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对美学的影响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mbour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文化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并对我国的美学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学包含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佛学,把“空”作为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和至高无上的善和美的境界,而达到这种境界的途径就是主观认识的“悟”。
  【关键词】:美学;佛学;空;悟;意境
  引言:作为一名艺术学习者,美学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在日渐丰富嘈杂的环境中,佛学所表达的“虚空”的思想,对于我来说愈发珍贵,它能使我们做到静心。佛学的这种虚空思想自传入我国,就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艺术作品中蕴含更加深刻的意境。了解佛学对美学的影响,能让我们更加清晰的去提升自己的欣赏艺术的能力。
  一、美学
  美与人类的劳动生产、社会生活发展息息相关,美源于生活。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审美,所以人的审美观念各不相同,这种观念差别产生不同的审美趣味,便能获得不同的美感享受。在我国,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背景等,都表现出不同的审美观念,不同的审美观念表达出不同的“意境”。
  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了解佛学对美学的影响,更应该对佛学有一个深刻的认知。东汉时期,佛学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长期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人们希望从苦难的现实生活中求得解脱,佛教大盛,佛家的出世思想,和它提供的对彼岸世界的幻想,给人们精神上的寄托,而统治阶级又利用佛教不抗争的自我苦行精神,麻痹并统治人们的精神思想。在唐朝之后,各种佛学流派开始出现,禅宗因其更具有哲理性和思辨性,所以其影响最大。佛学、禅理、玄学在人们的思想中逐渐渗透,影响并改变了我国古代的审美观念。
  三、佛学思想的真谛
  在佛学中,并没有对“什么是美”作出明确的回答,但是,这不代表佛家没有美的观念。彼岸世界,是佛家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被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佛家的道是一个“空”字,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并且讲究“因缘”,是指事物之间相对的依存关系,便是因果。佛家思想中,“万法皆空”的彼岸世界才是极乐世界,而现实世界却是苦海,无美可言;所以的物质现象,甚至人的存在等,都只是“因缘生法”中的幻影,只有虚空的境界,才是最高的实在。由此我可以体会到:空,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四、佛学思想与审美观念关系
  美的观念决定美感经验。佛教思想中,“空”就是美和善,要达到如此境界,不是靠伦理道德的修养和社会政治的实践,也不是靠相对主义的思辨,而必须通过“悟”这样的主观认识,去真正领会“空”的意义,才能达到“出世”。同时,具有佛学思想的人,去创造一个具有美的事物时,其审美情感也会赋予在事物之内,便是“意境“,无法用言语去直观的讲述表达,而是要求观察者去领悟,便是”悟“。这种直觉性体验,自然被认为是最高、最真实、最美的体验,悟便是感性、知性、理性中的知性。
  五、意境
  佛学中“空”的思想,由艺术创作者赋予艺术作品中,艺术欣赏者便能通过欣赏作品,感受到艺术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这就是“意境”。在佛典中“拈花微笑”的故事,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在艺术中,审美的对象就是艺术作品,但不同的艺术作品在不同审美主体的头脑中,就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我国古代美学中的意境。意境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理论,它贯彻在作家创作活动、创作作品和审美主体对艺術品鉴赏的过程中。
  在古代,唐代的王维、刘禹锡、颜真卿,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严羽等诸多文学家、艺术家和禅学的爱好者与信仰者,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不顺,或怀才不遇,或仕途失意,在内心深处都需要有一个可以去除各种烦恼的理想世界。而禅宗,正是这理想境界之所在。
  六、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佛学思想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唐代诗人王维和宋代苏东坡的作品为人们所熟知。首先分析王维作品中的佛学思想:
  王维被世人称为“诗佛”,他的作品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多为富有英勇气概的边塞场景,后期因仕途的不如意,隐退田园,多描写田园生活的寂静恬淡,蕴涵大量的佛学思想。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描绘了王维在山水景色中平淡、静谧的心境。这正体现了禅学中的“空灵”。
  苏轼作品中的思想在前后不同的时期,也有很大的变化。纵观他的诗词,贯穿其整个人生的是超脱的思想。
  《庐山烟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诗中扑朔迷离的庐山和千变万化的江潮描写,蕴含深妙的禅理。诗人把诸多自己对人生的体悟,运用于诗词描绘中,禅学意境深远。
  结语:美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审美观念反映其思想内涵,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深远,了解美学和佛学,对于意境的体会也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四讲[M],中国出版集团
  [2] 徐复观,游心太玄[M],北京大学出版社
  [3] 张文勋,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 圣严法师,佛学入门[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 叶朗,意象[M],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楊惠茹(1993-),女,山西运城,陕西师范大学,学生,2014级学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其他文献
【摘要】: 在一系列社会道德缺失行为频繁发生的今天,解释宗教信仰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分析宗教道德的道德约束力,探讨如何借鉴宗教道德的约束力,树立民众正确的价值观,加强传统的道德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社会道德缺失;宗教信仰;宗教道德;和谐社会;价值观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道德缺失的现象被曝光:学术造假、医生收受红包、官员贪污腐败、食品安全、吸毒贩毒、赌博嫖娼、
期刊
【摘要】: 随民办高校图书馆在高等教育改革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办学保证,又是办学短板,本文将对民办民办艺术院校图书馆中的特殊案例——民办艺术院校的图书馆展开讨论,研究方向为民办艺术院校图书馆对青年大学生开展导读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民办艺术院校图书馆导读工作,就是民办艺术院校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师生读者在阅读方法、内容、目的等方面给合理的引导和帮助,使读者们用科学、正确的方法来充分利用民办艺术院校图书
期刊
【摘要】: 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不断实践,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疾速飞跃,但其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总体上依然处于薄弱的环节。关注农村地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既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就有必要分析新形势下农民精神文明水平,探究农村文化建设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背后成因,并积极探索有助于丰富农村地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途径,切实促成农民文明修养的提升和乡
期刊
【摘要】: 人类对负数的认识和应用是数系扩充的重大步骤,负数的产生和应用不仅推广了算术的范围,而且为代数学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负数的国家,本文主要叙述了负数在中国古代的诞生历史,从“负债”等问题中出现类似“负”的概念,《九章算术》中出现了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后来的刘徽在注释时给出了负数的定义。在这之后,负数又经历了长期发展才算完全确立。  【关键词】:负数;九章算术;刘徽;中国古
期刊
【摘要】: “删诗说”是汉儒司马迁的一大创见,很好的解决了“诗三百篇”的定制问题。其说下本其父,上本陆贾,体现出一种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删诗;陆贾;司马谈;司马遷  “鉴于诗的仁义特性与功能,陆贾在《诗经》学史上首次提出了孔子编《诗》以匡世的说法。”[1]考《新语》一书,陆贾曾三言定(修)五经六艺的问题。倘打破篇章的先后顺序,则此修五经者于贾之笔下经历了一个从含混模糊至清晰明朗的过程。  
期刊
【摘要】: 近二十年来,发生在新疆境内及与新疆民族宗教极端势力有关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暴恐团伙成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趋于低龄化、年轻化,因此关注暴恐分子年轻化的原因对遏制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关键词】:暴恐分子年轻化; 因素;分析  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古老的丝绸之路文明体现了新疆长期多民族聚居的历史,直至十九世纪末,新疆形成了以维吾
期刊
【摘要】: 民办高校以人为本是教育的起始点和基础,同时也是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又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主动性,同时有利于教育双方的融合、协作。  【关键词】:民办高校;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起始点和基础,同时也是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又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主动性,同时有利于
期刊
【摘要】:五缘伦理心理契约是五缘文化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五缘伦理心理契约影响价值观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通过情感因素影响价值观,通过行为意向影响价值观以及通过文化熏陶影响价值观三个方面。  【关键词】:价值观;五缘伦理心理契约;五缘文化  五缘伦理心理契约指的是五缘社会成员对于其他社会成员、对于其所从属的五缘社会组织的期望。是五缘社会成员主观认为的,五缘社会组织以及五缘社会
期刊
【摘要】: 传统民俗学因为学科对象逐渐消失,面临严峻的学科危机。高丙中引入“生活世界”概念来系统地证明了民俗之“民”为任何群体,扩宽了民俗研究对象,并提倡注重整体研究,推动了民俗学理论的发展。笔者将根据自己对《生活世界》一书提一点简单的思考。  【关键词】:民俗学;生活世界;高丙中  中外民俗学在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中孕育而生,成立之初主要立足于对民间传统风俗习惯等的关注而奠定自己的学科位置。然
期刊
【摘要】: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胜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法宝。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新形势下倡导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诉求。因而有必要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以更好的推动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关键字】:群众路线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开展群众路线教
期刊