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月刊编译出版考论:1949—1951——新中国第一份瞭望世界的期刊

来源 :安康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翻译》月刊(1949-1951)成为新时代最早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刊物。《翻译》月刊服务于新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需要,办刊宗旨明确,选材精当,编译实践具有时效性,又注重读者的接受及其与编者、译者的互动。办刊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有效的营销举措是《翻译》月刊成功出版发行的主要原因,这对于当下的期刊运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与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高中数学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其本身就是一部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结合大学生成熟成长的培养目标,深入挖掘这
目的:观察纳米银创伤贴用于预防阑尾炎切除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的阑尾炎切除术后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
一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为宫廷戏里太监们宣读圣旨的表演变得众人皆知,但恐怕很少会有人知道"奉天"这个地名。"奉天"的意思是遵从天意,暗指皇帝受命于天,是一个属于皇帝的词。明太祖朱元璋对它尤为喜爱,不但把皇宫正殿称作"奉天殿",而且还把"奉天承运皇帝"第一次用在了帝王的诏书中,这也就是那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出处了。但其实,"奉天"用作地名,却是比朱元璋早了六七百年。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
期刊
2008年11月14日升空,11月30日返航,16天的太空巡航时间里,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一直新闻不断。除了庆祝国际空间站十周岁生日、意外走失一只试验蜘蛛(后来又寻回),NASA最大的尴尬
小说叙事在社会转型期往往能生发出巨大现实效用。当下,人类正渐渐步入后人类时代,后人类时代将生成何种新型伦理?科幻小说先于现实一步对此进行了探讨。波兰作家斯坦尼斯拉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给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很重要,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要达到这个目的,扎实的语言、写作、阅读等多方面的教学基本
“自主学习”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实现课堂教学自主,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欲望,培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