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过程的动态监控为保障,实现高校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信息畅通、数据共享、沟通及时,从而提升管理水平。
资产 管理 系统
随着高校得到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加及对实验室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高校购置仪器设备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是项目论证、项目审批、经费拨付、招标、采购、签订合同、执行、验收、结算、归档、考核、调拨、处置、审计等一系列环节和产生的海量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处理、统计、分析需要现代化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手段,以保证设备管理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资产生命周期”的概念来源于“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Life Cycle,PLC)是指一种产品从原料采集、原料制备、产品制造和加工、包装、运输、分销,消费者使用、回用和维修,最终再循环或作为废物处理等环节组成的整个过程的生命链,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资产生命周期可分为两段:前段工作包括调研、论证、申报、预算、审批、采购等环节,后段工作包括入库、验收、支付、使用、报表、报废等环节。
高校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1)信息不一致
1.资产管理涉及学校多个部门。财务部门负责学校的预算,决策部门负责项目的论证和审批,二级部门、学院负责资产的使用,采购部门负责资产的购置,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帐务和管理,各部门在工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致使其获得的信息重点不一样而引起信息的出人。
2.操作过程时间长。在操作过程中由于项目从论证到完成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在这之间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技术的进步等因素,会引起项目要求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的信息,各参与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部门获得的来源渠道和获得的信息量是不一样的,也会引起信息的出入。
(2)数据不共享
1.管理系統不一致。由于各个部门在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对独立,设备管理数据没有实现实时交换、共享,特别是计划阶段和采购阶段,由于客观上存在较多的变化和不确定因素,使得“论证系统”和“采购系统”等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实现共享、达成一致。
2.动态数据统计失真。现行的学校内部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动态数据统计时更多的要求由二级部门、学院进行申报,资产管理处进行汇总统计,这使部分动态数据失真且无法及时共享,致使学校决策部门在决策时出现偏差,引起资产的重复投资、超额超标配置,无法有效提高使用率。
(3)沟通不及时
在资产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每个部门都有自己工作的侧重点:财务处注重的是预算执行和完成情况,二级部门、学院注重的是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物资供应科注重的是产品的性价比,实验室注重的是采购到自己心仪的产品,纪委办公室注重的是合法性以及过程的公平、公开、公正,所以各部门对于完成工作的着力点、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都是不同的,在资产管理工作流程中会出现衔接上的漏洞、沟通上的缺陷。
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实践应用
针对当前学校在资产管理中遇到的实际状况,结合资产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我们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了“新资产系统”的网络平台,解决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资产预算、资产(耗材、服务)采购、资产(耗材、服务)人账报账、资产使用、资产维修、资产报废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为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实验室管理等部门、以及师生等各类角色,提供一个网络化的协同办公、资产标准数据的共享平台,进而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满足上级主管对学校资产管理的要求。
该系统的设计是以资产生命周期为主线,包括经费管理、论证、招标、合同、档案、信息发布管理等子系统以及后期开发的仪器设备建账、维修、处置系统。面向过程的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与仪器设备采购、管理相关的人、财、物等内容,既包括校内各部门,也包括校外的厂商,系统灵活性大、扩充性好。
新资产系统解决了资产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耗材、服务、维修流水账式的手工管理;数据汇总不及时;整理、查阅、统计数据困难;管理效率低等。系统可以完成仪器设备采购的论证、申报、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工作流程中出现的大量数据的及时、准确处理。此外,它实现了耗材、服务、维修、仪器设备基本信息的录入、存储、统计、查询和汇总打印,基本涵盖了目前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所涉及的人、财、物各个方面,包括项目管理、仪器设备招标采购、合同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经费管理等。系统实现了过程数据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特别是论证报告、招投标文、专家意见、原始发票等文件的电子化,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
结语
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源头就要引起足够重视,要注重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加强协调、沟通,同时打通各部门独立系统的壁垒,协同配合一起做好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让其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生活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资产 管理 系统
随着高校得到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加及对实验室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高校购置仪器设备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是项目论证、项目审批、经费拨付、招标、采购、签订合同、执行、验收、结算、归档、考核、调拨、处置、审计等一系列环节和产生的海量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处理、统计、分析需要现代化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手段,以保证设备管理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资产生命周期”的概念来源于“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Life Cycle,PLC)是指一种产品从原料采集、原料制备、产品制造和加工、包装、运输、分销,消费者使用、回用和维修,最终再循环或作为废物处理等环节组成的整个过程的生命链,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资产生命周期可分为两段:前段工作包括调研、论证、申报、预算、审批、采购等环节,后段工作包括入库、验收、支付、使用、报表、报废等环节。
高校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1)信息不一致
1.资产管理涉及学校多个部门。财务部门负责学校的预算,决策部门负责项目的论证和审批,二级部门、学院负责资产的使用,采购部门负责资产的购置,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帐务和管理,各部门在工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致使其获得的信息重点不一样而引起信息的出人。
2.操作过程时间长。在操作过程中由于项目从论证到完成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在这之间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技术的进步等因素,会引起项目要求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的信息,各参与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部门获得的来源渠道和获得的信息量是不一样的,也会引起信息的出入。
(2)数据不共享
1.管理系統不一致。由于各个部门在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对独立,设备管理数据没有实现实时交换、共享,特别是计划阶段和采购阶段,由于客观上存在较多的变化和不确定因素,使得“论证系统”和“采购系统”等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实现共享、达成一致。
2.动态数据统计失真。现行的学校内部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动态数据统计时更多的要求由二级部门、学院进行申报,资产管理处进行汇总统计,这使部分动态数据失真且无法及时共享,致使学校决策部门在决策时出现偏差,引起资产的重复投资、超额超标配置,无法有效提高使用率。
(3)沟通不及时
在资产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每个部门都有自己工作的侧重点:财务处注重的是预算执行和完成情况,二级部门、学院注重的是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物资供应科注重的是产品的性价比,实验室注重的是采购到自己心仪的产品,纪委办公室注重的是合法性以及过程的公平、公开、公正,所以各部门对于完成工作的着力点、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都是不同的,在资产管理工作流程中会出现衔接上的漏洞、沟通上的缺陷。
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实践应用
针对当前学校在资产管理中遇到的实际状况,结合资产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我们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了“新资产系统”的网络平台,解决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资产预算、资产(耗材、服务)采购、资产(耗材、服务)人账报账、资产使用、资产维修、资产报废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为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实验室管理等部门、以及师生等各类角色,提供一个网络化的协同办公、资产标准数据的共享平台,进而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满足上级主管对学校资产管理的要求。
该系统的设计是以资产生命周期为主线,包括经费管理、论证、招标、合同、档案、信息发布管理等子系统以及后期开发的仪器设备建账、维修、处置系统。面向过程的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与仪器设备采购、管理相关的人、财、物等内容,既包括校内各部门,也包括校外的厂商,系统灵活性大、扩充性好。
新资产系统解决了资产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耗材、服务、维修流水账式的手工管理;数据汇总不及时;整理、查阅、统计数据困难;管理效率低等。系统可以完成仪器设备采购的论证、申报、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工作流程中出现的大量数据的及时、准确处理。此外,它实现了耗材、服务、维修、仪器设备基本信息的录入、存储、统计、查询和汇总打印,基本涵盖了目前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所涉及的人、财、物各个方面,包括项目管理、仪器设备招标采购、合同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经费管理等。系统实现了过程数据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特别是论证报告、招投标文、专家意见、原始发票等文件的电子化,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
结语
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源头就要引起足够重视,要注重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加强协调、沟通,同时打通各部门独立系统的壁垒,协同配合一起做好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让其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生活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